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秋雨淅沥,阴绵不绝,偌大的长安城沉浸在一片雨雾中。
      细密零乱的雨点顺着檐瓦滴落,不断冲刷着路旁的垂柳和石板街道。
      城南,雨雾中似乎响起拖沓的脚步声和金属间相互撞击的铿锵声,这声响由远渐近,在寂静的朱雀街上格外清晰。
      她绾起垂在耳边的头发,又顺着窗户不安地向街角望去。
      声响更近了,那些在雨幕中行走踉跄的人影已经清晰可见。
      这是一队在怛罗斯之战被俘后又被大食军队遣返回长安的安西唐军。
      残缺的龙旗在雨中瑟瑟飘摇,破碎的兜鍪下深藏着一双双疲惫倦怠的眼神。
      人群里,她依旧没有看到他。
      南衙府兵在城头吹响号角,朱雀街边,换岗的金吾卫在暮色中敲响鼓楼上的皮鼓,沉闷的鼓点声远近可闻。
      上月,戍守帝国边境的安西军在怛罗斯之战中与以大食军队为首的中亚联军交锋,结果惨败。都护府的斥候携加急塘报快马加鞭连夜入京,整个帝国为之震惊。
      (相关链接:朱雀街,唐朝称为天门街,简称天街,它从唐长安城皇城的朱雀门延伸开去,是长安城的中轴大街,唐朝皇帝往城南祭天所走街道。朱雀街是唐长安城的南北向主干线,宽约150米,长5020米,向南一直到长安城的正门——明德门。以此街为界线,将唐长安城分为东西两部分,街东归万年县辖,街西归长安县辖。
      南衙府兵,即为“十六卫”,负责掌管京城宿卫。因十六卫官署在皇宫之南,故史称“南衙府兵”。其与守卫皇宫北门﹑由招募配充的兵士组成的“北衙禁军”交错宿卫,相互牵制。
      安西军,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始置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全盛时代所统率的精锐步骑统称“安西军”。)

      雨依旧在下,但似乎比刚才稍微小些了。
      街道上的这队散兵游勇中没有人说话,他们只是拖曳着缺刃的剑戟,机械般地向前走,队伍里偶尔有人传出几声低哀的呻吟,但随即就被周围缭绕的雨声吞没了。
      雨水不断和着铠甲上的污泥和血渍从军袍的边缘滴下,在石板街道上留下模糊的痕迹,虽然这些痕迹不会存留太久。
      作为曾经威名远播西域的帝国安西军,这次惨败给他们的打击自然毋需多言。
      “都是些苦命人呐。”她轻微地叹息道,起身悄无声息地关上了窗户。
      房间里的光线立刻黯淡下来,她缓步踱到书橱前,从里面取出一盏青釉油灯点起。
      她重新在窗边坐下,街上行军的声响已经听不见了,整个房间里寂然无声,只能听到自己轻微的喘息声。
      身为教坊司里的秦筝乐师,这样清静的时间其实是很少的。作为帝京长安最著名的乐籍管理机构和官办青楼,她们经常被要求连续演奏不得休息,出入这地方的尽是些掇青拾紫的达官显贵,谁都得罪不起。
      这几日或许是由于连天阴雨的缘故,登门教坊司的宾客在数量上稍有收敛,在这难得的清闲间,她蜷坐在屏风床上抱紧肩膀,陷入了回忆。
      (PS:唐帝国和大食之间爆发的“怛罗斯之战”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场战役,本文以此为创作背景,不清楚的大家可以自行百度)
      (相关链接:教坊司,为中国古代宫廷音乐机构。始建于唐代,称为教坊,专门管理宫廷俗乐的教习和演出事宜。
      其组成除召募部分女子外,还包括遭受发配的犯人或罪员的妻女、战争时俘虏的战败者的妻女、战乱中强夺强掳的民间妇女。这些女子几乎无需本钱的投入,却能为教坊司带来巨大的收益。
      由于长年身处教坊司内,受到专门的音乐培训,这些女子通常都精通音律、能歌善舞。
      乐籍,乐籍制度始于北魏终于清雍正元年,指将罪民、战俘等群体的妻女及其后代籍入专门的贱民名册,迫使之世代从乐,倍受社会歧视和压制,是谓乐籍。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女性专业乐人,其身份普遍卑贱,其中许多甚至类似奴隶、几与物品等同,是声色娱人的群体。教坊不仅是俗乐主管机构,也是乐籍制度下的女乐生存和执业的场所。)

      八个月前。
      天宝十年正月二十四,这一天,是所有噩梦的开始。
      岁暮天寒,朔风凛冽,吹得长安城头上的旌旗猎猎作响。
      戍守在城楼上的兵士不停地呵出热气,随即消散在干冷的空气中。
      而此刻,一支行伍严整的军队正从开远门下开进长安城内。
      长安百姓夹道欢迎,将宽阔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呐喊声、锣鼓声不绝于耳。
      为首的将军满面春风,在鎏金马鞍上不停地向围拢在周围的百姓抱拳致谢。
      今日,是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回朝献捷的日子。
      不远处,玄宗的龙辇车驾与卤簿仪仗整齐排列,华盖蔽空,龙旗招展。满朝文武分立两侧,金吾卫和羽林卫散布环绕在周围。
      高仙芝翻身下马,把缰绳交到身旁的校尉手中。紧接着,他率领诸将大步流星地朝玄宗的龙辇走去。
      在离龙辇还有几步之遥的地方,高仙芝缓步停下。接着,他双膝跪地以掌伏地,向唐玄宗高呼道:“臣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率麾下诸将躬请圣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身后的众将和兵士们也跪倒在地,齐声山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嘹亮的声音响彻云霄。
      唐玄宗喜形于色,他疾步走下龙辇,上前去扶起依然跪地的高仙芝,说道:“高卿公忠体国,卓有劳绩,朕已命人在大明宫备下酒宴,为你接风洗尘。”
      高仙芝作揖道:“陛下,西域蕃国无礼于我朝,突厥部落突骑施亦对大唐阳奉阴违。为此,微臣内心深感不安,今已将叛乱的石国国王与突骑施可汗擒获,请陛下降旨,将此二贼就地正法。”
      然而就在此时,玄宗身旁的一名近臣忽然低声提醒道:“天宝元年,朝廷曾册封石国王为怀化王,并赐免死铁券。如此,石国王今日不应处斩,还望陛下慎重。”
      闻听此言,玄宗的目光略显犹豫起来,似乎陷入思忖。
      见此情状,高仙芝再次作揖道:“石国王暗通大食扰乱边境,实属罪大恶极,请陛下以西域局势为重,将其处斩,以绝后患。”
      玄宗望着囚车里的石国王与突骑施可汗,他们衣着单薄,在刺骨寒风的裹挟下瑟瑟发抖。
      沉默半晌后,玄宗终于缓慢却坚决地吐出两个字:“准奏!”
      在获得了玄宗的旨意后,高仙芝回头对守卫在囚车旁的兵士轻微挥了下手。
      兵士们麻利地从囚车里拖出尘垢满面衣衫褴褛的石国国王与突骑施可汗,丝毫不在意他们的哀嚎和求饶,把他们押到断头台前。
      “行刑!”高仙芝命令道。
      士兵从腰间抽出佩刀,手起刀落,刹那间,两颗人头落地,鲜血染透了脚下的石铺街道。
      (相关链接:开远门,建于隋初。隋代称开远门,唐代改名安远门。名为“开远”,可能意在表明隋唐帝国有向西拓展领土的需要。开远门下有3门道,唐永徽五年[公元654年]门洞上建城楼。
      开远门是隋唐长安郭城西城墙最北的一座城门,也是隋唐丝绸之路的起点。作为隋唐长安郭城西面的通衢大门,开远门见证过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
      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年],时任安西四镇节度使的高仙芝,执突骑施与石国王,在开远门献俘。)

      高仙芝又微微抬了一下手,断头台两侧的兵士立刻将尸身抬上囚车,又有兵士从街面店铺里打来两木桶清水,冲刷着地面上的血渍。
      玄宗踱步到高仙芝身边,握着他的手说道:“此次平叛剿寇,将军当为首功。”
      高仙芝立刻作揖回答道:“陛下此言折煞微臣了。下赖将士冲锋用命,上靠吾皇天威浩荡。微臣只是做好分内之事,何功之有?”
      玄宗没有回答,只是会心地微笑起来。
      “随朕回宫吧。”玄宗说道,说罢便向龙辇走去。
      高仙芝有些不知所措,这时,身后突然有一个颇为熟悉的声音叫住了他:“高大人!”
      高仙芝转头,原来正是权倾朝野的宦官高力士。
      他连忙作揖:“高公公。”
      高力士也向高仙芝作揖,用尖细的嗓音缓慢地说道:“高将军,你有福气,皇上已经给你备下了马车,邀你一同入宫。”接着,他又补充了一句:“这可是莫大的恩典。”
      高仙芝伫在原地,缄默不语,似乎若有所思。
      “高大人?你还等什么,快上车吧!”高力士催促道。
      “嗯。”高仙芝回过神来,向高力士点了点头,又向身旁的副将使了一个眼色,副将心领神会,带着剩余的将军和兵士朝城内兵营的方向走去。
      皇帝的仪仗开始缓慢行进起来,旗帜和华盖在寒风中飘摇,围观的百姓也逐渐散去。
      最后,开远门附近只剩下两滩混杂着冰碴的殷红血迹。
      傍晚,大明宫麟德殿内,华灯初上,笙歌袅袅。
      玄宗在说了一些客套话之后,宣布宴会开始。
      丝竹管弦渐次响起,宫女舞动起曼妙的身姿,在大殿中央翩翩起舞。
      席间觥筹交错,高仙芝频频与众人推杯换盏,高谈阔论,甚是尽兴。然而,谁都没有注意到,他的眉宇间却若有似无地透出几分忧虑。
      (相关链接:麟德殿是大明宫的国宴厅,也是大明宫中最主要的宫殿之一,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664-665年],毁于唐僖宗光启年间[886年],其位于大明宫太液池西的一座高地上,使用和存在了约220年之久。麟德殿规制宏伟,结构特别,堪称唐代建筑的经典之作。底层面积合计约达5000平方米,由四座殿堂前后紧密串连而成。唐代诗人张籍在《寒食内宴》一诗中描述道:“瑞烟深处开三殿,春雨微时引百官。”)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