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十一章:山重路漫(终章) ...

  •   严冬驶过,春暖拂来。文蚕也终于购买了一台手机,他拿着刚刚购买的手机,脑子却空白一片,他发现自己没有安琪的手机号码。文蚕不禁叹息,为什么这个手机来得如此之迟,为什么半年前没有想到买款手机?早买半年,也许世事便已不同。可文蚕这半年错过的机遇,又何止只是手机?
      时光匆匆,又过了半年,文蚕辗转获得了安琪的手机号码,两人却已经没有了默契的言谈,对话就事论事,再难深入内心。曾经得过且过的时光和文蚕毫无创造的生活惯性,把两人本来浓厚的默契,消耗殆尽。
      一天晨起,文蚕揉着酸涩的眼睛,怀着酸涩的心情醒来,环顾枕边,湿痕一片。一整个晚上,安琪在文蚕的梦里魂牵梦绕,醒来时,安琪似带着文蚕的青葱岁月和年少懵懂,一去不返了。那以后,文蚕和安琪再无交集……原来一个人在梦里近距离出现,她也便在现实生活中渐去渐远。
      多年以后,文蚕已经有了妻子,有了家庭。一天清晨,妻子从睡梦中抽泣而醒,对着文蚕不住道歉,说梦到了大学时候的男朋友,想必也是她的初恋吧!文蚕看着妻子梨花带雨的模样,似曾相识。而文蚕的心里没有丝毫的波澜,他早在五年前,在大学的宿舍里,就经历了和此时妻子一模一样的情形。他知道,妻子梦里出现的那个人,从此以后,将和自己的妻子形同陌路。
      文蚕脑子里只有一个疑问,是不是所有刻骨铭心、又无疾而终的爱恋,都会经历一番梦魇的洗礼。洗礼过后,那段爱恋便成了记忆里的一段文字或一个符号。
      没人说得清,爱情最好的样子是什么,更没人说得清,婚姻最好的样子又是什么。就像《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安和田润叶,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这大概是爱情最美好的一种类型了吧?可两人最终却未能走到一起,反而孙少安和贺秀莲,田润叶和李向前纷纷结为了夫妻,这两对夫妻各有各的悲喜,却让我们看到两段婚姻各自的美妙和感动。
      只要用心去经历的爱情,和用心去浇筑的婚姻,便都是最好的爱情和最好的婚姻。
      心路当是如此,但行为和行动,却是十分值得反思和剖析的部分。心里所想和身体力行不能达成一致,是文蚕每次的回忆,都黯然神伤的源泉。
      文蚕已经慢慢在生活中,探寻到自己的弱点所在,性格弱势的惯性,一次次要把他拉向深渊,文蚕时刻提醒自己,要积极,要跳出惯性,要有创造力,要把握主动,要探寻自己真实的内心所想,再顺着这份真实去做选择。
      文蚕深知抵御这些性格缺陷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和努力,同时又能获得怎样成长的喜悦和痛苦。
      又过了几年,上天赐给了文蚕一个小公主,文蚕倍加爱护。他怕自己性格的弱势继续折磨闺女,便有意识地做着正向的引导。
      他怕女儿不会做选择,便在生活中处处询问女儿的意见,尤其逛公园的时候,文蚕对女儿说:“今天爸爸妈妈继续听你的,你说往哪走,我们就往哪里走。”所以在公园里,闺女决定着游玩的路线。时而文蚕会问女儿这么选的原因,鼓励她说出自己的理由,并对她说出的合理理由赞赏有加,哪怕是天马行空的理由,文蚕也会微笑着点头,并束起大拇指。
      文蚕怕闺女思维僵化,没有创造性,在闺女突然跳出一个想法或办法的时候,哪怕这个想法或办法在大人眼里多么的不切实际、幼稚可笑,文蚕都会配合着闺女完成整个想法的构建和验证。最终虽然失败,但文蚕会很吃惊地说:“呀!你这个办法其实挺好的!竟然不行,那就再想想其它办法吧!”就这样,闺女慢慢有了自己的口头禅:“我有一个办法……”、“我要做个……”
      都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文蚕深有体会,他在避免着生活带给自己的障碍,继续横在闺女成长的道路上,便有意识地调整着自己面对生活的态度。只是努力改变的这一切,是否会让下一代又有了新的困惑,文蚕不得而知,成长,本就是一个伴随一生的未知命题。
      人有了痛的经历,才会有反思自己的动力,痛得越狠,动力越强,文蚕和安琪这好似没有开始的爱恋,其实是文蚕真正意义上经历的痛,也是文蚕跳出自我,审视自我的开端。真正开始自我反省和试图改变,他还需要经历一番磨难,我们先按下不表(也或者有机会,以后再慢慢说来)。只说这成长的觉醒,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如果这成长和代价再早些到来,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结果?但要相信,一个人他所遭遇的所有磨难,都已经是对他最好的安排……
      现如今,文蚕就定居在北京这个曾经想来却不敢来的城市,而这个城市在文蚕心里依然是熟悉着,又陌生着。
      文蚕的家乡,那个曾经闭塞的山城,通了高速公路,往返北京,单程只需要两个半小时。那趟单程需要六个半小时才能往返北京的绿皮火车,逐渐被人们忘却、抛弃,现在的人们已经无法忍受如此之慢的交通工具。
      随着高速公路的通车,闭塞的山城,鸡犬之声渐渐沉默,机车轰鸣、修路建楼喧嚣之声经久不息。山城周边,相继建起了一个个旅游胜地,供在北京繁忙工作的人们,周末闲暇之余前来度假。这一直沉睡中的山城,终于慵懒着觉醒,并睡眼惺忪着加入了向前奔跑的洪流之中,只是几年的时间,便以轻装素雅的面貌,展现在曾经的山里人面前……
      文蚕的老叔文涛、二堂哥文闯,时而从上海返回山城呆上几天,一反以前对老家的评价,看着一重重翠绿的青山,都不禁赞叹:“老家的空气可真好,在这里生活挺好!”
      这前后评价的反差值得人思考,当快节奏成为生活的主旋律,那相对的平静便显得十分难得,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这份平静又能保留多长时间呢?人总是对难以获得和即将失去的东西产生缅怀和珍视的情绪。
      现如今的文蚕,已经走出山城将近二十年,山城也已经不是曾经文蚕脑海里的故乡,已经找不到曾经的痕迹和心境,甚至,已经找不到心里暗藏的那些瞬间。
      虽然文蚕每一放假,都要回家乡去看一看,但他更像是个过客,不问过去,也不问未来的过客。
      文蚕的女儿从小在北京长大,对山城里的一切都好奇不已,一说回老家便兴奋得觉都睡不着觉,在北京待得时间长了,还要问文蚕:“我们什么时候回老家?”
      文蚕看着手里的书,不假思索地说:“可以啊!下次放假的时候。”
      女儿有些失望地问:“那什么时候放假?”
      文蚕继续头也不抬,不假思索地说:“怕是快了吧!再等一两个月吧!”
      女儿沉默了一会儿,继续问:“爸爸,你从小就在老家长大?”
      文蚕抬头看了一眼女儿,又把视线回归到手里的书上,点点头,“是呀!爸爸就是从那个山沟沟里走出来的。”
      女儿瞪着大大的眼睛,眼睛里闪着不解的疑问,“老家多好呀!为啥你要走出来呢?”
      文蚕合上了书,定定地看着女儿,女儿也忽闪着大眼睛看着文蚕,文蚕思考良久才说:“山重路漫,迷雾累累,也许爸爸迷路了吧!”
      ……
      (全篇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