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1、原来如此 ...

  •   “你这老头!”
      见谢从安莫名被怼,韩玉气的直接站起来骂人:“你可知道夫人前时离家正是为了你的清白。她为此还亲自带人去了康州,你这老头真真是不识好歹!”
      谢广被骂的愣住,嘴唇颤颤巍巍的,半晌没说出话来。
      这些日子他一直被关在偏院之内,因有家主的特殊交代,并未遭受任何虐待。有几日听到了外头磕牙,说家主离府不曾守孝,还以为是些胡说八道,此刻亲耳听到了其中内情,感动的无以复加,愧疚之下,反倒更有些不堪重负,瞧上去憔悴无比。
      “老奴何德何能,家主为何一定要将时间花在我这里,只管判我个死罪,送了见官,好好过你该有日子,何乐不为!”
      顷刻之间,谢广泪如雨下,那种恨不能懂的语气让人生气又摸不着头脑。
      眼看着一旁的谢从安也是无声落泪,韩玉只能皱眉,毫无办法。
      “谢伯是爷爷看重的人。”谢从安咬牙忍泪道:“我已未能护得他老人家周全,更不能将你也一起糊涂搭上了。如今我既已错了,便要尽力弥补,所以断不会将此案轻判。不然,只怕,以后……无颜去见爷爷呢。”
      谢从安试图安抚,挤出一个笑脸。谢广见了更生愧疚,苦笑道:“你们这对爷孙,真真是亲生。”
      “从安不明,谢伯既然连死都不怕了,又何妨再信我一回。”
      谢从安眼含热泪,“我只想知道爷爷走前都经历了什么,为何不能直接告诉我呢?”
      这一屋子的哭声让人压抑无比。那些悬而未绝的疑思,让她的心海随着老人的神色起起伏伏。
      终于,谢广像是下定了决心,朝着祠堂的方向跪下,郑重的磕了头,抹泪道:“那日,我整理出了尹阁主从康州送来的东西,趁夜入了兴水阁,正欲与侯爷相告,却遇上一人也忽来问安……”
      “影卫为何没有回禀?”
      谢从安的眉头竖立,怒气更多于紧张,这便是第一处无论她怎样都想不通的地方。
      “谢广有罪。”
      老人垂泪道:“当日之事因涉及影阁,我便请侯爷亲自撤去了闲鹤亭附近的影卫。”
      再次提起此事,老人仍是悔恨莫及,“老奴只怕三阁内乱必要引出其他灾祸,担心侯爷不肯理会这些,所性便将此事说的严重,提醒他莫要听之任之。没想到,反倒是我自己的安排出错,害了侯爷。”
      谢从安此刻已经明了爷爷放任三阁生乱的缘由,便未纠结,只是知道爷爷连身旁侍奉多年的老仆都瞒着,难免还是有些惊讶,开口劝道:“谢伯无需过分自责。只不知那忽然来问安的是谁?”
      老人叹了口气,“谢勋,谢百里。”
      “怎会是他!”
      在场人中,大惊失色的不单是谢从安,就连韩玉也没想到竟然会是这个人。
      一个手无缚鸡之力,曾经被郑和宜直接丢出幽兰苑的读书人,竟然带着碗毒药闯进入兴水阁,害死了老侯爷?
      谢从安呆呆愣着,脸上满是泪水,如同被人打懵了,口中不停念着“怎么可能”,心中是万分的后悔。
      谢勋可是她亲自带回侯府的人。
      杨氏却担心谢从安不信,连忙解释道:“此事的确是谢勋干的。因刑狱大牢中苏姑娘遇害,谢元风没少对他煽风点火,说了你不少的坏话。这人早就恨透了你们祖孙,能做下此事也并不奇怪。”
      韩玉见状,提起其中最难解的一环:“那毒物刺鼻,极易分辨。闲鹤亭又有众多侍奉的仆从在内,难道他们是一起硬逼着侯爷服毒的吗?”
      此问一出,谢广顿时泣立难言,连连摆手,身旁的两个小童忙将他扶住。
      杨氏却插嘴道:“此事我也知道。当晚的兴水阁中除了谢广,的确还有不少仆从在场,谢勋一进去就被发现了……但是,他拿捏了家主……”她说着回头看了看谢从安,话音瞬间低了下去:“他是用家主威胁侯爷服毒的。”
      一屋子的惊异之下,谢广用力的捶着胸口,勉强说出话来:“家主曾在围猎之前就提过,疑心自己是入了谁人的圈套。侯爷也因此一直记挂着家主的安危。五房与晋王的来往并非一日,此次围猎期间,更有诸多动静。侯爷推测其中有些必然又是针对家主去的,便担心这两人联手,会让家主在外涉险。毕竟上次刑部的大牢里……侯爷因未能及时觉察贼人手脚,坏了家主的康健……侯爷对此事一直后悔的很啊。”
      “正是谢元风的耳目偷听了家主和侯爷的对话,特意将此事告诉我们。谢勋下毒之事能做得这样明目张胆,便是谢元风拿捏了侯爷对家主的爱护之心,他嘱咐谢勋以家主的性命相逼,侯爷才会顺从的服毒而亡。”杨氏说着,已经露出了怯懦。
      然而谢从安只是模样怔怔的,像是已经傻了。
      韩玉依然不解道:“且不论其中可能,谢元风又为何非要在此时去做这种事?侯爷年事已高,身患重疾,岁月不久,五房何苦还要再害上一条人命?”
      杨氏一时无话。
      她见谢从安满脸是泪,想说清楚,又拿不准是否会惹得她哀中动怒,不敢再答。
      韩玉勘破了这份心思,看了眼谢从安,提醒她道:“既说是来投诚,劝你还是将夫人心中的困惑都解了干净。不要想不该想的,将实情说来便是。”
      杨氏心知谢从安对他看中,这才继续道:“不是不说,而是妾身也未明白其中缘由。皇帝钦点晋王在围猎中承袭要务,我们正应好生辅佐,免生异端,往后的好事更是指日可待。待晋王赢得君心,自然也会跟着受益。可是不知为何,谢元风执意要在此时行事。这番动静是连晋王都不知道的,我也没敢告诉王妃。”
      “谢元风的所有目的都是为了利益交换。可是过去所行诸事皆有把柄,在这紧张时刻,他更加关切自己若是败露。若我猜的没错,他借着围猎时我只身在外,掐断了讯息逼爷爷去死,是想要倒逼晋王快些为他袭爵。因为五房之内也不平静,恐怕谢元风也落入了别人的设计。这根弦总是绷着,终归要断。”
      谢从安忽然开口解说着自己的推断,样子看上去已经恢复了淡定。
      杨氏忽然想起什么,抢白道:“……当日曾有人来报,说晋王上门与瑾瑜公子续话,谢元风因此还特意跑去前厅偷看。那夜他辗转反侧,直到天光才勉强睡了一阵,往后起便是常常的唉声叹气,可任凭我怎么问也不说什么……他从那时起就不大对劲!”
      “所以,谢元风是怕晋王看中瑾瑜公子,将爵位转送,自己竹篮打水,沦为垫脚石,这才起了下毒的心思。他要去了侯爷这靠山,再威胁夫人的家主之位,进而逼着晋王顺水推舟。”韩玉叹道:“果然是‘小人常戚戚’。”
      “应当是了!五七家主不在长安,他那么积极的要去张罗,我也是惊了一下子。往日里应承族中事务时,可曾见他有过这般勤勉的心?这次连三房的人都被他暗地使了绊子给挡了回去,我只当他是为了在此时逞能,要刻意耍一耍威风呢。”
      杨氏越说越激动,后知后觉的叹道:“所以太公这次过来,一直对他不大理会。瞧着是有些生气的,但又没当真对他说过什么……”
      “在位者大多不喜欢不听话的,太公也是如此。五房能支持谢元风,就能换掉谢元风,这也便是他紧张的由来。他私下计划了谢勋下毒,此事如若败露便是五房之耻,只怕族中做主要将这一支都除了也不为过。太公为着五房着想,只能先保他无恙,等风平浪静后再慢慢收拾残局。好一个连环计。”
      谢从安平静的将所有分析婉婉道来,“所以,谢伯是因为自身愧疚才认了下毒之过,不肯做半分辩解。”
      谢广听罢双手掩面,嚎啕大哭。
      “我差点就错过了真正的罪人。谢伯,你好糊涂。”
      谢从安的语气十分平淡,若不是仍有泪水不停滑落,便显得与方才不胜悲痛的样子判若两人。
      谢彩帮着茗烟扶起谢广,口中不忿道:“小的斗胆,也说上几句。”说着扫过两个主子的面色,未见阻止,便大着胆子道:“那谢勋去了何处,咱们还是追得到的。”说着又看了看韩玉,“方才侍郎吩咐,咱们跟了五房偷溜出去的那个。小的们已经确认了,人是往城郊的一所宅子去的,好似是五房几个表亲为着落脚租下的住处。”
      “谢旌!”杨氏激动的呼喊出声,“谢旌就在那里。谢元风总不待见这个表弟,但太公却对他喜欢的紧。他每入长安都必然跟随在太公身边,这几日就是因为躲着谢元风才没来府上。”
      “连替代的人选都是现成的,也难怪谢元风会如此急躁。”谢从安喃喃自语道。
      想起去年冬天在温泉行宫时,第一次听说谢旌这个名字,当时便是消息说他出发入了长安。
      恍然记起那月余在巫峡的时光,各人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心里却是五味繁杂。
      不过才一年半的光景,为何她觉得身心俱疲,仿佛有了一辈子那么长。
      “不多的时光我也没能好好的利用。错过了那么多的人,也愧对于爷爷的托付和爱护。”
      眼前人自言自语的模样让韩玉觉得很不对劲,却找不到合适的话来劝说。
      谢广被伺候着用了茶水,已有所和缓。他也听出了家主这语气中的古怪,忙又站起身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