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朝阳暖照来时路 ...

  •   安琪,一个安静透亮的女孩子,如朝阳般,以一种纯粹的明亮,透进了文蚕的心房。粗粗的马尾束于脑后,随着微有些外八字却在文蚕看来优美的步伐,左右摇摆。她马尾的摆动幅度,往往清晰描绘着她的内心世界,心情越好,那马尾摆动的幅度越大。而如果随着她的走动,马尾一动不动,文蚕就会心里一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了吗?
      文蚕自认掌握着可能连安琪自己都注意不到的小细节,却到现在为止,没有和安琪说过一句话,只是远远地看着她罢了。而安琪,在遇见文蚕的时候,也只是目视前方,似看到了他,也似没有看到他。但文蚕能注意到,她走路时,马尾一动不动,虽然她当时的心情应该不差。
      两人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认识过,很难想象对文蚕的影响竟如此之深,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暗恋吧!事情要从初中说起,且是初中一年级……
      刚上初中的文蚕,就已经在写作文这件事上,体现出不一般的酸腐,文蚕曾拿出自己初中一年级的作文看了看,实在没有别的词语可以形容当时的遣词造句。
      当时年级的语文组老师,集合了初中一年级各班中,写作文同样酸腐的同学,组成了一个名叫《萌芽》的编辑社,各班分别选出一个编辑,负责采集班里好的作文,并交上来组成一刊自娱自乐的杂志。而文蚕,作为本班的酸腐担当,被语文老师任命为编辑。
      年级组里的语文老师们,可能觉得编辑社还不够有仪式感,便让各班代表选一个社长候选,然后各班的社长候选人再来一把演讲竞选,很别开生面,但文蚕不禁腹诽:是不是成年人都喜欢这个调调,动不动就来个演讲,以考验这帮手无寸铁的小孩,来寻找一点儿无聊生活的乐趣。当然,也有很大的可能是,文蚕对这种形式的一种心理阴影……
      安琪就是在这样情况下,跃然于文蚕的眼前,她是一个候选社长,她的开篇全部用,我是社长之后,我将如何做的排比句。缓缓的语调中,带着耀眼的自信和光芒,使文蚕的眼前一亮一亮的。文蚕对这种自信和笃定的气质,从心里欣赏,这种气质,也是那个时候的文蚕,最缺乏的。于是从那时起,文蚕的心里就开了一道微小的缝隙,缝隙里全部是安琪发光的影子。而安琪,也毫无疑问成了《萌芽》编辑社的社长。
      这只是个开始,没过多久,文蚕所在的班里,开始传起了谣言,文蚕都不知这谣言起于何处,谣言是关于文蚕和安琪的,是两人关系密切的谣言。文蚕可以肯定自己心里虽然很欣赏,但不至于蠢到口无遮拦,有些事情,埋在心底才能酝酿出股股醇香。况且,到现在为止,文蚕依然无法理解,那个时候的初一学生,竟然会传这样的谣言,还能传得有模有样……
      这谣言初时给文蚕的困扰,远远大于那小小的一丝窃喜,毕竟一直徘徊在男女大防之外的男生,突然遭遇了自己都无法解释和想象的事情,茫然和不安占据了大部分心房。
      且这谣言没过多久,也传到了安琪所在的班级,估计她也在遭受着和文蚕一般的困扰,可能心里还在询问:“这个文蚕是谁?我见过吗?”毕竟,那个时候,文蚕只是坐在下边,欣赏她无限光彩观众中的一员而已。
      《萌芽》编辑社存活了不到半年,就偃旗息鼓,没了声息,好像这个所谓的编辑社,就是为了制造文蚕和安琪的谣言而诞生的。谣言已成,它便功成身退。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概是一两年的时间,这谣言已经渡过了它的爆发期,进入了衰退期,但还是会不时跳出来施下威,但文蚕已经可以傲慢地面对这些,且心里有潺潺暖流淌过,他已经开始无耻地享受着这种谣言带来的美妙幻想。
      而安琪呢,依然像假装不知道谁是文蚕般,走自己的路,甩自己的马尾辫,只是,从那时起,她那飞扬的马尾,在匆匆路过的文蚕面前,往往拘谨得驻足不动。他们都知道彼此的存在,但又假装彼此都不存在。这样隐晦的期盼,慢慢撑起了文蚕懵懂青春时期青涩的美妙。
      转眼就上了高中,他们依然是同年级不同班里,装作互不知道的同学,只是这四年的初中生涯,给文蚕心里注入了太多佳酿,来源于期盼,来源于想象,虽缥缈,却由单纯的烂漫变得醇香,至少文蚕是这样的感受。这懵懂中透着期盼的暗恋,竟没有丝毫的煎熬,反而让文蚕乐享其中,甚至滋养其中……
      文蚕和安琪上了高中,谣言也似一缕透明的细线,装饰着两人共通的那一点儿联系。只是高中时候的谣言,变了些别的意味。
      初中升高中,在当时的小山城,是一个比较大的分水岭,文蚕所在的班级,有一半以上的人,另谋它路,或者去了技校,或者直接出去工作。曾经一个和文蚕不对付、打过不止一次架的男生,初中期间也是个叱咤风云的小混混,毕业后,直接去县里唯一一家打铁皮的师傅那里做学徒,用铁皮打制铁桶、烟囱、煤炉子等生活用具。文蚕每次上学的路上,都会经过他做学徒的那个地方,只见一个十六、七的男孩,弓腰低头,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一张张银亮的铁皮上,沉默而专注。再后来,文蚕上了大学,工厂流水线制品,也占领了这个闭塞的小县城,没有什么特色的个人手工业被大幅淘汰,那个初中毕业走上打铁皮之路的同学,在经过几年的学徒生涯正要出师之际,不得不再次另谋它路……
      因此,随着文蚕和安琪升上高中的初中同班同学,少了许多,且和文蚕同一个班级的男生就更加少了,这些男生中,能够跟文蚕讨论他和安琪谣言的,简直凤毛麟角。当只有少数人开始“传谣”的时候,这反而成了一种暧昧的暗示,就是媒婆般的八卦和撮合……
      反观安琪那边,也是同样的规律,能够跟安琪讨论谣言的女生,也是凤毛麟角,大部分还不屑于谈,只有一个她的闺蜜,愿意跟她谈。只是,这个闺蜜明显不是损友,且正义感爆棚。她教育了文蚕这边做媒婆的男生,让这些男生信服地向文蚕道歉,并声称以后不再传文蚕和安琪的谣言了。文蚕不得不向安琪的这位闺蜜偷偷束起大拇指,一般人可真做不到。不得不承认,同年龄段的女生,要比男生在事情的处理方面成熟许多,在文蚕以后所经历的一次次事件中,此观点不断被证明,且,越是开放、富裕的地方,越是如此。男生一般是经历一次次碰壁、熬心、低谷后,瞬间成长起来,当然,这些碰壁、熬心和低谷,也是成长必付的代价。
      这样也好,文蚕也觉得,两人已经过了,需要别人的瞎搀和,来蹭热度的阶段,这只会让事情更尴尬,安静地感受自己的内心会让一切都更加真实,这种隔着一层窗户纸的状态,挺好。起码文蚕觉得,这只是一层窗户纸。
      可是,当有个诱惑的声音在文蚕耳边响起:“要不然,把这层窗户纸捅破?”
      立刻便有另一个声音在文蚕耳边响起:“开什么玩笑!别干傻事!”
      每当此时,那要捅破窗户纸的手指头,竟有千斤重的感觉,像顶着一座山的压力。安琪在文蚕的眼里,依然是那个初次心动时,几句话就能震慑人心的女孩;依然是那个不论学习还是什么,都出类拔萃而自信的女孩;依然是那个,自己只能安静坐在台下,仔细欣赏的女孩。虽然文蚕也曾享受踢足球时众星捧月的感觉,也曾窃喜课堂上妙语连珠的乐趣,作文里纵情百合的抒发,但在面对安琪的时候,只觉得自己是个平庸的看客。多年后的文蚕,百思不得其解这矛盾的内心由何而来。直到经过了一团乱麻而煎熬的生活后,才隐约看清了些那时的自己。
      不论是踢足球,还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言辞,无非是寻找出风头时的快感,而这种快感,便是多年来文蚕都不曾体验过的自信,当然,这自信来源于别人的反应。但在他面对安琪的时候,文蚕更接近于真实的自己,那个自卑不已的自己。于是,哪怕只是向前一步,似都隔了万水千山。
      其实,仔细想来,文蚕和安琪能走到现在这种有些尴尬,且在外人看来有些暧昧的状态,完全是流言蜚语的推动,文蚕没有做任何或积极、或消极的回应,只是在随波逐流,且暗自窃喜这随波逐流。
      日子就这么推着文蚕向前走,文蚕在学习之余,看看同班男女朋友的幼稚游戏,应邀他班的足球队踢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写一写持续更新的仿造小说,然后被其他班的同学借去传阅,当语文老师督促学生写日记并要求交作业的时候,文蚕就甩一大堆小说文稿给语文老师,语文老师十分无语地把这些非常肤浅的小说文稿退了回来,不知该说些什么……
      文蚕在同班同学的眼里,一直是个另类的存在,就像他写的作文一样,要么被判为满分,要么只判个辛苦分。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文蚕也只是个比较另类的同学,他们最多的时间依然是在那里埋头苦读,足球、小说,这些哪里是高中生该干的事情?
      当然,也会有些同学觉得文蚕有点儿意思,会一起讨论问题,一起课间活动,甚至周末时一起郊游玩耍,这里边,男同学、女同学都有。而这些和文蚕走得比较近的同学,无一例外,来自县城里生活条件比较优渥的家庭,且不论男同学、女同学,待人接物的距离刚刚好,这是多年后,文蚕走上工作岗位回想起来得出的结论,当时,他只是觉得相处下来很舒服。
      甚至有一次,文霜华和叶心芝郑重其事地把文蚕叫到了家里的小单间,且严肃地关上了房门,用意味深长的眼神看着文蚕,文蚕觉得莫名其妙且胆战心惊,心想这是什么情况?
      叶心芝便拿出了两张照片,是文蚕和一个女生的合影,文蚕看了好半天才想起来,这是几个月前和几个同学郊游的时候拍的,且拍完照拿回来,就随手扔到了相册里。
      文霜华用尽量和蔼的口吻问:“这个女生是谁?”
      文蚕很想翻个白眼,但没敢,便有些无奈地说道:“这就是个同学,一起出去玩的时候拍的,我们所有人都两两拍过照。”
      叶心芝跟着问:“就只是同学?”
      文蚕觉得这个时候的语言,都是苍白的,便起身把当时拍的所有照片都拿了来,摊在桌上,一一把照片里的同学介绍个便,且还有当时文蚕和另一个女生的合影,也一并拿了出来。
      可是,文霜华和叶心芝依然一眨不眨地盯着文蚕和他们手里照片中的那个女生,等了片刻才说:“明显你和这张照片里的女生挨得更近。”
      ……文蚕实在没控制住,翻了个白眼,他知道自己的辩解是多么的苍白无力,也知道自己的父母一厢情愿认为是真的,就很难做出改变,只有时间能证明一切。更说明了,虽然男女同学一起拍照,这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感,让一切都那么自然,没有丝毫尴尬和不妥之处,也就是给父母带来些尴尬罢了。
      只是,多年后的文蚕,在一次次的经历之后,才发现,自己其实非常处理不好这种距离感,如果再有个同样处理不好距离感的女生……好吧,文蚕很快就会体验到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