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西北驰 ...

  •   天空高远辽阔,不时有流云聚散。蜿蜒的驿道穿过稀疏的杂草原,一队人纵马而过,留下隐隐的蹄印。

      这风尘仆仆的队伍是皇上特派到凉州征马的官员。凉州盛产骏马,官营马场的马匹专供朝廷和军中。只见钦差策马走在队伍最前方,生得龙眉凤目,容仪俊爽,竟是个少年郎。此次征马任务紧急,少年郎办差心切,一路马不停蹄。苦了跟随的一众官员,都是弱不禁风的书生,俱是疲惫不堪,仿佛从京城到漠北高原的一路颠簸都写在了脸上。只有钦差体魄强健,虽一路奔波仍神采奕奕。

      凉州首府永宁城郊外的校场,日光耀目。辕门外,凉州大小官员已在知府陈文蔚的带领下,整整齐齐列队迎接钦差。官员们站在无所遮蔽的校场,加之身穿厚重官服,个个满头大汗。

      待钦差终于出现在视野里,众人颇为吃了一惊——钦差竟是如此年轻。观其身着朱色公服,品级还在知府之下。以往只有高级别官员才会由知府率众亲迎。只有几个知晓内情的,认得此钦差姓卓名珩,出身显贵,是广阳侯卓翼的独子。广阳侯府世代簪缨,老侯爷自小养在宫里,还是辅助当今圣上顺利登基的功臣。何况卓珩公子年纪轻轻就担任禁军龙神卫副都指挥使,是皇上侍卫亲军,岂可怠慢。

      卓珩翻身下马,笔直而立。只见他身材修长,自带一股锐气。绯红色的衣袍衬得他神采奕奕,腰间金丝祥云锦绶腰带不动声色地流露贵气。在一众官员恭迎之词中,他只摆了摆手,淡淡地说:“各位皆公务繁忙,何必如此劳师动众。”

      陈文蔚粲然一笑:“钦差身负重要皇命,我等必然要尽地主之谊。”

      “是啊,诸位大人一路车马劳顿,着实辛苦了。”站在陈文蔚旁边的凉州兵马总管范钧接过话茬,不无热情地说,“城中的驿馆已经收拾停当,也备好了洗尘宴,稍后好好为诸位接风……”

      “不急。先说正事。”卓珩毫不理会范钧的殷勤,自顾朝教场内走去。从凉州各大马场运来的大批军马皆集结于内。凉州马本就性烈、此时尚未完全驯服,炙阳下更焦躁得仰天踢地,咴咴急叫。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这么多骏马昂热而列的景象,卓珩也是第一次见,心中赞叹,不禁吟出杜甫那句知名的咏马诗句。

      范钧身为兵马总管,主管凉州群牧使,见卓珩由衷赞赏,笑吟吟地说:“卓大人请看,这些军马皆四肢强健、眼大眸明。若好生巡养,到太子册封典礼那天,必能显示出我昱朝千乘之国、万乘之君的泱泱气象。”

      卓珩点点头,并不看范钧,而是走到一匹头颈轩昂的炭红色马前,伸手摩挲着那光滑鲜亮的皮毛,也不顾它喷着响鼻,随时可能尥蹶子:“不愧是凉州马!腾昆仑,历西极。就算天驷监也找不到这么精神的马儿。”

      众人闻言暗暗吃惊:天驷监的马专供御用,此话恐对皇上不敬。

      “天家厩牧,绝非凡品。”陈文蔚答到,“这些马野性未驯,性子烈,却不堪用。”

      卓珩何尝不知道天驷监的马都有着最好的血统。可惜一进御厩,习惯了娇生惯养,好似沾染上京城里纨绔公子的派头儿,表面上神情轩昂,内里却只剩精致与娇弱。相比之下,眼前还未驯服的马群,日日奔跑在凉州的大草原上,餐风饮露,才是真正元气充沛、骠悍非凡。他心知这些当官儿的惯于谨言慎行,心下冷哼了一声,不再言语。

      范钧将话题转到眼前的军马上:“我们早已接到朝廷文书,已经按要求从各马场征调齐一千匹军马。”他打听到卓珩从小任太子伴读,与太子交好,又补充到:“太子册封时,远邦近邻无不来朝。车舆仪仗、使节乘骑、阅兵队伍,都要用到这些马,故而这一千匹绝对是精挑细选的最好的凉州马。”

      “一千匹怕是不够了。”卓珩摇了摇头,看众人不解,又悠悠地说,“我也是昨夜收到京城来的急递。不久前,京城遭受暴雨,将城郊禁军大营的多处马棚冲塌了,军马损失惨重。皇上亲下旨意,要求迅速增调两千匹军马,补充京师防务。给你们的圣旨里,也都写明了。”说罢,取出用黄绫包裹着的诏旨,朗声宣读。

      陈文蔚听宣完毕,一脸沉重地接过圣旨。空气中一丝风也没有,一排旌旗无精打采地耷拉在旗杆上。

      范钧在一旁搓着手,着急地说:“突然新增两千匹,又要的这么急,怕是蓄养量有所不及。”

      卓珩颇为意外:“凉州草场广阔,近年军中并无征战,历年蓄养的马匹,存量不下万匹,此次不过增加两千匹,怎会不及?”

      范钧没想到卓珩对马场的存量这么清楚,一时竟无言以对。

      陈文蔚解释到:“大人说的存量,包括了老马、小马驹,还有产崽的母马,这些都不能用作军马。”

      “哦?”卓珩双眼微眯,“那适龄的军马居然不及总量的五分之一?”

      范钧应答:“大人有所不知,这几年天气寒冷潮湿,疫病多发,马场一直苦心经营,产出偏低。且前些年积蓄下来的军马,齿龄渐老,用作军马也不合适了……”

      “合不合适,你们尽管将成色好些的马运过来,让评估的官员挑选便是了。”卓珩不耐烦地打断他,又说:“两千匹是朝廷的命令。”

      面对卓珩咄咄逼人,范钧还想说什么,却被陈文蔚抢先到:“既然卓大人代表的是皇命,我等自不会懈怠。范大人,这事一定要办,还要办好。”

      卓珩这才满意地点点头,看向范钧。范钧只得堪堪地说:“那是必然。只是还得请大人多宽限一些时日。让马场把好马挑出来。还有那些——染上疫症的马,花些时间精心医治,也能康复……”

      卓珩背着手说:“时间是紧张了些,你们多加派些人手。现有的这一千匹马,我们先尽快勘验完毕,运送进京。留出的时间,供你们就尽快调运剩下的两千匹马。这两千匹,你我可以分批调集,我们就分批验看,这样也算是给你们留了时间吧。”说完,眼睛一扫校场旁的一排营房,知道校场归范钧管,便看向他:“此地离城里的驿馆颇有一段距离,如此每日往来颇费时间,我看就把那边营房收拾几间,将我们住着吧。”

      范钧自是答应,又听卓珩说:“调马还是要加快进度,我等也好早日回京复命,解京师燃眉之急。”

      任务算是交待完毕。卓珩也不休息,即刻就摆开阵势,安排其对校场上一千匹马的评估验收。

      军马的验收极繁琐。好在此次随他来的,都是太仆寺熟谙马政的官员。马匹评估、清点验收自是计日程功。众官员住在校场旁边,省了每日往返的麻烦,评估的进度也大大加快了。

      卓珩并不怎么参与估马,任由太仆寺一众官员去做,自己则隔三差五找范钧催问进度。估马官也细致入微,对每匹马都要一一过目,甚至连马的来源、喂马的饲料、马厩的情况,都要来资料细细翻看,有几次,范钧想以稍差一些的次等马充数,却被悉数退了回来,根本没法蒙混过关。

      直到千方百计凑够两千匹军马,时间已过了一个半月。

      最后一批军马到达永宁城时,范钧才松了一口气,只等着将钦差大人安安稳稳送回京城。

      任务完成,卓珩脸上总算松快一些,对陈文蔚和范钧说:“这段时间让两位大人受累了。”

      “我辈食朝廷俸禄,自当秉烛达旦。何况卓大人躬先表率。”陈文蔚神色端肃,“运送事宜既已安排妥当,大人还需到府衙办理交接文书。”

      范钧说:“我已在城里最好的樊楼安排好酒席。另外,校场这边既已完事,大人们也可以住回城内的驿馆了。”

      卓珩欣然同意:“我这日日泡在这马场里,身上都是一股马粪味!回去路途遥远,让大家也都休整休整。”

      办理文书交接并不复杂,但须得钦差亲办。卓珩本打算让随行的官员趁着文书交接这几日修整修整,再一同押送马匹回京。没想到众官员皆表示愿意先行押送马匹启程,并提醒卓珩,过段时间就是西北的沙暴季节。马队越早出发,越能躲过沙暴天气。

      卓珩想起他们来时颠簸的狼狈,心知众人都担心跟着自己,一路依旧日夜兼程,难免奔波劳苦。让他们早些动身也好,自己还能从容。便说:“那也好,运送途中还请大人们多费心。

      太仆寺官员们松了口气:“有劳卓大人了。沙暴季节就快来了,大人回程也请务必小心。”

      “我处理完这些文书,自会快马加鞭追上你们。”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