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 12 章 ...

  •   女方这么做,无外乎两个原因。

      要么是,女方的父母疼惜女儿,觉得她出嫁的太早,想多留她一段日子。不够极少有人家会这么做,毕竟聘礼这个事是一早两家就商量好了的,临时反悔,出尔反尔,这会让这家人在邻里之间失信,显得没有原则。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家人缺钱,想霸占女儿的聘礼。八两的聘礼本来就算多的,在男方上门下聘的时候,坐地起价又加六两,摆明了就是狮子大开口。

      一般来说,男方给女方的聘礼,女方家的父母会收一部分,剩下一部分留给新娘,放到她的嫁妆里。如果女方全收,一点都不给新娘,那就跟卖女儿一样。别人倒是不好说什么,但是却没有人敢把女儿嫁到这家来了。

      刘家之所以这么做,大家心里其实都猜到原因。

      刘老爹有六个姑娘,却只有一个儿子。而且,这个独苗苗一样的宝贝儿子还有一个要命的恶习——赌钱。

      因着儿子这烧钱的爱好,刘老爹老两口不知道贴了多少钱进去。卖了地不够,还要卖房。直到到了大女儿适婚的年纪,有人上门提亲,刘老爹才算是找到了能填补儿子这个无底洞的方法——霸占女儿的聘礼。

      刘老爹有六个女儿,这个说给李成的是最小的女儿,刘六妹。刘老爹上面的五个姑娘这些年都被他一个一个嫁了出去,同时他也利用那些聘礼还了不少赌债。

      但是这并没有让小儿子戒掉这个爱好,反让让他觉得有恃无恐,越赌越大。

      眼见着儿子欠的赌债越来愈多,刘老爹也是走投无路了。能卖的田地屋宅都卖了,女儿也只剩下一个了。此时李家来上门提亲,给了刘老爹一个最后的希望。

      之前要八两,后来又要再加上六两,是因为这些日子刘家的小儿子又欠了一笔赌债,所以刘老爹才会临时加价。

      按理说,刘家的包袱并不比李家的小。更甚者,有刘家的小儿子在,刘家就会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李家人怎么会给李成挑到这样一个岳家。

      李成能够拖到现在都还说不上亲,不仅仅是因为他像曾氏一样偷奸耍滑,好吃懒做,还因为他不太自重。

      在李成十三四岁的时候,李老汉托人找关系,把他送到县里的一个小酒楼里给别人当跑堂的。

      他一个年纪轻轻的乡下小伙子,突然来到比陆家村繁华热闹十几倍的县里,一下子就迷失了双眼。

      他刚去没多久就被同时跑堂的几个大一点的小伙子带去青楼“开眼界”。

      至此之后,他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对这个事是迷上了。

      酒楼里跑堂的伙计每个月有两钱,然而去青楼,最便宜的妓子都要七钱。为了每个月能去一次,李成每次都回去找曾氏哭穷。

      曾氏自然不知道他要钱做什么,不过曾氏这个人对别人吝啬小气,对自己的儿子那是半点都不含糊的。要什么给什么,不然也不会养成李成这种个性。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月一次的青楼已经不能让李成满足了。于是李成又把目光打在了邻村的寡妇身上。一来二去,李成也还有几个相熟的寡妇。

      可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渐渐地,李成和几个村里的寡妇有勾搭的事也风言风语地传开了。

      一开始,李家人也是不相信的。自己家的孩子,自然是怎么的都是好。但是,时间一久,关于李成的绯闻还是没有消散,甚至还被传得有鼻子有眼的。这样一来,李家人的心中也渐渐起了怀疑。

      直到陆家村里有人亲眼看到李成早晨从一个寡妇家,衣冠不整地走出来,这件事才被定下实锤。
      李成毕竟是个男的,这件事即便他做得不好听,别人不也会指责他什么,大家只会说那寡妇不守妇道。

      但是李成的名声算是彻底坏了。这附近十里八乡的人,但凡是用心打听一下的,都知道这李成是个什么德行。稍微疼女儿一点的人家根本不会把女儿嫁给这样的人。所以李成才拖到现在。

      要不是遇上刘老爹这种不把女儿当人看的人,李家就是再有钱,都不会有人上门和李成结亲。所以说,这件事儿完全是王八看绿豆,谁也别嫌弃谁。

      曾氏听到李二柱抱怨,反唇相讥道:“二弟这是不知道养儿子的辛苦,自然不能理解这么我为什么这么操心。大郎毕竟是咱们老李家的香火,你这个当叔叔的,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大郎娶不上媳妇吧。”

      曾氏话里话外地炫耀着自己的优越感,讽刺二房只有三个姑娘。

      张二柱气得脸都红了,他什么时候说不让大郎娶媳妇了?他不过是对刘家坐地起价的卑劣行为实话实说,这有什么不对。大房除了会拿他没有儿子的事嘲笑挖苦之外还能说什么?

      曾氏看张二柱气得赤红的脸,得意地扯出一抹笑。

      张大柱知道此事自己应该出言打圆场,他也知道曾氏刚刚那话说得不地道,哪有人家哪痛就戳哪儿的。不过此时他选择了沉默,一如他在这个家里一贯的印象。

      他是有怨恨的,怨恨二弟能够读书,嫉妒三弟年纪不到没被征兵,更怨恨家人当初在他和父亲之间,把他推上了战场。最后他成了残废,而其他人都好好的。

      所以这些年来,他纵容媳妇曾氏偷懒耍滑,不干活;纵容自己的儿子不成器,让全家人都为他操心。他像是想把所有的不甘,嫉妒,怨恨统统都发泄给这个家里的所有人。这样,他才会觉得好受。

      张大柱已经变得心里病态了。

      见自己的未来岳父被曾氏气成这样,也没有一个人出来替他说话。徐言平用手敲了一下桌子,开口道:“大伯母这句话说得差了些,谁说岳父大人没有儿子?我和珍娘的亲事那是板上钉钉的,岳父自然就是我的父亲。怎么能说我不是他的儿子呢。”

      曾氏倒是没想到高高在上的徐公子会这么说,一时之间哑住了声。她不傻,知道现在家里吃的东西都是徐公子送来的,得罪谁都不能得罪衣食父母不是?

      李老汉听了半天,见徐言平似有生气之意。为了平息他的怒火,李老汉呵斥曾氏道:“混账的婆娘,什么话该说什么不该说,你自己心里没点?要是再让我听到你在这个家里挑拨离间,就把你送回娘家去。”

      曾氏听公公这般疾言厉色,缩了缩脖子,不再敢说话。

      房间内,又陷入了寂静。

      其实,李成这件事并不难。要么不合刘家结亲,那就什么事儿都没有了。要么就是继续结,那就再加六两的聘礼。

      让李家人选择不与刘家结亲不太可能。李成毕竟已经二十了,而且凭借他的那个臭名声,现在都说不到亲,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之后更是不好说亲。

      但是要是继续和刘家结亲,那必须还得拿出六两银子。要说李家真的拿不出银子了吗?那倒也不是,加上去年同存粮一起卖的粮食的钱,李家还是有六两多的存钱的。

      但是,这个钱是不能动的。之前倒春寒的时候,李家那么困难,一家人都没有焦虑的生存感,一方面是因为有徐家送的粮食,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有着这六两的不动款。它是在一家人到了生存危机,除非活不下去的时候才会动用。

      李家人在这胶着了大半天,说白了,就是在为动不动这六两的定款商议不下。

      没有人敢提这笔定款,曾氏也不敢。这是一家人生存最后的依仗,曾氏知道就算是自己撒泼耍赖都没有用。

      又是一阵令人窒息的安静,房间里只有喘气的声音。

      李老汉是李家的当家的,动不动这个钱,最后都是他说了算。

      曾氏见李老汉的面容从开始的纠结,到后来的无奈。她大概猜到李老汉想说什么了。

      曾氏觉得自己如果再不行动,自己儿子的这门婚事怕是要黄了。她心一横,冲过去,直接跪到徐言平的面前,哀求道:“徐公子,你大人有大量,原谅我刚刚说的话不对。但是大郎他将来也是你的大舅哥啊,你不会不忍心看他连个媳妇都讨不着的,对吧。六两对于我们家,那是伤筋动骨的一笔巨款,但是对于你来说,不是抬抬手的吗?算我求求你,能不能帮帮大郎?”

      徐言平实在没料到曾氏这么豁得出去,直接跪在他一个小辈面前。他揉了揉皱起的眉头,一下子有点骑虎难下。

      他本来是不想管这事的,倒不是舍不得这点小钱。而是他知道珍娘不喜欢他插手管她们家的闲事,更不用说这次还是帮她最讨厌的大房一家。

      徐言平抬头,看了眼身旁的珍娘,果然在她的眼中看到了不赞成的神色。

      徐言平叹了口气,打算出言拒绝。

      曾氏看到徐言平抬头征取珍娘的意见,就知道他不会同意拿出这笔钱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第 12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