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十四章 ...

  •   第一次战役的初步胜利,稳定了朝鲜战局,让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站住了脚跟,但前线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为巩固原有阵地,再次扩大战果,党中央和彭老总又积极策划了第二次战役的总战略方针。为增强东线力量,□□急调宋时轮九兵团入朝参战,主要负责东线,江界,长津方向的作战任务。
      接命令时,九兵团三个军十二个师,十五万大军正在通往山海关的火车上,他们正执行中央预定的东北整训,换装,择机入朝的军事指令。
      总参谋部高级参谋宣读的“紧急入朝命令”,彻底打乱了这一计划。
      军情如火,片刻耽搁不得。
      九兵团将士来不及换装,稍作停留后,星夜北上,赶赴前线。
      就是这稍作停留的片刻,确让东北军区副司令贺晋年和东北边防部队大为震惊和惶恐。
      十一月份的东北,天寒地冻,温度零下二三十多摄氏度,九兵团战士穿着单薄的南方棉衣,不说战斗,连自身的生存都是问题。
      副司令员贺晋年见此,立即动员干部,士兵将身上的所有御寒衣物脱给九兵团的战友们,就这么点衣物也因停车时间过短,有一部分没来得及送上开动的火车。
      只有军直属部队后卫六十师得到了少量补充,不过也是杯水车薪,无济无事。
      事有轻重缓急,考虑到九兵团入朝后会遇到的困境,东北军区后勤部将原本要启程支援前线十三兵团的医护人员们匆匆安排上火车,紧急支援东线九兵团。
      本要与曾宝华等人汇合的二零一野战医院也赫然在列。
      九兵团这支用来□□的精锐王牌部队就这样仓促进入了朝鲜战场。

      临时登车的四百多位医护人员,带着急救药品,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挤在站满士兵,呼吸不畅的闷罐车里。
      就是这样他们的依然热情高,兴奋不已,能和参加过渡江战役,上海战役,淮海等战役,在济南战争中第一个冲入济南城,活捉了国民党陆军上将王耀武(是被我军俘虏的国军最高将领),被□□授予“济南第一团”荣誉称号。孟良崮战役歼灭张灵甫整编74师的主力,围歼杜律明集团,转战南北,华东野战军的主力部队之一,攻台第一梯队,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九纵队,第十二纵队组建的九兵团,这样一支纪律严明,战功赫赫,战斗风格勇猛顽强,能攻能守,所向无敌,战无不胜么攻无不克全军皆精锐,王牌的劲旅一起并肩作战是何等荣耀啊!
      可是一下火车,医护人员们就立时就明白他们被派往这里的目的和苦心了。
      朝鲜百年最寒冷的一个冬季让他们赶上了。
      衣着单薄,没做好准备就仓促上阵的九兵团将士们,上到司令宋时轮,下到每一个入朝的九兵团战士们无不冻的瑟瑟发抖,牙关打颤。
      天气冷的能冻掉耳朵,四肢。防空不能生火,每天两个冻的能把牙咯掉的冻土豆,别说行军打仗,能活着就是奇迹。
      九兵团将士每天生活在这种条件苛刻,非人承受的地狱里,他们时刻不敢闭眼,打盹,怕一闭眼,就起不来,看到明天的太阳了。
      冷酷的严寒让九兵团的将士出现大面积冻死,冻伤现象。
      九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宋时轮,副司令员陶勇,参谋长覃健,政治部主任谢有法,副参谋长王彬,和各军,师指挥官,见此情景无不痛心疾首,失声痛哭。
      全军原有医护人员,加上临时登车的医疗队员们紧急行动起来,他们组建了临时治冻小组,为所有受伤将士诊治。但太难了,血浆冻成冰块,手术工具冻的像树枝一样,一用力就断成两节,输液管轻轻一碰就脆的碎成冰碴。
      为此,医护人员们干脆用绳子扎上裤脚,袖口,把常用的药品放在裤腿里,胶皮管,输液管等柔软工具放在袖口里,检查用的工具,手术刀具盒都贴身揣在胸口处,以备不时之需。
      急救血浆,输液药品都是临用前放在胳肢窝里捂暖化后再给伤员使用。
      体温计,听诊器等工具都是用嘴,手,身体调整到原有温度才给伤员上身。
      尽管医护人员们绞尽脑汁,挖空心思,想尽办法为伤员们诊治,但还是有好大一部分人直接冻死,还有一部分人上了手术台就再没下来,只有少部分人或用药,或截肢,得到暂时治疗。
      寒冷的天气,残酷的现实让医护人员纵有千般手段,万般医术也束手无策,回天乏术,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伤员们再受伤,倒下,直至死亡。心灵的压力与日俱增,好多医生护士常常以泪洗面,痛哭失声。就连他们自己,也在这残酷的环境下,减员大半。

      西线医护人员的困境肉眼可见,东线医护人员从药品到体能也都到了极限,伤员多,手术多,医护人员几天几夜连续奋战在手术台上,小便失禁,尿裤子,饥饿,过度疲劳晕倒在手术台旁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刻,前方的救护工作就像一条紧绷的细线,一拉就断。
      为了缓解前线压力,11月6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抗美援朝总会,中国红十字总会联合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发出号召:“组织抗美援朝支援救护队,去为正在于侵略者战斗的中朝军民服务。”
      号召立刻得到全国医护工作者的积极响应。
      华北:京,津冀,晋。
      华东:鲁,苏,浙,沪,皖,赣。
      华中:豫,鄂,湘。西北,陕,甘,宁。
      西南:川,云,黔,桂。
      各地的医护人员,教授,主动请缨,迅速组建医疗队伍,自带器械,药品,齐聚东北。
      几大医疗学府也都设立了外科速成班,护士速成班,积极为前线输送医疗人才。
      全国医护人员以实际行动,支援东北,支援前线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他们的加入让人员不足,救护力量不足的志愿军医疗队伍得到缓解,补充。
      与此同时,国家卫生部,国家药监局,工商总局,红十字协会,东北军区后勤部斥巨资向国内外医药代理商大量购入外科药品,医疗器械。同时号召全国医药部门无偿捐献医疗器械,药品,敷料。
      上海作为全国商业巨头,在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将军和上海市市长的组织下,率先响应号召,大量捐款,捐物,为志愿军物资供应作出重要贡献。
      其他城市也纷纷加入募捐行列,有钱出钱,有物献物,用行动支持前线将士。
      全国人民踊跃参与,志愿军后勤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第十四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