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良相名医不空谈 ...
-
关老一闪之下,来到关山身边,“好小子,不错不错!快赶上我当时的速度了。不过你现在还只是初入暗劲,路还长着呢!”
“谢谢师父!全靠您的教诲。我一定继续努力!”
关老让金钱豹、赵刚夫妻先后陪着关山继续练手过招,帮助他巩固暗劲的境界。随着关山晋升暗劲境界,一豹两人陪练时候终于可以逐渐放开脚手,先是单人和他对练,后是一豹一人和他对练、三人和他对练,有时一豹两人全上和他对练。
关老做为鬼谷门的门主,门徒遍布全国各地。新社会不许明面上的江湖门派存在,鬼谷门派同样是地下存在,其管理架构类似国家的行政机构,条块结合。各省都有一个坛主之类的负责人,玄门五脉则按照专业各有一个主事。这些坛主和主事除了重大事项及时汇报之外,每两年都会到东山村向关老述职汇报,关老也会不时出去暗访,确保整个门派的良性运转。
这些陆续回来述职的坛主主事都是各有绝技的一方高手,现在也成为关山的陪练了。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困境和危急关头,关山竭尽全力,对于劲道运力的把握掌控愈发熟悉,半个月后终于境界稳定,暗劲了然于胸,得心应手。
“不为良相,愿为名医”关老经常引用范仲淹的名言教导关山。所以每天晚上的国学基础学习,关老都安排了大量的时间让关山学医。中医先圣的\"绝学\"就是《黄帝内经》《伤寒论》《难经》和《神农本草经》这\"四大经典\",关老要求关山先是囫囵吞枣背诵下来,然后逐字逐句解读。关山已经过关老的国学启蒙,接受这些医学知识刚开始比较吃力,慢慢也就逐渐习惯了,进程也是越来越快了,关老的鼓励也是毫不吝啬。这样轻松的学习氛围也增加了关山学医的兴趣。
上午关老考问关山中医四大名著,下午爷孙上山,关老带着关山辨析草药,考问《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本草纲目》等药学名篇。爷孙俩一问一答,不亦乐乎!间杂着有时也会争议一番,脸红脖子粗。
“医之始 本岐黄灵枢作 素问详 难经出更洋洋 越汉季有南阳…… ”10岁开始,关老又指导关山学习《医学三字经》。
《医学三字经》原文3607个字,本为综合性医书。清·陈念祖(字修园)撰于1840年。全书以三言歌诀写成,附以注释。卷一、卷二医学源流及内科、妇科、儿科常见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卷三、卷四记述临床常用诸方,分析其疗效、方剂配伍;此外,并附录脏腑图说及四诊运用。
11岁开始,关山学习《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这是一本针灸著作,又名《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铜人经》或《铜人》。共有三卷,宋·王惟一撰。原书在1027年由宋医官院木板刊行,并刻于四壁石碑上,同时补入《穴腧都数》一卷。书名“铜人”,系在编此书的同时,由王惟一等铸制了我国最早的一具针灸铜人型而得名。书中详述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和督、任二脉的循行路线和腧穴,参考名家学说予以订正,并绘制经脉腧□□,标注了人体354个穴位,虽然后世对人体奥秘的认识不断加深,探明穴位已有830个,但是在900多年前已经不容易了。此书还对《灵枢·经脉》的原文作了注释。由于内容简明扼要,颇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原刊本及石刻碑早佚,现存系经明人重刊的三卷本和经金人闭邪瞆叟于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改编的五卷本。后者曾补入了一篇“针灸避忌太一之图”,并改名《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现存明刻本、清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关山的医学理论逐渐夯实,关老带着他赶集为病人义诊。
却说北家镇每逢10天一次集市,既是方圆百里的一次物资交流,又是当时单调枯燥的文化生活的一种乐趣。镇上主街道不过2里,却是摊贩遍地,人流摩肩接踵。
在街尾比较僻静的一块小高地上,摆摊设点的人们却自觉地留出一块摊位,那就是关老师徒行医摆摊的地方。刚开始是关老坐诊,关山打下手。关山理论有成后就调个位,关山负责望闻问切,关老盘坐在旁把关。起初关老还会指点一两句,改动一两味用药,或者纠正一些诊疗手术。半年后关老经常是闭目养神,不吭一声了。
关山治病,那是神眼如炬,经常是铁嘴直断,说得和病人自述一般,有时病人还会反问:神了,你怎么会知道了?有些涉及隐私,病人脸红耳赤,却也点头不已。关山治病,却是很少开药,多用按摩推拿,再推荐一些食疗的方法;比较严重的,就用针灸,这就比较费时了,所以师徒俩的摊位旁边,经常出现一番怪象:椅子上、石块上、土墩上,坐着一个个龇牙裂嘴的患者,他们脸上的表情真是丰富多彩,喜怒哀乐,不一而足。
尽管关山医术日渐提升,后面还有关老这仙大佛坐镇支撑,但是还是有一些病无法治疗,走向病故。对此关山深受打击,关老及时给他打气,“佛渡有缘人,药医不死病”,我们并非万能,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关老学贯中西,他还引用了美国著名医生的一段名言宽慰关山。
美国医生特鲁金有一则墓志铭:“Tocuresometimes,torelieveoften,tocomfortal-ways.”
这句话,翻译成中文就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则墓志铭给医学下了一个很好的定义:有时去治愈,经常在帮助,总是去抚慰。讲述了为医的三种境界,成为医务工作者的座右铭。”
“去治愈”需要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积累。“治愈”是“有时”的,不是无限的,这里的分寸把握很精细。医学不能治愈一切疾病,不能治愈每一个病人。而患者也不要盲目相信医学的“本事”,对医学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就算治愈了,医生也应该客观地评估其成效。事实上,绝大多数医生都追求精湛的技术水平,试图做一个真正能“治愈”的人。这也是医学的人文性使然。
给病人以援助,是医学的经常性行为,也是医学的繁重任务,其社会意义大大超过了“治愈”。技术之外,医生常常要用温情去帮助病人。从古至今,一切医学技术都是对身处困境的人的帮助。医学的作用只是帮助而已,不必渲染夸大其“神奇”。通过医学的帮助,人们才能够找回健康、保持健康、传承健康。所以西方心理医生非常吃香,很受追捧。
安慰,是一种人性的传递,是在平等基础上的情感表达。安慰也是医学的一种责任,它饱含着深深的情感,决不能敷衍了事。如何学会安慰病人,坚持经常安慰病人,是一个大课题,很见功力!
在治病求医方面,国人经常陷入误区。在潜意识里,我们习惯于将有杰出才能的人“神化”,比如,我们常用“妙手回春”“药到病除”“神医再世”“起死回生”等溢美之词来夸赞一位医生医术高明。这种夸赞包含着病人对医生的敬意,但也无原则地神化了医生、神化了医术,会使人们对医学抱过高的期望。这种期望最终会让人产生错觉,认为这些医生无所不能。他们真的“无所不能”吗?
河南中医药大学一位老教授家对名老中医有一句很中肯的评价,他说:“人们应该理性看待这些老专家,他们确实经验丰富、学有所长、医德医术俱佳,是值得景仰的名医大家,但他们并非全知全能,他们也有不会治的病,也有治不好的病。”
老教授此番言论针对一个现象:患者往往追慕名医,不论大病小病都想找名医看,认为经名医诊治,就能药到病除。事实上,名医也只是在某些领域有所专长,而在另一些领域不太精通。有些病他们经验丰富,擅长治疗;有些病他们也不擅长治疗;有些病人,还有治愈的希望,他们能治好;有些病人,已经失去治疗时机,纵然医术再高,也是治不好的。
老教授此番话也说出了医学的局限性:我们对生命的认知还很有限,医学存在着局限性,再高明的医生也不是无所不能的,再精湛的医术也不能包治百病。西方对不少暂时被确定为“不治之症”的癌症患者、植物人,有的允许实行“安乐死”,看似不够人道,其实也是一种理性认识。
认识医学的局限性,才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医学的本质,正确看待治疗的过程,从而实现良好的医患沟通,完成最恰当的治疗。
关老博古通今的疏导,才让关山逐渐走出阴影。从此之后,关山治疗病人,经常是和颜悦色,几句话就拉近了和病人的距离。大家对这位更接地气的小神医更加喜爱了,不少小媳妇、大姑娘虽然爱红脸,但是也爱找他看病了。关老抚着长须,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
师徒治病,大多义诊,不收诊金,连用药也是先用他们从山上带来一些草药。需要购买的中药西药就让患者自己去药店,所以药店对关老师徒也是充满敬意,还不时送来一些坐椅、开水、凉茶。有些病人过意不去,就拿来自家种的蔬菜,鸡蛋鸭蛋,师徒俩是一概不收。后来有人送来一些草药,师徒俩倒是不客气了。
师徒俩义诊也不是做无用功,关老让关山用心体会形形色色的患者,了解他们的酸甜苦辣,家长里短,感受着生活的艰辛、人生的喜怒哀乐。每年的暑假比较集中的时间,关老还会安排1个月左右的时间,带着关山走遍周边的县城乡镇,一边行医一边体验城市乡村的风土人情。同时对医术的提高也在不断提高。
在邻县山区一个村子,师徒俩就遇到一个病例。一个中年农妇,带着两岁左右的孩子去山脚下的田地里挖地瓜,突然一只狼扑向那个独自玩耍的孩子,危急关头,农妇捧起一筐四五十斤的地瓜砸向狼,女汉子的彪悍吓跑了那头狼,孩子得救了,但是农妇的手却保持着扔的架势无法放下来。
四处求医无果,恰好关老师徒游医到此。问清得病缘由和求医经过后,关老不做声,有意让关山下手。关山考虑一会儿,与农妇的丈夫耳语一番,然后只留下农妇一人在卧室紧贴柱子而立,关山上前一步做势就要拉下她的裤子。农妇一着急,双手急忙护住自己的裤腰带。关山退后好几步,笑眯眯地看着满脸羞红的农妇,“这下子手好了吧?”
农妇一愣,然后挥舞双手,开心地大叫:“我的手好了!我的手好了!”
男主人和关老等人一拥而进,男主人膝盖一弯就要下跪,关山连忙扶住,“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再说大嫂是自己治好了自己。”
夫妇俩都愣住了,怎么是自己治好了自己?关山接着解释,“当时大嫂救子心切,激发了人体潜力,精神一松,损伤的神经和肌肉一时无法恢复。刚才我假装要拉下她的裤子,她一紧张又激发了自己的潜力,损伤的神经和肌肉便恢复了,双手当然也就是好了。所以说是她自己救了自己!”
原来医学中也有一门天医,提倡医者自医,不药而愈。这个病例也让关山的医术进入一个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