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 15 章 ...

  •   话说,老王家好好的,为啥要分家呢。

      这事儿是这样的。

      王曼琳“晕”了之后让家里人送到医院了,老王家一片兵荒马乱的,刘禾苗看王曼琳在家里晕了,心里一顿,她知道这事儿过后,王老太一准儿饶不了她,得跟她算账。

      在老王家当了这么些年的儿媳妇,她还不知道自个儿婆婆是个啥德行。

      越想越怕的刘禾苗,干脆趁着人多口杂,没人注意她猫回屋里,拾掇了个小包袱,连儿子也不管了,一溜烟儿跑回娘家去了。

      老刘家跟老王家一样,住的也是没装自来水,跟街坊共用厕所的穷巷子。

      刘禾苗跑回家的时候,刘老太正带着三个儿子挑着扁担担着水桶,往家里跳水呢。

      造的埋汰的不能看的刘禾苗,浑身血次呼啦的,跟个要饭婆子一样滚进了老刘家的大门,吓的刘老太跟个老兔子一样,差点儿跳起来咬人。

      “你,你是个什么东西?跑到我老刘家来干啥?”

      刘老太不知从哪里拿起一把大扫帚, 挥舞着要打人。

      结果等对面的“东西”啊啊叫了两声妈, 老眼昏花的刘老太这才认出对面站着的是自个儿的亲闺女刘禾苗。

      “苗啊,你这是咋啦?咋弄成这样了?”

      刘老太丢了手里的大扫帚,上去拽住了闺女。

      刘禾苗就跟夏天飞雪的窦娥一样,嗷一嗓子就诉上苦了。

      “妈!我活不下去了!我在老王家整天任劳任怨,一天天的家里啥活儿都是我干啊,结果我婆婆和小姑子,还是不把我当人看啊,今天小姑子回家,我婆婆就让我给我小姑子下面去,就因为我不小心把手里的面撒了,我婆婆跟小姑子就一块儿按住我揍啊!

      妈!你看看我这头上的头发啊,差点儿让她俩给薅没了!”

      刘禾苗边嗷嗷哭着,边把光了大半头皮的脑袋瓜子给刘老太看。

      刘老太&老刘家三儿子:!!!

      这真是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啊!

      老王家这是欺负他们老刘家没人了,是不?

      她家闺女嫁到老王家,是去当儿媳妇的,不是去当长工、老婆子伺候人的!

      刘老太看着刘禾苗这埋汰样,那个气啊,呱唧一个老巴掌,就甩在大儿子脑袋瓜子上:

      “好你个王老太!你这么欺负我闺女,这是瞧不起我们老刘家啊,我跟你没完!”

      无辜的刘老大让亲娘甩了一巴掌,委屈唧唧的摸着大脑袋:

      “妈,你干啥啊,你骂王老太就骂呗,揍我干啥啊?”

      刘老太老手一甩,瞪着一双老眼,又甩了刘老大一个大巴掌:

      “老娘自个儿生的崽子,愿咋揍就咋揍,你有意见咋地?”

      不敢,不敢,他们可不敢,他妈疯起来,连亲儿子都敢揍,谁敢有意见啊。

      人高马大的刘家三兄弟,都老实巴交的窝在角落里,仨大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边上刘禾苗还一个劲儿的嗷嗷哭:

      “妈!你可要给我做主啊!

      这样的日子我过够了,我要分家!分家!”

      做主,做主,一定给你做主!

      刘老太一双老眼瞪的圆圆的,挑起院子里跳水的大扁担,对着刘家仨兄弟一挥手:

      “老刘家的崽子们,抄家伙儿跟老娘走!去找老王家算账去!”

      老刘家原本憨头憨脑的三兄弟,一听这话,就跟打了鸡血一样,拿着家伙儿往跟刘老太出了门。

      刘禾苗看她妈跟家里的哥哥弟弟们都给自己出气,就跟有了靠山一样,也不嗷嗷哭了,一个鲤鱼打挺从地上蹦起来,颠颠儿跟着家里人去了县医院。

      县医院这边儿,“晕”过去的王曼琳听见医生说要给自个儿针灸的时候,眼珠子动了动,刚想幽幽转醒,说自个儿没事了。

      没想到,老刘家一家子就这么直直杀进了医院,彪悍的刘老太挥舞着手里的扁担,在医院里上演了一出,追杀王老太。

      措手不及的王老太,让刘老太用扁担揍了好几下屁股。

      就这样,王老太还想翻盘呢,小老太蹦哒着,就想蹦哒到医院外头去,没想到刘家兄弟仨,就跟门神一样在医院门口守着呢。

      王老太见跑不了,就跟蔫了的老母鸡一样,蹦哒不起来了。

      还咋蹦啊,人家老刘家仨儿子呢。

      她家那两个没用的兔崽子,还在厂里上班呢!

      最后,跑不了的王老太在刘老太大扁担的阴影下,不得不答应了包括分家在内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最可怜的还是王曼琳,原本在原文里吉祥物一样存在的大女主,王老太在外头挨揍,她在病床上装晕装的可好,就因为天花板上突然掉下来的一块板儿砸在了头上,不仅真的砸晕了过去,还把人给砸成了脑震荡。

      以上,就是老饕餮陶老头从巷子里打探来的全部八卦啦。

      吃完瓜的老陶家:........

      啧,这老王家还真能耐儿,一天天儿跟唱戏一样,这日子过的可真精彩!

      ~

      老陶家一家人吃完了老王家的瓜,还是该干啥干啥。

      这阵子老陶家的早餐生意越发红火,临到年关,天色渐冷,县城火车站来往的客人越来越多,陶家的饭摊儿,平日里除了卖小笼包豆浆,茶叶蛋和油饼意外,陶家人也开始卖羊肉汤。

      外头大冷天的,要是能喝上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那可真是赛神仙啊。

      何况,老陶家一家人做生意讲良心,外头饭摊上一碗牛肉汤卖八毛钱,老陶家的一碗实惠的羊肉汤,有肉有汤还有菜,才卖六毛钱呢。

      是以,老陶家的生意做得可好,陶老太小金库里的钱儿也越攒越多。

      老话说得好,钱儿就是人的胆儿。

      陶老太手里有了钱,她就可是盘算着要到街上去租一个店铺开个小饭店儿,这几年,因着国家搞改革,市场经济下的国营饭馆那是倒了一家又一家。

      陶老太早就看好了一条巷子,那是县上东大门附近的一条小巷子,从民国开始,那条小巷子就是县里有名的美食一条街,以前在巷子里开店儿的人家都是有底蕴的,虽说后来,巷子里的店铺都成了国营店。

      现在国营店不景气了,国家又开始支持老百姓自个儿做买卖了,陶老太就想着啊,他们老陶家不能老是在外头摆摊做买卖吧,这一家子在大冷天里,一天天的起早贪黑的,睡的比狗晚,起的比鸡早干的比驴多,吃的比猪少,虽说赚到钱了,可是时间长了,这身体也吃不消啊。

      再说了,被看家里俩团子看着小,以后俩小人儿话钱儿的地方可多呢,俩团子上学得花钱吧,日常花销也不少啊,还有俩团子要是长大了,家里的屋子住不下了,咋办?

      还有他们老饕餮一家子心心念念的美食城,要想开上跟上辈子同等规模的美食城,光靠一天天的摆摊儿得攒到啥时候啊。

      所以啊,得抓紧时间赚钱!

      这不,陶老太手里有了钱,一天也不愿意耽误,满心就想着,到县里去找个合适的店铺开馆子。

      这么想着,一大早的,陶老太就带着陶老头上街上找店铺去了。

      大冷天的,陶老太就想舒舒服服的躺在炕上睡大觉,老饕餮道,不如就让大树这个狗崽子跟老婆子一起到街上去找店铺得了。

      陶大树倒也想跟着他妈去呢,让陶老太一屁股揣回家,拎着陶老头的耳朵把小老头拽走了。

      院子里北风呼呼的刮,烧的暖和的屋子里,陶妈咬断手里的棉线,抖了抖手里的棉衣,满意的笑了笑。

      家里俩团子的这两套小棉衣,总算是做完了。

      陶妈把衣裳做完了,就把在炕上玩木头玩具的俩团子叫了过来:

      “衣裳做好了,快来试试。”

      俩团子一听,就跟俩小皮球一样,骨碌碌滚到了蒋玛丽跟前儿,陶瓜瓜拿着崭新的小棉衣,立马脱了身上的旧衣裳换上,在边上兴奋的直翻跟头:

      “桃啊,哥穿新衣裳好看不?”

      三岁的小陶桃也红着小脸蛋,眨巴着黑葡萄一样的大眼睛,奶声奶气道:

      “好看,妈妈,桃桃也想穿新衣裳。”

      蒋玛丽看小闺女可爱的小模样,忍不住抱着闺女亲香了好几下,才把崭新的小棉衣给小团子换上。

      陶妈心灵手巧,做出来的小棉衣也好看的很,尤其是给小陶桃做的这身新棉袄,小棉袄上还绣上了红红的小花和嫩绿的小叶子,白嫩嫩的小团子穿着崭新的小棉衣,跟春天的嫩芽儿一样,好看的紧。

      “我闺女生的就是好看,跟年画上的仙娃娃一样,真好看。”

      蒋玛丽乐陶陶的摸摸闺女的小脸儿,话里满满一股儿老母亲的骄傲。

      骄傲的老父亲陶大树也从外头进屋来,也跟着咧嘴笑:

      “我闺女好看!”

      陶瓜瓜也在边上呱唧:

      “妹妹好看,我跟妹妹一样,也好看。”

      “好看,好看,瓜瓜也好看。”

      陶大树乐意捧儿子臭脚。

      屋里老陶家一家人美美满满的,相隔不远的金鱼胡同里,蒋姥爷家出了一件儿让人糟心的事儿。

      蒋舅妈石月珍下岗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