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第十六章 ...
窦太后更是如珍如宝的将陈阿娇捧在掌心的,哪里又说过半句重话给陈阿娇,可是陈阿娇忽然来这么一句,窦太后心里早就慌乱如麻了,不禁喝她:“哀家好好的,伤心做甚!阿娇,你今日怎么说起胡话了!哀家已然四世同堂,儿孙、外孙、重孙,多的两只手都数不完!就是历朝历代的位至太后的女子,哪个有哀家这份福气!”
陈阿娇抬眼看着皇帝舅舅和姐夫马都尉......
这报丧一事,不应该由她陈阿娇告诉窦太后。
千里迢迢赶来的,有报丧的仪队。
为首的马都尉已然伏首行了大礼,就连叩头也是实实在在的磕在了长乐宫的地板上。
一般宫人、后妃、大臣等,给帝后、太后叩头行礼问安的时候只是需磕在双手手背即可,除了有人犯了宫规求饶时以头撞地以表真心悔过会砰砰砰的磕在地上。
这报丧的头,不同于其他的叩头,这是大事,自然也要深深的把头叩下去......
殿内只有陈阿娇、刘惠,还有刚进门的皇帝,还有马都尉。
马都尉看了看皇帝,皇帝示意他说下去,他这才开口对着窦太后说道:“梁国都尉马笍觐见皇太后,小臣……”
马都尉又微微抬眼看着窦太后,见老太太因为眼疾看不见,却一直竖着耳朵在仔细的听着。
只是接下来说的话,还是要说的,虽然她老人家不愿意听。
马都尉声音如闷雷在殿内回荡:“梁王殿下......薨了,小臣奉小王爷之命入长安……慰告陛下与太后知,望太后娘娘保重身子,节哀……”
窦太后探了探身子,疑声道:“哀家的武儿?”
马都尉开口:“是。”
皇帝长叹一声,知道窦太后根本不愿意相信,只好开口劝慰道:“母后节哀,梁王弟……薨了……”
窦太后只觉得天旋地转,脑中一片空白,旋即晕过去了。
皇帝就怕老太太受不住这样的打击,是以来长乐宫的时候也带着御医随行,这下窦太后直挺挺的倒下了,他忙疾呼殿外跟随而来的御医。
御医们忙叨一阵,窦太后才转醒,老太太那沧桑的双目暗淡无光,声音也是无比的哀伤:“怎么就让哀家白发人送黑发人了!武儿他怎可舍哀家而去!!!”
……
窦太后自从儿子梁王薨后,大半年的时间几乎闭门不出,也不与人说话,仿佛一下苍老了许多。
皇帝给梁王这个亲弟弟的传书也是极尽褒扬,史官也都一笔一笔记载了,梁王墓陪葬的器物也是规格甚高,除了梁王生前喜欢的物件随着他入了王陵的地宫,还有许多皇帝赏赐的各种各样的金银器物也快马迢迢送去梁国。
梁国一些能臣干将,也被皇帝诏到京师任职,其中就有韩安国韩将军,韩将军一家为梁王守孝过了七七四十九日后,一家老小才动身来了长安。
汉朝人讲究视死如生,死与生都是大事。
除了陪葬的几千件器物,皇帝又赐了玉匣,就是金缕玉衣。
当然,谥号也是赐了一个“孝”字给梁王,曰:梁孝王。
可以说梁王身后事自高祖立国以来,是从未有过的规格,丧礼在诸王的藩国中也是极其奢华的。
当然梁国刘武薨后,梁地被一分为五,分给了梁王的五个儿子,偌大的封地,无形中被削成了五份,除了嫡长子小王爷刘买袭梁王爵,占了最大的几个城,梁孝王其他四个儿子也被封了候。
一时间天下大臣们、诸侯、藩王也渐渐了明白了,这削藩事宜以后定会推行下去了。
不过自从七国之乱后,各地藩王心中不悦,但是也不敢明着跟皇帝掰扯这个事,毕竟如今皇帝连自己的亲弟弟的藩地都给削成五份了。
只是儿子多的藩王,他们内心深处是不愿意被削藩的,毕竟不是人人的封地都如梁国那般大,人家分了五份但是单独拿出一份来都犹如他们没分之前的。
总之,自从七国之乱后,各地刘姓藩王们也没有大动作,皇帝于内循序渐进的削藩地、安抚人心,又整治各处水患,平衡朝廷诸候们。
于外,又嫁公主给匈奴,与匈奴互市,可以说景帝这一朝也算是安安稳稳、太太平平,没有战乱,人民休生养息,大汉一片和乐之景。
景帝十三年就这样无声的过去了。
很快迎来了景帝十四年春,一开春儿,也不知是因着倒春寒的缘故还是因为吃了什么不对付的膳食,皇帝发了腹疾,几次夜半诏见御医。
腹疾嘛,人人都有过,皇帝没当回事,朝臣们也没当回事。
直到窦太后的长乐宫经常出入戎装的武将们,有时候窦丞相连同朝臣们也是三五不时的去长乐宫议事,天下的臣工才从心底莫名生出一丝不安的情绪。
直到夏日炎炎,皇帝腹疾常发,御医也是时刻恭候着。
各地藩王、大臣们三番五次上书皇帝入朝拜见,皇帝允了后,大臣们也只是在皇帝寝宫叩头问安,三呼:“愿陛下长乐无极,身体安泰。”
有的大臣直接问:“敢问陛下,臣只是听闻陛下开春之时偶有腹疾,如何就这般卧床不起了?”
还有的大臣直言不讳:“陛下啊,江山需要您,天下万民需要您,太后娘娘更是需要您……”
千里迢迢来的大臣们陆陆续续在夏日入朝探望,无比殷切道:“太子年少,不可承国。还望陛下早日康复啊!”
倒春寒的时候,皇帝在腹疾发作第二次时候,便把指挥、调动戍卫京师长安的四大营的虎符交给了窦太后掌管,而四大营的主将及其守边疆的各将军们也是常来拜见窦太后奏事。
听令,自然也是听窦太后的令。
一些文臣们到不是说太后掌管大汉虎符不成,而是觉的梁王薨后,太后身子本就不好,又有眼疾,这些文邹邹的人生怕皇帝死在窦太后前头,主要是如今太子年少,太子的母亲王皇后身子骨又棒棒哒,再者王皇后也是扶植了不少的自己人,一些看的长远的老臣生怕皇帝撒手归天。
皇帝如果归天了,当然太子刘彻登基那是必然的,可是太子年少啊,他哪里懂得治国、安、邦之道,就是懂那些帝王道,天下藩王、满朝文武谁又能服气这么一个少年天子?
皇帝也知道,刘彻他镇不住这大汉的各路朝臣和藩王啊!
再者,就算是镇住了,刘彻的母亲王皇后那时候位高权重,如果再玩一手高祖吕后玩过的招数,这大汉恐怕又要乱个几十年了......
皇帝的忠臣良将担忧的,皇帝自然也有忧虑。
王皇后自正位中宫后,除了她自己“乐善好施”“母仪天下”“雍容大度”之下,培养了不少效忠自己的奴奴仆仆之外,她也敦促娘家的兄弟,又给娘家兄弟拜了几个老夫子做老师,因着皇后弟的缘故,王皇后的同母异父的弟弟也在朝谋了一官半职,王皇后的兄弟肯用心,更是个不骄不躁的,十分勤恳,当然,这些年他也拉拢了不少门人、官员,也渐渐自成一党。
但是窦太后也有亲侄子窦婴在朝中做宰相,窦家枝桠盘根错节也不少人,在皇帝生了腹疾后,一时间,两股劲儿开始慢慢的搅动了。
皇帝腹疾来势汹汹,多亏御医的各种汤药吊着、养着。
那种疼痛来临时,四肢百骸好似也跟着削肉剔骨似的,整个痛的在地上打滚,更是疼的身体蜷缩扭曲了......
皇帝真怕了,到不是怕死。
而是怕自己真的死了,这大汉的江山怎么办?
皇帝没有犹豫,在春天发作第一次腹疾的时候,皇帝便与窦太后彻夜畅谈,便将虎符交予了自己的母亲窦太后。
窦太后随着先皇曾经一路风风雨雨,窦太后是自己的母亲,皇帝当然一万个信的过,虽然朝中多窦氏及窦氏门生们,但是,窦婴——窦丞相,他有文采韬略,他位至丞相,可不是靠着自己母亲窦太后。
母亲窦太后不会是当年的高祖吕氏,虽然当年吕氏一族差点霍乱了大汉的江山,但是皇帝坚信不疑的相信母亲,母亲的窦氏一族不会乱他刘家的江山。
可是王皇后就不一样了,刘彻还年少,皇帝压根儿不相信王皇后,这戍卫长安四大营的虎符以及调动长安城内外守卫的虎符,自然也不能给王皇后。
皇帝早就将各种桩桩件件的前朝后宫、各种意外事件都想好了,也都一一与窦太后说了。
最后只声泪俱下,跪伏在窦太后脚下,禀窦太后:“虎符可调动我大汉千军万马,母后拿着,儿心甚安。”
窦太后眼泪淌下来,听着皇帝一字一句又叮嘱:“儿身子欠佳,许一两日,又或许一两载,说不定就忽然去了,还望母后操劳,是儿不孝。”
窦太后声音哽咽:“母后在一日,自然能压制王皇后一族,待太子长大些,哀家看局势斟酌,虎符,将来都会给彻儿。”
皇帝微微摇摇,道:“母后莫急……儿说句大不孝的话……您……不到闭眼那日,绝不可将虎符早早的给出去。”
皇帝又叮嘱:“倘若儿某一日不在了,若王皇后有吕氏的苗头,母后尽可诏忠臣良将周亚夫、韩安国二人将皇后一族秘密诛之,那样的母族,不配做太子的母家!”
皇帝桩桩件件在与窦太后一一禀明,或商议、或叮嘱,或交代,窦太后听的泪眼婆娑,双手也是微微颤抖的抚着皇帝的头顶,一遍遍的摩挲,极尽怜爱......
“皇帝的江山,将来自己交付到彻儿手中好吗!你与哀家说么多,是也要哀家白发人送黑发人吗!哀家老了,哀家已经失去一个儿子了,再不能失去你了!”
窦太后抚着皇帝的面庞,唤皇帝小名,又道:“启儿,不要像武儿一样离开哀家,你好好活着,哀家愿将自己的寿数给你,只求儿能留在娘身边。”
皇帝虽然说不是瘦骨嶙峋,但是自从患了腹疾后,整个人干瘦了许多,脸色也是蜡黄蜡黄的。
每个人无论多大,在自己母亲面前永远好似孩童一般,皇帝也不列外,伏在窦太后膝上,泪流满面:“儿也望寿数百年,儿也不愿离开您,只是万一有那日,还望母后节哀,不要太想儿。”
“儿啊!”
“这大汉江山,儿就提前托付给母后了。”
......
皇帝的未雨绸缪,窦太后又如何不懂!
蟹蟹你们的鼓励、支持、营养液、大雷雷、留言。总之,感谢。
还是希望诸位能一直陪文中的阿娇,一起走下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4章 第十六章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