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5、礼部大人 ...

  •   良王点了郑和宜与凤清两个坐陪。众人坐定,恰逢火锅翻滚,乌娘上前殷勤服侍,讲述着各种食材的吃法。
      良王夹起沾满红油的肉片,挑眉道:“这可是闽南的吃法?”随即往那翻滚的锅里扫了一眼,“这里头是些什么?”又尝了口清汤菜蔬,赞了声不错。
      “吃法的确不算新鲜,不过调味难得。都是我们家小姐从些古书上翻了出来,描了样子找人去问,费些力气罢了。”乌娘道。
      良王听了一面点头一面道:“只是如此共食,未免不雅。”
      “火锅是私家菜,小姐说最是适合一大家子坐在一起用的。若是年节时下,更要热热闹闹的才好。”
      在座不少人闻言色变,却见良王默默啜了口酒水并未发作,只挥了挥手让人退下。
      长安靠北,吃辣的却仍少些,难得有人吃的满头大汗还停不下来,引得四周人频频去看。
      夏枢盟见傅守诚鼻尖冒汗却又紧塞了口已经变红的菜叶子,不免心惊。
      “傅大人慢一些,这东西辣的很,快喝口茶吧。”
      傅守诚放下筷子,一面接过婢女递来的手帕抹汗,一面口中感慨:“这滋味当真的爽利。我多年未曾吃过这么香的辣,一时竟有些停不下来,夏大人见笑了。”
      夏枢盟捧着肚子,啜着小酒与他寒喧,周围几个门生下属也大胆跟着凑了过来。
      一人道:“世人说谢谢府关门谢客,我等还不知为何。如今才知道,是这好吃好玩的太多,怕人上门打扰吧。”
      又一人道:“瞧那大娘应是谢小姐亲信,亦或知道如何请得‘梅子黄时’出山。老师不若唤来问问,若能请到府上几日岂不是一美事。”
      这里的热闹很快就惹起了注意。
      良王派人来请,夏大人将心中的执念重提,众目睽睽之下,郑和宜只能抱歉道:“不敢隐瞒大人。今日安排具是从安的心思,如之亦被蒙在鼓中。”
      再次失望,夏枢盟的确是有些控制不住的失落。
      不忍见小主子的心上人为难,乌娘忙不迭的上前解围:“小姐怕公子知道失了新鲜,所以并未告知。此事老奴倒曾听丫鬟提过,小姐是给黄班主送了封信。”
      良王好奇,便令细说。乌娘不知更多,正是为难,有人应道:“回殿下,我们小姐是借绿珠夫人转送了一封信。黄班主看了便立即答应出山,至于信上说了什么,奴婢们也是不知细情的。”
      一个苹果脸的伶俐丫头匆匆而来,正是谢又晴。
      她原在湖心舞台那处看顾,忙碌中听闻前头有人给郑公子为难,便将手头事情都撂下了出来。得知这一群人又都去了厨房,惊讶之余急忙赶来,只怕这位若真受了委屈,小姐又要跟着动气。
      “当真是一封信就请得动的交情,不若去夏大人府上唱上几场,也算得上不负知音。”
      忽听一女声响起,默默抚须的夏枢盟似又燃起了希望。
      知道不好,谢又晴与乌娘两人对视一眼。不知是哪个竟在此处寻谢氏的不痛快。
      一丽人袅娜聘婷自暗处行出,待到灯火前头才被认出,原来是崔尚书家的小姐。
      只见她上前与逍遥王和各位大人行礼,又对郑和宜一番恭贺,言辞有度,好一个闺秀名门。
      良王笑道:“崔小姐迟了些,可要尝尝这锅子?”
      崔慕青谢赏,对瞪来的谢又晴视而不见,顺势坐在了郑和宜身侧。
      凤清在一旁边吃边看,只等着这位又要做什么文章。
      果然。茶水只沾了沾唇,这位崔小姐便迫不及待的开始了。
      “今日这般热闹,怎么却未见到谢小姐,好生可惜。”她说着扫了眼身旁的人,“不知可是还有什么惊喜安排?”
      “从安此番辛苦,多日不曾好好休息,大抵是累了,在哪处休息。”郑和宜开口解围。
      “……还是躲起来了?”崔慕青掩口一笑,意有所指:“方才从谢府过来,我瞧着个地方好生神秘。”
      这一开头就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她见大家都望过来,神色间不免得意,正是沾沾自喜,却听李璟忽然开口:“崔小姐好雅兴。在座哪位府上还没些私隐的。谢府开门待客罢了,你莫要把人家院子当园子逛才是。”
      凤清也是被这位好友惊到,一时放下筷子,认真看起热闹来。
      见主座上的良王只是顾自把玩玉箫,崔慕青的脸色还算镇定,他便决定火上浇油,故意开口揶揄道:“莫不是谢妹妹又为如之安排了什么我们见不得的?可真是羡煞我等了。”话中的暧昧又引起一番哄笑,却将里里外外划拉的更加分明。
      崔慕青面色泛红,垂眸啜茶以饰尴尬,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
      久未作声的房斌忽然又跳出来嚷嚷:“我听说谢府里关了个别家的姑娘,哭哭啼啼的已有一阵子了。哪怕是自家下人,这种年节时候嫌着晦气也要打发了。看谢府兴师动众的,还关起来折磨,莫不是谢跋扈又要做什么恶吧!”
      夏枢盟刚刚觉察不妙,身旁已有人站了起来。
      “不知这是哪里传来的话,若当真如此,下官不可坐视不理。”傅守诚一脸的严肃认真,看得夏枢盟默默叹气。
      这位六亲不认的性子最得皇帝喜欢。
      虽说相交多年,夏大人对友人耿介的行事亦是无奈,可惜此时再想拉他也已晚了,只能看良王殿下如何说。
      良王终于停下了把玩的玉萧,朝一旁的乌娘道:“怎么不见你家小姐?”
      乌娘心惊肉跳的上前回话:“回殿下,小姐早先来过一趟。方才走的时候说是要去瞧瞧歌舞。”
      谢又晴跟着上前屈膝,“的确如此。今日有个曲子排的郑重,小姐期望着要得了贵客喜欢,所以紧张些。不过之后又往别处去了。”
      “什么曲子竟让谢小姐如此费心?”良王转问郑和宜,却只得了抱歉一笑。
      凤清忙道:“谢妹妹心思灵巧。如此安排,大抵是为了引殿下注意?”
      “如此……”
      马屁自然是好听的。
      良王眸中染了淡淡笑意,执箫起身。
      “殿下……”傅守诚顾不得桌下踢他的脚,急急追了出来,“……谢侯府中若真有人被欺压禁锢,不可不理。”
      良王转身一瞥,目光又扫过一旁的房斌与崔慕青两人,嘴角噙着的笑颇有些讽刺,“本王不知,如今管束家奴也要刑部拿人说理了。”
      听出这弦外之音,崔慕青的目光连忙避让他处。
      朝湖心舞台那方望了一眼,良王回身道:“傅大人若执意要管,不如去谢府将人直接拿来。若是寻到了,便带往歌舞场来,若是寻不到,不如……就自去领罚吧。也算给今日的东主一个交代。”说罢拂袖而去。
      傅守诚竟当真拜别回头,眼瞧着是回刑部调人去了。
      凤清与郑和宜换了个眼色,一起跟了去。
      既然有乌衣卫跟着,即便是家事也要闹到皇帝跟前了。
      众人见此,面色各异间也多了唏嘘。
      *
      歌舞场上,一群仙娥簇拥起舞,纤腰素手的美人在空中反弹琵琶,舞的是一曲仙气缥缈的飞天。
      满身珠翠在灯火映照下熠熠生辉,嫩白细润的肤色莹莹发亮,衬了舞场上装饰的缤纷华彩,璀璨夺目,几乎要灼伤人眼。
      一众侍卫与随从将看台上围了起来。太子在正中的主位上轻合着拍子,眉眼带笑,威仪自生。后排坐的是晋王与七九两位皇子,听见良王过来的动静连忙起身行礼。
      太子转头颔首道:“三弟也来了。谢氏当真的好荣光。”随后朝台上一比,“这曲子巧妙,舞娘亦是身姿妙曼。孤要赞的却是这一番装置,确实比着年前的仙子贺寿更加讨巧些。”
      九皇子王炔把着手中的扇子,一双桃花眼笑得微弯,“若是早先被父王瞧了,四哥的赏可就没了。”
      难得,晋王这种小心眼,竟是笑脸相迎,闲叙了几句,又专心看起歌舞来。
      因听说此处是谢从安的特意安排,良王自然抱兴而来,细听了几句,发觉不过就是靡靡之音,机关虽有趣,看一阵子也就明白了七七八八,顿时有些意兴阑珊。
      方才那一行也跟过来了不少人。
      夏枢盟一边琢磨着谢府拿人之事太子知否,一边不留痕迹的扫过身后。
      众人也明显都是各怀心事,没有几个是当真来看歌舞的。
      飞天已至尾声,节拍轻缓,后台那处的动静传来,略显聒噪。
      一个朱红身影从露出缝隙的帘幕间行过,太子端茶的手一顿,“是谁在哪?”
      “方才见颜家的小公子进了后台,他今日正是一身朱红,或许是他。”下首站着的李璟答道。
      郑和宜吃惊的投目望去。
      帘幕忽然掀起,果然是颜子骞走了出来。待他见了台下望着自己的无数只眼睛,一时之间眉头紧皱,慌忙退却半步,整袖行礼,跟着拉拢帘幕又退了回去。
      太子沉吟了片刻道:“子骞仍在翰林院供职?”
      夏枢盟会意,忙答:“颜家小公子虽说年纪尚轻,却已是饱读诗书。早些年入了翰林院,如今任侍读学士,从五品。”
      “如之也往翰林院去吧。磨练几年,出来便好往他处。”太子说着吹了吹茶碗中的浮沫,只啜了一口便又递了出去,“这茶浅了些,再几遍方出味道。”
      李璟接下递给身旁伺候的小丫头们,顺势看了眼默不作声的郑和宜。
      良王也斜眼瞧着此处,唇角的笑意若有似无。
      这已是今日太子第二次点明要他入宫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