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深秋露重,一行人连带六七辆马车在官道上缓慢行驶,车轱辘碾压在湿润的官道上枯黄的草叶上,路边草丛偶尔发出一声虫鸣,很快消逝无踪。

      马车里发出两声咳声,徐九亭被自己喉咙溢出的咳声惊醒,裹紧脖颈处淡灰的貂毛大氅,力争把自己整个围进去,忍着不适朝马车外边问,“阿生,咱们到哪了?”

      陈生时刻注意着马车里头的动静,听到询问他把缰绳递给另一个小厮,答道:“郎君,前面已经能看到京城的城墙,估摸绕过去一个弯,还要一炷香时间咱们就到京城了。”

      城周围不得种高大的树木,他们已经走过树木旁边,前面只有草丛的视线越来越宽阔,也预示着马上就到下一座城了。

      有丫鬟已经去后边取来汤药,陈生小心接过药盒,药盒用盖子封的严实,往下滴答的水还在蒸腾着热气,他让马车速度慢下来,“郎君把温补的药喝了,等到了京城咱们再去找大夫看看。”

      他小心掀开马车的外帘,等外帘全落下来才去掀内帘,免的把凉意带到马车内,一边准备着蜜饯,“还好夫人早有预料,把各种药材都备一份,不然中途可不好找药。”

      大夫开的药方中有一些对于年份有要求,药铺买的不一定够,一旦年份不够,整份药的效果都要大打折扣。

      马车内燃着两个火炉子,听说这是从姜国传来的新式炉子,姜国冬天要更严寒,冬日里也更需要火炉,现在传到梁国,新式的炉子能在马车内取暖还不会烧到马车,十分好用。

      内壁铺垫着厚厚毯子的马车丝毫感受不到颠簸,窗户紧闭让内里昏暗许多,陈生燃起灯,光线照耀在郎君白皙的侧脸上,下颌处线条越发锋利,陈生把炉子烧的大些,“郎君今天精神头好多了。”

      徐九亭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拨弄几下盘里几块蜜饯,找出最酸的一块,“这药方回头要改改,里面也不知道都有些什么,这么难闻。”

      陈生心里一紧,没敢说话,他知道郎君的脾性,没劝说郎君喝药的时候,也许郎君还能喝下去,等他劝说两句,郎君不愿意喝了……

      动作依旧麻利的把汤药倒进小碗里,递过去。

      徐九亭接过药一口闷下去,喝完捡起一块蜜最少的果子放进嘴里,酸酸甜甜的滋味完全盖住了药里的酸腥味,余光看到陈生还在看自己,询问道:“怎么这么看我,有哪里不对?”

      “郎君您英明神武,半点不怕这难喝的汤药了,老爷和夫人知道了一定也会高兴的,”陈生习惯的夸一长溜少爷愿意喝药的话,然后把背地里纳闷了数日的事情,一股脑的说出来,“郎君您什么时候养成吃果子的习惯了,以前不是说只有您侄儿这样小的小童才吃这个吗?”

      这次半途生病,郎君喝完药发现没有果子吃,发了好大一场脾气,半途停留在其他城时,特意让去买了各色果子。

      配上他怀疑的目光,让徐九亭不由开始回忆,应该有几十年了,有人总觉得自己吃药太苦,一定要给自己些甜头……不过其中不足为外人道也。

      徐九亭知道自己以前都不吃,现在突然吃了会有些古怪,但他也不觉得有什么值得说的,开始轰他,“郎君的事你少管,好好去架你的马车。”

      陈生见郎君恼羞成怒似的,用手捂住嘴巴嘿嘿闷着笑出声。

      徐九亭没好气的要拿卷成筒子的书卷去敲他,把人吓跑后又捡一块蜜饯放嘴里。

      他打了个哈欠,上一世来京的路上没有任何意外一路顺遂,这次倒是生出了点变卦,许是前几日刚得知自己回到父母族人俱在的时候,大喜大悲之下,又赶上秋日夜里降温,便没有意外的出现意外了,他开始发热。

      奶嬷嬷还没来得及着急,发热又降下去,只是这一来一回,一行人不放心自己,便在驿站里停了一天,直到确定没有再发热,可这喉咙里的痒意却是要等到京城再看大夫了。

      到了今天,已经比起报信上写的到京城时间晚了两天,兄长和嫂嫂恐怕已经等急了吧,徐九亭想着,没忍住又小小的打个哈欠。

      几年前父亲听从祖父的建议,顶着国公的名头避回江东老家,徐九亭也随着徐父回到江东,唯有谋有官职中郎将的兄长徐庭和嫂嫂留在京中,徐庭比徐九亭大上六岁,已经算是长兄如父的年纪,如今分别数年,一贯用书信联系。

      听书信里说第二年嫂嫂便有了儿子徐大宝,大名徐清来,让徐家老家可是好好高兴一番。

      不怪徐家如此高兴,徐家在徐九亭这一辈前面,已经连续几代独苗苗,即便是徐父有了徐九亭这个二子,也因为从小母胎里带出来的病症,从小几次差点没熬过去,后来更是改名和大哥复用一音的亭,再搭上不伦不类的九,不像什么正经名字,这才算是稳妥下来。

      炉子里发出噼里啪啦的几声响,让徐九亭觉得有些热意,把大氅解开一点,还是热,但他不耐烦全部解开,于是动动腿,把炉子踢远一点。

      *

      马车停下时,徐九亭也停下手中的笔,随即有一阵喧闹。

      陈生轻轻敲了敲窗,在窗边说,“郎君,大郎君派来人来接您,奶嬷嬷来请示,说您在病中,便想着直接把马车行进院子里,免得再吹到风,您看这样行吗?”

      “这倒是我的错,忘记在信里说我们要去国公府了。”徐九亭放下手上的笔,系紧大氅的带子,带好兜帽,淡淡吩咐说:“不去我兄长那里,父亲说这次回京要打理国公府,咱们先到也好收拾整顿下,免得父亲母亲他们来了无处下脚。”

      陈生愣住,郎君怎么突然要去国公府了?

      即便作为郎君的小厮,陈生不懂那些繁杂事,可也知道国公府如今由宫中娴妃派的人看顾着,郎君现在去国公府,肯定许多事不方便接手,没有去大郎君那里方便。

      陈生心中疑惑着,听从郎君的意思叫来嬷嬷。

      奶嬷嬷走近,在窗口为难地说,“郎君,咱们提前递给国公府的信他们收到了,但一直没看到来接的人,老国公十几年没有回京,奴婢想着恐怕需要等夫人来了后整顿府上一段时间,您看……?”

      徐九亭推开帘子从马车上下来,对奶嬷嬷笑笑,知道她心里的意思,国公府里下人连接应都没派人,恐怕要整顿些奴仆才能让他们知道谁是主子。

      但国公府内远非嬷嬷想的奴仆问题那么简单,等母亲来了再收拾已然晚矣。

      不论是落入水中的那条人命,还是国公府被挪走的库房银钱。

      他不容拒绝的说,“让大兄的人过来,说完后咱们去国公府。”

      陈生立即应下,去叫大郎君派来的奴仆过来。

      一旁奶嬷嬷愁容满面的应下来,“那奴婢先支使人去跑一趟,总不好让他们继续没规矩的装聋作哑才好。”

      徐九亭淡淡颔首,“去吧,若是有不听使唤的,也不必客气,先关起来,是府上的老人就关到父亲来了再处置。”

      奶嬷嬷心中一紧,深冬时节关上几日,人一定会生病,更重要的是郎君透露出的意思,难不成一群奴仆还敢跟主子作对不成,她暗暗决定把派去的人从小厮换成护卫。

      大兄派来两个奴婢并三个小厮,徐九亭见过他们说清楚情况,领头的奴婢竹青面有苦色,却不敢不答应,应下来后说,“二郎君既然要往国公府去,可否要我们一起随行,现在天色已经不早了,一起收拾也快些。”

      徐九亭颔首答应下来。

      一个小厮回去回话,其他人直接转了方向往国公府去。

      当年徐家祖父年老致仕时,为当时还是世子的徐父请封名号,那时徐父已经在军中混出了名头,天子犹豫月余,看在徐家父子为朝廷尽心尽力的忠心下,还是给了徐家世袭的国公,并没有剥夺降级。

      只是天子恩赐,下面的人自然要有所回应,天下已定后徐父自请荣养,连徐九亭的兄长徐庭也不再习武,转投科举出身,如今在京中混个军队文职五品的中郎将攒资历。

      几年不回京,现在京城比记忆中的京城要更加繁华,街道上商铺鳞次栉比,马车即便有护卫开道,也是速度慢悠悠,徐九亭掀开帘子,往人群中瞧来瞧去。

      突发奇想写些什么,叫来陈生研墨,徐九亭说,“许久没回来,可想念京城里的热闹?”

      陈生跪坐在郎君对面,闻言好奇地空出左手掀一下窗户上厚重的帘子,立即被扑面而来的凉意打的一哆嗦,他松手放下,“有人的地方都热闹,我没看出来京城和咱们江东的热闹有什么分别。”

      “是啊,有人的地方,哪里都热闹。”徐九亭嘴角微弯,想起什么,他停下笔又去掀窗帘看外边,扫视着周围,过一会没有看到想看的,才放下帘子回来继续写着书信。

      “郎君在找什么吗?”陈生看郎君走马观花一般扫几眼的做法,下意识便觉得郎君是在找什么。

      徐九亭用暗信记完一段自己记忆中的事情,深吸一口气,慢悠悠吐出来两字。

      “找人。”

      陈生还要再问,就听郎君吐口气,仿佛放弃了什么坚持,自暴自弃道:“算了,去找个人在这条街打听下,看住哪条巷子,江东庭,不要惊动他,就随意看看就好,看看他过的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

      江东庭?陈生应下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