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第 31 章 ...

  •   李明珏怔了一怔,回道:「真的。」

      是真的,却也真的是个意外。

      天顺元年,黎民百姓趟过荣枯世路,喘息未定,还沉浸在休明盛世和突降霍乱的伤痛中,正仰首渴望东风入律,降下威凤祥麟般贤明的君主。

      此等渴望,对十一岁登基的李明珲而言,太重了。

      孩童尚未长成的脊梁,过早地担起了殷殷重望。

      重望之下,是重创。

      李明珲自幼体弱不足,从未想过单薄无力之手会触碰到至高无上的皇冕。他仰慕他的哥哥们,对日长歌挥剑,下笔云涌不绝,文武兼备,无一凡品。故而常常手握一把木剑,站在无风宫檐下遥遥相望,虽心力不足,却心受感染,一心以为可以活在兄长伟岸身姿投下的阴影中,做个清闲小王爷。

      直到权力的梅花枝饱吸亲族的鲜血,徐徐从残骸废瓦中一寸一寸探来,扫上落了霜的苍白面颊。

      宦官带来皇冕,礼生授以仪制,武将像文臣一般唾沫横飞,文臣像武将一般攘袖拍栏。他在众口嚣嚣中被推着,被簇拥着,穿上许多人渴求一辈子都穿不上的皇服,像个提线木偶一样,被人摆弄来,摆弄去。

      但真正该穿它的人,死了。

      而他,一条被李明珞捡回来的贱命,一副被奉为天命所归的躯壳,是否真正地活着?

      登基大典之日,当视线透过皇冕十二旒,承接百僚满是希冀的目光,当风声穿越宫门十二道,带来宫墙外长起不落饱含诉求的高呼,他虽知晓目光看向的不是自己,高呼拥戴的不是自己,然目中一切,耳中一切,仍旧无可救药地点燃了薄志少年瞳中旭日,那一刻他明白他还活着,他要为李氏,为李魏江山活着,当衣被苍生,迩安远怀,效仿先祖,缔造万世不拔之业。

      昔日星星灯火,而今酿就苦果。

      多年伏案的攻苦食淡,点灯不休,最后换来了什么?

      一句「弱帝」的讥讽。

      弱帝?他身不由己,被大臣推上皇座,他想福泽万民,却苦于手无实权,他孜孜不懈,指望滴水穿石,苦心竭虑制衡数载,最后换来的……是世人茶余时轻描淡写的一句讥讽,再佐上一声不温不火的嗤笑。

      他想不通,为什么他要为登基大典憔神悴力,而李明珞同李明珏却可以无所事事,携手踏青?

      他想不通,为什么他要被按上皇位囚于宫墙,而李明珏却可以一走了之,策马塞外?

      只因他是男儿?

      只因他是男儿,便需承担一切?

      深夜里大殿高门紧闭,单余一盏青玉莲花灯幽幽发亮。天子高坐在龙椅上,臣子、宫人、妃嫔、子女皆不在身侧,可好似谁都清楚,这位天子在象征无上权力的龙椅上,捂着嘴,无声地啜泣。

      成年男子瘦削苍白的手颤抖着,竭力按住口中溢出的呜咽,仿佛已经使出了全身气力。小时候他十分爱哭,趴在母妃怀里哭,跌在石板地上哭,流着鼻涕,挂着口水,不分时宜,不计颜面,想什么时候哭就什么时候哭,想哭得多大声就哭得多大声,然而如今万人之上,生杀在握,却失了放声痛哭的资格,好似每一声从指缝间溢出的哭声,都是名为软弱的原罪。

      李明珲垂首看向衣上龙纹,笑了。

      皇袍啊,皇袍。

      名曰一身皇袍,实为满身掣肘。

      早年他常以「根基不稳,身不由主」聊以宽慰,无论是送走李明珞也好,同李明珏约法三章也好。

      可是龙衮啊,龙衮。

      它太重了。

      龙衮之上一根可有可无的金线,世人口中一句塞牙缝的闲言,压垮了九五至尊胸腔之下,同平常百姓一般,肉长的人心。

      宽慰?宽慰哪有接纳来得坦荡?

      冠冕堂皇,浮语虚辞。

      皆作借口。

      他干脆直接放弃了有理有据的因由,心甘情愿以最恶之念来猜度当年心念无杂的少年。

      至此,莲花灯再也照不进心里。

      譬如李明珞和亲,并非因年幼不能掌控朝政,玺印是他亲手盖的,纵使朝臣不断威逼,玺印仍是他亲手盖的,那么是他,想送走李明珞。他没有获得幸福,所以李明珞也不可以。

      譬如李明珏封王,亦非奖赏。他没有自由,所以李明珏也不能有。

      他被困于皇位,她就要被困于王位。

      他是孤家寡人,她就不能成亲生子。

      他无交心之人,那李守玉和赵攸,就理所因当四处征战。

      唯有如此,才算公平。

      天顺十六年,漠北力疲马老,难兴大乱,宋韩执意相争,自顾不暇,皇权在风雨飘摇中零落了十六年,终于落定。而身心重负的天子,在诸多耳目股肱之臣的撺掇之下,执意将猜疑之剑,指向世间仅剩的亲人。

      李明珏在收到天子亲手写下的削藩之策后,沉默了。

      她幼时虽名为姐姐,实则比李明珲更为胆小,连个虫儿都怕,起初一起流浪,李明珲还会逞强冲在前面争做男子汉。他们穿着破布烂衫,吃着残羹剩饭,过着有一日没一日的生活,可那个时光,太好了,那个时候,连墙都没有,却像个家。

      直到皇权降下——

      这个家不像家。

      这些人不像人。

      活着的像死了。

      死了的像还活着。

      可笑啊,最可笑的是,当初她牵着阿姐,看见大臣围上李明珲七嘴八舌,心想「还好,还好我是个女孩儿」。后来她才知道,正因她是个女孩儿,正因她无需承担一切,她守护不住任何东西。

      二十四年前,小公主大病初遇,冲到殿上,大声质问小皇帝为何送走姐姐,最终破骂一句「窝囊废」,甩袖走了。走时她用余光瞥见跪下地上痛哭的李明珲,并没有回头,她知道他跪的,不是自己。

      十六年前,漠北部落变乱,李守玉兵力被钳制于沙丘,她只身赴京,跪在地上,求他赐兵三千。李明珲俯首谛视,看到像换了一个人一般的姐姐,心中没有动容,他知道她跪的,不是自己。

      长大之后,李明珏才明白当年李明珲送走姐姐是无奈之举,老将军手握兵符尚且不能自主,而他一个徒有天子之名的孩子,又能做什么主呢?她一直在等,她以为如果能从漠北抢回姐姐,将她带到南央,一家人就可以携手回到从前那样。但是帐内没有姐姐,而弟弟,也坦然接受了天家固来的寒凉。权海之中,他们一概舍弃了毫无意义的挣扎,一个扮演群疑满腹的皇帝,一个扮演游手好闲的藩王。如此一折亘古不变的老套戏码在九州大地上再度上演,似乎不管演戏之人如何作想,皆能将戏演成这个乌遢模样。

      他们一胎所出,或许自娘胎便埋下了互相较劲的种子。

      小时候,是食物,是秋千。

      长大了,是封地,是兵权。

      这便是天家赐予他们姐弟二人的命数。

      最早改河道,究其缘由,漠北只占其一,主因还在南央。天子所赐诀洛一带狭长贫瘠,雨水稀缺,粮食不丰,长期以往,王上养不活军队,徒有镇守一方的虚名,每回出征,不得不扯下脸面找李明珲讨粮,如他所愿的受制于人。找商人做买卖吧,财库穷得响叮当,只得引胡商,开财道。商贾亦非省油的灯,大多势力讨巧做两头生意,粮价依战事而定,不日水涨船高,好些日子她蘸着墨水骂着娘,或是写与粮商,或是写与南央,终有一日实是烦了,抬手将毛笔一折,同赵攸一商议,拍板定下改河道之事。

      天子气量至此,李守玉心知肚明,因而不是头一回劝李明珏做好打算。可是打算个屁?这位子她不想要。李明珞为李明珲付出了多少,且不说自愿和亲,单从破茅屋里的半个馒头李明珏就能看个明白,怎么也不想违背姐姐的意愿。

      她顶着皇家李姓,叨叨着皇穹塌不塌与她何干,说句大逆不道的,皇穹早就该塌了,就不该苟延残喘拖到现在。好些个春秋过去了,她挂着襄王名号,仍旧是那个流浪的、没有归属的野孩子。

      那日她为此事和李守玉大吵了一架,脸一翻,扯着马出宫了,正巧遇上含香阁有胡人闹事。便堕落呗,既然李明珲嫌她功高,怕她抢硬|得要死的龙椅,便堕落给他看。李明珏本打算装一下,不料软玉温香的滋味还真不错,装什么装呢?人间好滋味着实太多了,贪嗔爱欲,一瓢不够。

      北王宫里扑蝶弄花的日子说没就没了。

      避暑山庄里同李明珞相伴的日子说没就没了。

      眼前的欢愉是暂时的,却是一伸手就碰得到的。

      总将虐己比深情,好把克己作高气,满口礼数道义,满心清规戒律,都是些什么乌七八糟折腾人的玩意儿?

      不如尽欢,不如尽欢。

      真的,真的是真的,假清高做苦心僧,没那必要。

      她看着柏期瑾,不知道面对如此简单的回答,她会问出些什么,不料那丫头嘴一抿,问道:「那含香阁的钦姑娘好看吗?」

  • 作者有话要说:  弟弟登场,突然的严肃。小柏开口,突然的欢乐。
    一直想写成年男子的崩溃,算是借本文圆梦了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