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刚刚好的两千两 ...
-
虽然这个数字如此敏感,但是马秀姑相信,这和一枝梅完全没有关系,真正的功劳是属于菩萨的。
因为这两千两,是马秀姑第二天一早从佛像身后亲自取出来的。
为什么要从佛像的身后取呢?是监寺告诉她的。
由于马秀姑不停地在哭,哭得在场的香客们一个个不好意思不给钱;于是不想给钱的香客就不进来了,那么没有多久,整个大殿就变得空空荡荡地只有她一个人——还有院里那些唱经的敲打木鱼的僧人们,一个两个三个地盯着她看。
出家人慈悲为怀,又是面对哭得如此凄惨的善良居士,当然不会动起要将她赶出去的念头,不过既然哭成这般惨天裂地,还是劝一劝吧。
在院中扫地的僧人打算做这样的善举,但是住持方丈正好经过,拍了拍他的肩膀,叹道:“哭即是不哭,不哭即是哭,莫动莫动,善哉善哉。”
扫地僧知道住持广善向来德高望重,禅机深厚,于是他后退一步,低头合什。
马秀姑于是得以继续哭下去,一边哭着一边向菩萨说她这两千两,说来说去,没完没了。
对静默的僧人们来说,这是一堂特殊的功课与考验,所有人都应该经受得住这样的考验。不过在监寺广洪的心里,功课并不是最重要的,庙中的“安宁”才是最重要的,眼看香客们都被哭走了,他不能不有所反应,于是他上前一步,面带微笑地向秀姑劝道:“贫僧监寺广洪,敢问女施主为何悲泣至此呀?”
马秀姑的回答虽然不算没有礼貌,但是有一点被忽视的小愤怒:“小女子都哭了这么久难道大师不知道我在哭两千两银子么,我在跟菩萨说还差两千两呀,明天早上没有两千两是不行的呀!”
广洪接着劝她:“既然女施主已说出心中所求,何故仍要悲啼,如此哭闹不休,施主的身体哭坏了又怎么办呢?”
这句话很暖人心,不过还有一句话广洪碍于身份没好意思说,那便是“施主你将我们的香客全都哭跑了没有人来又怎么办呢?”
马秀姑听了这句话,从蒲团站起来,问:“那依大师之见,该怎么办呢?”
广洪说:“施主既然向菩萨求告,何不等到明晨再来问寻呢?”
马秀姑觉得这话挺有道理,于是她不哭了,她选择回家,带着她哭来的四百两回家。临走之前给他们留下的眼神是“我一定会回来的”那样地殷切。
就这样,县太爷家的大小姐马秀姑一步三回头的走了,等看不见她的身影之后,定力不够的小沙弥们不禁长叹一声,纷纷摇头。
监寺面有愧色地行至住持身前停下,合掌道:“弟子有罪,但请自罚。”
住持问他:“你罪在何处?”
监寺低头:“出家人不打诓语,弟子不该一时犯了嗔念,罪过罪过。”
住持笑道:“你怎知菩萨如何决断,既然女施主明晨才至,何不再等一等?”
监寺抬头看,住持笑而不答,监寺顿时悟了什么,便又低头:“善哉善哉。”小沙弥面面相觑之后,也都纷纷低头:“善哉善哉。”
顿悟往往是一瞬间的事。
作为悟性很好的信女,马秀姑猜到银两在佛像身后也是一瞬间的事。
因为第二天一早当她真的来寺中向菩萨问寻那两千两的下落,当然是没有谁会应答的,她又不可能去问寺中的僧人,那么她就很着急。
由于时辰太早,庙中还没有香客,僧人们做完早课纷纷散去,只留下了昨日见过的监寺和她待在一起。
马秀姑不好意思和他说话,但是又必须和他说话,因为昨日,是他叫她到这里来的。
可是监寺不理她,也不和她说话,只是站在离她一丈远的地方,背对着她。
马秀姑看了一会儿,于是顿悟了,走去佛像的身后,果然发现了包裹。
不过很令人惊奇和惊喜的是,不是一个包裹,是两个包裹,一个在这头,一个在那头,分别放在佛像身侧的两端,一个是黄布包的,一个是蓝布包的。
马秀姑拿起来看,一边看一边数。
不是两千两,是四千两。她要不了这么多,就想当然地将其中的一个拿起来还给了监寺,还说:“阿弥陀佛,菩萨果然守信。不过我要不了这么多银子,请您帮忙还回去吧,谢谢!”
同样惊诧的监寺只能说着“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然后将包裹接过来——这个本来就是寺中的财物,是大家从香油钱里聚集而来的,除此之外,怎么会凭空冒出个数额巨大的两千两呢?
当报案和孤儿院的交款同时发生的时候,当数量正好这么巧直接对上的时候,没有任何疑问,马上把院长抓起来!
这么简单的逻辑,这案子也太好破了!
马德一边高兴一边发愁,一边咯咯笑一边皱眉头。
这是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当时他刚刚接到报案打算去失主家里看现场,如果连现场都没有看过这案子已经被破了,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这个县太爷英明神勇?错,说明县太爷和盗匪蛇鼠一窝!不然哪有可能这么快?
于是马德不动声色地跑到四户失主家里走了一趟之后,他发现,越发不能直接将孤儿院院长直接抓起来了!
因为失主们打算在三天后才请他在黄河楼吃饭商量怎么抓一枝梅,如果现在就把案子给破了,这顿饭到哪里去吃呢?如果不吃饭,又怎么喝酒呢,如果不喝酒,他怎么好佯醉收红包呢?不收红包,他在往日被女儿偷走的钱,还有花在未来老婆身上的钱,那些损失又由谁来补呢?
于是马德决定了,在黄河楼这顿饭既成事实之前,他绝对不会对此事采取任何行动,如果失主给的钱不够多,他也绝对不会采取任何行动!
这种态度是坚决的,坚决到一句话都不表态,不论怎样,就是不说话,马德坚决认为,这也是涵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