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 9 章 ...

  •   而说到陈国,就不得不提一句陈国皇宫。
      今天清晨的陈国皇宫。
      “快、快,加把劲,把路清出来。”宫道上环绕着尤仁尖细的催促声,大雪之下,皇宫显得一片寂静,禁军铲雪的声音伴随着北风的呼啸,格外磨人。
      和国君一起长大的贴身总管尤仁站在大朝的紫宫台阶下,不断地催促着禁军,平时这些养尊处优的禁军却不敢有丝毫抱怨,都将灵力运于青铜剑上,将半人高的雪往宫道两旁清理。
      今日清晨,国君与诸位大夫在紫宫议政,主管皇城安危的诸大夫奏报了长生仙人昨夜除了蛇妖的事,君心大悦,而后,国君便与大夫们商议陈国春耕之事。
      老国君在时,陈国还没有这么强盛,当时陈国只有五万人口,自十年前国君登位,励精图治,河晏海清,风调雨顺,再加上国君极为重视农桑,每每春耕,必亲临田间指导,陈国年年丰收,短短十年间,人口就翻了一倍,一跃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在尤仁的心里,国君就是这世上最圣明的国君,再者国君虽才华横溢,却从不自傲自满,对他们这些低贱的侍人也从不随意杀戮,这是人族少有的仁德之君,但这位仁德的国君,今早却杀了一个士大夫,这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从不随意杀人的国君,竟然斩了一个士大夫,在别人看来可能万分疑惑,但在尤仁看来,却是那何田死有余辜。
      刚刚说到国君正在与大夫们商议春耕之事,主管农桑的刍议大夫是个极有才能的人,也是陈国的传奇人物,这刍议起于微末,从前默默无闻,但却极有眼光,在国君登位的第二年,便趁国君出行时,大胆栏架,称有治国良策献上,这刍议运气也极好,若碰到正常的国君,他肯定会被禁军乱剑砍死,但要不怎么说国君仁德呢,国君非但没有治刍议这个草民的僭越之罪,还面见了他。
      当时的情形尤仁历历在目,因为他当时十分戒备,怕这个刍议是个刺客,他当时已经想好了,若这刍议出剑,他便冲上去为国君档剑,禁军便会立刻抓住刺客处死,国君便安全了。
      只是事情没有像尤仁害怕的那样进行,这刍议虽然出身微贱,也素无才名,却是个有真本事的,他向国君献上了“犁壁”和土地轮耕之策。
      尤仁也是出身农家,自然明白这犁壁的出现将大大提高耕作的速度,以往草民需用锄头将翻土、碎土,现在用这犁壁,一个动作就完成了整个过程,省了一半的力气,还有这夹种之法,也是大大的有用,他记得小时候阿父还在世时,家里的地就要种一年歇一年,说是养地,不然种了收成也低,白白忙活一年。
      好在国君慧眼识珠,当即力排众议,任命刍议为农官,主持了当年的春耕,待众人见到奇效,便顺利的提拔刍议为大夫。
      这种从草民到大夫的事迹,亘古未有,从此以后,国君任人唯贤的名声传遍各国,有许多怀才不遇的学者来投,国君挑出有真才实学的加以重用,陈国在上下君臣一心的治理下,蒸蒸日上。
      尤仁这么想着,眼前不有回忆起了早朝的那一幕。
      正在刍议大夫奏报春耕之事时,却突然风云变色,气温骤降,一下从暮春变为了隆冬,这皑皑白雪有半人那么深,人一走进去,寸步难行,这种怪事比蛇妖现世还令人震惊和害怕。
      正在众人恐慌之时,国君当机立断,下了几道命令,其一,迅速清出城中道路,准备赈灾,其二,请禁军中修为最高之人前去出尘阁请来长生仙人,其三,见殿中冷如冰窟,大夫们各个冻得面色铁青,便让奴仆取来他往年的冬衣,分与诸大夫御寒。
      要不怎么说国君仁德呢?将自己的衣物给下臣享用,也只有国君做得出来了,想必今日之后国君仁德之名会再次响彻诸国。
      只是,下完命令之后,国君脸上的神情却没有丝毫放松,眉头紧紧的皱着,在大殿之上来回焦急的踱步。
      尤仁一见此,便知国君是忧心陈国百姓,这雪太大,皇宫都有几处压塌了,更何况那些住在茅屋中的平民呢?陈国虽强,也只是与他国相比,也有许多无家可归之人,天气如此严寒,岂不活活冻死?
      这么想着,尤仁也忧心忡忡起来。
      正在众人忧心之时,殿中有一个叫何田的大夫却突然向国君奏报了一事,这一事便是要了何田性命的事。
      具体是什么事呢?
      这何田并无出众的才华,只是出身世家,平日里仗着后宫中做君后的姐姐,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何田有一个生平最恨之人,那就是长生帝子陈初。
      这陈初出身皇室,又是修行之人,按理来说与他并无交集,但是有一日他被蛇妖引诱,欲将之带回府中受用,却被长生仙人陈初阻止,何田色迷心窍,并不信这个娇滴滴的小娘子是蛇妖,就和陈初发生了争执,为了此事,国君狠狠的申斥了他,从此记恨在心。
      此时的何田仿佛想到了什么,便向国君道:“国君,这妖雪来的古怪,想必是陈初杀了蛇仙,上天降下的天罚,望国君将陈初捉来祭天,平息上天的怒火。”
      此言一出,大殿四下寂静。
      依尤仁看,恐怕如此想的不止何田一人,长生仙人生来有仙缘,降服蛇妖,本该众人爱戴,但人心最是难测。
      这些得到了荣华富贵的人,往往追求的就更多,以往不知也就罢了,自帝子陈初出世,世人方知比富贵还可贵的是成仙,是长生不老,但是事与愿违,帝子得授仙法,也不吝啬授予他人,但是修行却要看个人的缘法。
      七十年前,帝子修炼有成,便将仙法授予陈国众人,众人初时欣喜若狂,以为从此可以成仙,却不想,众人肉体凡胎,与仙人转世的帝子自然不同,特别是这些养尊处优的贵族,竟然不能感应灵气,修行许久不见效果,当时众人以为帝子藏私,却不想有数十年轻草民成功引得灵气入体,步入仙途。
      帝子藏私的谣言自然不攻自破,原来众人方知有仙法还不够,还得有仙缘,说来这能引灵气入体之人也不是就成仙了,只是可以修行罢了,具体如何还要看天资,这么多年,陈国也只有出尘阁七个弟子还有希望,其余人等若继续空耗,恐怕还未修炼有成就已经大限将至,因此这些人都到了皇城充进禁军,守卫皇城安全。
      尤仁见诸大夫均沉默,当然不会认为大家都恨长生仙人,毕竟长生仙人为人与世无争,降服蛇妖,立下了下功勋,也有人对他好感的,只是众人沉默的原因倒不好启齿,依尤仁猜测,这些人应当是想看看国君的做法,以此推测国君对陈初的想法。
      国君虽仁德,却也是人啊,未必不想长生不老,只是,国君虽样样都好,唯一一样遗憾,也没有仙缘,尤仁虽不觉得国君会因此嫉恨陈初,却难保有其他想法,想那陈初至今都有一百岁了,看来却比国君还年轻,他辈分又高,国君日常见他都需行礼,国君心里当真对陈初没有意见吗?如今蛇妖已除,这帝子对国君好似也没有什么用,到不知会如何处理。
      尤仁如此想,诸臣肯定也如此想,因此大殿一片寂静,一时无人出声。
      至于国君陈牧本人嘛,他对陈初到真没有什么芥蒂,不知为何,众人皆觉得他也想成仙,必定嫉恨陈初,但事实恰恰相反,他不觉得神仙有什么好,活得久了,不是十分孤寂?治国已经很累了,千年万年的治国也太惨了,他活一世便够了。至于见了陈初要行礼,就少见些便是了,自他出生以来,陈初便在出尘阁修行,三十年了,见他的机会十只手指数的出来,所以他对陈初真的没有意见,但是众人推己及人,好像不这么认为。
      现在陈牧所虑唯有这古怪的大雪,和灾后的处理,见何田不思为君分忧,到趁机蛊惑人心,灾后处理需上下一心,最忌讳人心浮动,这何田平日里横行霸道也就罢了,在这时还与他作对,自然没有好下场。
      于是,这何田成了杀鸡儆猴的那只鸡,被拉到殿前就地处决了。
      紫宫之外,尤仁往何田处决的地方望了望,见那殷红的血洒在白雪之上,格外的醒目。
      不过何田死了,却死得其所,众人的心一下子又回到了雪灾上,这雪灾也不知会持续多久,看那积雪厚度,恐怕一时不会好转啊,陈国可不止琅琊城一座城市,若全国都发生了雪灾,这,就面临着灭顶之灾啊,于是众大夫集思广益,商量待道路清出,便往各地派去使者,指挥救灾。
      就在禁军将雪清到了宫门口时,尤仁仿佛听到了空中传来什么声音,他往那边看去,只见琅琊山上神龙飞舞,而后,他以为自己眼花了,眼前的大雪瞬间消失,陈国又变回了春天,老天爷啊,是神龙来救陈国了,国君果然仁德,竟然引得神龙来助。
      看见神龙的不止尤仁一人,陈国百姓顿时个个跪地叩拜,念念有词:“是神龙,是神龙来救我们了。”
      不提陈国百姓如何欢欣鼓舞,陈国国君陈牧见此松了一口气,立即改变了原有治灾策略,把重点放在医治伤患和房屋重建上,房屋重建好办,这伤患太多,医者不足,实在愁人啊。
      其后琅琊城中神龙飞舞,降下了灵雨,将城中的百姓瞬间治愈了,陈牧得知此事,松了一口气,将救灾再次缩减为重建房屋,只是不知这神龙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了,不知长生仙人可知呢?
      “国君,长生仙人并不在出尘阁中,据出尘阁中道长说,昨夜有一恶蛟打伤了他们,今早又天降大雪,长生仙人怀疑恶蛟作法,便前去降妖了,听说,同去的还有一位身着青衣的仙子。”那个修为最好的禁军从出尘阁回来,向陈牧奏报。
      嗯?这恶蛟与这神龙又有什么关系?听这话恶蛟仿佛是个坏的,这神龙却救了城中百姓,若为一体,莫不是长生仙人降服了恶蛟,逼它救的百姓?哦,还有以为青衣仙子,也不只是何来历?果然仙人只和仙人做盆友吗?
      “你可知长生仙人何时归来?罢了,我亲自前去出尘阁拜见。”
      说话间,陈牧安排完赈灾之事,将大殿听闻此话羞愧不已中的大夫们都打发了,唉,刚刚还想着要杀了别人祭天,现在又是帝子除了恶蛟,平了雪患,还好国君圣明,没有听了小人谗言啊。
      这时皇宫也接到了消息,说只有琅琊城一城降灾,陈国其余地方还是正常的,陈国君臣都舒了一口气,这下就是喜上加喜了。
      待陈初回到出尘阁时,便听守在门口的七弟子禀报:“师父,方才国君派人来请,见您不在阁中,又离开了。”
      陈初点点头,交代了一声:“此事我已知道,你去将我往年种的灵米灵菜拿来置办一桌饭菜,把灵眼上产的桃可果采摘下来一并摆上,我要待客。”
      七弟子虽胆小,对他这个师父却爱多于敬,问道:“师父可是要款待瑶仙子,那可要再把老阁主埋在桃可果树下的灵酒拿出来?”
      这桃可果滋味清新,又长在阁中的灵眼上,五十年才开花结果一次,上一次的果子大半都酿了酒,埋在桃可果树下,用来招待仙人再好不过,这瑶仙子不仅与师父一起降服了恶蛟,仿佛与师父颇为亲密,师父提起她时格外温柔,也许是未来的师娘,嘿嘿,这七弟子为了师父用心良苦,俗话说酒能乱性,没有关系的男女独自饮酒也会平添许多故事,就让他来助师父一臂之力。

      陈初正在吩咐准备饭食之事,就听见阁外传来马车的声音。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