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1、第 81 章 ...

  •   “快快快,张榜了!”

      “呀,恭喜张兄!恭喜张兄!高中啊!”

      在长安城西门,放榜的地方围满了看榜的学子。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194年重病中的皇帝改元,将益州牧南星提拔为摄政王,代管朝政。而这次,满朝文武无一人反对,上书的奏章也都是一片赞颂夸耀。而推广多年的学堂制的第一批学生也差不多顺利毕业,参与了南星上任后的第一次全国大考。

      各部门按照自身需要,都出了用来考察适合自己部门人才的试卷。荀彧将所有卷子都挨个审查后,交给南星重新审一遍后就可以交给工部去印了。

      卷子以策论文章为主。原本南星是打算按照现代的考核方法来的,填空、选择来一套。但在众人的劝阻下还是放弃了。

      郭嘉甚至说,“主公就是打算折腾人吧!再说了,这样也不会选出大才啊?”

      南星不服,问他为何?他又摇摇扇子道,“有道无术,术可得;有术无道,止于术。”轻浮的动作更本就不像是刚刚说出高深话语的样子。

      但谁让南星早就习惯了呢?自己琢磨了会,明白了过来。若是考教文章策论,学子所思所想自会体现一二,只要心中有思想,就是不会也能学的很快,此乃有道无术,术可得;但若是仅仅将思想局限在“答案”中,便是只有术,而无道了。

      说白了,现在就算是每个村都有学堂,教育还是一个高成本的事情。能太学毕业,绝对是高精尖人才,若是这些人才都只会用“术”,而心中无“道”了,那灿烂的中华文明自然也就不要想着有人继承了。

      朝廷官员想的都是这些,反而没有人在乎考试题目出什么了。

      南星自觉自己不擅长这些,就直接放手让提意见的郭嘉去做了。左右她升职后,太学祭酒没人做了------这么热心教育,那就干点实事吧!

      这个安排引得郭嘉几度不满就是后话了。

      虽然因为刺杀发配了不少人,但人才储备制度和晋升制度在南星十年的努力下已经非常完善了,可以直接搬进朝堂来用,所以也没有造成公务的混乱。

      当然,更重要的是因为......

      “殿下,事实上朝内有很多无用的官职。”管理吏政的荀攸在一日上朝时提出了自己在整理缺员情况时发现的问题。自从南星上任,朝廷里的公事就变得简洁了起来,无意义的争吵少了很多。

      他这样一提,作为尚书令的荀彧皱着眉头站出来,“因先帝买卖官职之举,各地官员需求量极大,但......”事实上是不需要那么多人的。

      一般的县城,有一位县令。然后县令需要的各种小吏都是县令自己的人,朝廷并不为其发放俸禄。相应的,县令就算是这个县的所有事务的管理和实施者了。从田里的粮食产量,税收劳役的征发,水利设施的建造到瘟疫的防疫,本县的教育情况,还要做法官断案。受制于一县的人口,县令基本上是可以把有关民生的任何事都管了,也不需要其他平级的人来。

      而因为皇帝、太后买卖官员的事情,原本一郡才有一个的督邮都变成了每县一个。仅仅是不重要的督邮一职尚且如此,更不要说那些强手的官职了。

      南星现在要做的就是裁员。刚好因为刺杀一事裁撤了中央一些官职,现在刚好能借此机会裁撤地方官吏。反正现在挣钱的营生多了去,也不拘着国家公务员这一职位了。

      谈到公职人员,南星还有一个打算。作为一个你不告老就能一直干下去的工作,大部分官员都会选择死在任上。但年纪越大越不能理事,没见到那些老糊涂都被南星赶出朝堂了吗?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于是,养老制度时隔多年,又被南星拉出来用了。郭嘉、荀彧相当熟悉的国家养老制度被南星在朝堂上提出来,两人相视一笑。

      少年时对前路的惶惶不安,在南星侃侃而谈的声音中被消磨,串联起了过去与现在。曾经的惶恐和对百姓的担忧都一一被这个肩膀并不宽实的女子化解,如今的景象是他们梦中都不敢想的,何曾想是在而立之前就已实现呢?

      “文若!”南星加重的声音传来,也不知道话题都被带到哪里了。荀彧很快回忆了一下刚刚愣神时,听了没过脑子的那些话,然后自然的接上话。

      “既然要建立制衡的政/党制度,自然有任期。”荀彧瞪了一眼本来想看他笑话的郭嘉,“制定法令制度的人,不能是执行的人。不然,任期变化会影响具体的工作。是以,必然要将实干和立法之制度分开。”

      郭嘉也自知刚刚失态,此时接话道,“先前不是广招各地三老,不如直接开通他们上书朝廷的通道。每几年聚集在一起,商讨各地风俗法规。然后交给官员们工作,只要每年审核就是了。”

      说完,朝堂里就实打实的寂静一片。

      作为传统的官员,大部分人都不太赞同这种事。这把读书人的傲气放在何处了?难道要去讨好那些大字不识的农人吗?

      南星也感受到了大家的情绪,挥挥手下了朝。这种观念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变的。如今大社会风气大抵是顾好自己的家族就好,根本不考虑有国才有家。

      要是让世人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中华民族还有两千年要走。南星不打算揠苗助长,只需种下一颗种子,静待它的成长就好。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1章 第 81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