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在鲁迅纪念馆,陈列着写关于鲁迅先生的书可以称之为不计其数。有名人大家的,有亲人友人的,有学生崇拜者的,有喜欢先生研究先生的,有完成毕业论文的。而我,对鲁迅先生的印象开始于小学课文,喜欢先生源于父亲执教的关于先生的课文,关注先生源于父亲的导师加挚友胡叔和教授生前为我讲授的关于华老栓对于“药”的“得了么?”,研读先生是因为在河大上学期间喜欢上了萧红,而萧红是先生的学生和崇拜者,她的作品是受到先生大力推荐的。
      第一次接触先生作品是小学课本上选摘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喜欢百草园,喜欢阿长讲的故事,喜欢在课桌上刻下“早”字,也第一次用父亲的《汉语大词典》,搜索“赤练蛇”。从喜欢百草园到后来喜欢萧红《呼兰河传》里的后花园,喜欢着无拘无束开心的孩童的跳跃和奔跑童年生活。记得那时我们在课桌上都刻上了“早”字,虽然不甚解其义,但知道肯定是好的。特别是在《藤野先生》(当时节选的是《在仙台》)中的“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后面就是嘻嘻了,到现在那全班嘻嘻笑的场景都还记得。
      父亲执教的高中课文里,先生的文章就多了起来,有散文,小说,杂文,甚至书信。自我能认字起,就喜欢看父亲的教本,每篇文章父亲都有用红笔做批注,使我看的明白许多。父亲看见了也会跟我讲解讲解,我的脑海中就多了“祥林嫂”“阿Q”“孔乙己”“子君”等丰满的人物形象。第一次读《祝福》很心惊:特别是祥林嫂反复的诉说阿毛被狼吃掉的故事,很奇怪她能说这么多次,而先生在小说里也记录了那么多次。直到自己做了母亲,有了孩子,才能体会深刻一些。而先生,竟能如此细致的体会生活,刻画的如此形象。还有《药》里对华小栓形象的描写,那怂着肩胛骨埋头苦吃的样子貌似就在眼前,华老栓脸上愁苦的皱纹都仿若能扒开数清楚。《孔乙己》在排出九文大钱时仿佛能看见他长钐长袖边和手指甲里的污垢。《阿Q正传》里阿Q的“我要和你困觉,我要和你困觉”的痴迷和猥琐形象也跃然纸上。
      对先生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刻画逼真和细节描写的细致,用词的严谨性的体会,还是源自聆听胡叔和教授的讲解。(胡教授是父亲的大学老师加挚友,父亲所读的合肥师范学院在他快毕业时改成安徽师范大学,校址也从合肥搬到芜湖,父亲说为搬学校他们这些大四劳动力出了不少力,搬了好久。)胡教授听说我喜欢读先生的文章,很兴致的与我谈鲁迅,他说:“以前教学时,总很难理解为什么有“灯笼照着脚,一前一后的走”这样的描写,后来,我到干校学习,晚上跟生产队长出门,他打着灯笼,果然,真的是灯笼照着脚,一前一后的走。影子显示真的是一前一后的”说到兴奋处,胡教授在客厅来回踱步,歪着头,用手比划着“华老栓买到了“药”,也就是相信能治好华小栓痨病的人血馒头,他的妻问他“得了么?”你看,为什么他不用“买到了么?“拿到了么?”而是很小心谨慎的问“得了么?”在他们心里,这不是药哎,这是他们家华小栓的命,怎么能用“买到了么”“拿到了么”这样的字眼去亵渎它呢?所以,用“得了么?””后来,我在阅读时加以细细推敲,果然,先生的小说不仅在结构上有的放矢,在细节描写上都是下了功夫的。
      在河大时,我喜欢上了萧红,对她的作品有种悲凉的认同感,虽然像她《呼兰河传》等作品的描述中并无悲凉等字眼,却感觉通篇弥漫着悲凉之雾,很纯,很真,很悲凉!而萧红的作品,大都是先生为其整理而推荐发表的,对萧红本人,先生也很是照顾。在《萧军和萧红》里,在《鲁迅与许广平》里都有描述。所以,为了写《浅析萧红小说的悲凉意蕴》论文,我不仅研读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的作品,又认真研读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及他们的传记,对先生本人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甚至写作时也不知觉会模仿先生简明,犀利,不失诙谐的语言风格。最近才开始完整的拜读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汗颜!在纪念馆细细欣赏了先生毕生收藏的汉石刻拓片,方真正体会先生在古文化,木刻,美学方面的伟大贡献。
      文学史上称先生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在收集汉拓方面,先生还是美学家。不过,我在北京,上海绍兴等地参观先生故居,研读先生作品,心底里深感先生并不是光华四射的高高存在,他像亲人一般,活在我们心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