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1、权势之用(二更) ...

  •   紫禁城的宫门平旦即开,为不浪费时间,宝钗丑时便起身梳洗。宫中之人,不管平时喜好如何,出了宫就代表着皇家的颜面。做衣裳用的灰鼠皮可以不是顶名贵的,可一定得是同类皮子里顶好的;领口、袖口出的锋可以不是最丰厚的,可一定得是最匀匀称称、溜光水滑的;戴的首饰上的宝石可以不用多大,可一定得是雕琢水润、晶莹灿烂的……

      系好最后一颗镂刻着小小博古纹的精巧纽扣,宝钗又戴上了与手镯成套的翠玉耳坠。那耳坠与手镯都是昔年办差得力皇后赏的,水头极润泽,衬在她本就莹白的肌肤上,翠生生得如同三春嫩叶。乌色如云的发髻上只戴了一朵珠花,两根簪子,样式简洁,可用的珠子明得耀眼。没有描眉,只是薄施脂粉,点了点唇。她用的胭脂水粉一应皆是内造之物,上好的玫瑰花制成,香得很,虽然用得不算多,可行动间甜香淡淡,不但显得面若桃花,人也益发的芬芳如花了。

      一连串收拾下来,看得莺儿眼睛都亮了,一面捧着镜子与宝钗照面,一面赞道:“司言认真打扮起来,根本不比……”

      宝钗正扶着簪子调整位置,闻言瞄了她一眼,莺儿当即闭了嘴。宝钗回过脸,把簪子挪了挪。两人主仆多年,自小一同长大的情分,说是同心同体都不为过。莺儿心中所想,宝钗如何不清楚?她必是想说,“姑娘认真打扮起来,根本不比贵妃娘娘差的。”

      这话本也非夸张。论起容貌,宝钗的韶艳雍雅,在美人如云的后宫之中也是拔尖的那一拨里的。然而这后宫,从来都不是按着才貌论资排辈的地方。若说当年入宫之时,宝钗尚存着满腔壮志,想凭着自己的容貌与才学博个飞黄腾达,当真进了宫,才发觉自己想得过于容易,因为六宫之内,凡能混得有名有姓的,各个都非等闲之辈。

      后妃之中,皇后出身名门,殊秀如兰自不必说;吴贵妃容色绝艳,善于说笑戏谑;贤德妃贾元春虽容貌稍次于吴贵妃,可书法极佳,琴技清绝;昭嫔满腹诗书,博学堪为后宫第一;甚至早早失宠的张贵人也是风韵佳人,做得一手好菜——便连新近的几个小贵人,也会作诗填词、描龙画风,还有人弹得一手好琵琶。在女官之中,李司乐歌喉销魂,张司饰姿容如玉,甚至是小宫女们也多得是美人胚子。

      宝钗虽自问容貌绝色,才学过人,可搁在这姚黄魏紫各有所长的花海之中,竟也算不得过于显眼了。她没有得力的母家,身份所限,又没法往帝王身边去凑,便益发的无甚优势,只得沉下心来,先做好分内之事,结交各宫中人,再一步步图其他。好在一番心血终有收获,目下六宫之中提起她,无不赞她温婉平和、堪称女中君子,即便日后她的心事始终无法成真,沿着当下这条路走下去,也不愁没有前程。

      她还正当青春,来日方长。

      只是……宝钗透过车帘的缝隙望着街市,暗暗自伤:要是哥哥能争些气,自己也好歹有个臂膀。

      一家人刚入京时,因为有宝玉的劝说,薛蟠的举止收敛了许多。可惜之后宝玉中进士、做了御前侍卫,镇日的不着家,没了这个现成的榜样约束,薛蟠与贾府那群纨绔子弟混在一起,成功的混得比从前更坏了十分。那年吃醉酒和靖安侯世子抢戏子,跌伤了腿,此后落了个不良于行的症候,窝在家中作威作福,脾气越发的暴躁。家中生意指望不上他,薛姨妈又一贯耳根子软,哪怕有宝钗这个宫中红人的面子在,也不过是保得皇商的牌子不倒而已。只希望薛蟠将来成了婚,有媳妇管束着,能立得起来,否则整个人只能彻底地荒废下去。

      也不知道妈看中的是哪家姑娘?以哥哥如今的情形,家世差不多的是不必想了,谁家也舍不得将自家娇养出来的姑娘下嫁给一个瘸子;家底稍贫寒的倒也无所谓,只要性情体贴,能识大体,亲族敦厚,没有惹是生非之人,大不了多花些银子聘过来也就是了。只是有一遭,哥哥向来看美人的眼光极毒,这姑娘需得容貌出挑才好……

      这般想着,马车一停,荣国府已到了。薛家早已不在初来京城时所住的梨香院,而是改在了荣国府东北角上的一所幽静房舍。因着宝钗要回来,薛姨妈身边的大丫鬟同喜早早就等在门廊下,一见宝钗,连忙飞步过来搀着:“姑娘回来啦?快进屋,外头冷。”

      “同喜姐姐。”宝钗让同来的小太监跟着小厮去吃茶,而后含笑和她打了招呼。同喜打起帘子,宝钗进去里间,薛姨妈正歪在引枕上想着什么,听见宝钗进来,望来的脸上顿时升起舒心的笑容:“我的儿,你回来一趟可不容易?我看外头这天寒地冷的,路上没被冷风扑到吧?”

      宝钗依着薛姨妈坐了,一贯端庄的她少有的露出了松弛娇憨之态,靠在母亲肩上道:“妈多心了,我出宫前特意穿得厚实,路上不但没冻着,还被捂得出了身汗。”薛姨妈搂了搂她的肩,叹道:“要不是为着你那不成器的哥哥,妈也不至于让你顶着这冷风特意回来一趟。莺儿也是心大,就这么让你独个儿回来?”

      “我有事要她办,换别人做总不放心。也是凑巧撞在了一起,不然她定是要跟了回来的。”宝钗解释道,“妈叫我回来,可是哥哥的亲事有了眉目?”

      “什么事都瞒不过你。”薛姨妈叹道,“这阵子是相中了一户人家。”

      宝钗见母亲面有难色,主动问道:“怎样的人家?”

      “是已故的翰林院检讨郑德芳家的孙女。”薛姨妈道,“他们家是清贫了些,可是姑娘生得花一样的好模样,又是一肚子诗书,性情也端庄稳重,我看着是好得不能再好。前几天托人去试探了下她母亲的口气,对你哥哥也是中意。只是她老子自命书香门第,一心要把女儿也许个秀才。这阵子话里话外相中了一个穷举人,怕是挨不了几日,就要商议着下定了。”

      “不知道这郑姑娘的爹爹现居何职?”宝钗道。

      被她这么一问,薛姨妈顿时笑了:“一个小小的钦天监监侯罢了,只是仗着他老子当年考中过庶吉士,就觉得全家有了光彩,不肯和我们这些商贾人家通婚。其实家里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他太太倒巴不得把姑娘许给咱们家。”

      “我还道是什么豪门望族,原来只是个九品小官?”宝钗在宫中也是颇为得脸的人物,哪怕是得宠的娘娘们,也不会刻意让供职的女官没脸,哪想到出得宫来,自己的娘家竟会被个芝麻官嫌弃了,纵使早有预料,也不由微愠,面上登时也浮出似笑非笑的神色,“便是翰林院检讨,也不过是个区区从七品罢了,品级还不及我。咱们家再光景不济,从前也是出过紫薇舍人的。门第不高,架子倒是不小。”

      薛姨妈摇头:“这些都没甚大不了的,他家的姑娘是实打实的出挑。我也是想着,你哥哥现今这个样子,心里也不知道有多苦,总得给他娶个可心的媳妇照顾着。为着你哥哥,妈就是跟郑家多赔上些笑脸,也值了。”说着,禁不住滚下泪来。

      宝钗的心顿时软了,连忙帮母亲拭泪:“妈用心良苦,哥哥知道了,定会改好的。不过我们也犯不着低声下气,我却也早就猜到会有这么一出,回来时特意带了几盒胭脂和几本新书,都是御制的,外头想买也买不着。妈不妨拿去送给郑家,看那郑老爷一介不入流的小官,看到这些天家之物,还硬不硬气得起来?他若还是不识抬举,我便豁出脸面来求贵人赐婚。”

      说着不觉冷笑起来:“天下权势富贵,莫过于京师。什么书香门第、皇商人家,四九城里,连王爷公主都不稀罕,哪个还能当真比另一个高人一等了?要知道,从来英雄不问出身,时运不济,凤凰落地还不如野鸡;当真得了时运,便是一条鲤鱼也能跃上龙门,那时谁会跟真龙去计较出身?”

      薛姨妈满面愁容顿时烟消云散,忍不住用力搂了搂她的肩:“我的儿啊,还是你能靠得住。我这辈子,只要能看着你哥哥娶个好媳妇,将来生个能如你一般聪明懂事的孙儿出来,将来闭了眼,到下面去见你爷爷、爹爹,也能面上有光了。”

      母女俩正絮絮的说着私房话,同贵进来,提醒道:“奶奶,快午时了,咱们是直接去大观园。还是先去荣庆堂老太太那里,再一同过去?”

      薛姨妈愣了下,一拍手:“忘了跟你说,你林家妹妹跟着他爹回京,也被这边的老太太留着在这府里住下了。因前儿东府里借大观园给她接风,她就也借了这园子,要给东府还席,也请我一块去坐坐。我光记着叫你来商议郑家的事,险些把这头又给忘了。我记得你和那丫头从前也是有情分的,难得凑得这么巧,小姐妹该聚一聚,说说话。下回能这么着,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1章 权势之用(二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