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生长环境 ...

  •   李芸在二婶的介绍下,嫁去了对方娘家同村的一户普通人家,并在二十五岁时生下了许清。

      因为是个女孩,又说属相相克,婆婆不是很待见这个孙女。
      不管甚至觉得女孩念书并没有长进,所以在入学时比其他同龄人要晚上一点。

      由于爷爷家的人不在乎孩子上学的事,所以这些全由孩子的外公外婆来张罗。

      他们是务农的,身上没有那么多钱,且从一开始也轮不到让他们来交学杂费,便让孩子朝家里要,到学校交学费那天,是外婆陪着一起去的,孩子的爸爸带着一麻袋的硬币拎到了校长的办公室,一行人数了很久。

      原先她还是养在爸爸家的。
      后来某天因为她的事,妈妈同爷爷奶奶打了起来,打的满身是伤。
      再加上原本就不待见她们娘俩,所以妈妈干脆带着她一起去了外公家。

      关于这件事,以及后来的很多事,就是她那个年龄该有的记忆,也全都没有印象。

      自从爷爷和外公家在她七岁那年,名义上闹翻以后,两家几乎没什么来往。
      印象中记忆深刻的是每年逢年过节,都是她一人穿梭小路,走上将近半小时的路程去找爸爸那边的亲戚。
      他最爱去的地方是二伯家,堂哥会带着她一起吃饭,玩耍,看电视,偶尔还会和哥哥的朋友一起下象棋,只是每次都输得很惨。

      前几年的年夜饭,她都是在二伯家吃的。

      可爸爸好像不喜欢他们家,每次都是在那里没待多久就让她离开,她不想都不行。
      就连她趁着过年的时间去姑姑家同她们家的两个姑娘玩都不可以,还会同自己说:“她们都不是好人,不要和她们相处知不知道,你吃完饭了就去你妈妈那里,别在这里待。”她想去的地方都给反驳了,甚至只愿意让她待在家里。

      她那时稍微高兴点的事,就是二爷爷家的大伯会给钱让姑姑和二妈两个带她去新衣服,新鞋子,新头饰,穿着新的东西好好得过个年。

      这样简单的日子好像没过多久,爷爷就带着爸爸非要带着妈妈回去,说要再添个小弟弟。
      妈妈不肯同他们撕扯起来,
      可惜再不愿,毕竟没有离婚,所以还是被扭了回去,连带着她这个拖油瓶一起。

      她那时还在上学,知道这消息时,外婆就一直催着她走,催着她回那个并没有多少好印象的家。
      一路上,除了她自己,都没有其他人,她怎么都找不到妈妈。
      所以她又跑回了原来妈妈住了二十多年的家,却发现依然没有身影。

      外婆和她说:“你再回你爸爸那,看看你妈妈在不在,要是找不到的话,你就再回来。”听到这话,她又立即出了门。

      往常半小时的路程,她现在觉得异常漫长,一路上都是嚎啕大哭,她找不到妈妈了,爸爸和爷爷奶奶也都不要她了。
      她就是个没人要的小孩!

      回到外婆家时,她把眼泪擦干抹净,小声地开口说:“我在爸爸那里没找到妈妈。”外公他们对此好像没有太多意外,只是同她说:“你晚上就同我们睡吧。”

      睡在陌生的床上,许清愣是没有流一滴眼泪,就连外婆说她没心没肝,也强忍着没有流。

      因为他们说过,
      不喜欢流眼泪的孩子。
      所以即便被误解,也要强撑着说没有。

      再后来,妈妈回来的情形是怎么样的,她没有印象。
      模糊记忆中好像是说她独自跑去了离家有几百公里,外婆的小妹妹家那里去了。

      也是从那以后,爸爸那边没人过来再闹过,而她也正常得继续在妈妈的妈妈家生活。

      这样的日子,平平淡淡的也没什么不好。

      听人说,有的记忆不记得,是大脑潜意识为了保护自己才隐藏的。
      她记忆中听到最多的就是爸爸家那边的人怎么怎么不好,奶奶多么重男轻女,少与那边的人打交道之类的话,每次说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还会经常说,你妈妈照顾你不容易,长大了可不要忘记她,去哪里都得把她带着,除了你,她还有谁可以依靠。
      你妈妈是个老好的人,不要总是同她拌嘴。
      你书读到哪里去了,是非不分了是不是,我说了不要同你爸爸那边的人交往,他们那边没一个好人,这还要我和你说很多遍嘛。
      以后,你就抓住你舅舅这边的人就可以了,那边的人少打交道。
      小时候不管你,现在长大了,有能耐了,能赚钱了,所以一个两个喊你,小时候哪有人管你。
      要不是我们,哪还有人要你,我们养你,也不指望你养我们,主要是为了你妈,到哪里别把你妈忘记了就行。
      …………

      妈妈是外婆的第四个孩子,从前孩子多,还都是隔着几年就生的,照养不过来。
      李芸就躺在摇篮里,醒来就望着天花板上的灯,时间一长,眼睛就出现了一点问题,不过是能正常使用的,且有时视力还是很好的,就是晚上看东西也不差。

      不太幸运的是,小时候生病被妈妈多喂了半粒药,差点给药过去,那大夫说:“救是救回来了,脑子多少肯定有影响。”

      长大后出落得很标志,虽然手脚慢,但还是很勤快,什么都不怕的。
      在家做姑娘时,敢一人带着家里的收音机到荒无人烟的后山,在深更半夜看西瓜,等到家里有人还喊她换班。
      就是后来回娘家待着时,种秧苗,择棉花,割水稻,拉板车,各种活也都是不在话下。

      她没读过书,所以什么字都不认识,再加上小时候脑子受过影响,教她写的字也是念很多遍都不会,就是教认钱也得教很多遍,也才勉强认识几个数,下次再问时,还是不知道什么钱用掉多少还剩多少,幸好的是每次都会长进一点。

      许清听妈妈说过,在她年轻的时候,认识了个很不错的小伙,只是有缘无分,被二婶介绍给了她同村的一户人家。

      那家孩子排行老三,大妈妈四岁,平常寡言少语,整天呆在家里不爱出门。

      这两家不知怎么,一来二去就同意了。
      听外婆她们的意思是,想来亲戚介绍的也没什么问题。

      在妈妈的口述中,爸爸几乎没去工作过。
      在她的印象里,爸爸写的一手好字,没事时就喜欢念叨,经常把自己搞得蓬头垢面,煮得饭菜也是难以下食,经常会和爷爷奶奶吵架。
      偶然间,她知晓原来爸爸患有精神病。

      精神病?!
      这个词,想都不敢想,可从对方奇怪的举动,不同于常人的呓语,方方面面都在告诉自己这是真的。

      知晓的时候,他的症状还算有点清醒,还会带她一同去楼上一起住,问问近况,书读得怎么样,要么就是跟着广播一起念叨。

      就是出去上学缺学费时去找,他还会说存的钱的日期还没到,不过还是把卡给她到街上取钱。
      小两千,是得去了多少补助慢慢存下来的。

      在之后的十年里,听说他时常会跑出去,到别人家店里闹事,还会去骚扰别人,被警察抓走送去了精神病院,最后是爷爷他们去把人给保释了出来,他便就在房里不常出门了。

      就是连她这个女儿也不认识。
      亲情呼唤,还是敲门都不应。

      敲门的声音大一点,他也会出门辩驳几句,就是有的人也是认识的。

      许清瞧着开门的父亲,泪眼婆娑,老了。
      对方已经不认识自己了,说了几遍是谁,也只说她个子不高,你妈妈是不给你吃饭嘛,现在还念书不,英语还是要学哦。
      你那书不要的话,别卖了,都给我啊。

      “你现在在哪里上班啊?”
      “H市。”
      “好啊,那有空带我去看看,我啊,去你上班的地方看看。”
      “哪有人跑去人上班的地方看看的啊。”
      “那怎么不行了,我去找你们老板谈谈话,”他说的津津有味,并说:“过年的时候,带我去H市玩上几天,我就住你那里,我跟你说,我几年前还跑去哪里玩过。”

      他的话被姑爷给打断了,“你女儿过来没有什么东西给啊。”这一声说完,男子跑去了屋里,许清的眼泪忍不住的流,身旁的人拍拍肩膀,“没什么好哭的。”

      话音刚落,里面的男子走过来递给她两斤茶叶,“这是我做了很久的,只能你一人喝啊。”说完硬塞到她手里,让人不要丢下。

      然后就嚷嚷着让他们离开,姑爷拦门,他说:“别再拍了!门都给你拍坏了,有什么事喊就行了。”可在这之前是拍了很久的门都没开,还是姑爷说再不开就把门卸下才开的。

      直到门关上,里面人的脸庞不再出现,她才真正体会到父亲是真的变了。

      家,
      早已不成样子。

      客厅的电风扇,各个角落爬满了黑色的蜘蛛网,家里摆放着各种纸板,木头。

      现在,
      就是楼上,房间都不是她能去的地方了。

      不知道,
      他是不是还很喜欢在天台那里摆放着放了许久开始发臭的黄豆酱。

      手里还提溜着方才递给她的茶叶,二妈看了眼说:“这都发麻了,直接扔掉吧。”有两斤重呢,记得之前他之前还给过她发了霉的瓜子。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生长环境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