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理事 ...
-
新婚第二日,文皎在正常时间起来了。
今日她仍是戴五凤钗,穿红衣红裙,林海亲给她挑了一对耳钏。
洗漱更衣完毕,已是卯正二刻。
林海的手还没从文皎耳边离开,就听人报说大姑娘来请安了。
文皎忙道:“快请大姑娘进来。”
黛玉进来,先屈膝请安,见林海又牵着文皎的手,不禁又笑对二人眨眼。
这回连林海也看到了黛玉的小动作,不由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
一家三口说两句话便上了早饭。
今日与黛玉一起用早饭,林海还是给文皎挟这个倒那个的,文皎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吃过饭,三人坐在一起说话。
文皎问林海:“我另外还和姜太医求了两个大人吃的药膳方子,都叫王福家的学了。我见院里有个小厨房荒废着,不如重新启用了给王福家的专做药膳,省得去大厨房混。日后黛玉的一日三餐便跟着咱们吃,正好给老爷也养身体,如何呢?”
林海早听说过药膳的事,现听文皎说要重开小厨房,自是理所应当,笑道:“那就吩咐他们收拾出来罢了。”
又说:“以后这些事,夫人看着办便可,不必问我。”
文皎笑问林海:“那日后老爷若回不来正院吃饭,可着人告诉我,我叫人给老爷送去。”
吃了她的饭,自然要留下来。
这两晚和林海的体验都不错,若林海再去找别人,她不知还能不能硬着头皮用下去这个人。
用不下去了,可惜是一方面,只做表面夫妻,叫林海的心更倾向贾家……
虽然她已经不是皇上伸个手指就能按死的奴才了,可皇上的任务,她尽量办好,对她自己和苏家才最好。
林海大约猜到了文皎是怎么想的,觉得新夫人的小心思真是可爱,笑应了。
黛玉笑道:“这药膳虽然带个“药”字,但吃着真是美味,并不像那苦药汁子。”
说话间到了辰正。
许嬷嬷进来回话,说管事们都已经等在抱厦里了。
林海笑道:“我送夫人过去。”
文皎笑道:“多谢老爷。玉儿今日有没有什么事?若无事,不如和我一起去罢。”
黛玉才到家不到一个月,林府上下又都忙林海娶亲的事,是以还未给黛玉寻一个新的老师,黛玉并不用上学,便随文皎一同去了。
等在抱厦厅外面的七八个管事见老爷携一位穿红色衣裙,头戴五凤钗,珠光宝气的美人行来,那美人手上还领着大姑娘,旁边许嬷嬷和四五个穿金戴银的丫头并几个婆子跟随,气派非常。
林海将文皎和黛玉送到便回了前院,让文皎随意发挥。
这抱厦厅里早有管事的婆子带人扫洒得干净。
文皎携黛玉在抱厦厅内坐定,说了两句话,便一个一个叫管事上前问话。
这些管事人人都口齿清楚,行动自然大方,也对分管的事情了熟于心,文皎十分满意。
其实她担心压服不了下人真是多虑了。
别说林府的人都知规矩,就算有一两个轻狂的,光看前日抬进来的嫁妆,再看老爷疼新夫人的劲儿,还有新夫人的排场,许嬷嬷也恭恭敬敬侍奉在侧,谁还敢看轻新夫人?
文皎赏过众管事,吩咐每人多加一个月的月钱,又把她带来的两房人家安排了差事,再吩咐了小厨房修缮之事,众管事有事回的也一并回完,再议定日后有事回话。
叫散时,已是辰正。说是人少见得快,也用了快一个时辰。
文皎笑问黛玉:“听得烦不烦?只是我想着,你回去也是一个人,不如和我来。倒是我想岔了,接你回来,只有一桩事不好,在京里你总有几个姐妹一起说笑玩乐,咱们家却没人和你作伴了。”
黛玉笑道:“自己家里,总是怎样都舒服的。”
文皎想起以前在某网站上看到的一个问题,大意是:
一个继母问网友,她已经对出国留学的继女很好了,每次继女回家,她都嘱咐阿姨做继女爱吃的菜,生怕继女见外,为什么继女连帮弟弟带两罐奶粉都和她要钱?
有个回答说:你来之前,那就是人家自己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什么叫见外?
继母难做,继女也很委屈。
林府自然是文皎下半辈子的家,但也是黛玉从小长大的家。
文皎决定,所有和黛玉相关的事,她都要先征得黛玉的同意再办。至于家里的大事小情,也尽可能让黛玉参与。
她说:“只这样终究不是长法,你总要有几个玩伴,你还小,也该再上几年学。我和你父亲商议,看是在家中请一位老师,还是有什么别的法子,如何?你觉得怎样好些?”
黛玉笑道:“以前家里也想过让我别家姑娘一起上学,只是我身子太弱,不敢日日出门,便请了一位贾先生来家里教我。那贾先生学问倒好,进士出身,只是我不过开蒙读书,倒白费了他的学问。”
贾雨村这个墙头草,文皎可太知道了。他是林海写信给贾政推荐的,又给黛玉做过老师。这么个没良心忘恩负义的人,若日后胡乱攀咬起来,也是个不小的祸患。
只是文皎现在拿贾雨村还没法子。他还尚无劣迹,在林海心中的形象也很不错。
她总不能和林海说,我梦到过两年你死了,贾家很快也不行了,贾雨村如何如何吧?只能暂时放到一边。
至午饭,文皎便和林海说:“玉儿渐渐大了,身子也比以前好些,总不能没个交际。若依我,还是找几位姑娘和玉儿一起上学,玉儿出去上学也好,不管是咱们家请几位先生,还是请人家姑娘来咱家都不错。”
林海点头,笑道:“夫人说得很是,只是玉儿身子还未大好,待玉儿身子更好些,再出去上学也不迟。”
文皎便对黛玉笑道:“既这样,少不得你还要和我一起再混一年半载。等我把你教成文墨不通的小俗人,看你爹后悔不后悔。”
黛玉笑得眉眼弯弯。
婚后第三日,林海和文皎到文皎婚前暂住的宅子回门。
因路途不便,一般远嫁的姑娘都是备礼送回娘家,没有三日回门一说。但苏二爷和郑嬷嬷还等在扬州,专等文皎回过门,看她过得如何再回去。
苏二爷和郑嬷嬷等在门前,见是林海先下了车,再扶出文皎,心先放下了一半。再看文皎面色红润,笑意盈盈,两人的心便都放回肚里去了。
寒暄过后,郑嬷嬷服侍文皎到了花园里,林海便和苏二爷两个聊些天南海北诸事。
苏二爷年少时惯是走南闯北,四处游荡,待到成亲才老老实实待在家日夜苦读,见识过许多大山大河。
而林海年少读书时,虽未行过万里,也行过千里路,加上上京赶考、做官外放,也曾去过不少地方,更恰好两人都是探花出身,因此谈得十分投契。待到下人问传饭时,才惊觉已经到午正了。
郑嬷嬷早收拾出两桌席面预备好。但苏二爷说就他们三个,又是一家人,不必分席,一桌吃热闹些。
林海也点头笑道:“甚是。”
饭毕,文皎拿出一匣子信,对苏二爷笑道:“劳烦二哥哥做一回信差,替我送到父亲母亲大姐姐和大嫂二嫂手上。”
苏二爷郑重接过,笑问:“给你二嫂子的信里,妹妹有没有替我证明清白?”
文皎笑眯眯道:“二哥放心,我都是如实写的。”
苏二爷松口气笑道:“妹妹从不促狭,你的‘如实写’我信,换一个人,说不得我得半路上拆开看看了。”
文皎知道他说的是苏皇后,不禁想没了她在身旁,苏皇后的急脾气不知还有谁能拉住。
又过两日,苏二爷启程回京。
林海与文皎赶到码头相送,不免又是一番依依惜别。
那处三进院子文皎命锁了,让她带来的一房人家去看屋子。
在林府中挑了五六个丫头,把她分例的人手补齐,再和管事们磨合几日,诸事理顺,文皎觉得是时候用金手指给林海和黛玉调养身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