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陆小凤-男神教我如何造反 ...

  •   风帘翠幕,烟柳画桥,云树绕堤沙。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这便是江南了。
      八月已入秋,京中天气渐凉,木叶萧萧下。
      这江南却依旧繁花似锦,绿树如荫,浑不知秋风将至。
      吴侬软语在江南,我骑马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耳边遍是软糯婉转的叫卖声。江南风物与北地大不相同,在烟水氤氲下,儿郎们显得愈加文雅,女郎看起来愈加温婉。我搜刮着脑海中与此时情景相似的记忆,故作沉吟道:“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还未念完,柳二叔在前忽然出声:“侄儿你在说什么?”
      “没说什么,”我正色回道,“我在夸江南好呢。”
      柳二叔接道:“下句是不是——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
      我一时太过惊讶,面色上就带了出来。
      “侄儿是在想我为何知道这词?”
      柳二叔捋了捋缰绳,怅然说道:“我年少时,也曾快马加鞭,看尽洛阳花。”
      我压低嗓音,装出深沉的感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柳二叔笑了出声:“好了侄儿,我们先去找个客栈安顿下来。”
      到了江南后,在码头问了什么时候有开往飞仙岛的船只,有人答一日后。柳二叔便决定在城里待一天,于是我们进了城来。
      在江南地界,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花家的商行。
      城里最好的客栈,自然也是花家的。
      柳二叔先定了间客房,把行李放进房间。二人下了一楼大堂,叫了一桌饭菜,祭一祭那饿了半晌的五脏庙。
      临近正午,大堂里吃饭的人多了起来,有两三个携刀挎剑的江湖人一进门就大嗓门嚷着小二上酒切肉,等到他们坐定了,一边吃着酒,一边闲聊些江湖消息。
      我抬头觑了他们一眼,又埋头继续吃饭,两只耳朵却仔细的听着。
      他们先聊起城里近几日的热闹,花家老太爷寿辰,不仅请了五湖四海出了名的侠客豪杰,还有那天南地北的豪商,甚至渤海国都有人来。花家老大当了京官,这江南地界平日里难的一见的达官贵人们也来给老太爷祝寿。门前的流水宴摆了几条街,来送礼的人接连几天络绎不绝,他们对着花家的壕奢啧啧艳羡了好一番,才又说起镇北将军打了胜仗,皇帝召他回朝领赏。
      接着不外乎是些武林年轻一辈哪家弟子出了风头,又掰扯了几句到底谁称得上江湖第一美人儿。
      我却没心思听了,抬眼瞧见柳二叔神色,果然满是担忧。
      浑不知味的扒着饭,我也在想这镇北将军。
      镇北将军卢程,性刚烈,武艺出众,被皇帝派到北地之后,北狄的几次南下打草谷都没落得什么好处。虽说带兵有些过分严厉,甚至是酷烈,但也不失为一员良将,这是我那户部尚书爹说的。
      将军得胜回朝领赏自然是好事,但是镇北将军,我也是发愁,关键是镇北将军他有个不安分的贵妃妹妹啊。
      当今年纪也大了,按理说不能背后诽议皇帝,但这老皇帝是越来越昏庸,太子和平南王、太平王本就斗的不可开交了,皇帝又说卢贵妃膝下的小皇子“此子类朕”。
      京中的氛围是越来越焦灼,我祖父每次下朝回来都是长吁短叹,父亲也总沉默不言。我也想做点什么,可碍于如今十岁的小身板,和祖父头顶那太子师的名头,最后还是什么都做不了。
      总不能让太子来个玄武门吧,我在祖父的寿宴上也见过太子,和听闻的一样,温吞仁厚,是个守成之主,想也知道这太子学不来半分李世民的狠厉。
      思来想去,我还没有想到什么稳妥的法子,先听到了娘亲的办法,她有个早年嫁到南海的姐姐,虽然不幸病逝了,却还有个儿子。她也曾给这外甥去过信,是个稳重可靠的。
      还没等回过味儿来,我就被柳二叔打包带出京城了。
      如今镇北将军还朝,朝中局势更是一滩浑水纷纭难辨了,我苦笑着想。

      第二日,我们也没有了在城中闲逛的心思,一早就来到码头,坐上了去往飞仙岛的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