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22章 ...

  •   想到这里,汤若松指着她开口就斥责起来,“你哭丧着脸给谁看,爷要同你行房是抬举你,别不知好歹,赶明儿你求着爷,爷还未必要你。”

      说完一脚踢翻了左近的小凳,扭身掀帘子走了。

      洺月虽然被他骂了,颜面有失,可一想到不用同他行房,又拍拍胸口放下了心。

      居庸关那晚的记忆历历在目,那种隐密的疼痛与过度的亲密令她恐惧,她只想躲他远些,就连那张拔步床她都不愿靠近一步。

      可这番又得罪了他,还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怎么挨。

      秋荷进来看她发呆的样子,暗自叹了口气,只好出言劝解,“姑娘也真是的,有什么话不能同大爷好好说,不过哄他两句就是了,何必惹他动气?”

      “你不懂的,我要睡了。”洺月心知同她解释不清,便懒得多说。

      “奴婢知道姑娘不愿意跟在大爷身边,可形势比人强,姑娘就算另有打算,好歹也要先将大爷哄好,才能为自己谋后路,是不是?”秋荷一路走下来,对洺月那点心思也琢磨个差不多,她不是汤家本来的奴仆,自然对汤若松也没多少衷心。

      洺月猛然抬起头,盯着她看了片刻,忽地一笑,“我何尝不知道你说的这些,只是过不了心里的那一关罢了。”

      她从小接受的教育让她自重自爱,可现实往往最打人脸,她迫不得已委身于汤若松,过着屈辱的生活,那这样重生又有什么意义。

      “姑娘就是想不开,我在凉州那户人家做大丫鬟时,老爷是个财大气粗的盐商,收用了好几个没名分的美貌女子,最后放了出去,哪个不是财帛傍身,又重新找了好人家,后来不知过得多舒坦。”凉州地处边关,民风开放,秋荷也没那么多的顾忌。

      “行了,你都赶上教养嬷嬷了,赶快帮我热个汤婆子,我要去耳房那边睡了。”洺月无奈地笑了笑,心知与她说不通,索性找了个借口。

      等收拾好躺在小床上,她侧卧着身子,开始认真盘算今后的日子。

      她家并没有被抄,母亲陪嫁是有一个铺子的,只是不知现在落到了何人手中,若是有机会还要打听打听。那间铺子位置不错,母亲把它租了出去,光收租金也够他们家一年的支出。

      如果能把这间铺子收回她自己手中,她就有了独自生活的凭仗。

      另一头汤若松气呼呼地出了正房,就见两个丫鬟在角门处探头探脑,他扬声喝道:“鬼鬼祟祟地站在那里做什么,还不赶紧给爷出来?”

      两个丫鬟赶忙跑到面前,过来给他磕头,哆嗦地道:“姨娘让奴婢过来看看,大爷若是没事,就请过去到后院吃个酒。”

      “吃什么酒,爷刚吃完,是想让爷醉死吗?”他呸了一声,大踏步地往前头书房去了。

      那两个丫鬟一个叫翠枝,一个叫云儿,分别伺候凤姨娘和胡姨娘。如今见汤若松气冲冲地走了,两人才敢起身,互相瞪了对方一眼,冷哼着走开了。

      凤姨娘和胡姨娘一起进的府,汤若松初时觉得新鲜,还去她俩房中几次,可这两位姨娘都是武官家的女儿,性子泼辣刁蛮,哪里容得下对方,誓要争个高下,搞得汤若松烦恼不已,索性很少再理会她们。

      她俩见先头的大奶奶不得宠,更加嚣张起来,后来大奶奶死了,她们又存了扶正的心思,百般讨好汤若松,可他始终对她们爱答不理。

      如今好不容易把大爷盼回来了,可谁知还带了一个小姑娘回来,居然还放在正房里,两人听了都是横眉倒竖,恨不得将洺月撕了,把汤若松拉进自己的屋中,独自得宠。

      两位姨娘斗得欢,她们的丫鬟自然也不服输,成天像个斗鸡眼一样,什么事都要争上一争,若非有楚嬷嬷在院里坐镇压制,这院里还不知会闹成什么样子。

      第二天早上,因着要去给老太太磕头,洺月不敢起得太晚,等她梳洗打扮好,楚嬷嬷已经在花厅里等着她。

      她带着秋荷,随着楚嬷嬷出了院子,在偌大的伯府里走了一刻钟,才到了汤老太太住的院落。

      这一路上,楚嬷嬷倒是尽心地给洺月简单介绍了一下府里的情况,以免一会儿她拜见老太太时搞不清状况,平白惹出是非来。

      汤老太太就生了汤自廷这么一个儿子,老家在山西北部的一个镇子上。汤家是军户,汤自廷的父亲打仗死了,汤老太太年纪轻轻就守了寡,拉扯着儿子长大。

      因为家里太穷娶不上媳妇,正巧汤老太太有个外甥女,虽然长得美貌出众,可从小体弱多病。汤老太太的妹妹有意两家结亲,汤自廷又爱惜表妹,因此便结为亲家。

      汤自廷继承父业去打仗,他这位表妹正好怀孕,可惜身子弱,最后生下汤若松竟难产死了。汤自廷回来后痛哭一番,将儿子留给汤老太太照看,自己又去了边关。

      后来镇守山西的一位姓谢的定远将军见他作战勇猛,不光有意栽培,更将女儿嫁给了他,这位谢氏就是如今的伯夫人,更是伯府的当家人。谢氏为他生了二子一女,二爷、四爷、大姑娘都是她所生。

      汤若松直到十八岁才被接进京城,跟谢氏并不亲厚,不过是表面的情谊。

      谢氏虽不喜欢伯爷前妻所生的这位嫡长子,可汤自廷自觉愧对前妻,一直袒护长子,再加上汤老太太极宠这位大孙子,所以汤若松在府里那是说一不二,没人敢惹这位大爷。谢氏只好认了怂,由着他胡来。

      如今府上除了汤老太太和谢氏,女眷还有二爷汤若榆的妻子赵氏、宠妾吴氏,三爷汤若桐的妻子钱氏,大姑娘已经嫁人,四爷尚未娶妻,五爷年纪尚小。二姑娘是汤自廷的妾室肖姨娘所生,如今待字闺中;三姑娘也是妾室所生,生母得病死了,她不过五六岁大,就养在了汤老太太身边。

      洺月一时也记不住那么多人,因此进了老太太屋中,只见珠翠满头的妇人姑娘站了一屋,个个都打量着她,有好奇、有探究、有鄙夷,她一概不理会,只是按照楚嬷嬷的吩咐走到正中,跪在垫子上给汤老太太磕了个头。

      汤老太太年近七十,皱眉爬满了脸,一双眼有些浑浊,可说话底气足,一看就是个身子骨硬朗的人。

      她正跟一屋子孙媳妇、孙女说说笑笑,见洺月给她磕头,便让她起来,又让大丫鬟同喜赏她一个荷包,里面鼓鼓囊囊的。

      洺月谢了起身想站到一边,汤老太太却拉着她的手仔细打量了一番,叹道:“长得倒是真标致,就是这身子骨瘦弱了些,怕是不好生养。”

      一说起要生孩子,洺月登时羞红了脸,不知该说什么。

      一旁穿着花枝招展的年轻妇人,忽然捂着嘴笑道:“老太太这是不疼我们了,以前还天天念叨让我们给大爷生儿子,今个见了新人,就把我们丢到脑后了。”

      洺月不知道她是谁,楚嬷嬷小声提醒道:“这是大爷院里的凤姨娘。”

      这里是老太太房里,坐着一屋子的太太奶奶,一个姨娘却毫无顾忌地扬声调侃说笑,竟无人申斥,似是习以为常,可见这伯府就是个没规矩的地方。

      洺月认识到这点,索性留心开始观察屋中众人的反应。

      “你们几个谁先给松哥生了儿子,我就重重赏谁。”汤老太太双眼一眯,笑容褪去三分。

      她年纪大了,可最疼爱的大孙子居然还没有子嗣,怎能不着急。

      坐在下首的谢氏默默地端起茶喝了两口,心中冷笑,老太太想抱重孙子想疯了,可惜就算松哥几个妾室生了孩子,也是庶孙。

      她瞥眼打量了一下自己的儿媳妇赵氏,这赵氏连生两胎都是女儿,榆哥的妾室进门好几年都没怀孕,真是都不争气。

      洺月听了这话,突然意识到,她那日与汤若松行房,事后并没有喝什么避子汤,一想到怀孕的可能,霎时脸都白了。

      若是真有了孩子,她如何能离开伯府,怕是一辈子都要耗在这里伏低做小。

      “老太太,您说的是,可也要大爷去我们房里啊!”另外一位胡姨娘也接话道。

      “前一阵松哥在外面打仗,这次回来我定是要好好嘱咐他,让他赶紧给我老婆子开枝散叶。”汤老太太比谁都急,又对着赵氏、钱氏说道,“还有二孙媳妇和三孙媳妇,你们谁生了儿子我就给她一间铺子。”

      汤家男儿终日上阵杀敌,手里血腥沾得多了,这一辈的子嗣竟然艰难起来。

      赵氏、钱氏脸上都有些尴尬,连忙起身应声,重新坐下后对视一眼,都变得心事重重起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