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80年代的初中生 ...
-
身处于中国80以及90年代的农村人,除了少数几个读了个小学或者初中 ,稍微有了点远见的家长外,大多数都还只是无知的阶段。仅仅处于对孩子的消盲阶段。而我的爷爷奶奶,(也就是论常理所说的姥姥姥爷,只不过由于可爱的我的父亲是倒插门所以就和别人家的稍微有一丢丢区别)是我们村少有的念过书,知书达理的人,我的小爷爷也是知识分子,所以对我妈妈的教育还是比一般人稍微强一点。
而处于80,90年代的初中生呢,往往迫于家庭的压力,以及当年师范类的优惠政策,大部分选择在初中毕业时考去师范,以获得成为教师的资格。
我的爸爸妈妈恰巧就处于那样的一个时期进行中考。80,90年代的乡村教育下初中生对师范的执着,就像现在的高中生对于高考的执着一样,甚至比高考还更加执着。
对于我们来说,高考是转折,但不是决定。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考师范就是决定的时机,在那个由于家里孩子太多,有时候会吃不饱的年带来说,一个师范生对他们整个家庭产生的经济上的帮助是远远超乎我们想象的。
身为95后的我,没有经历过那样的年代,但是从我父母的口中可以窥见一二。我的母亲很优秀,当初全县第三上的师范,但是,看她当初的初中毕业照时,一个身高不足150的女孩子,站在后排边缘,问其缘由,竟是背英语单词太迟了,老师去教室拖出来照的照片。我不禁想,在我的高中我是否也曾经这么努力过,我回想一下,似乎是没有,记忆力没有出现过关于这些的任何一个片段。
我的父亲呢,他也一样优秀,但是优秀的方式和我妈妈不太一样,妈妈属于天生聪颖但是很努力的,爸爸纯粹能上师范就是因为执着和踏实。爸爸比大三岁,但是却只比妈妈早毕业一年,就是因为当初别人上初中的时候爸爸玩了两年,但是后来幡然醒悟,从初一开始重新学习,甚至比别人更加努力,更加用心。
爸爸妈妈很好的代表了80年代中考的初中生,甚至于现在的高中生。
妈妈说过,当初的她在下雪天,从家里往县城的初中走路30公里到达,而同一天我的表姨从县城的初中辍学回老家。像极了一场关于学习的记录广告,但是现实真的比小说的剧情还魔幻,甚至于神奇。
80年代的初中,除了学习,课余很神奇,比如我初中,也就是我妈妈的初中,学校院子里最大的两颗老柳树,就是母亲他们那一届学生种下的,到现在依旧在那个院子里,没有丝毫的挪动。
而缺电,缺水也是那个年代的日常。妈妈曾说过,为了学习,曾经在砖堆中度过过很多个夜晚,晚上宿舍很黑,在建中的学校宿舍施工工地的那一盏灯照亮了我妈妈的整个人生。
我的爸爸相对于妈妈来说家境更为贫寒,哪会有什么县城的初中读,只是在我们老家的初中上学,哪会有什么施工队的电灯供以看书呢,有的只不过是在闲暇时间捡一些东西换钱,热后换煤油罢了,唯一的光源只是那一盏小小的煤油灯罢了。
80,90年代的初中生,没有优越的生活,舒适的环境,但是他们善于在不幸中找到幸福,在艰苦中创造美好,有多少80,90年代的初中生像我的父母一样,为了改变,为了自己的以后而在煤油灯下,烛光里,有一点光亮的转堆中努力着,奋斗者,成长着也在努力改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