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9、番外二 ...

  •   “这个给你。”蒋林从兜里掏出了个东西递给祝铭。
      祝铭搁下筷子接过来,一看,见是个U盘,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这是去年我参加同学会的时候一个同学给我的,”蒋林指了指祝铭手里的光碟,解释道,“那个同学他爸是电视台的,有一次来学校采访,采访完顺道来看他儿子,但时间不凑巧,他儿子那时候正上课着呢,他爸灵感突发,拿着摄像机录了半个小时的课。但是因为半个小时太短,加上录的时候光线和角度也都不太好,所以最后没被电视台用——别光听我说,赶紧吃你的面,不然等会儿面坨了。”
      祝铭“嗯”了一声,但却言行不一地动也没动,只说:“那天是妈在上课吗?”
      蒋林看了祝铭一眼,点了点头,点完头也没再催促他:“前年的时候那个同学整理东西,正好翻到那台摄像机和里面的视频,一时兴起,就把当年录下来的半个小时的课导进了U盘里。他知道我跟方老师的女儿结了婚,所以去年见面的时候他特意把这个U盘给了我。”
      “那……”祝铭把那U盘拿在手里转了转,问,“……你为什么把它给我?”
      “不给你给谁?”蒋林吃了口面,然后反问道。
      祝铭讷了讷,问:“那我姐呢?”
      蒋林:“放心,U盘上的视频我拷贝了一份,等过几天你姐心情缓过来了之后我再拿给她看。”
      祝铭握着U盘,朝祝婷房间的方向看了眼,没吭声。

      从北京回来到昨天上午安葬完方宁,祝婷就像棵委顿的植株,一直都没从“母亲去世”这件事里完全缓过来,每天总会时不时地哭上那么几次,就刚才在母亲房间整理遗物的功夫里,祝婷已经偷偷摸摸哭了三四回了。蒋林劝也劝了,安慰也安慰了,但都没什么大用,没办法,蒋林只好以“出去做饭”为由拉着祝铭出来了:“你姐也不是小孩了,给她点儿独处的时间,她慢慢会想通的。”
      祝铭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也没多说什么。

      其实祝铭心里知道,在这个家里最盼着维持其原始完整性的人是姐姐,这么多年里她以她无数次的缄默和委曲求全试图换取这个家的和平和完整,很多时候她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意让母亲和祝铭受委屈,然而祝铭和母亲之间始终绷着一根绳,这根绳在把对抗双方精力耗尽的同时也伤够了期望能绞断那根绳的姐姐的心。
      伤过那么多次心,最后还是有人走了。
      姐姐才该是最难过的那一个。

      吃完饭,祝铭走到厨房准备洗碗,结果被姐夫蒋林给赶出来了:“这几天你也挺忙的,小应又因为工作走不开,没法帮你,你还是先回房间歇会儿,这种小事儿交给我就行了。”
      祝铭向来不会跟人讨价还价,最后实在是拗不过蒋林,只好回自己房间躺了会儿。
      确实是累,但也确实是睡不着,似乎冥冥中有根细细的针在一下一下地戳着他的太阳穴,神经被刺激得总是无法完全歇下去。
      无奈之下,祝铭只好从床上爬起来,然后溜达到了母亲方宁的房间,继续整理东西。

      母亲留在老家的东西并不多,早上卯着劲儿整理了两个小时,几乎已经把所有东西都整理完了,现在就剩下放在梳妆台上的那个盒子了。
      盒子是古旧样式,漆着牡丹花纹,落了锁,打不开。
      祝铭抱来那盒子,坐在木椅上左看右看研究了会儿,只研究出来这盒子里装了东西,至于装的是什么东西,祝铭猜测可能是本书。
      母亲以前是中文系学生,有收藏书籍的习惯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别的书都放在书架上,只有这本书被放在了盒子里,而且还上了锁,显然是不想被人发现。

      不想被发现的一本书……
      祝铭突然好奇起来。
      他搁下盒子,在别的地方翻箱倒柜找起钥匙来,找了半天没找到,他只好求助现代网络工具,在浏览器里找了一大堆开锁教程,最后选了个看起来比较稳妥可信的方法——拿发夹撬。
      母亲的遗物里恰好有一盒发夹,祝铭找来,从其中拿了一根,然后就按着网上说的办法用发夹撬起锁来。
      撬锁是门技术活,只从网上学了个皮毛的祝铭对此本也没抱多大希望,谁知捣鼓着捣鼓着,居然把那锁给打开了。
      祝铭怔了几秒,才别开锁,打开了那个盒子。

      不出所料,放在盒子里的果然是本书。
      不过主人很细心,特意在书上铺了张白纸,像是怕灰尘落在书上似的。
      祝铭深吸了口气,然后揭开那张因为放得太久而变得有些脆的白纸,把纸下面的书拿了出来。
      书上包了层塑料封皮,看着很崭新。

      祝铭看着那封面上的四个大字,发了好长一会儿呆。

      不知怎的,他忽然合上盒子,揣着那本书溜进房间,扯了笔记本电脑的充电线,把电脑匆匆塞进自己的黑色包里,然后背上包,抱着那本书从家里溜了出去。
      他在楼下拦了辆出租车,上车后他就小心翼翼地翻起了那本被母亲珍之重之保护得连一点皱褶都没有的书。
      母亲不喜欢在书上做笔记,嫌笔记会破坏书的美观性,看着不舒服,因此祝铭翻遍全书除了一张明信片之外什么都没找到。
      明信片上有字。
      祝铭认出那是母亲的字迹。
      他屏着呼吸读完那一段从书里摘抄出来的文字,不知怎的,胸腔忽然闷闷的,像被砸了一记拳,心脏微不可闻地震动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在这震动里全被消解了。

      祝铭保持着这个被什么东西给长久撼动了的姿势,直到司机师傅踩着刹车,告诉他“墓园到了”,他才终于缓过神来。

      冬季的天总是阴着,栽植在墓园的常青树也似乎涂了层灰,看着像被海浪扔在沙滩上的死鱼,只有在刮风的时候才会动上几动。
      祝铭以前每年都会和母亲还有祝婷来这儿给父亲扫墓,对这儿很熟悉。他走过墓园前的小路,上台阶到第三层,右拐,在第五个墓碑前停下。
      墓碑上的女人笑容温婉含蓄,五官是典型的东方样式,笑起来很美。
      祝铭看着那照片看了几分钟,然后他半垂下眼,在墓碑前坐了下来。他从包里掏出电脑,开了机,随即又从兜里摸出耳机和那个黑色U盘,戴上耳机,将U盘插/进电脑,点开里面的视频看了起来。

      拍视频的人光线和角度确实找的不太好,整个画面里只能看见方宁半张脸,但祝铭还是一下子就认出来了站在讲台上的人是母亲。
      方宁在大学教授“英美诗歌鉴赏”,那节课讲的是奥登的《葬礼蓝调》,课已经进行到了后半段,母亲正在讲那首诗里最有名的一句。
      “He was my North, my South, my East and West,”
      “My working week and my Sunday rest,”
      “My noon, my midnight, my talk, my song.”
      “I thought that love would last forever; I was wrong.”
      如果祝铭没看错的话,母亲在念到最后一句的时候似乎是哭了。
      她怎么会哭呢?
      祝铭想,母亲是自尊心那么强的一个人,她怎么会在那么多人面前哭呢?
      然而母亲就是哭了,因为他看到前排有个姑娘偷偷起身给母亲递了张纸巾。
      他甚至听到了母亲声音里的哭腔,微微发着抖,像是冷。

      冬季寒风簌簌吹过,祝铭脸被刮得生疼,看完视频一摸脸,才发现脸上的泪已经干了。
      他摘掉耳机和U盘,抬眼看着满园的墓碑,忽然感到一种虚无感。

      他曾告诉蒋媛,每个人都会死。死亡这件事于一个人而言就发生那么一次,可对于庞大的世界而言,死亡不断发生,然后不断被人忘记。
      青史留名或是遗臭万年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的归宿不过是这一处墓,墓碑上潦草刻着姓名与生平,三言两语就说尽了这个人的一生。
      我们挣着口气活到现在,真被人提起的时候原来只不过是那么几个烂大街的形容词。
      没有创意,没有新意。
      这就是我们的一生。
      这就是我们的归宿。

      所有成长、挣扎、思念、遗忘、痛苦、喜悦……最后都浓缩在了那个“xx年至xx年”。
      精简得近乎丑陋。

      祝铭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缓缓吐出来。
      白气晃晃悠悠地飘走,飘着飘着就没了。
      祝铭把电脑装进包里,然后拿出夹在书里的那张明信片,一字一句地把写在上面的那段话念了出来。
      “尽管我距离完美相差甚远,但你仍然可以从我身上学到很多。你是抱着向我学习生活之乐和艺术之愉的目的来到我身边的,或许冥冥之中,我是被上帝挑选来教给你一个更灿烂的秘密:痛苦的含义以及蕴含在痛苦中的美丽。”(注)
      祝铭闭了闭眼,眼泪烫得眼皮疼,但好在没一会儿他就把那眼泪逼回去了。
      他沉默着把那明信片夹回书里,然后将书小心翼翼地放进了包里。

      “爸,妈。”祝铭站起身,后撤两步,看着那两块紧挨在一起的墓碑。
      墓碑上的人正对他笑着。
      那笑是被定格了的,永恒不变的。
      祝铭冲他们笑笑,说:“谢谢。”
      至于谢什么,祝铭还没想好。

      他拎着包往下走,下到最后一层台阶的时候看见候在墓园外的沈应。
      两人一时间都没动。
      隔了好久,沈应忽然说:“铭哥,你之前送我的那颗太阳它过期了,能再送我一颗吗?”
      祝铭眼眶忽地红了。
      “卧室里的那个上了锁的抽屉我打开了,”沈应轻声笑了笑,说,“月亮和星星都画得很漂亮,但我不确定那两幅画是不是要送给我的……”
      “所以,”沈应朝祝铭走过来,“你现在要给我个答案吗?”

      祝铭对上沈应的眼睛,隔了片刻,他轻轻地点了点头:“是给你的,全是给你的,太阳,月亮,星星,还有……”
      沈应挑了挑眉。
      祝铭心一颤,忽然明白了他该谢父母什么了。
      谢谢他们给了他这条命,虽然平凡普通,但已经足以慰藉他这一生和他人生里唯一的爱人了。

      “……我。”祝铭终于说。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9章 番外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