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中举 ...

  •   苏州府,岳郢书院,墨气飘香,朗朗读书声不绝于耳。

      苏夫子房内,喜气洋洋,几位气质清隽的书生围在一起,互相庆贺。

      “恭喜明衡得中乡试头名,真是英雄出少年哪!”周阅哈哈大笑,又与沈裕作了一揖,恭贺道。

      明衡是沈裕的字。

      听周阅这么说,沈裕忙侧身躲过一礼,又回了半礼,神色谦让,笑着对周阅说:“周兄过奖,某①不及周兄大志,此乃侥幸耳。”

      周阅出身富贵人家,长得也算朗朗君子,在岳郢书院的成绩也属上乘,却爱和寒门学子交友,沈裕便是同他交好的一人。

      此刻周阅听了沈裕的谦虚之语,眼里划过一丝赞赏,此子才智过人,又谦虚谨慎,足以深交。

      “咳,咳。”坐在椅子上的苏夫子咳嗽两声,书房瞬间安静下来,苏夫子环视一圈房内书生,说道:“诸位正值壮年,便成了进士科的举人,自然前途不可限量。”

      本朝科举分为进士科和明经科②,进士科较难中举,但是朝中多半重臣俱是进士及第;明经科较易中举,只是为官后难以登上高位。

      说着,苏夫子停顿了一会儿,摇摇头,捋了捋他的山羊胡,又说:“只是可莫要自大,要知道,进士科,除你们之外,才高八斗之人比比皆是,想要出人头地,还须脚踏实地。”

      屋内众人皆是神色恭敬,连声应是。

      如此这般敲打半刻,苏夫子称累,让众人散了。

      临走前,苏夫子却说道:“明衡你留下。”

      沈裕点头,静静候在一旁,等着同窗离开。

      说到苏夫子,那也是身世坎坷,命运多舛的人物。

      苏夫子从前家境殷实,家里人都想让他考科举,搏个仕途,光耀门楣。

      苏夫子也想入仕,于是发奋苦读,好不容易过了会试,即将殿试,却差临门一脚,在二十二岁那年,不幸名落孙山。

      家里人都劝苏夫子不考进士科,改考明经科会容易的多。性子倔,认了死理吊在进士科这颗参天大树上,如此考考落落一年又一年,到了而立之年③,苏夫子终于成了进士,被授了个九品散官。

      后来仕途一直不顺,家道也逐渐中落,奋力拼搏也没有搏到什么,索性辞官,回了苏州府做了教书先生,倒也自在。

      苏夫子打量半天沈裕,复而笑起来,对她说:“你一向勤奋,如今考取解元,也算是离全了你父亲的心愿更进了一步。”

      沈裕是女子这事苏夫子早就知情,因此平日关照沈裕多过其他人,在学问上更是经常指导沈裕。

      “夫子过誉,除了勤奋,门生得以考中举人,也都依靠夫子平日的教导。”沈裕这番话说得真心实意。

      苏夫子看着对面恭谦有度,进退有礼的弟子,满意的笑了笑,却又有些惋惜的说道:“若阿玉是个男子,想来便真的名正言顺了。”

      “若阿玉是个男子,想来会隐居山林,种田养花,娶妻生子,亦或是闯荡江湖,惩恶扬善,而不会入朝为官,勾心斗角。”沈裕听了苏夫子的话,笑着打趣道。

      苏夫子听言,却说:“你虽是被逼着,但这样却好些,能够有机会再朝堂之上施展拳脚,也好过你嫁人生子草草一生。”

      沈裕点头,确实,男子的身份给了她很多便利,最起码不用嫁人成家。

      苏夫子抬头看看天色,已从正午到了太阳西斜,想到沈裕得知中举后一直未归家报喜,便对沈裕说:“日头不早了,回去吧,往后的路,自己掂量着走,记住,凡事谨慎为上,莫要做了那出头鸟。”

      “若是有一天,某能看见明衡穿朱着紫④,想来此生也了无憾矣。”

      沈裕恭敬行礼,回答道:“门生不求高官厚禄,只求能做实事某实职耳。”

      沈裕:混日子不比阴谋阳谋好?(-ω-`)

      *

      过了一会,沈裕离开了书院便直奔家里。

      沈裕如今和大伯一起生活,她的亲生父母早已去世,如今只剩下大伯大伯娘二位亲人。

      沈家是寒门,沈家大伯沈辉以前也读过书考过科举,只是屡次参试未曾及第,便回了苏州,依靠几亩薄田和替人代笔写书信勉强糊口。

      进了家门,便见大伯沈辉和大伯娘姜氏早已在厅堂等候,两人都是面带笑意的看着她。

      “大伯,大伯娘。”沈裕恭敬行礼问好。

      沈辉点点头,笑着说:“哪敢劳烦解元行礼,快快请起。”

      沈裕知晓大伯是在打趣,索性在家里,便放下拘束,不再端着架子,不经意间也流露出几分女儿情来,对沈辉说:“大伯若是因我考中举人便与侄儿生分,那侄儿不考也罢。”

      沈辉听沈裕撒娇,又一口一个侄儿,心情复杂,却又不愿破坏大好气氛,只得哈哈大笑,说:“岂敢!裕儿向来聪慧,岂能放着大好前途不要?”

      沈辉尚且能和沈裕调笑一二,一旁的姜氏却早已露出几分忧虑来。

      过了一会,沈辉沈裕两人已寒暄完毕,沈辉给了姜氏一个眼神,姜氏点点头,笑着对沈裕说:“裕儿接着便要进京参加会试了吧?”

      沈裕点点头,回答道:“若是无甚意外,想来过几日便要出发。”

      “那玉儿可想好接下来如何打算?”姜氏收敛了笑意,正色问道。

      沈裕知道大伯娘问的是“沈玉”而非“沈裕”,同样正色回答道:“顺其自然即可。”

      沈玉是半路穿越过来的,那时候沈玉尚且只是牙牙学语的婴孩。

      沈父沈母在生下沈玉之前还育有一子,名叫沈裕。只是沈裕身体较之其他孩子羸弱不少,到底没有撑过他两岁那年的冬天。

      沈父在朝为官,因为性情过于刚直,许多人视其为眼中钉,百般针对下,沈父至始至终只是一个小小的八品官。

      开元三十六年,先皇重病仙逝,因先皇子嗣稀薄,膝下仅有三子。太子体弱重病,不久于世;皇二子萧王脑部先天有疾,形如痴儿。

      而先皇第三子,出自宠妃李氏膝下的魏王,丰神俊朗,才智不说超群,但较之前面二位是绰绰有余,于是,盛元三十六年十二月,先皇崩逝后,太子相继重病薨逝,魏王上位。

      新皇登基,改年号为盛元,定国号为越,定都盛京,尊生母李氏为皇太后,大赦天下,减轻摇税三年。

      而沈父,在新皇登基的第一年,也就是盛元元年的三月,重病去世。

      临死之前,沈父托付下最终的遗愿,希望沈玉能够代替他,代替她的兄长,入朝为官,直谏良策,辅佐君王。

      于是,年仅两岁的沈玉女扮男装,活成了沈裕。

      这一过,便是十四年,沈裕也十六岁了。

      期间,沈母因思念亡夫,早早的随他去了,逝于盛元三年九月。

      思绪回笼,沈裕望着面带愧疚的姜氏,笑着说:“父亲知道侄儿考上了举人,应当也会欣喜的。”

      沈辉听言,既怜惜侄女,又怜惜侄儿,更怜惜弟弟弟媳,于是便老泪纵横,对沈裕说:“到底是我老沈家对不住你,玉儿啊……”

      “大伯与你伯娘不盼你能当上大官,只盼你能小心行事,平平安安。”

      沈裕眼睛有些酸涩,作为现代新青年,自然不甘于轻易被别人安排了命运,但是当时自己尚且只是孩子,又不是沈玉真身,便尝试接受这个身份,习惯之后,觉得男子的身份在古代比女子要好行事得多,于是也心甘情愿安定下来,完成沈父的遗愿——考科举,入朝为官。

      这些年来,沈裕凭借着在现代十二年义务教育的经验,再加上沈裕本身的勤奋,读起书来自然事半功倍。

      想来,离沈父遗愿的完成应该不远了。

      “大伯不必伤怀,侄女一定小心,再者,能以男子的身份参加科考做官,是多少女子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更何况,侄儿也想入朝为仕,替皇上百姓分忧。”沈裕郑重地朝沈辉和姜氏说道。

      入朝为仕是假,安慰是真。沈裕向来不着调,且有些跳脱,若是她能做主,自然是去闯荡江湖,成为侠女,活得轰轰烈烈。

      沈辉和姜氏二人欣慰的点点头,揭过此事不再提,沈辉嘱咐姜氏替沈裕准备好盘缠和一应事宜,好让沈裕进京赶考。

      沈裕也回了自己的屋子,温书学习。

      时间流逝,已到了月明星稀的夜晚。

      沈裕放下冗杂的史书,起身,脱去身上的长袍,解开束胸,呼出口气。

      沈裕:幸好自己是平胸:)

      沈裕叹了口气,走到铜镜前,看着镜子里戴着幞头⑤的自己,又看了看自己的小山丘,苦笑。

      罢了,来之安之,才能得之过之。

      *
      第二日,沈裕中了解元的事传遍了街坊邻里,许多人都登门拜访,其中不乏世家大族,富贵商贾。

      此次科举,整个苏州府只录用了三名进士科,九名明经科,较之苏州府万万千参加乡试的读书人,可谓是凤毛麟角。

      于是沈裕这个进士科的头名便格外稀奇,这才第二日,沈家偏僻简陋的小屋舍俨然成了闹市。

      沈裕应付了一波又一波前来贺喜或者抛橄榄枝的人,等到了下午,便等来了同窗。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中举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