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性感大夫,在线起义(4) ...

  •   半夜,苏清晏又一次惊醒。睡不着了,还是继续写点什么吧。

      晚上睡觉的时候,他总觉得身边少了什么,如果这个时候有人靠近他,就会听见他似乎是在喊谁的名字。

      这悠长的寿命仿佛变成一种折磨,如果早知只有一世的缘分,他又怎能贪恋那段真挚的感情?

      叶棉当初的承诺实现了,他教会了他什么叫爱,却让他从此失去了爱上另一个人的能力。

      啊,还是别想那么多了,先加班吧。

      自那以后,姜苓就在龙虎山住下了,每天采采草药,给老人孩子们看看病。

      “病从口入,生水、生食里面有小虫子,直接吃会生病,要喝烧开后的熟水、吃熟食,排泄物要统一处理……”

      此时的姜苓正捧着孩子们的课本看,越看越觉惊异。

      “这些书都是哪里弄来的?”

      一个孩子回答他:“都是大当家写出来的,因为纸不够,我们都是几个人共用一份。”

      姜苓又再细读,确实,从遣词造句来看,这些书出自一人之手。

      当真是这样,那位大当家,可真是经天纬地之才啊。书本里的知识倒是其次,他透过这些书,仿佛看到了一个人民吃饱穿暖,社会安定和谐的繁华盛世。

      姜苓自此便留在山寨,除了给他们看些头疼脑热的小病,还主动要求去教孩子。除了苏清晏编的课本上的内容,还教他们认识一些常见的草药。

      姜苓呆的越久越觉得心惊,山寨农田的布局,与苏清晏交谈时他的一些观点,后来山寨铺上的整齐的水泥小路,越来越丰富的藏书,还都是苏清晏的笔迹,远远超过大庆朝廷的冶铁技术,以及制造出的锋利兵器,还有山寨卫队超过大庆精兵的战斗力。

      苏清晏到底想干嘛,长眼睛的都看的出来,这都组建军队造兵器了。这世道早就乱了,平民百姓就别想过上安稳日子,姜苓默默做了个决定。

      再见到苏清晏,姜苓的称呼就从大当家变成了主公。

      “主公,苓有一堂弟在北方求学,苓可修书一封。”

      “好。”这样一来,又有一个人要被骗进龙虎山了。

      姜苓出身官宦人家,祖父官至青州州牧,偏偏就他这个奇葩,弃文从医,二十几年还在江湖上闯下莫大名头,人称“鬼见愁”。两人探讨一番,苏清晏不动声色地把话题引到外科无菌手术上。

      啊,逮到一个姜苓,他就能培养出几千个几万个军医,啊,快落。

      姜苓刚刚加入,也急需一番功业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双方一拍即合。

      走时,苏清晏让他带上编好的医学教材,姜苓尽兴而归,然后回去挑灯夜读。苏清晏边写边盘算姜苓的堂弟可以给他找来多少同窗。

      一个势力想要发展,人是根本,李鸿带着山寨卫队把附近所有的土匪窝都打了一遍,再加上收纳的流民,麾下已有一万多人,那么下一步就是泽阳郡。

      三年后,大庆国都。

      一个礼拜之后就是万寿节,也就是庆国皇帝的生辰,周边各个小国的使臣都已到达。城里张灯结彩,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息。

      “歌舞升平,一如当初啊。”

      街边一家酒楼,一蓝衣男子正透过窗户看着楼下的街景。

      “那是当然,给那些匈奴人送了一个和亲皇卿,又献上十万两白银,满足了他们的胃口,危机一解除,当然要迫不及待的展示一下所谓的大国风范了。”

      蓝衣男子自然是苏清晏,他对面坐着的青年正是姜苓的堂弟姜归。

      当年姜归来大庆国都求学,他父亲早逝,虽有祖父教导,却也不懂官场险恶。在这大庆国都见惯了官员为非作歹,欺压百姓,本就是心灰意冷,生了去意,正好接到姜苓的信,便去了龙虎山。

      到了龙虎山,当然逃不出苏清晏的手心。姜归年纪尚轻,还没有变成官场里的老油条,甚至有些天真的理想主义,这样的人,苏清晏与他一番促膝长谈,就给说(忽)服(悠)了,拉下贼船。

      姜归着实是块璞玉,在与他交谈之后,苏清晏便知,此人若经过一番雕琢,今后会是一个能托付国事的人才。姜归擅长的方向在内政,他一来苏清晏工作都少了好多。

      “子和(姜归的字),你说他们为什么宁愿把钱财给匈奴人,也不肯给百姓减免赋税,更要贪污士兵的军饷呢?”

      “因为平民百姓在他们眼里不算人吧。”

      姜归沉默良久才说出这一句,这样一个朝廷,谁还能对他们有信心呢?

      来到龙虎山主掌内政之后他才知道,不过一个小小的泽阳郡,只因郡守爱吃鸭舌,每天郡守府要消耗300只鸭子,只把鸭舌留下做菜,剩下整只鸭子都会被扔掉。苏清晏手底下的士兵、孤儿院和学堂里的孩子,每星期能分到的肉有一部分就是这些鸭子。

      作为麾下谋士,姜归和姜苓待遇都不错,一年四季各有一套新衣,餐餐有肉,每天都有不重样的点心。在吃这方面,苏清晏这个做主公的都不如他们。

      之后两人回了驿馆。三年里,苏清晏手下的人越来越多,摊子铺的越来越大,他派了军队去南方收服那些小国。事到如今,大庆朝廷都还不知道,南方十余个小国早已易主。这次他们正是作为南诏国的使臣来给大庆皇帝祝寿的。

      姜归曾在京城呆过一段时间,为了防止被人认出来,他特意易容,作为正使,苏清晏只是装成他的随行人员。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不亲自到大庆国都来一趟,怎么判断时机呢?

      姜归:祝寿?呵呵呵,送终还差不多。

      很快就到了万寿节,今年是大庆皇帝四十整寿,所以办的格外隆重。朝拜过后,各个国家的使臣献上礼物。

      “南诏国,琉璃首饰一套——”

      席上众人议论纷纷,有人开口:“这琉璃是何物啊?”

      姜归起身,从容不迫地对着大庆一众达官贵人行礼:“我国与西域国家通商,这琉璃便是西域一大国的国宝。传说这琉璃是佛祖飞升之时,想起故乡和亲人,潸然泪下,眼泪落到地上,化为琉璃。这琉璃价逾万金。”

      说着,姜归把那盒子打开,众人一看,盒子里放着一套精美的首饰,造型别致,玲珑剔透,流光溢彩。

      姜归又接着说:“这琉璃可折射出七彩光线,因而西域国家将它视为祥瑞。”

      “好,好!南诏国真是有心了。”

      庆帝大笑不已,命人厚赏南诏使臣。大管家姜归佯装淡定的谢恩,还特意从不经意之中流露出一些舍不得,让他们对琉璃的珍贵更加深信不疑。其实听到那么多真金白银,姜归已经快乐疯了,要不是不能穿帮,他的嘴角现在就能飞出太阳系。

      自那天寿宴,所有人都见识了珍贵的琉璃,京城上下开启了一股疯狂追捧琉璃的风潮。宫里的娘娘们一个接一个的去找皇帝撒娇卖痴,就为了得一支琉璃发簪,爱美的官家哥儿们当然也想要,更不知何处传来的说法,哥儿的嫁妆中有琉璃首饰,就能保佑他一生幸福安康。

      京城珍宝阁不知从何处得到了一支琉璃步摇,将它作为镇店之宝,谁来都不卖。但似乎受不了各方势力的施压,于是举办了一场拍卖,价高者得。

      那只步摇被拍到了五十万两白银的天价,被一位郡主收入囊中,接着珍宝阁又得到了一只琉璃玉佛,同样“被迫”拿出来拍卖。

      因为琉璃的传说,这只玉佛的价格只会更高,于昌为此很苦恼,苏宣一直没找到,老太君为这件事情一直非常自责。他向来信佛,如果得到这只琉璃玉佛,也许老太君的心情会好些。

      为此,于昌特意去求了庆帝,可是太后同样信佛,虽然没得到,可是皇室大兴土木,将这尊琉璃佛请到宫中,如果命妇想要前往拜祭,可以进宫。

      在那之后,据说跟西域有来往的珍宝阁,又上了好几支琉璃发簪,但是品质并不如之前那支步摇。当然还有一些见不得人的地方也得到了琉璃,将它们高价售出。琉璃热愈演愈烈,攀比之风更加明显,一开始是哪个哥儿带着琉璃发饰就会收获全场羡慕的眼光,后来贵族哥儿出门没有带着琉璃发饰就会被众人耻笑。

      苏清晏握着手里的账单,盘算着要把这些钱花到何处。玻璃本来就是做水泥搞出的副产品,五百万两白银,简直等于白赚的。

      军队可以开始扩招,再多建几个学堂、医馆。军人的待遇一向很好,一个月可以得到一两银子,包食宿。经过三年的思想教育,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再加上他改进冶铁技术,就是大庆军队中的精英,手里的兵器也不能跟他的比。谦虚的来说,龙虎山的兵,一个起码能打三个。

      孩子们的午餐标准应该提升一些,他所管辖的地域,但凡在学堂上学的孩子,每天中午管一顿饭。以后让他们一星期吃两次肉吧,毕竟这些孩子长大了以后都会成为他的打工人。

      新接手的地方交通设施要好好建设,要慢慢恢复经济。

      如今,龙虎山势力已得南方二州之地,还要加上那十几个小国。由于地方官员的有意隐瞒,朝廷一直当做小打小闹,有几次想过要派兵围剿,却都因为匈奴问题不得不放弃。如今要做的就只有静待时机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