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 17 章 ...

  •   是啊,明明知道有毒为什么还要喝下去?

      赵云不敢回答。

      他以为那杯毒酒,本就是陛下和陈留王商量好了,专门赐给他的。

      刘辨和刘协是亲兄弟,刘辨和他不过是师兄弟。兼之当时刘辨那么生气,连“不是一路人”的话都说了,赵云自然以为陛下动了杀意。

      其实师弟做得也对。死人的嘴永远比活人的严实。

      赵云喝完毒酒就后悔了。

      他看到刘辨急成个泪人,听到刘协趁乱提出逃离洛阳的计划,还眼睁睁地看着刘辨把积累了许久的兵力财力全部送给刘协。这时他才明白,全是刘协布的局。可惜毒入五脏,四肢瘫软,什么也阻止不得。

      赵云无比愧疚。但现在无论他怎么说,刘辨都不相信刘协的腹黑。

      刘辨看得很开。刘协走掉,洛阳城里唯我独尊,没什么不好的。至于跟着刘协走掉的死士和财富,以后还可以再招募,再赚嘛。

      依靠背诵四书赚银子不是长远之道。刘辨开始筹谋着在洛阳城置办实业。

      布坊开了个好头。现今布坊的生意红火,二八分成收上来的利润相当可观,几乎相当于董卓拨给汉室宫廷的生活费。再加上袁太傅等忠臣的补贴,刘辨每月手里的闲钱已有从前的两三倍。

      封建地主拿闲钱买田买地,资本家得用钱扩大再生产。

      新业务很快找上门。

      中常侍神神秘秘地过来找赵云:“老乡啊,过两天你能下床走不?”

      赵云现在就能下床活动。只是刘辨非要他再躺着休息。躺得赵云腰酸背痛。

      中常侍道:“陛下前些不日不是给你做过菜嘛?烦劳你跟我走一趟,说说菜的好处。”

      “义不容辞。陛下亲手做的饭菜,怎么都是好吃的。”

      “哎哟,可不止好吃,得是,得是……”

      中常侍组织着语言,想想怎么说才不伤赵云身为男人的自尊。

      刘辨也躲在柱子后面听两人的对话。以前赵遵就躲这偷听。果然收音清晰,还不容易被人发现。

      刘辨从柱子后闪出来:“你想让子龙说,吃了以后肚子不痛了,腰不酸了,腿不软了,浑身都得劲。”

      中常侍吓得磕头求陛下恕罪。

      刘辨大致了解中常侍和宫里其他黄门的心思。上回在尚食监刘辨留了食谱,他们便合计着在城里开家药膳馆。把赵云请过去,是打算叫他现身说法,好叫城中百姓都信药膳的功效。

      按理说,宫中内侍经商,是该罚的。

      刘辨不打算罚他们,敦敦教诲:“想法不错,操作不行。朕只给你们写了两样食谱,难不成你们就卖两样?还有子龙是朕的人,你好意思叫他出去抛头露面?”

      赵云脸一红。师弟又在瞎开什么玩笑?

      赵云从被子里伸出手偷偷扯刘辨的衣袂。刘辨浑然不理,接着道:“朕帮你们解决这两个问题。还是老规矩,你们跟朕二八分红。”

      中常侍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二八分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陛下肯只拿两成?甭说陛下能不能解决问题,单凭这个承诺就得把头磕破谢恩了!

      刘辨不是慈善家,更不是傻子。历史书都有教过,皇帝当然能全占,可这么一来不利于促进劳动群众的积极性。给他们拿大头,他们才肯拼命干。皇帝啥也不干白得两成,也算可以了。

      “第一个问题好办。朕每晚都能梦见神仙。再向你们多求几副方子就是。”

      “你们要口碑也好办。布坊里那么多姑娘,她们出去口耳相传,不比子龙说得顶用?”

      中常侍恍然大悟。马上去办。

      刘辨又道:“待你们的店铺开业,朕同子龙去剪彩。”

      “剪彩是何物?”

      “就是朕亲临庆贺你开张。”

      中常侍乐得涕泗横流。

      赵云觉得有些不妥。自古以外就没有哪个皇帝去给商贩站台的。况且万一做出来的食物吃坏了人,岂非有损陛下天威?

      刘辨点点头。从图书馆里抄录了各种食疗的配方和用药,当下命人送尚药监、尚食监共同研究,又下令须在宫中内侍身上用过无碍才能流出民间。总的来说,食疗食补药效不强,毒性不大,寻常是吃不出什么毛病的。

      药膳馆开业的时候到了。

      赵云中的毒也好了。

      药膳馆就开在布坊对面。开业当天,门前燃起两发陛下亲手制作的“炮仗”,声震洛阳,引得黎民百姓全来观看。皇城正门大开,一列车队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抵达药膳馆前。

      车上先走下英俊的宿卫。

      百姓们认得这个宿卫,正是当初闹饥荒给他们发粮的赵云。

      赵宿卫得到陛下的赏识,真是好人有好报。

      人群里爆发出比炮仗还大声的欢呼。

      赵云把刘辨扶下车。人们适才头次见到皇城里的天子。他比传言中的还要年轻。他比赵宿卫稍矮些,身子也更柔弱些,相貌则是令人惊叹的柔美。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柔弱的陛下是如何把强壮的赵宿卫压在身下的?

      咱啥也不知道,啥也不敢说,乖乖跪下给陛下磕头就是。

      膳食馆一应厨师伙计跪列两侧,等候陛下视察。中常侍双手给陛下献上墨宝:“馆子还没起名,求陛下赐个名字。”

      刘辨提笔蘸墨,挥毫而就。

      就叫“正要居”!

      他的许多食谱抄录自元代太医忽思慧所撰的《饮膳正要》。所谓“正要”,就是吃得好,吃得对,身体才能倍儿棒。

      中常侍连忙叫人制成匾额,挂到药膳馆正门上去。

      好名,好字,好匾!

      万民俯仰,口诵天威。正要之名,传颂洛阳。

      正要居开业第一天,生意异常火爆。

      前来用膳的百姓从街头排到街尾,好些排到天黑歇业还没吃上口热饭。夜幕降临,意犹未尽的人群点起火把,继续排队,非要吃上一口神仙赏的饭菜不可。

      太师府也坐落在南北大街上。

      董太师站在阁楼上,眺望着街上攒动的人头:“那边的食馆真有灵丹妙药?”

      李儒不以为然:“陛下不知哪里找的郎中,要了几味方子,熬了几锅粥,又亲自驾车去吃。星斗小民没见过世面,跟风模仿罢了。”

      “陛下越发不务正业了啊。”

      “朝中有太师坐镇,陛下只管吃喝玩乐,好得很。”

      董太师笑吟吟地训女婿:“蠢材。我说的是陛下好久没寻吾儿戏耍了。”

      董太师满心惦记着他的国舅梦。他听说,陛下是因为宠幸某个男人,才四处搜罗补身方子。他多么希望这个人是吕布啊。

      李儒照旧黑吕布:“吕将军他逢着陛下就呼呼喝喝,拒人千里之外,难免惹陛下不快。况且小婿听说,吕将军又同女子好上了。”

      “吾儿近女色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陛下知道的。”

      “此番极为不同。同吕将军相好那名女子,好似是从陛下的布坊里偷出来的。他敢当着陛下的面儿抢人,想必这才惹得龙颜大怒。”

      从陛下的布坊偷人?

      董卓想起前不久陛下到司徒府捉/奸的事情。陛下为了捉到与吕布有染的女子,不惜把司徒府给抄了,后来才有了布坊。难不成吕布真那么大胆,把陛下拘在布坊的相好又给救了出去?这般藐视天威执迷不悟,难怪陛下都不理会他了。

      话说回来,吕布眼界不低。得什么样的女人才把他迷得神魂颠倒?

      董太师很感兴趣,非得再出山推吕布一把不可。

      董卓吩咐女婿:“把那个药膳馆包下来,叫上吾儿,叫上皇帝。再把那个女的抓过来。待本太师看看她是哪路妖精。”

      李儒窃笑着带将士捉人去了。

      另一边皇宫里,刘辨乐呵呵地数着今天的营业额,也想起吕布的事情。

      刘辨问中常侍:“朕记得赵云说过,说吕布有很多宅子,收了不少女人?是不是真的。”

      中常侍回禀道:“赵宿卫所言不假。吕布最近他又新置一套房子,就在正要居边上。依奴婢所探,宅里所住的正是他从陛下布坊抢走的女子。”

      中常侍已经摸查清楚。吕布掳走的姑娘原本也是王允府上的人,不曾在陛下面前表演过歌舞就被抄家入坊。那姑娘姓任,名红昌,沛国谯县人。听坊里的姑娘说,她算得上极其标致的。

      刘辨对不上人和脸。但吩咐道:“你叫坊里与任红昌相好的姐妹上门,设法将她引来与朕一见。进宫怕是不好进,就约在正要居的包房见面。朕做东。”

      中常侍的密探探听得太师府的计划。太师府也想抓这名女子。

      把任红昌除掉,陛下勾引吕布的计划应能实现了。当然,自然不能由陛下自个儿动手,以免跟吕将军闹得不愉快。

      中常侍提议:“奴婢设法将太师引来可好?恶人最好还叫董贼来做。”

      “先不请董卓。朕还得先问问任红昌自个儿愿不愿意。此计主要仰仗她出力。”

      刘辨沉吟片刻,又道:“你可将吕布引来,叫吕布在楼下等我。我看吕布和赵云不对付,此事便不必同赵云说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 17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