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4章 ...

  •   导演助理需要做什么?
      风亦盼有过两次端茶递水的助理经验,可以负责地告诉未来对导演助理充满憧憬的学弟学妹,大多数是一个生活助理兼任外卖、跑腿小哥的体力活。
      而这岗位实际的工作量和工作价值,那可就是一门社会学。

      她在大三的时候,学校会给她们导演系的人分配工作机会,送去与他们学校有就业合作关系的公司,安排像是场记、场务、道具助理等细碎工作,若是在学校有不错的成绩表现,或者和老师关系好,甚至可以获得摄影助理、导演助理这样稍微听起来高大上一些的机会。

      当获得这个机会后,怎么通过这个机会获得更好当资源,那就三分靠运气,七分靠人情。

      风亦盼跟第一个剧组是个网剧小项目,当时的导演也是她们学院毕业很多年的学长,脾气很稳重,从不搞事,但也仅限于此,风亦盼跟着剧组两个多月,大多数时候都是在给导演送盒饭送水,在剧里各种人员沟通交流中做快递员和搬运工。

      等到第二个剧组的时候,她好不容易有个微电影银奖在手的履历,可愣是没听懂当时导演的潜台词,直到后来才知道......原来掌机还是要自己私下花钱走关系的,便因为不懂这“人情世故”,最后沦落为剧组移动传声筒。

      导致她到现在也没体悟过在剧组中使用对讲机,那种over的快感。
      虽然......拍摄现场不需要说over。

      总之,风亦盼知道自己不是八面玲珑的性子,所以加入到天师项目组的时候,并没有多少期待她有什么发挥机会,只是期盼有一些自己的时间,到时候可以多学习一些经验,看看这样的好剧本,如何一点点打磨显现出来。

      不过,运气这种事,有时候真的不好说。
      虽然自己的计划因为姜伋搁置,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天师这个剧组投资就是罗铮铮所在的卓铮工作室,加上制片人还是罗铮铮的经纪人,可以说,整个剧组里,罗铮铮就是唯一的老大,这让项目指挥上只有一种声音,省去了很多麻烦,但即便如此,在筹备期间还是有很多细碎繁琐甚至艰难的工作内容等着他,所以风亦盼自然跟着也有很多活。

      拍摄所需要的摄影灯光、布景美术、化妆服装以及后期相关的制作计划,都牵扯在人员招募和人情往来,再加上实际运行中都项目资金管理同样也是罗铮铮工作室这边处理,所以最后整个项目大到场地租赁,小到租车路线等等,罗铮铮都需要干预,虽然有他工作室全权协助,可毕竟整个工作室都是第一次独立制作,项目筹备过程自然会异常繁忙,风亦盼面试那天,罗铮铮还刚熬个了通宵,自然脸色极差。

      所幸,在拍摄计划的定制中,有童俞这个副导演所在的团队加入,童俞作为毕业多年的导演系学生,不仅是副导演,也担任这次电影的摄像指导,才让罗铮铮稍微松一口气,节省了很多工作。
      但这不代表拍摄工作内容就全部放手给童俞。

      “这是我的剧本和......分镜头。”童俞说到分镜头的时候不自觉摸了摸鼻子,继续开口,“这周我的主要工作是确认演员和他们的档期,你的任务就是和我一起确定分镜头,然后同我和童导的团队确认最后的拍摄计划。”

      这是风亦盼见过的第一个把她当真正剧组成员的导演,没有颐指气使,只有谦和有礼。
      但她看着手里的画板,莫名感觉到亚历山大。
      这个分镜头中,一个圆圈上加上一个“人”字,在洁白的纸面,显得格外简洁......潦草。

      “这故事是我父亲写的,剧本内容也是我根据他的故事打磨过无数次。究竟是悲是喜,其实全由人来定,这句话,他也曾说过。”罗铮铮最后把一本已经卷边的有点过分的本子递了过来,话里全然是诚恳,“你也不要有压力,其实大方向、主要的剧情画面我和童导对过好几次,所以主场景制景已经做了大计划表在跟进,只是具体的分镜头细节,还是需要你帮我绘制出来,辛苦了。”

      “好,谢谢罗导信任,我会努力的。”
      郑重接过剧本,风亦盼昨天就被司瑾妍查漏补缺过,罗铮铮算是童星长大,这在圈子满打满算加起来混了三十多年,是圈子里有名的黄金配角,他其实也算是一名星二代,他的父亲罗卓是在八十年代出演过很多剧里的反派配角,只是对比其他的星二代,罗卓可能很少有人叫得出名字,但却能让不少人觉得眼熟。
      更是没有人知道,罗卓其实编剧出身。
      只是在他那个年代,编剧比演员难出头多了。

      “嗯,其他都可以沟通,但有一点,剧本已经定稿。”说这话的时候,罗铮铮如面试时那般,格外严厉。
      剧本不能有任何改动。
      而且,罗卓已经因病去世多年,这是遗作。

      “我明白。”
      不能改剧本去做分镜,其实对于分镜师来说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因为文字和画面本就不是一个维度的工具,但风亦盼觉得这个剧本打磨的已经很扎实,非常愿意接受这个挑战。

      第一天上班就接手到这样大任务,说没有压力那自然是不可能,可风亦盼还是有一种无法言语的畅快。
      在这个圈子,新人被信任,可以视作是一架青云梯。

      这随后的一周里,风亦盼整个人就和打了鸡血一般,几乎是加班加点在绘制分镜图,同时,剧组的相关人员和大部分主演也终于全部确定。
      剧组各个部门成员开始陆续前往越州影视城。

      越州影视城位于九州越州的漓市,也是九州最早建立的影视拍摄基地。

      风亦盼是最先和罗铮铮、童俞出发漓市的人,他们要对项目进行实地勘景,同行的还有罗铮铮的经纪人,也是他的妻子蔡彩英。

      作为网播电影,他们项目组经费自然有限,所以除了一些租赁的实景影棚,绝大部门还是准备采用自然风景作为拍摄重点地,也是趁着5月天还不热,她们抵达漓市的隔天早晨,便一同前往影视城外围的几座山踩景勘景。

      这也是拍摄前的重点工作之一。

      从早上五点,到晚上4点多,四人外加美术、统筹等项目组成员把这边的山都跑了遍,总算是找到了一些满意的取景地。
      此时刚好夕阳西下,是他们一同看好的一个小山丘,属于漓乔山连带的山。

      罗铮铮正在和童俞讨论如果这里作为空境的山上路,应该怎么运作拍摄。

      “我觉得这边做开篇部分山的拍摄可以。”罗铮铮手里夹着剧本,又插着腰,望着晚霞,站在山下的路边,一抬头便可以瞧见上山的石子路,他不时眯着眼睛左右踱步望着山,试图找到自己的感觉。

      “需要租台航拍器才可以把画面结构拉出感觉,不然摇臂的高度,会让这场景和分镜头有差距。”童俞拿着一张镜头图和剧本片段,和罗铮铮做了一个比划,“这魔术光真美,山朝向也恰当好处,到时候这开场结尾片段就在这里拍。”
      魔术光一般说得就是朝阳或夕阳,在那个时候,太阳所产生的光线在积累了一天的大气扩散下,能让光线变得更为柔和,从而让成像的阴影和高光,产生质的变化,梦幻而细腻。

      堪景的目的,除了确定实景拍摄的大概轮廓,也会涉及准备工作中的重头戏之一,比如租赁器材,又比如大概的摄影机的运动和演员的走位。

      这个圈子,摄影99%的器材都是租赁,童俞过来的重点任务便是确定好租赁器材的需求方案,再加上运镜方案。

      “可以,我会加到预算表。”蔡彩英今年也四十有三,即便夕阳已出,她还是撑着阳伞,带着黑色墨镜,防晒帽,袖套,把自己裹着严严实实地,手里捧着一个本子,“漓乔山这边的外景都是免费拍摄的,要是今天我们要是能定下来,6月估计还有几天可以约,大多档期还是空在8月,到时候要多注意剧组的防暑降温工作。”

      风亦盼站在她旁边,穿着简单的短袖短裤,正用手机拍摄着眼前不太高的小山丘,脑海里把眼前的画面,从正面透视出一个新结构,拿着分镜图,和美术指导讨论了起来:“如果我们俯视构图,我估计感觉山腰太直了,和杂乱的灌木丛混搭拍起来会有点杂,我们又不能修整这所有树木。”
      “确实,画面沟通会很杂乱。”美术指导很快就理解了风亦盼的说法,他手里还有一份原先气氛概念图,是一个小人儿站在山中的画面。

      “蔡姐,这个石子路的规划我们能改一下形状么?”两个人大概一同聊了几句,风亦盼倒是想了一个方案,就问向蔡彩英。

      “应该要去聊一下。”蔡彩英抬了抬眼镜,把它记下来,转而望向罗铮铮,“那这个我们也定好了?”

      “好,就这里。”罗铮铮点头,也拉过了美术组的人,补充完几个制景道具的需求,有等到夕阳全部落下,他们这核心五个人才开着车回到旅馆。

      而这才是筹备的第一天。
      风亦盼他们爬了四五座山,看了十多条公路,才把外景场景地定好一部分。

      “蔡姐,你们先去吃,回来帮我带个面包啥就行,趁着脑袋里还有画面,我得先去把脚本制定出来。”风亦盼一下车,就风风火火跑向了房间,让蔡彩英想拉都没拉住。
      分镜图是导演和摄影师的沟通工具,而拍摄脚本则是整个团队的工作依据。

      “这孩子。”虽然带着埋怨地摇着头,但是蔡彩英已经开始琢磨等下给她打包点什么,想着,就看向了罗铮铮,“晚上你们去应酬吧,我去打包些饭菜就回来。”

      虽然应酬不会节省多少夸张的制作费用,但是可以节省投资金额的事,他们项目组也不会放弃,这不,晚上罗铮铮和童俞便约了这里的一个场地管理和租赁器械道具的管理负责人一起喝酒,所以今天这场子她也不太合适在。

      “你是不管我喝酒了?才认识那丫头一个多星期,比对我都好。”坐在副驾驶的罗铮铮语气酸溜溜。

      蔡彩英没好气道:“都到这里,我还管得住么?你要是能像盼盼一样乖巧能干,我一定对你最好。”

      风亦盼上一周里,每天除了四五个小时睡觉,绝大部分时间都跟着项目组在工作,从画分镜,再到一些道具的设计,她不仅承担了分镜师这部分重任,还兼任了美术人员,甚至一些道具、服装的设计工作都采纳了她的建议方案,若不是蔡彩英最后拉着她去宾馆休息,估计还能干好几个通宵。

      “乖巧在哪里?要不是她和我争论,我们筹备期现在要拖后一段时间,这预算吃紧可有她一份功劳。”罗铮铮话虽然是这样说,可笑容格外灿烂,原定6月初就开机,现在因为她,延迟到了6月中旬,要知道从剧组筹备那天开始,这整个项目都是在烧钱的,每增加一天筹备或者拍摄时间,就增加了一整个剧组的制作成本,那都是以万做计量单位的。

      童俞也是笑着摇头:“确实不算乖巧,我都被顶撞不知道多少次了。”

      进入项目组后,接手重要任务的风亦盼,在很多地方就显得固执直白的不可思议,在每个分镜头细描出来后,每次项目讨论会议,都会和童俞、罗铮铮讨论个面红耳赤,全然没给这两个导演面子。

      而且工作要求还不低,小到小道士的服装,大到场景中出现的令旗等各种陈设、戏剧道具的设计,都被她画在了分镜头内,说为了画面质感,不能糊弄。

      但结果自然也很明显,风亦盼用她的美术和鉴赏能力,征服了美术道具组、服装组不少人,甚至还有制片人蔡彩英都心甘情愿被安排了。

      “你们啊,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蔡彩英可不理会这两男人的不服气,毕竟最后都证明是风亦盼的建议更合适,只是她同时也想到了一个隐患,“真诚执着,可过刚易折,小姑娘这对事不对人的性格,估计成长要磕磕碰碰很长时间。”

      得亏这里是天师剧组,这个剧本是罗铮铮父亲的作品,风亦盼所有的出发点都基于把他的作品更好更完整的呈现,这才能够在沟通中让罗铮铮一再退让,最后得到她想要呈现的结果。
      可若是在其他地方,这样的性子,就没那么容易存活下来,尤其是这娱乐圈。

      “是啊,如今这圈子,做人比做事重要。”罗铮铮自然知道利和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过,他心里一直琢磨着一个想法,想等着开机后在看看,“走吧,别让刘老板他们等。”

      “嗯,晚上我叫好代驾了。”童俞也看了眼宾馆门口,缓缓发动汽车。
      今天白天是体力脑力活,那到晚上,就是典型的杯觥交错,五脏六腑消化活,他们得花不少心思呢,虽然嘛,这酒是一个好东西。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第4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