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序】 ...
-
亲爱的读者诸君,你们现在看到的这篇文,可能已经是我的“黑历史”了。有着一些故作矫情的有点凄惨的人物设定,怎么看都跟原作没什么关系、并且还被泼了数盆狗血的情节,间或一些我年少时非常喜欢的、但被我写成了不知道是谁的动漫人物:迹部、幸村……这些少年,现在已经只活在我的记忆里了。
我写这个故事是开始于初中一年级,十二三岁的时候。那是表达的欲望和想要获得认同感最强烈的年纪,总怕输给了谁。一边看着《网球王子》的动画,一边不断地对这个故事删删改改,改到现在、已经几乎与最早成型的那个完全不同了,但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十六岁的时候,我对自己说:就这样吧。不是我没了耐性、不是我偷懒,也不是我觉得我只能写到这个地步了,而是——
这个故事是和我一起长大的。从我人生中从最懵懂、最渴望表达的十二岁开始,到今天、我甚至已经很多年不看这部漫画了、也忘了当年自己对那些少年的热血沸腾心动神往是怎样的心情。我已变化得太多,最早写这篇文字的契机早已消弭,而新的契机不断涌现。我再去勉强自己把它改成一本能符合我今时今日审美、思维、心态的作品已经是难上加难,并且没有意义了。
这个故事、记录着我那十几岁那几年的故事,应该属于那个时代,即使我可能是在现在的二十几岁才把它写完。
记得很清楚,上初中之前我一直都对文字麻木,也没有看过什么书。是从初一开始顿悟自己的作文写得有多么差,才开始为了成绩而想要主动想要改变这个弱项。总之,我当初写这篇文字的动力,早就变成了别的,我再在这上面苦心雕琢,那于我来说没有最初的意义了。
现在《无影灯》之于我的意义,大概是忠实的记录下当时的自己曾有的乐观也好、幻想也好、幼稚也好、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也好,记录下来我曾经有过那么多花花绿绿的想法。这些想法包括:不同于生活的生活、不同于爱情的爱情、不同于命运的命运。表达才是我后来所发现的、我写作的真正目的。
想起柳美里曾说:“我写作不为纪念而为忘记,不为止血而为流血。”
我想这也是我想要追寻的东西。我需要靠写点东西(不管有没有别人的阅读)来提醒自己,原来你心里还有那么多的感情。
二零零九年我还对这篇文抱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期许和需要取悦于人的虚荣心,所以不知道第多少次改这篇“烂泥扶不上墙”的小说。彼时我这么介绍:“这是个关于爱和恨、真实与谎言的错乱故事。看完之后你或许会疑惑很久,问我这算什么爱情。这么奇怪的爱情。”
而当时的我也在文案里这样回答:
“我想告诉你,这本来就不是爱情。这个故事里没有爱情,你看到的,不过是一系列事情的巧合,和巧合所造成的一种“类爱情”。就是这几样东西,把这个故事中他们的人生变成了那样。
我想告诉你,真正的爱情不长这样,虽然也会有谎言和欺骗、也会有痛苦和不堪、也会有短暂的甜蜜和幻觉。
我想告诉你,尽管你看到最后可能会觉得模棱两可,觉得不知作者所云,觉得整个故事支离破碎没有张力,可是唯有这样才能表达我想表达的东西。
我想告诉你,或许这个故事不是那么优秀,或许它和你以往看到的文章不太一样,或许它真的很不完美,但是我用了这么久时间心系于这个故事。见证过这个故事成型的我的朋友,都懂得我是用怎样的辛苦和眼泪换来了它。
我只是想表达我心中的、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也许我表达的不够好,但是至少我试着表达过。
——我说爱情不长这个样。但是谁能告诉我,它长什么样?”
现在配合着我后面的正文读来,愈发觉得好笑
——当年的我是这个样子的呢。想把一个少女的虚荣心和倾诉欲望同生命、爱恨这样宏大的命题挂起钩来。还绞尽脑汁地去想怎样才能让这些看起来稍微显得不做作一些、怎样才能让点击量和评论多一些。
可是没有答案。
也许本来就是这样的——不管是写作、还是生活,当你总是对别人的评价抱有“希望得到超出自己能力的评价”这样的期许时,一切都会变得滑稽而深不可测。在真的只为自己的开心、一个单纯的愿望、一段忠于自己的记录而写字的现在,我才真正得到了受到别人夸奖的真正的快乐——不过这早已成为附加值,即使得到的不是赞赏,我也不会觉得如何。
回首去看那些年的自己,真的想了也做了不少的脑残事迹呢,按今天的话来讲,大概就是“黑历史”一般的存在。(笑)
但因为这样一段成长、一个为成长做出过贡献的因素,我才能成长为今天的我吧。写字的价值也在于此:我不会逃避那时候真实的我,不管是什么样的。写下的字是一种记录,写字这行为本身也是。我还有太多的心情已经发生、但还没有记录;也还有太多的故事等着我去采撷。
所以,继续跑向未来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吧!
雒笛写给自己的前言
2014.10.18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