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14章 ...

  •   得益于当初追求俞氏的经验,戚明松对男女之间送礼的事略有研究。

      男子赠簪,是喜欢这女子想和她结发为夫妻的意思。想到这一层,刚接下的锦盒突然有点烫手。

      戚明松慎重犹豫了一下,将锦盒双手奉还:“太子殿下言重,臣属实惶恐。玉簪贵重,臣不敢收。”

      陆之珩轻笑道:“是给你女儿又不是给你的,伯爷道什么不敢。你只管送到她手里,她若是不喜欢不肯收,那另当别论。”

      戚明松虽是爽朗直率的性子,却也听得出太子这番话中的弦外之音。不肯收,权当不喜欢。

      谁敢说不喜欢太子送的礼物?说好听是礼物,其实跟赏赐没差,容不得挑挑拣拣。

      越是明白其中深意,戚明松越觉得头疼。

      政治立场暂且不谈,就说戚铃兰是他和临蕴唯一的女儿,他怎么舍得让她嫁进宫墙内?那红砖绿瓦看似尊贵,实则有苦难言。

      长安城中,伯府嫡女这样的出身无论嫁谁都是金尊玉贵的,在婆家受了委屈身后还有娘家撑腰。可一旦进了宫城之内,管她是侯府爱女还是伯府千金,身后娘家鞭长也莫及。

      太子殿下好端端的看上谁不好,怎么偏偏就看上铃兰了呢?

      陆之珩见戚明松面有忧愁,又重复了一遍道:“还请伯爷替我将玉簪送给戚姑娘。”

      “臣……遵旨。”

      戚明松推辞不了太子的‘心意’,只得带着锦盒回到端信伯府。

      “将军回来了?”赵氏面含笑意上前,“正巧厨房炖的鸡汤马上就好了,将军换身常服准备用膳吧 ”

      “嗯。”戚明松的声音饱含疲惫。

      赵氏挽着戚明松的手进了卧房,常服早就备好了,是他素来喜欢的鸦青色圆领袍。

      她将戚明松身上的官服脱下来挂在一旁衣架上,再将圆领袍披上身绕到他身前准备系扣,纤纤玉手刚抬起来就被戚明松按下了去。

      他嫌赵氏动作太慢,自己系上不过是一眨眼的事。“我自己来吧。”

      赵氏眼中流露一丝惶恐,随即垂下眼眸去整理官服的袖口和领子。打理了一圈,从袖中摸出了一方锦盒。她微微愣了一下,回头去看戚明松,心下涌起许多猜测和期许,一时暗喜。

      “将军,这锦盒装的是什么?”

      她以为将军会笑着说:送给你。

      怎料戚明松挑眉扫了一眼,忽然伸手接了过去,表情骤然严肃。

      “这是太子殿下赏给铃兰的玉簪,我险些忘了。”

      这下赵氏读懂了他的严肃,也跟着蹙了眉头,“太子殿下为何……他莫不是有意娶铃兰做太子妃?”

      戚明松不答,收好锦盒大步离开卧房。

      赵氏匆忙跟了上去,着急地问:“将军,若是太子殿下真有此意,那云家那边该如何?妾室昨日才同敬文侯夫人一起喝过茶,敬文侯夫人还说有空两家见上一面……”

      那就要看太子殿下意在铃兰还是戚氏女了。

      戚明松心里像是压着千斤巨石,一路沉默到了前厅门口,才道:“见了再说吧,敬文侯与太子的联系总比咱们紧密,咱们操什么心。”

      午膳后戚明松叫人传戚铃兰去了趟书房,将太子送的玉簪递了过去。

      戚铃兰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打开锦盒瞧了一眼。玉簪色泽通透,雕刻的兰花精致小巧,不愧是宝华阁的工匠倾力雕成。

      可她心里生不出半点欢喜,反倒有一种荒谬的感觉。

      前世陆之珩那样甜言蜜语哄着她,说要送她宝华阁的首饰,到最后不了了之。今生不过两面之缘,携着太子‘心意’的玉簪就到手了。

      究竟是前世的陆之珩没有用心,还是今生的太子更善于做戏?

      戚明松看得出来女儿接了玉簪并无喜色,无奈叹了口气,揉着太阳穴道:“如果太子殿下对你的情意不假,你愿意嫁他吗?”

      “什么情意?”戚铃兰握簪的手不自觉攥紧几分。

      戚明松道:“男子赠簪,是想娶你为妻啊。”

      “他一厢情愿,我凭什么就要嫁他?只因他是太子就能强取豪夺强娶臣女吗?”戚铃兰说着话眼睛红了一圈。

      她并不想哭的,她从来不是说两句话就掉眼泪的娇弱性子。只是身体逃避了她的控制,这些年掩藏在内心深处的委屈不满、还有积攒的怨念与苦楚,似乎在一瞬间涌上心头,惹得人鼻尖泛酸眼眶莹润。

      戚铃兰意识到了一滴热泪从眼角流下,忙捏着袖子向上擦去。

      戚明松将她这反应都看在眼里,本就对女人的眼泪手足无措,何况眼前黯然垂泪的是他最为疼爱的女儿,顿时慌了神。

      “铃兰你先别哭啊,这只是猜想……你若是不喜欢太子,为父说什么也不会让你嫁过去,京中好男儿何其多,你且放心大胆地选!”

      “若是太子殿下去求陛下赐婚,圣旨命我嫁给他,我该如何是好?”戚铃兰压下泪意,声音听起来闷闷的。

      戚明松被问住了,满脸的愁苦。早知如此,当时不让赵氏这么早带她进京该多好。

      “该如何让你避避风头……”他在书房中左右踱步,却也没个主意。若是临蕴还在,以她的聪慧定能想出妙招。

      这时刘叔在外敲门,室外传来叩叩两声响动。

      戚明松停住脚步抬头望去,“什么事?”

      “回禀伯爷,宫中有旨意。”

      想到方才说的话,书房内父女二人的心都悬了起来。太子才赠过玉簪,陛下总不会这么快就下旨赐婚了吧?

      戚明松更担心的是和亲一事,方才在德政殿上徐为珉把战火引到他的头上,虽说有太子帮着解围,却也难说陛下听见了几分。

      平昭公主有陛下和顺嫔护着,先帝小公主受太妃太嫔宠着,而大臣之女无依无靠,难说陛下会如何抉择。

      开门去前厅见了传话的太监,听完宫中旨意,戚明松才稍稍安下心来。

      不是赐婚,也不是和亲。

      是林贵妃向圣上请命,要携京中高门女眷一同前往护国寺,为两国建交修好一事祈福积德。圣上已经恩准,而戚铃兰就在随行的名单中。

      刘叔给太监塞了几颗碎银子,太监欢天喜地准备告辞,戚铃兰忽然喊住他。

      “公公,敢问除了我以外京中还有哪家姑娘同行?”

      太监一愣,随即回道:“回禀姑娘,同行的还有吴姑娘和林姑娘,都和您一般大,想必是聊得来的,姑娘不必担心。”

      戚铃兰不置可否,颔首客气道:“我明白了,多谢公公解惑。”

      什么叫才入狼口,又来虎穴。

      先不论林贵妃存了什么心思,就说护国寺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前世传遍京城的荒谬说法就源于护国寺。

      戚明松望着门前已然空落落的街道,深深地叹了口气,“去就去吧,凡事谨言慎行,少说多听即可。”

      …

      翌日,林贵妃的车马仪仗向着护国寺去了。

      宫中,皇帝怀揣着纠结心绪,命人传召了先帝留下的小公主。小公主至今没有名字,平日太妃们都唤她小九,因为她是先帝第九女。

      九公主发不出声音,行礼的动作却是极为端正,想必太妃们是用心教导她的。

      “会写字吗?”皇帝问道。

      九公主点了点头。

      尚宝会意,搬了张桌子上前,铺开宣纸摆上笔墨。

      皇帝往后靠了一下,说:“朕和你聊聊,不会说话不要紧,你写下来给朕看。”

      九公主又点了点头。

      “你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太妃们平日可有提起你的婚事?”

      ——有,母妃常常为此发愁。

      “你自己有何想法,喜欢什么样的男子做驸马?”

      九公主迟疑了片刻,还是写道——谨遵母妃与兄长之命,并无想法。

      皇帝沉吟须臾,道:“若是兄长让你嫁去南阳国做王后,你可愿意?”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第14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