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升职打怪第一关:挽回秦吉姆的芳心 ...

  •   2009年8月7日 立秋
      MSN签名:不能只知道埋头干活,你还得抬头看路。

      过去两周我一直忙碌,全神贯注于打怪升职。
      打怪升职果然好玩,这东西一旦掌握了诀窍,很容易上瘾,比打游戏有意思多了。游戏最开始的乐趣在于慢慢摸索探宝,每次有所收获必定很有成就感,但是通常玩到上手后就发现只不过是打怪攒分捡宝贝,多了也腻。我是个没长性的人,从没一款游戏打通关。网游比单机的更容易吸引人在于网游增加了变数——人。其实骨子里一样是打怪攒分捡宝贝,只不过可以看顺眼的就团队合作,看不顺眼就挥刀狂砍,比现实生活来得更直截了当,因此特别有发泄的快感。人总是喜欢跟人玩。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孔子看来也是个大玩家,深谙游戏之道。
      这样一分析,升职游戏的乐趣就很明白——这是一款人的游戏,跟人一起玩,玩的就是人,打工攒资历挣工资。人的参与会带来变数,人跟人玩的游戏那就根本没有定数可言,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随时处于警觉状态,跟在机场抛行李的缉毒犬一样,兴奋而激动。
      没玩过网游的人永远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上瘾。没得到陈刚点化以前的我,就是没开窍的陈年土豆,枉费在办公室混了多年,竟然只知道埋头干活,除了老婆孩子热炕头,根本不知道哪块云彩下雨。

      陈刚说:“不能只知道埋头干活,你还得抬头看路。”
      你得知道你的职业路径通往那里。当了居委会的小干事,你就得考虑一下如何能爬到组织部当科长。当了公司的小前台,你就得考虑怎么能混成人事总监。当了学校的实习老师,你就得想想怎么才能顶着名师的牌子开培训班赚一小时好几百的课时费。当了晋江网的编辑,你就得想着开出版公司做书商,也发掘个《藏地密码》或《鬼吹灯》,一票赚得盆满钵满脑满肠肥。
      对于我来说,当记者的职业选择其实很多,关键在于一点:记者不能干一辈子。这一行也是吃青春饭的,攒够经验和资历就该想怎么从良。
      陈刚给我指了两条路:第一:继续在媒体混,走记者——编辑——部门主任——主编——总编的道路。第二:转行去公关公司等企业做传播方面的工作。
      关键在于,陈刚一针见血:“无论走哪条路,你都得积极争取升职的机会,台阶是越走越高的。你永远停留在某一级,那就永远别想看到山顶的风景。”

      我面临的第一关是:如何塑造,或者更恰当的说,挽回在秦吉姆心中的形象。
      那天在办公室跟王照诗拍案大骂,这点对我的职业形象有流布深远的损害。主任是个中层职位,这个职位怎么说呢,西式的比喻是夹心饼干,中式的比喻是肉夹馍——负担起了粘合上下层、减少摩擦的作用,其实就是两头受气。所以中层干部必须有涵养,能受气。
      我呢,一封告状信我就哭哭啼啼,一篇文章我就暴跳如雷。这个烂脾气,谁敢用我?让我当主任,到时候秦吉姆和我,谁看谁的脸色还不定。
      所以,我面临一个重任,就是在短时间内挽回秦吉姆的芳心,获得他的信任,让他相信我已经成熟,而且具有足够的自制力。
      我问陈刚:“那我真当了主任,还是这个臭脾气,怎么办?”
      陈刚说:“你管那么多。升职的目的是升到你想要的职位,是让别人以为你能胜任。至于你能不能干好,那可以在职位上慢慢磨练。”
      此人真是千年老狐狸精。

      首先,我找秦吉姆汇报工作进展。
      秦吉姆的办公室门一如既往的大敞着,我一反以前的吊儿郎当,站在门口敲门,然后热情得对着他笑。
      秦吉姆抬头,他是习惯性的未语先笑。我俩就那么对望着笑了一会儿。他用眼神示意我说话。我冲他眨眨眼睛,做调皮可爱状——陈刚说了,改变职场形象不等于改变性格,如果你行事风格一下子就变了,只怕领导会以为你脑壳坏掉,不找人修理你就不错了。所以我还得延续我的无厘头风格。
      秦吉姆终于意识到我貌似有好消息要传达,这次他笑得比较开心一些,嘴角弯弯上翘,几乎没笑出酒窝,问:“有好消息?”
      我满脸微笑,热情洋溢,踌躇满志,昂首挺胸——营造出战士凯旋的气氛,花木兰要在也就是我这个造型,嗯,可能盔甲得换一套大号的。
      我说:“那篇文章的事情,我已经摆平了。”要让领导知道我有解决难题的勇气和能力,最重要的是有结果。
      秦吉姆笑得灿烂,显然放心了,眼睛闪闪亮。
      其实以他的职业地位和资历,他不会在乎某一篇文章的对错或某一个企业的喜怒,让他烦恼的其实是员工之间的人际问题。对于以办公室斗争为乐的某些极品领导来说那不算啥,但是秦吉姆的本尊就是个喜欢一团和气的绅士,工作上又是个非常有合作精神的好人。早上我跟王照诗的争吵才是最让他头疼的。他现在高兴的,于是说是因为我所谓的“摆平”,不如说是因为看到我恢复了好心情。
      我继续说:“我找了CAM公关公司的人,跟他们做了解释。当然,我没有说是因为我们内部的沟通不力。”把所有跟同事的不愉快甚至争吵归为一句“沟通不力”,这样既说明了事实,又避免了负面表述,更避免暗示领导的能力不足以管住下属。
      “沟通不力”这一词组没有把责任怪到任何一方的头上,可又指出了问题,同时也说明了今后有待提高——实在是居家旅行、行走职场的必备良药。
      我继续:“我的解释是:我们报纸有鲜明的风格,抢眼抓人的标题就是其中之一。我们更强调平衡的基于事实的报道。因此,基于上述考虑,我们打算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为CAM改善媒体形象,因为这篇文章的正文很正面,如果标题也正面,就怕读者会当作公关稿,这样效果不好。我们采用了标题和正文相互平衡的策略,逐渐过渡,慢慢增加正面曝光。”
      秦吉姆向后靠着,双手支在桌子沿上,嘴角含笑,双目那叫一个炯炯有神。虽然他一向都尽量耐心和专注地听人说话,但他的眼神告诉我,这次不是客气,他是真得很认真在听。他频频点头,赞扬道:“Great answer.”
      我也很得意:看来陈刚没有夸错,我貌似还真有吃职场这碗饭的潜质——睁着眼睛说瞎话都能说得声情并茂,催人泪下,起码能催出领导的赞美来。
      我继续汇报成绩:“陈先生接受了我的解释。当然,你知道公关公司的人总是怕客户生气,对这些所谓负面的报道总是大惊小怪。总之,经过充分的沟通和协商,陈先生表示会继续配合我们的工作。但是我们需要跟公关公司搞好关系,毕竟他们经常给我们提供新闻线索,是新闻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对吧?”
      陈刚教导我,一定要从领导的角度看问题,说话不要老是用“我”,而要用“我们”。主语的变化暗示了一个人眼界的变化,同时也把我跟秦吉姆无形中划进了一个圈子,成了利益共同体。
      我最后的反问也是一项技巧:不能老是我自吹自擂,得把听众也involve进来,involve这个英文单词我很喜欢,中文大概是“把某人卷进某事”的意思,精辟。
      秦吉姆立刻中招,做出了反应:“Sure!你这么看问题是好,很全面。”
      得到领导的表扬不能跟3折抢到了新款鞋子一样疯疯癫癫,要矜持,要淡定,好像被无数小LOLI拥戴着的郭小四一样。不要谦虚,你得让领导感觉到你“值得拥有”,当然也不能居功自傲,我说:“Thanks.其实上次您给大家做培训时讲过当今中国的新闻产业链,我很受启发。”
      秦吉姆对我的马屁显得很矜持,很淡定。这说明他很受用。
      我俩相对会心一笑——跟领导很有默契的互相推捧,真是愉快的体验啊。
      我接着说:“CAM那边呢,我也给麦当劳先生打了电话。我当然是不会道歉的,因为这关系到我们报社的脸面。我们对企业必须保持不卑不亢的姿态,这样才能赢得他们的尊重,这也是出于做媒体的职业荣誉感。麦当劳先生说能够理解我们的考虑,但是他也希望能跟我们有更多接触,尽快有更深一步的合作。我想这个应该也是符合我们的战略的,对吗?事情大概就是这样,您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尽快安排再给CAM做一次更正面的采访呢?”
      成绩汇报完了,最后还得提出更多建议,显得有始有终。
      秦吉姆点头:“我想应该再做一次。或者换一个角度,比如企业社会责任,这样可以写得比较正面。”
      我立马领了任务。
      我起身走人,走到门口,我假装才想起来,回头说:“哦,我差点忘记了,CAM的全球CEO给我写了邮件,说文章写得不错。”
      秦吉姆已经被我营造的好气氛逗得心情很好,这最后一个也是真正重磅的好消息,在他最意想不到的时刻抛出,无疑把他的心情推向了更高点。他的微笑扩展成了一圈圈涟漪,笑得像只招财猫,连说:“Great news! Michelle, well done! Good job!”
      他让我把邮件转发给他。
      我表面淡定,内心已经高兴得翻了无数跟头了。
      陈刚真是个千年狐狸精。
      所有的一切,都在他的安排和意料之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