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诬告之案 ...

  •   魏忠贤递上一份折子说:皇帝---司礼监---
      吞吞吐吐,干什么?
      有份折子,上面写着皇后娘娘是---犯人----孙大的女儿---真是一派胡言---。
      什么?有这等事!
      皇帝吃惊,接过折子,仔仔细细翻看着,每一个字都在敲击他的心。
      魏忠贤---。
      皇帝,老奴就在外面候着呢!
      魏忠贤。
      这件事可是真的?
      皇帝,确有其事。
      明日,朕要---亲自审问。
      皇后宫里,正在读书的皇后,见皇帝到来马上施礼。
      皇帝脸色难看,递给皇后一个奏折,眉头深锁:你自己看看---上面的话可属实?
      皇后大惊失色,回皇帝,这个犯人臣妾不认识,纯属牵强捏造,皇帝--请明查!如果皇帝不信,我可以和他当面对质。
      好了,朕要是不相信你,我怎么会告诉你?
      皇帝,请让我和孙大当面对质,孰是孰非,岂不水落石出?
      好,就安排在下周一,我要亲自审问。
      魏忠贤心里猛地一揪,一颗得意的心,忽然被谁提到了嗓子眼,一丝炯笑滑过脸颊。
      夜深了,监狱深处,一个单间里,黑衣人压低声音告诉孙大:五十两银子我已给你娘,这是你娘画的押----。
      说着,扔下一纸文书,恶狠狠地骂道:你他娘的----看看,你,也算给你娘尽了一份孝心了。
      接下来,你就按我说的去做好了,否则,你娘也别想活。
      谢谢大人,我知道,我一定按你说的去做。
      犯人跪地磕头,千恩万谢:能对我老母尽点孝心,大人,就是做牛做马----我也心甘情愿。
      算你有点良心。
      朝堂上,龙椅椅深处,皇帝正襟危坐,朝堂下皇后以及后宫妃嫔坐在左侧,右侧是朝中一些老大臣,有王安,刘一景,杨涟。。。。。。
      客氏,魏忠贤也在其中。
      在座的人,表情严肃,朝堂上气氛格外紧张,尤其是,坐在皇后身边的奉圣夫人,更是紧张万分,目光与坐在对面的,魏忠贤相互示意,颇有几分得意。
      她的目光在皇帝脸上飘来飘去,似乎在询问:看你,怎么办?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淌,皇帝内心有些不安,情绪颇为烦躁,心想“一会见了孙大,如果能够证明皇后是她的女儿,嫣儿呀,嫣儿!我该怎么办?”。
      你为何要坚持和犯人对质?
      难道你真的是冤枉的?你可知道,朕,不能没有你,你呀,眼里容不下砂子的性格,我该拿你怎么办?你不该在魏忠贤面前,坚持要对质?你可知道,你给真出一道难题。
      时间一一一分一秒的流逝。
      沉默,凝重,的气氛弥漫了朝堂之上。
      报----。
      一个狱卒扑通一声跪地。

      “皇帝,就在奴才开门的那一刻,看到了犯人孙大已经上吊死了”。
      什么?
      怎么可能?
      朝堂上一片哗然,皇帝如释重负,一丝微笑划过了他的嘴角。
      大声呵斥:
      魏忠贤---你是如何办事的?
      魏忠贤跪地求饶:皇帝,奴才该死,办事不利,回去一定要严加追查。
      皇帝大喊一声:把狱卒压入大牢,等候审问!
      五王爷朱由检,一步上前,皇帝,犯人孙大,纯属诬陷,如若不是,为何畏罪自杀?
      是呀,分明是诬陷-----。
      良妃,裕妃也据理力争。
      皇帝,看来皇后是被冤枉的,孙大即使死了,皇帝也应该追查,还皇后一个清清白白,不然传出去,岂不为天下人耻笑?
      大臣们刘一景也纷纷上疏说:皇后母仪天下,岂容小人诽谤,诬陷,望皇帝明察。
      魏忠贤与客氏脸色难看,所有人的话仿佛都指向他们。
      孙大的老家,也在在北京城外的郊区,隔着潮白河,就可以看到那个小村庄,一群黑衣人快马加鞭一路飞奔,来到了孙达家里,为首的一人,一脚踹倒篱笆墙,从炕上拉起孙大年迈的老母,咔嚓,咔嚓,两道寒光过后,孙大的老母扑通一声倒地,脑袋搬了家,鲜血在她身下流成了一个大大的花朵,然后,几支火把一起扔进了房间,顿时火光冲天。
      大巫师看穿的声音再度响起:生不知道如何生---死不知道如何死---懵懵懂懂混混顿顿了此一生,冤何处申,屈何处诉,世间都少明白人?
      皇帝的寝宫里。
      五弟,是你杀了孙大?
      回皇兄:我赶到监狱,那孙大早已被人吊死,看来皇嫂是冤枉的。
      嗯,正如我所料。
      我不能让孙大活着。
      王爷如梦初醒。
      是皇兄派人杀了孙大?
      朕怕---嫣儿---真是-----那孙大的----女儿!
      皇兄,这分明是有人陷害!
      这件事,朕知道,并非空穴来风!五弟你暗中----查查......
      客氏府上,她生气地说:皇帝杀了那孙大。我没有想到,皇帝对这黄毛丫头,用心良苦,我们的日子越来越难熬了----。
      这件事以后,皇后一直称病不起,她每天衣冠不整,更不要说梳洗装扮了,她在恨皇帝:我做了你的女人,依然没有保障,任人诬陷,皇帝呀皇帝,你为何不把精力放在国事,家事上呢?
      皇帝呀,皇帝,我该拿你怎么办?她似乎看到了危机四伏,然而皇帝却,自得其乐。
      皇帝每次到来,他都称病,每次都把王良妃叫过来陪皇帝。
      皇太后看在眼里,急心里:哎,总归是小户人家的孩子,难怪古语云:宁娶大家奴,不娶小家玉,和皇帝赌起气来,不知道适可而止,我原指望她能够说服皇帝,摆脱客氏和魏忠贤,没想到不可大用。哎,这个皇后呀----。

      报----皇太后来了!
      嫣儿,行过礼后,让座,丫鬟沏茶,拿瓜子。
      皇太后,愁眉不展,我来看看你,身体看来无大碍了吧?你患病又好一阵子了,皇帝没事呆在奉圣夫人处,身为皇后,你该劝皇帝收收心思,回归朝政,我大明的子民,殷切的期待国泰民安那。
      来人,传太医,好好为皇后诊治,开些良药补补身体。
      是,皇太后。
      魏忠贤与客氏商量着:我看皇后,身子骨弱不禁风,久病缠身,绵延子嗣还需后宫兴旺,我们的姝儿,还有,我的侄孙女袭人,早该当仁不让了,不能老是雀占鸠巢,这样下去待何时?
      是呀,只是皇帝眼里除了那黄毛丫头,还能融进谁?
      夫人说的有道理。
      魏忠贤点头。
      报----皇帝驾到---。
      魏忠贤与客氏施礼后,通告私厨准备酒菜,奉圣夫人亲自下厨,几杯御酒下肚,奉圣夫人唤人跳舞助兴。
      天黑了,张灯添烛,柔和的烛光,勾魂摄魄,奉圣夫人拍手示意。
      一红衣女子翩然起舞,舞姿曼妙,婀娜多姿,飞飞扬扬,曼妙无比。
      还有---这等神仙女子?
      是呀,他叫姝儿,是我的侄女。
      姝儿,过来,给皇帝看看你。
      姝儿喘着粗气,羞羞答答走近皇帝。
      皇帝仔细打量:似乎在哪里见过,你当真第一次来宫里?
      是的皇帝,姝儿第一次来宫里,没想到能为皇帝拂琴弄瑟,是民女的福份,民女惶恐至极,惟恐有辱皇帝的耳聪目明。
      姝儿谢过----皇帝的不嫌之恩。
      好一个伶牙俐齿呀!皇帝笑道。

      奉圣夫人趁机:还不过来----陪皇帝----小酌几杯?
      是---。
      魏忠贤与客氏会心一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