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十三章 封神榜出(上) ...
哪吒劫营归来,姜子牙带他去见武王。
说到武王,关于他名字的说法要比纣王少得多,姓姬,名发,谥号武王,氏啊字啊什么的都不知道,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在这个世界里,大家也都像对待纣王一样,一口一个武王,叫谥号叫得不亦乐乎,他本人似乎也不反对。
既然提到了武王,那么就顺带介绍一下他的相父姜子牙。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道号飞熊,被人尊称为太公。对他的称呼,有多种组合,姜尚,姜子牙,吕望,太公望。(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太公飞熊这种称呼。)
言归正传,哪吒在姜子牙的带领下来到大殿,看到正中端坐着一个人,英俊潇洒,气度非凡;豁达啊,如幽深的山谷,淳厚啊,如绵绵大川;他端正而威严;他亲切和仁和;他简直具有了一切王所应该具有的气质,如果不是怀里抱着一只兔子,那就更完美了。
事实上那只兔子比武王更抢眼。
大概察觉到了哪吒对兔子抱有疑问,在说了几句表示欢迎的客套话之后,武王解释说:“这是我的兄长伯邑考。”
哪吒盯着武王那张正气凛然的脸。我当然猜到这是伯邑考,但我没想到你居然COS嫦娥!
然后武王又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背景情况。伯邑考为了救回文王而去朝歌献礼,结果被残忍地杀害,并被做成肉饼,送给文王吃。文王迫不得已吃下三个肉饼,回到西岐后,吐出三个肉球,化成一种动物。这种动物按照“吐子”的谐音,被取名为兔子。而抱在武王怀里的就是其中的一只。
这故事对于哪吒来说十分熟悉,他看着似乎有点窘迫的兔子,还是表示了对武王一家人的同情和理解,以及对纣王和妲己残暴无道的鄙视,并且表达了自己要和商朝拼命到底的决心。文武群臣纷纷夸奖哪吒说得好,有了他的加入伐商的可行性就提高了不少。武王又把大臣们的话归纳总结了一遍,然后吩咐设宴款待哪吒。
宴会开了许久,而且每隔一刻钟左右就会有人站起来敬酒、发表演说、称颂在场的人尤其是武王、表达今后要和哪吒建立良好同僚关系的美好愿望等等等等,让哪吒领悟到了这种吃饭请客的优良传统流程是不分时间空间的,是可以穿越的,是与世长存的;它能极大地锻炼人的语言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每一次有新人加入、在战场上获胜、有客人拜访时,都有极大的可能得到这样的锻炼机会,而封神战争中,这三种情况向来是不缺的。
我想我还是回行宫吧。哪吒想到这里,望向了在蹲在桌子上安静地吃白菜叶子的兔子。这只兔子是他在这场宴会中最羡慕的生物,只有它从始至终不用敬酒不用致辞,可以平心静气地啃桌子上的各种水果和蔬菜。
吐出来的兔子有三只,但只有这一只受到了如此优待,这只兔子里八成寄宿着伯邑考的灵魂,或者至少有部分伯邑考的记忆。不过有个问题,伯邑考死的时候魂魄应该都离体飞散了,兔子的三魂七魄是哪里来的?肉饼在文王肚子里呆着的时候又没有精血化生的过程。也许是像莲花化身一样,是种没有魂魄的肉身,但是哪吒又能感觉到它确实是有魂魄的。再说莲花化身也不是轻易就能得来的,需要足够的材料、相当的法力还有制作法术才行,文王的肚子到底有什么本事能使伯邑考化身呢?而且为什么是兔子?
哪吒百思不得其解。看来需要好好研究一下。
宴会终于结束,大臣们纷纷散去,只留下武王、兔子、姜子牙、哪吒、武吉以及黄飞虎等主要武将商讨军情。
姜子牙对武王说:“哪吒虽然取胜,然恐后面朝歌调动大队人马,有累西土。吾欲往昆仑山走一遭,拜见吾师,求万全之策。”武王颔首,问:“相父要去多久?”姜子牙答:“此去少则两日,多则三天,军务暂交给南宫将军和黄将军掌管。”两位将军亦颔首。姜子牙又嘱咐武吉(姜子牙的徒弟)和哪吒:“好生守城,不要与敌人厮杀,待我回来再做打算。”
交待好各种事务后,姜子牙借土遁向昆仑山去。不同于哪吒顷刻之间就能从乾元山飞到西岐,姜子牙在土遁里飞了半日才抵达昆仑山。(比风火轮慢多了)
昆仑山上风景依旧,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姜子牙触景生情,回忆起伤心往事。
姜子牙打从小时候起就一心想成为一名仙人,天天盼望能有个仙人师父收自己为徒。然而,直到他长大一个少年,也没有仙人师父来自动上门带他上山。不过他并没有气馁,而是鼓起勇气,带上盘缠打好包裹,开始寻访梦中的仙山——昆仑山。
找到昆仑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或者说,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
首先,要找昆仑山,必须得知道昆仑山在哪里。那时候没有地图,更没有GPS,姜子牙没办法像我们一样输入个地名就能知道目标所在地和最佳路线;向人打听吧,虽然昆仑山名气很大,但是绝大部分用途只是作为人们的美好向往来仰慕一下,真正去过那里的人少之又少,一般去了就不回来了;再加上大禹他老人家也给姜子牙添了不少麻烦:据说大禹治水的时候,涉行天下,每到一地,见到当地最高大的一座山就起名叫昆仑,结果弄出了许多昆仑山,海内有东南西北四个昆仑,海外还有东南西北四个昆仑,李靖的前任老师度厄真人就是在西昆仑。这么多昆仑,到底哪个才是要找的那个昆仑?
其次,姜子牙当时还没学道,不会遁术,只能用凡人的交通方式。当时的交通不怎么方便,道路很少,而且大部分都是羊肠小道,比较难走;从交通工具来说,火车飞机当然是没有的,马车之类的也没办法在野外行走,骑马也许不错,却不是当时的姜子牙能骑得起的。
再次,由于有以上的困难,可以推见找到仙山可能要花很长时间,运气好的,一年、十年,运气不好的,几十年、上百年也是有可能的——如果寻访者能活到那个时候。所以说,运气和寿命都是很重要的。
最后,就是缘分问题了。许多仙山都有这样的设定:只有有仙缘人才能见到。若没有仙缘,就算那山就贴在你鼻尖上,你也看不到仙山。而且缘分这东西都是后知后觉的,谁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缘,可以踏上昆仑山的山头?
不过姜子牙是个执着而坚强的人,他没有被以上那些困难吓到,锲而不舍地寻找着昆仑山。他跋山涉水啊,翻山越岭啊,一找就是十多年啊,终于有一天,他看到云天之上,俊秀的峰峦层层叠叠,磅礴的瀑布飞流而下,连绵的流云时行时停,参天的古树结满美玉。
昆仑山找到了。
从此,姜子牙开始了他幸福的修仙生活,每天听元始天尊讲课,打坐运功,还有扫地、挑水、浇花、种桃……等等。也许有人要问了,让姜子牙干这么多杂活,是不是元始天尊欺负他?错错错,不要认为这些杂活是无用的,万事万物皆蕴含着道,从日常琐事中领悟道的真谛,其中的好处可不是没有悟性的人所能领略得到的。姜子牙十分珍惜这个修行的机会,日入一如地苦修,从不懈怠。
然而,在姜子牙入昆仑山四十年后,这样的幸福日子突然到头了。那一天,姜子牙如往日一样做着修行的功课,在桃园里愉快地扫地挑水浇花的时候,忽然常伴随元始天尊左右的白鹤童子来到桃园,行礼过后,说:“师叔,掌教老爷有请。”
姜子牙连忙放下水桶,跟在白鹤童子前往宝殿。由于封神大战在即的关系,元始天尊已经闭宫止讲,除非有事,不会召见弟子。这次姜子牙突然被叫去,让他觉得有些激动又有些不安:是不是我终于修炼到一定火候,师父要给我下一步的指点?还是我的道行长得太慢,师父要批评我?姜子牙就这样一边想着一边来到元始座前,行礼道:“弟子姜尚拜见。”
阐教的教主,须发皆白的元始天尊,半闭着眼睛,盘腿坐在碧游床上,旁边香炉中升起的烟气围绕在他身旁,使他的身形有些模糊。察觉到姜子牙进来,元始天尊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悠扬,但内容却让姜子牙如遭九天雷劈:你生来命薄,没有仙缘,成不了仙。
姜子牙只觉得自己脑袋里轰轰作响,头脑中一片空白,然后又听到元始天尊说:如今成汤数尽,周室当兴,你当下山,辅佐明主,掌管封神,享人间富贵。
姜子牙终于从最初的震惊里回过神来,向元始天尊苦苦哀求,说他是真心求道,不愿享人间富贵;说他这四十年来一直刻苦修炼从不懈怠;说他虽然资质浅薄,但还望师父大慈大悲指点迷津不要赶他下山。姜子牙把能说的话都说了,元始天尊也似有不忍之色,但他还是说:
此处非你久留之地,早早收拾下山吧。
姜子牙呆呆地站在地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一旁的南极仙翁上前劝他说:“子牙,机会难逢,时不可失。你无仙缘,再留在山上也是无用;虽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时,自有上山之日。”
姜子牙无可奈何,只好在南极仙翁的陪同下,回到住处收拾好琴剑衣囊,又回到元始天尊面前。天尊送他八句偈词,让他牢记。姜子牙拜别了元始天尊,又辞别了众位道友。南极仙翁送他出了玉虚宫,到了麒麟崖。站在麒麟崖上,姜子牙回头望着云雾飘渺的玉虚宫,觉得心都碎了,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个仙人啊!(吾夙愿成仙矣!)”
一直卡啊卡啊……卡到后来,我终于决定,我要随便乱写……
评论好少,泪……
下章申公豹出场,请各位做好精神准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十三章 封神榜出(上)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