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番外3:荀彧之死 ...

  •   “文若,孤要你给孤一句实话,如果当初你没有选择离开袁绍,你如今也会如同你那兄长一样,坚定不移的留在河北支持那庞山民吗?”

      “就如同兄长始终相信那燕王才是能平定天下之人,甚至为此可以放弃整个家族一样,臣当初会愿意弃袁绍投奔主公,亦是因为臣真正相信主公是能扶持汉室,平乱除奸的人。”

      “人人皆言世家只图自己利益,不会在乎效力的主子是谁,但我荀家人从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志向,臣也始终相信主公是值得臣效力之人。”

      “可是时至今日,臣唯有“失望”二字。”

      这是荀彧跟曹操最后的对话。
      ---------------------------------------
      其实荀彧会用如此激烈的方式表达对曹操的不满早从去年就有预兆,原来曹操自从当年衣带诏事件之事后就一直有废掉献帝另立新帝的意图,想找个年纪小更容易被自己控制的,却都是荀彧苦苦劝阻。

      也许真是因为这一世的情况大为不同,尤其是庞山民的窜出让人警惕,荀彧对曹操的步步高升忍耐至今,甚至当初的三王并封他都未置一词。

      因为他很清楚自己兄长的个性,庞山民虽然年轻,可能够让荀谌这样死心塌地的为他效忠.甚至可以让他放弃整个家族.放弃与他们兄弟团聚的人,又怎么可能会是简单人物?

      而这样的人如果真的平定天下,试问他是会自己坐上那个位置还是支持汉室?相信答案已经很清楚了不是吗?

      如果真是如此,那他宁可将赌注赌在曹操身上,这一点从他当初决定离开袁绍,与荀谌分道扬镳时就从未改变过。
      -------------------------------------
      其实他跟荀谌的想法始终不同,荀谌从一开始就不认为曹操是个值得效忠的主子,袁绍袁术兄弟就算再怎么不中用,至少从未因私人恩怨屠杀百姓啊。

      当时他决定要离开袁绍时,性子向来都十分温和的两兄弟还为此起了不小的争执。

      更重要的是,荀谌虽然始终没有明说,但精明如荀彧又怎么会看不出来自己这个四哥心里并不认同他“兴复汉室”的念头呢。

      很多人都猜测他们兄弟各事一主是为了给彼此跟家族留后路,但事情其实真的没那么复杂,他们真的就只是看法不同罢了。

      当初曹操几次要他跟荀衍写信劝荀谌转投自己,他跟三哥其实心裡都很清楚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就因为他们太了解荀谌的个性了。

      后来果然不出他们所料哪,荀谌不但严词拒绝,还痛斥曹操在徐州屠城以及在官渡时坑杀袁绍降兵的事情。

      荀谌甚至直指曹操连刘璋都比不上,刘璋就算再怎么软弱无能,至少他还有着一颗体恤百姓的仁心,在如今这么混乱的世道下,他却仍然愿意无私的拿出粮食来帮助冀州,可是曹操呢?

      真的是不留一分情面不是?

      尽管几封信中他们其实都看得出来荀谌心里并不比他们好受,他并非不想念他们,可亲情却丝毫都动摇不了他的决心,因为这就是他荀家人的作风。

      只是曹操的态度却让他越来越心寒啊。
      ----------------------------------------
      而真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便是去年底国丈伏完意图联络外地诸侯杀死曹操的事了。

      那时伏皇后眼见曹操日亦猖狂,担心他随时可能窜位,可如今整个朝堂几乎都是曹操的人,他们根本不知道谁能信任。

      唯一一个还靠得住的便只有自己的父亲了。

      因此去年十二月底皇后利用即将过年的机会,托亲近的内侍借送东西的机会将一封信送到父亲手中,求他设法除去曹操。

      伏完认为曹操手下心腹太多,得一口气连根拔除才能免除后患,而这不是他们的力量单独可以办到的。

      最好的方式就是由献帝下密诏给各地诸侯,让他们同时起兵讨伐曹操,到时他们由内举兵才有机会成功。
      --------------------------------------
      偏偏送信的内侍在回宫时竟与曹操当面碰上。

      本来新年期间曹操心情正好,压根没想到那上头去,就只是随口问个几句,没想到这内侍因为太过紧张让曹操起疑,竟被搜出伏完给皇后的回信。

      曹操看了自然是怒不可遏啊。

      曹操立刻下令心腹将伏家团团围住,伏家上下一百多口人全部被抓,並在府中大肆搜查。

      也不知道这伏完是太笨还是真的忘记了,居然没有烧毁皇后给他的信,这下是人赃俱获。

      事情一暴露伏家全族遭诛,伏皇后亦被囚禁冷宫。

      可最糟糕的一点就是,曹操要荀彧亲自送毒酒去给伏皇后,其实就是要逼荀彧做出选择。

      没想到荀彧却是长跪不起,说什么都不愿做这事,更直言为人臣子无论如何都不该如此犯上。

      他这等于是告诉曹操,他是皇帝的臣子,不是曹操的臣子啊。

      试问以曹操的个性是如何能忍受这个?荀彧是已经跟了他超过二十年的人啊。

      如果不是那时正忙着出征徐州的事,大大小小的事一时还离不开荀彧,曹操不会忍大半年才摊牌。

      那日荀彧到王宫求见,其实已经做了孤注一掷的准备,不然也不会与曹操有那样一番对话了。

      只是曹操怎么样也没想到,荀彧竟完全不给他留一分退后的余地,出了王府直接就一头撞在石阶上。

      他这是用自己的生命来向曹操做最后的抗议啊,更是用这种手段来让全天下看清曹操的野心。

      试问闻名天下的荀令君被曹操活活逼死了,天下的士子会对曹操如何寒心?

      以荀彧的个性如果不是真的对曹操彻底死心,又怎么会这样做?

      四哥啊,或许你的想法是对的吧?或许这汉室真的已经扶不起来了吧,可如果真的有人得为汉室做最后的牺牲,那我宁可这祭品是我自己,這是荀彧在閉上眼之前最後的念頭。
      -------------------------------------------
      或许真是年纪到了的人容易怀念过去吧,这些年荀彧有时会想起幼时在颖川家乡的事,荀家是名门大族,虽然还谈不上富贵滔天,至少也还是衣食无缺的。

      自己是家中么子,由于最上面的两个哥哥早夭,父亲膝下只剩下了他们三兄弟。

      荀家以儒学大家闻名于天下,他的六叔父荀爽更是一代大儒,可三哥偏偏格外热衷武艺,一心只想着有朝一日可以上战场杀敌,父亲骂了他好几次都没用,最后索性撂下手不管了。

      比较起来他跟四哥对武艺就真的没什么兴趣了,虽说世家子弟都需习六艺,可自己也就是为了防身起见学了几招罢了。

      而四哥更是在娴熟了骑术之后,便再也不肯多花一分心思在武艺上,整日埋首书堆,竟真的成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哪。

      可或许也是因为如此吧,小时候他跟荀谌的感情却是特别好,更在荀衍之上。

      是啊,往日的时光总是特别让人怀念,谁又曾想到日后呢?
      ----------------------------------------
      不论是族人还是外人眼中,始终认为他是他们这辈中最聪明,也最为通透之人,他们习惯用各种赞美的句子加在他身上,却少有人了解他身上的压力有多么沉重?

      就如同公达曾对他说过的“我初次见到叔父时,叔父不过仅有十岁,可给人的感觉却跟二十岁三十岁的人一样,完全没有一个十岁孩童该有的天真。”

      果然不愧是公达啊,总是能够那么轻易的看穿一个人的本质。

      其实公达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从小到大承受的一切远比他们更多,自幼父母双亡,由祖父荀昙抚养,可荀昙却因卷入党锢之事,在忧愤之下早早离世,使得公达只能辗转寄住在本家的各长辈家中足足五年。

      或许也是因为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伯祖与祖父深受朝廷腐败之害,让公达想报国的心比他们更为强烈,不然又怎么会有当初刺董卓的事?只是.............。

      时间越久他有时候真的会怀疑自己当初把公达推荐给曹操是对还是不对了?不然两人的看法怎么会越来越背道而驰.甚至越行越远了呢?

      或许............真的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了吧。
      ----------------------------------
      他与曹操摊牌的前两天,公达倒是到家里来找过他,只是自己并没有见他,只以身体不适推拒了。

      公达是最了解他的人,这两年四周的好友同僚都不断有人劝他向曹操让步,三哥甚至曾在信中直白的说过,在这世上他已经等于失去一个弟弟了,难道他真的忍心要让他再失去仅剩的一个?

      讲真的,如果说他曾经哪一刻意念有丝毫的动摇过,那大概就是看到荀衍的这封信的时候吧。

      他又岂是毫无感情之人呢?可心里的那份责任感让他无法对曹操做的一切视而不见。

      而這其中唯独公达始终没有开过口,不就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心如磐石吗?

      既然如此,是又何必在这最后关头再来见他呢?見了又有何用?他应该很清楚改变不了自己了啊。

      他只让下人告诉公达,如果他真的还有那么一分顾念这数十年的叔姪之情的话,那以后就麻烦他多少替自己顾着这一家老小吧。

      他跟公达都是能靠着智谋纵横于天下的人,可世上却仍有着他们改变不了的事,就像他改变不了自己学生的决定一样。

      公达跟那诸葛亮有过一段师徒之情他们还是赤壁之后才知道的,当时是把所有人都吓了一大跳啊,也包括他在内。

      只是这些年曹操多次要公达去找诸葛亮的弟弟,他看得出来这让他十分为难啊。

      荆州

      这日正好荆冀大部份文武都聚在荆州府衙,一谈起这事人人都是心情沉重,不只是为荀彧叹息,更是担心荀谌。

      “这事是要怎么告诉荀军师?”傅巽忧心忡忡:荀军师的病才刚好啊,就怕他承受不了。

      “我不认为友若有那么脆弱”蒯越摇头:他什么大风大浪没经过。

      其他人互相对望,却是没人敢接话。

      “倒是荀军师身边的护卫都安排好了吧?”法正开口:那边的手脚是越来越难看了,要是出什么差错我们怎么跟主公交代?

      “早已安排妥当了”王威点头:那边欺负荀军师不会武功,这几个月是好几次的上门骚扰,他们还以为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呢。
      ---------------------------------------
      刘备自从知道荀谌这两个月在荆州养病后,那是多次派人上门,而且话讲得非常难听,尤其当他知道庞山民特别把荀谌的独子荀闳接到荆州来陪伴他之后,更是几次意图动手。

      荀闳今年才十五岁,又是荀谌快四十岁才有的儿子,自然是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了。

      还好侍卫看守的紧,总算没让他们得逞。

      “那边厚脸色的程度我直到现在才算是见识了”诸葛均满脸的厌恶:之前在叔父坟前闹成那样他们还嫌不够,现在连荀军师都敢找上。

      今年七月碰上诸葛玄六十岁的冥诞,由于蒯祺跟庞山民還在成都,没办法到场的緣故,诸葛晴跟诸葛钰特别把整家子都带回荆州祭拜,没想到他們竟會在诸葛玄坟前碰上诸葛亮。

      当时两方是爆发激烈争吵,诸葛亮毫不客气的指责庞山民不知满足,一再吞并刘家土地,还跟诸葛均拉扯起来,结果当场挨了诸葛钰一个大耳光。

      姐弟.兄弟四人彻底翻脸。
      -------------------------------------
      “倒是阿均,你行李都收拾好了吧”蒯祺實在不想再提诸葛亮,只是这样问诸葛均。

      “都收拾好了”诸葛均点头:二姐夫的意思是要我们一家跟着冀州的军队一起回去,我们都已经准备好了。

      庞山民刚回荆州时就跟诸葛均讲了,要调他去并州任从事,诸葛均是十分兴奋跟期待啊。

      而这也是为什么会让诸葛亮这么不爽的原因之一吧?

      诸葛亮别的事情或许控制不了了,可他却不会那么轻易的放弃这个自幼只会跟在他后面的小弟,诸葛均去长沙之后他是一再的上门骚扰,两兄弟早已形同陌路,再加上他向来也不怎么把向朗放在眼里,更存了想不费力的得到长沙的心思,有一次竟然公然上太守衙门叫嚣。

      结果那次他的手下被杀了好几个哪。
      --------------------------------------
      诸葛亮跟向朗虽然是师兄弟,但两人却长期不合,过去常起争执。

      更重要的是向朗不只一次当着所有人的面落诸葛亮的面子,他又是出身荆州望族,在他们师兄弟中是最早任官的,让诸葛亮更不是滋味了。

      诸葛亮从以前就不只一次当着向朗的面冷嘲热讽,说他不过是沾了家族的光才能当个小官罢了,结果有次当场挨了司马徽一个耳光,说他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目无尊长了?

      这下他是越发记恨向朗了。

      诸葛亮跟徐庶自恃才能,讲真的从未真的把这些师兄弟放在眼里,加上孟公威他们当初完全无视刘备的拉拢,而且几次当众痛骂他们,那是更让两人火大。

      更别说庞山民一得荆州,向朗居然从县长一下子升到长沙太守啊。

      诸葛亮屡次骚扰是彻底惹火了向朗以及长沙的其他官员,因此也是整个荆州最早跟他们动手的。
      ---------------------------------
      “去并州之后可要好好办事”蒯祺在诸葛均肩上一拍:辛军师这几个月怕是回不了并州了,那边正需要人手呢。

      “我知道”诸葛均满脸都是笑:如今升了官,我自然是要更加努力了,尤其别的先不讲,光是想到以后能跟着辛军师办事,我高兴得都快飞了呢。

      辛评在这次西蜀的战事中屡出计谋,尤其是在雒城一战,庞山民能这么快拿下益州他堪称第一功臣哪。

      “你啊,在這裡我可要先给你一个忠告啊”审配一脸认真的说:这些话最好别当着辛军师的面說出來,他向来就不喜欢这种奉承的话。

      “就是”庞统半开玩笑的说:你别看辛军师平日里温和,他发起脾气来可是很吓人的喔。

      “可以不要把我说成像什么凶神恶煞似的吗?”这时门口传来辛评的声音。

      “仲治,子初”蒯越先看到了,喊出声来。
      ---------------------------------------
      所有人都轉過頭去,果然只见辛评跟刘巴带着几个人走进来。

      “辛军师,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的?”法正开口问。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番外3:荀彧之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