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 8 章 ...

  •   老饕餮说话算话,当天晚上,就跟陶老太要个钱儿,把陶大树从温暖的被窝儿里拎出来,往大屁股上揣了一脚,一脸怨念的陶大树就裹着大棉袄,上街买羊骨头去了。

      县里有一家专门卖羊骨头的,卖肉的是对中年夫妇,这夫妻俩到晚上九点多才收摊儿,陶爸运气不错,去买羊骨头的时候,还剩下两斤,陶大树全包了,拎着一大兜新鲜的羊骨头,在冷风里家去了。

      第二天一早,陶老太经不住老饕餮的念叨,把羊骨头洗干净了,加上佐料熬成了喷香的羊肉汤。

      于是这天早晨,老王家一家人就看到得瑟的陶老头带着小陶桃和瓜瓜俩个小孙孙,祖孙仨一人捧着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在家门口喝的那个香啊。

      尤其是,陶瓜瓜这小娃,他把羊肉汤喝出了花样,小娃故意在老王太出门的时候,躺着喝,跳着喝,翻着跟头喝,把王老太气的啊,差点儿没撅过去。

      因为老饕餮忙着当戏精,老陶家早晨去车站口摆摊儿卖早点的事儿,就交到陶爸陶妈手里了,每天四点,老陶家一家人照例早起,剁馅儿,擀皮儿,蒸小笼包磨豆浆,忙活完了,陶大树就骑着三轮车载着姜玛丽出门去车站摆摊儿卖早点儿。

      大冬天的,摆摊儿卖早点儿可是个辛苦活儿,不说这一三轮车的东西,再加上蒋玛丽这个大活儿人,从家里到车站口,这一段不算短的距离,这么些东西,全靠着陶大树一个人蹬着三轮车来来回回。

      在滴水成冰的寒晨,南华巷的街坊们看陶大树一天天的,这么辛苦的来回奔波,却还是乐呵呵的,对老陶家的印象更是好了几分。

      不过,这事儿陶大树两口子可不知道,要是知道了,陶爸陶妈两口子也得笑笑。

      巷子里的街坊都不知道,他们饕餮一族就是力气大呢,这一三轮车的东西,放在正常人眼里,或许做起来吃力些。

      可是对陶爸陶妈来说,只是很轻松的一些事。

      比如,要进车站摆摊儿,得骑车一大段上坡路,放在平常人那里,要想骑着重重的三轮车上去,得费老大的力气了。

      在陶大树这里,他两条大长腿儿蹬啊蹬,没一会儿就能骑上那段大上坡。

      今天也跟往常一样,陶爸陶妈早早的就到了车站口,正在摆摊的时候,其他来卖早餐的摊主也来了。

      自从上头放开政策之后,县里做小生意,摆摊儿赚钱的小商小贩越来越多了,火车站这边,每天人来人往的,川流不息,是个做生意摆摊的绝佳地点。

      现在还没有后世拿钱买摊位这一说,大家伙儿做生意站摊位都是先到先得,陶爸陶妈来的早,自然占的位置就好。

      其他来摆摊的摊主儿见了最好的位置让陶爸陶妈占了,也只能遗憾的笑笑,到别出去摆摊去了。

      不过,还是有那看不过的,在边上阴阳怪气的说话。

      陶家生意好,卖的小笼包好吃价格又实惠,慢慢就在顾客中间有了口碑,每次老陶家的摊子一出摊,呼啦啦的就上啦一群人,不到一个小时的功夫,就把老陶家的早点抢光了。

      老陶家的生意好,陶爸陶妈没工夫搭理那说酸话的,陶家生意火热,连带着边上摆摊的摊主生意也做得好。

      在车站口摆摊儿的摊主见了都羡慕的很,一个劲儿的对陶爸陶妈说好话,看在那说酸话的人眼里,简直要把他们气死。

      现在经济好了,人们手里慢慢的也都攒下钱儿了,民以食为天,人手里有了钱,就想吃些好的,改善改善生活。

      如今市面上,摆摊儿卖早点儿的人越来越多,老陶家光靠着卖小笼包和甜豆浆,客流量还是少一些。

      这天,陶爸陶妈摆摊回家后,陶老太在家里开起了会,宣布,他们老陶家以后,除了上午摆摊,卖小笼包和甜豆浆以外,下午也要摆摊卖油饼和茶叶蛋,这下午摆摊,就由陶老头和陶老太去。

      陶老头听了这话,惊了一惊:

      “老婆子,我老腿儿还瘸着呢,咋能跟你去摆摊?”

      陶老太白他一眼:

      “你整天跟个蹦哒鸡一样,在院子里一蹦哒一蹦哒的,就不能蹦哒着去?”

      陶老头让老婆子将了一军,摸了摸鼻子,嘿嘿笑:

      “那就算了,我老头子还是当个正常老头子走路吧。”

      废话!

      你老头子本来就是装的,还给我拿上乔了!

      陶老太不稀得搭理他,抱着小孙女亲了亲,摸出五六块牛奶糖给小陶桃,亲昵道:

      “行啦,家里还有事呢,桃啊,你揣着糖跟哥哥玩去吧。”

      陶瓜瓜看妹妹有奶糖吃,也在边上蹦哒:

      “奶,我也想吃糖,我也想吃糖!”

      小陶桃摸出两颗奶糖,塞到哥哥黒黒的小手里,摆着小手大方道:

      “一起吃,哥哥咱们一起吃。”

      好来!

      陶瓜瓜手里有了糖也不闹他奶了,高兴的咧着嘴儿,跟在妹妹小屁股身后,俩团子小鸭子一摆一摆出门玩去了。

      陶老太刚把糖拿出来,一回头俩团子就没影子了,气的笑骂:

      “俩团子,跑的到挺快。”

      ~

      俩团子可没听见奶奶的话,小娃拉着小女娃的小手,迈着小腿儿跑的飞快。

      要问俩团子到哪里去呀。

      只见小陶桃笑嘻嘻的拉着哥哥的小手,跑到自家大门口,俩娃一人一个小板凳,扒开奶糖就开吃。

      小陶桃吃着甜滋滋的白糖,小嘴儿一抿,吃的可香,躲在家门后头的王天宝王天赐趴在门缝后头,看着在门口翻着跟头吃奶糖的陶瓜瓜,馋的哈喇子掉了一地。

      老王家的大儿媳妇刘禾苗伸着懒腰从屋里出来,看到自家儿子那没出息的馋样子,刚想上去拧儿子儿耳朵。

      可是路刚走到一半呢,她就在半道上停下了,刘禾苗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奇特的笑来,她往王老太住的屋子看了一眼,咧着嘴悄无声息回屋去了。

      自从陶老太开了会之后,当天下午,陶老太就揣着钱,又去二手市场骑回了一辆吱嘎叫的三轮车,洗刷一新,准备了大半天,第二天下午就拽着陶老头到车站卖晚餐去了。

      饕餮一家人每天辛苦出门摆摊,小陶桃和瓜瓜兄妹俩越发乖巧,每天都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捶腿捶腰。

      陶老太老怀欣慰,每天变着花儿的给俩团子做好吃的,什么红烧排骨,辣子鸡,牛肉炖土豆,吃的俩团子小脸儿越发滚圆。

      老陶家一家人就这么忙了半个月,等到月末的时候,陶老太一算账,乐的不轻,嗨,他们这一个月,居然赚了六百多块钱。

      手里有钱儿了,陶老太也不吝啬,对家人也大方的很,给了陶爸陶妈两百块钱,也给了陶老头三十块钱的零花钱,就连俩团子一人也有两块钱的零花钱。

      这可把俩团子乐的啊,揣着两块钱,当天下午就缠着陶爸带着俩娃去了街上,买了两只嘎嘎叫的大白鹅回家。

      ~

      本来现在是冬天,不是最适合养大白鹅的时候,不过这对于疼团子的陶爸来说,啥事儿也比不上闺女甜甜说一句“爸爸最好啦。”

      就为了小陶桃这句话,陶爸就跟喝醉了一样,红着一张俊朗的脸,扛着闺女,牵着大儿子,拎着装着大白鹅的筐子回了家。

      大白鹅天生不喜欢被关着,这会儿被关在筐子里,一路上嘎嘎叫个不停,惹的不少路人驻足围观。

      王曼琳正挽着丈夫胡良翰的胳膊,温温柔柔的安抚他的怒气:

      “良翰,咱们是夫妻,我知道你不喜欢我往娘家送钱,可是我大哥,在工厂里出了麻烦,我是大哥的亲妹妹,我不帮他谁帮他啊?”

      别看胡良翰生的矮胖矮胖的,从小吃爱吃肉,脸上肥腻长痘,一副很好骗的蠢货嘴脸,其实精明的很,才三十出头的年纪,就做到了服装厂副主任的位置,虽然他升职快,有家族的庇荫,但是也跟他本人出众的能力有关。

      胡良翰这么精明的男人,之所以愿意娶跟自家门不当户不对的王曼琳,一是因为他就喜欢,王曼琳这种长相小白花的女人,二来他心里也有一个难言之隐,在男女那事上,不行!

      这要说起来,胡良翰为啥不行,就是他年轻那会儿,下乡到农村去,跟村里的好几个女知青乱搞男女关系,日日耕耘,玩坏了身子,身子亏了,从那以后就不大行了。

      胡良翰知道自己不行了,在娶老婆这件事上,可以选择的就没有那么多了,跟他门当户对家庭出来的女孩,都是心高气傲,不肯委屈自己的。

      要是他娶了这样的老婆,万一以后离婚,闹得满城风雨,他们胡家的脸面就丢没了!

      为了这,胡良翰千挑万找,终于找到了王曼琳这样为了攀高枝儿,什么也不在乎的女人。

      胡良翰从十几岁就在女人堆里混,一双眼看女人贼准,他只看了王曼琳一眼,就知道她是想攀高枝儿,可以忍受一切的的女人,他看准了,就出手了,把王曼琳娶回了家。

      王曼琳如愿以偿嫁到了高门之家,这婚后的日子过的却不那么近人意。

      因着有老王家拖累的娘家人,王曼琳在婆家根本就没啥地位,前几天,王家强在厂子里因为口角,跟一个工友打了起来,把人打进了医院。

      老王家本来日子就过的不好,王家强又要赔人家的医药费,王老太在家里骂了一场,还是舔着脸上了老胡家,找到了王曼琳。

      王曼琳也没辙,只能拿了家里的钱给了王老太。

      胡良翰发现家里钱少了,对着王曼琳用起了冷暴力,王曼琳一路上好话说了一箩筐,胡良翰那张肥脸上还是冷漠的样子。

      王曼琳本也不是甘愿做小伏低的,她看胡良翰那张丑陋的肥脸,心里无端生出一阵恶心的感觉来。

      ~

      陶大树父子仨人可不知道,原书里的大女主王曼琳就跟他们走在一条街上,这会儿父子仨提着大大白鹅乐呵呵回了老陶家。

      饕餮一家人看到陶爸拎着两只大白鹅家来,难免诧异,等到问清楚了是咋回事儿,陶老太就笑了,原来是俩团子上街见了大白鹅就走不动道了,嘴甜的小陶桃对着陶大树笑的甜甜的,只说了一句:

      “爸爸最好啦,桃桃想要大鹅鹅。”

      被哄的傻笑的陶爸就这么把大白鹅拎回家了。

      这大白鹅买都买了,也不能退了去,就养着吧。

      不过,这外头天冷,两只大白鹅养在家里,这日常保暖工作啊,打扫啊,还有大家最不爱做的事情就是通风换气了啊,都让陶爸包了。

      大冬天的老陶家养了两只大白鹅,就成了南华巷最近几天的新闻,街坊们都三三俩俩的,到老陶家看。

      嗨,一看不知道,看了还真让人稀奇。

      老陶家的两只大白鹅高高大大的,养的可好了,不仅不跟普通鹅一样在家里乱拉乱尿,好一个劲儿的拍着翅膀跟着小陶桃走。

      你说说这是不是件稀罕事。

      巷子里的街坊都说老陶家的大鹅新鲜,刘禾苗跟牛三妮妯娌俩也没忍住,跑到老陶家看稀罕了。

      等到刘禾苗看到这老陶家院子里撒丫子乱窜的威风凛凛的大白鹅和这白鹅生的比平常鹅大一倍的鹅蛋时,更是惊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这,这可真是个稀罕事儿

      要知道在这乡下养鸡的不少,这养鸭的也不少,可是养鹅的是真不多、尤其是这么肥这么彪能下蛋的母鹅更是叫大家伙儿羡慕的眼睛都直了。

      这本来隔壁刘禾苗是不信这老陶家捡的母鹅有这么玄乎的,这不就是买了两只鹅吗、还能上天咋地。

      结果等着刘禾苗扯着王天宝立在老陶家门口,一双眼儿直盯盯的看着院子里油光水亮的大白鹅,眼中是掩饰不住的嫉妒艳羡,“玛丽妹子,你家这鹅可是真好。”

      蒋玛丽端着鞋子在院子里纳鞋底,听见这话抬头笑笑

      “这就是两只鹅,能有啥好的。”

      呸、得了便宜还卖乖!

      刘禾苗暗暗呸了一声,转头贪婪地看着大白鹅,瞧瞧这母鹅下的蛋,在瞧瞧这鹅的肥嫩肥嫩的,这要是宰了吃肉

      刘禾苗正贪婪的笑着呢,手里拉着的王天宝就窜了进来,追着两只大白鹅跑。

      本来他是想追着两只鹅玩,没想到突然从老陶家院子里,传来一阵凄厉无比的惨叫声,这南华巷的街坊听了声音,忙不迭的跑到外头一看,登时被惊呆了。

      “啊啊啊!妈救救我!”

      “儿子,快跑!”

      “这死鹅咬到我屁股了”

      老陶家小院里,王天宝双手捂着屁股蛋子,没命的撒丫子逃窜着,后头嚣张跋扈的大白鹅扇着翅膀杀过去,边上披头散发的刘禾苗鬼哭狼嚎。

      这场景,老陶家一家人和南华巷的街坊们傻眼了。

      尼玛,好牛叉的鹅。

      ~

      “黑心肝的陶老太!你就是故意的!”

      王老太双眼血红盯着陶老太,恨不能扑上去咬上两口。

      “陶老太,你这黑心肝的老娘们儿是想害死俺们全家啊!”

      王老太想起让大大白鹅追的屁股蛋子疼的,又喝了巴豆水,躺在炕上起不来的大孙子,心里揪心地疼,连带着说话都有了几分哽咽。

      巷子里的大家伙儿平时见惯了王老太得意张狂的模样,一开始大家伙儿都不相信她的话,以为她就是来找茬的。

      这会儿见了她红眼儿哭的一面,大多数人心里的一杆秤慢慢偏向王老太。

      “哎吆,这可真是要命的事儿。”

      “可不是,这要是真的,这会儿这老陶家做的可太过分了。”

      这话一出,瑟缩在王老太身后的刘禾苗听见了,勾了勾唇,她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要是大家伙儿都以为这事是老陶家干的,她就可以撇清关系了。

      这会儿蒋玛丽就很纳闷了,没错,这老王家的大孙子是让她家那两只大白鹅给琢了屁股,可是这老王家的水缸里,让人下了巴豆,也跟他们老陶家没关系啊,老王家一家子怎么就咬定是他们老陶家给老王家下巴豆害老王家一家拉肚子的。

      蒋玛丽很不解,就开口说道:

      “王大婶,这怎么就说明是我跟婆婆商量好给你家里下的巴豆呢,你有什么证据?”

      听了这话,王老太气的火星子乱冒,她一把拉过躲在身后的刘禾苗理直气壮说道这:

      “证据你还有脸儿给我要证据!蒋玛丽!本来我老婆子以为你是个好的,对你印象不错,没想到啊,你跟这个陶老太是一伙的你要证据是吧,老大家的,你告诉她,是不是你亲眼看见这蒋玛丽在咱家水罐子里下巴豆的”

      这话一出,刘禾苗就傻眼了,她,她啥时候说亲眼看见这蒋玛丽在她家水罐子里下巴豆了,她就是说在家里看见蒋玛丽而已。

      奈何这王老太不给刘禾苗解释的机会,使劲儿掐着她的胳膊肉,疼的她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我,我是看见了。”

      蒋玛丽一听脸都气白了,可是这在王老太眼里就成了做贼心虚,她咋咋唬唬道

      “你瞧瞧,这蒋玛丽心虚的脸都白了,这事儿不是她干的是谁干的,天杀的陶老太,你赔我大孙子医药费,你这一家子黑心土匪,全都不是好玩意儿,瞅瞅你家这个小孙女长的人模狗样的可也不是啥好东西,这个小崽子一出生就俺们老王家就没安生过,这就是个灾星类似她,生在来啊,疼死我了陶老太你敢打我”

      这王老太骂的正起劲儿,这边上的陶老太气的哆嗦着身子拿起手上的玉米棒子狠狠照着揍了下去,这玉米棒子这会儿还没剥,玉米粒儿砸在身上疼的很,加上陶老太用劲儿大,砸的王老太四处乱蹿,连带着踩了狠狠踩了好几脚躲在她身后的刘禾苗。

      这会儿婆媳俩被杀气腾腾的向老太吓懵了,吓的屁滚尿流,这陶老太掐着腰对着王老太呸了一口骂道:

      “灾星,灾星,放你娘的屁的灾星我家孙女儿生在我们老陶家,长在我们老陶家,要克也是克我们老陶家,跟你老王家有个屁的关系王桂花,你再长着嘴乱喷粪信不信老娘撕了你的嘴。”

      信咋不信。

      王老太看着陶老太凶神恶煞一张脸,吓的一哆嗦,她跟陶老太做了这几十年的街坊,这陶老太说话可是从来没食言过。

      这一点儿她是知道的。

      这刘禾苗也是懊悔不已,早知道这老陶家老不死的这么难缠,她就不扯这个慌了,现在这事儿咋说?

      就在刘禾苗慌张地时候,边上蒋玛丽抱着小脸儿发白的小陶桃,对着刘禾苗狠道:

      “刘禾苗,你不是说是我给你家里水罐子下巴豆的吗走,咱们现在就到派出所去报警,叫警察好好查查,要真是跟你说的一样这事儿是我干的,坐牢罚钱我都干,可是这事儿要是你栽赃嫁祸,这可就轮到你去蹲局子了!”

      “对,咱们去派出所报案!”王老太也在边上叫嚣。

      “我老婆子还不信了,这世界上没有王法了!”

      啥,啥玩意儿,报案蹲局子?

      刘禾苗吓的腿都软了,这,她不就是说了个瞎话吗?

      咋地还要闹着去派出所。

      她一害怕就哆嗦着手把心里的话说出来了:

      “我不去,我不去派出所,凭啥要去派出所不就是说了个瞎话吗!”

      啥玩意儿!

      这刘禾苗说的是瞎话?

      这会儿大家伙儿全懵逼了,就连下班回来的王家强也是一脸诧异。就在刚才王家强听见这巷子里闹哄哄了,就来瞧瞧是咋回事,这一听不要紧原来是自家被人害了,这害人的还是老陶家。

      这王家强气坏了,生气中还夹杂着些许幸灾乐祸,这几天他的日子不好过,不仅差点儿,因为跟人打架,丢了工作,生活上一落千丈,这家里的媳妇娃子也不给他省心,整天在家里阴阳怪气闲吃白饭。

      这王家强心高气傲,这以前他在厂子里有工资,这平时就看不起陶大树这帮泥腿子,尤其是老陶家几个没本事的废物蛋子,可是这几天的功夫,这老陶家有钱了,他可是差点儿,连吃饭的家伙都丢了。

      这落差大的,王家强对老陶家恨的牙痒痒,这会儿老陶家摊上事了,他趾高气扬去地里找了老陶家,一路上骂骂咧咧还盘算着要跟老陶家要多少赔偿金才够本儿,这一会儿不在,咋地就成了他媳妇说瞎话了

      这会儿王家强脸色都黑了,他几步上前揪住刘禾苗的胳膊骂道

      “你个臭娘们,这到底是咋回事?”

      刘禾苗哭哭啼啼回答:

      “这可不是我的错,我是无心的,刚开始那会儿,我在家里捣腾巴豆粉来着,这天宝家开说口渴了,我忘了洗手就去烧水了,给孩子喝了,孩子就拉肚子了,我害怕…就说了瞎话。”

      个屁娘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说个瞎话都不会说!

      王家强听了双眼冒火,他可不是蠢货,今个儿这事儿是闹大了,得给老陶家一个交待才行,他扬起了拳头狠狠揍在刘禾苗身上,嘴里还念念有词:

      “你这个蠢娘们说啥话不行,偏偏说瞎话老子打死你!”

      刘禾苗被打的连连哀嚎,鼻青脸肿,周围的人看了可是解气的很,大家伙儿都不同情这说瞎话害人的刘禾苗。

      这向老太和蒋玛丽婆媳俩也都冷眼旁观,她们也不是傻子,知道这王家强狠揍刘禾苗是为了息事宁人。

      只有这王老太还一脸转不过气的表情,这咋就成了刘禾苗说瞎话了呢,这还不是陶老太的错完了,她这张老脸算是丢没了,这样想着,王老太一口气没上来直接撅了过去。

      这阵子南华巷热闹极了,先是王老太家的儿媳妇刘禾苗说瞎话骗人被自家男人狠揍了一顿,气的婆婆晕过去不说,自个儿还在床上躺了好几天没人管。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