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线人 ...

  •   魏璠同意了霓缨的要求,但也提了两个条件。

      第一,霓缨此次外出当以一年为限。

      一年时间要补齐南方诸道的图经显然很扯,但魏璠既提出,便有自己的考量。

      霓缨说入宫后便无机会,实则不然。

      如今他初登基,许多事情尚未落定,但只要他坐稳这皇位,大权在握天下太平,规则便由他来定,届时携霓缨微服出巡共制图经又有何不可?

      而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答应霓缨,一方面是在意霓缨的心情,许她避开封后大典,另一方面,是要告诉霓缨他还没忘记当年的承诺,但凡不是情势所逼,他都乐意兑现。

      第二个条件,便多了些私人的缠绵。

      魏璠要求每半月一封书信,前后时日不能超出三日,否则他便当她出了意外,届时即使举兵南下掘地三尺,也当把她找回来。

      他握住霓缨的手:“朕记得你曾说过,十分怀念幼时见过的江南风景,此去到可以选个别致之地,慢慢编写当地途径,待朕接你回长安,剩下的部分,朕会陪你一道整理编写,如何?”

      两个要求,霓缨都爽快应下,倒是雾爻,被魏璠的做派恶心到晚上躺床上了都要愤然坐起骂一句:不是,这皇帝有病吧!

      什么半月一封信,女郎在贝州时,也没见他十天半月送信诉情啊,如今见到嘴的鸭子要废了,又想着用书信捆绑了!?

      他批惯了奏章,怕是女郎洋洋洒洒写满数千见闻与思念送回长安,他读来也不过朱笔御批两个字——已阅。

      呸!

      什么不闻音信便举兵南下,不是说自己在朝堂处处迫不得已吗?

      倒是让他举啊,谁不举谁是孙子!

      这等油滑之言,以他向王氏低头来看,怕是早就练习熟练,不知跟几个女人试过了。

      呸!呸!

      气归气,得知天子将会派人保护霓缨兼沿途打点事宜,雾爻想到点要紧的事:“这一路岂不都是皇帝安排的人?”

      霓缨正坐案前提笔写信,分心道:“陛下金口玉言,自然有安排。”

      前方忽然没了声儿,一股热乎乎的气息凑近,霓缨一抬眼便见到雾爻凑到案前,双手交叠垫着下巴,忧愁的看着她。

      霓缨盯住她的脸,暗想,不愧是十七八岁的年纪,肤质真是饱满弹嫩。

      雾爻并不知此刻的女郎尽想些不着边际的东西,小声纠结:“真让他安排啊?”

      一路被皇帝的眼线盯着,岂非干什么都不爽利?

      霓缨忍不住伸手捏捏她的脸:“嗯,让他安排。”

      ……

      话分两头。

      因着裴婕妤一番高调操作,关于新帝对崔氏女的强势偏爱已从后宫传出,落在了不少即将待选入宫的世家女子耳里,当中自然有已接了圣旨,只待封后大典的王氏。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王氏虽还没正式入主中宫,却已对新帝身边现有的几个人了若指掌。

      元氏和于氏都出身洛阳,因新帝还是齐王时,曾领兵平乱长住洛阳,元氏、于氏的父兄都是新帝麾下猛将,所以早早纳娶了两家适龄女郎。

      但真要论远近亲疏,还得是河东裴氏,毕竟这大缙江山都是先帝在裴氏的相助之下打下来的。

      虽然定国公裴怀仁因身有残疾早早退出朝堂,但其子裴崇炎却极得圣宠,才二十八岁就已位居吏部尚书之位,可谓年轻有为。

      裴婕妤虽为裴氏旁支,但朝堂后宫向来关系微妙相辅相成,一个裴婕妤已是眼中钉,而今进京的崔氏更是不得了。

      她母亲裴氏与定国公裴怀仁是亲兄妹,她自少时便与齐王魏璠相识,有多年情谊。

      王氏知道这个后位是祖父如何与新帝斡旋争取来,所以在听到新帝对崔氏的种种特殊待遇后,她不得不对此女生出十足十的防备,而这份防备,又在听说崔氏要离开京城时转为无比的震惊。

      好在身边的老人鲁嬷嬷做事高效,很快确定了消息,崔氏确实要走。

      他们安插在陛下身边的内侍传出话说,陛下正在思量该派谁沿途保护崔氏。

      王氏不理解:“好端端的,她为何要走?”

      鲁嬷嬷是过来人,将男女间那点事看得透彻,为王氏一一分析。

      看得出来这新帝对崔氏颇有偏爱,但这份偏爱基于多年情谊却无名分,一旦崔氏进了后宫,陛下可劲儿宠一阵算作弥补,不久也就淡了。

      所以这崔氏很有可能是在耍心机,想继续吊陛下胃口,不曾拥有的才是最好的。

      王氏恶心坏了:“崔氏做什么春秋大梦呢?论年岁,她比我最小的姨母都小不了几岁,年纪摆在那儿,离人老珠黄也没几年了,凭什么吊着陛下?”

      鲁嬷嬷见王氏不悦,连忙迎合王氏去揣度崔氏的另一番想法——试想想,这崔氏熬到了二十二岁都没成亲,分明是冲着后位去的,而今陛下登基,皇后却不是她,这是多么大的打击。

      崔氏此刻离开,说一千道一万,逃不过一个“酸”。

      自己等了多年的后位落于旁人囊中,还要眼睁睁看新后受封受百官朝拜,简直诛心啊。

      王氏果然被抚平,不过她自小受严格教养端庄持重,还不至于为这点事得意忘形,且想的更深:“可无论如何,陛下眼下仍偏爱她,崔氏这个时候下江南也委实古怪,我们还是得想法子应对才是。”

      鲁嬷嬷出了个主意。

      一国君王,岂是一个女人就能系住的?

      崔氏但凡有点脑子,就该趁后宫人少先占据一席之地,以陛下对她的偏爱,贵妃之位不在话下,日后再有多少莺莺燕燕,也越不过她与陛下的情分和她入宫的资历。

      可她呢,不识大局,只在男女心思上琢磨伎俩的女子,可见担不起后宫之主的重任。

      所以,王氏大可在受封皇后之后,借母家之势在朝堂上造出选秀声势,请陛下充盈后宫开枝散叶。

      男人都是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的,待陛下见多了女人,即便心里还挂着崔氏,也不过是那点未得手的劣根性作祟,而崔氏在外,还能坐得住?

      即便她当即归来短暂得宠,可陛下在众多美人的拥簇对比下,对崔氏淡情不过迟早的事。

      如此一来,皇后不仅能除去崔氏这个顾忌,还能博得一个宽厚贤名。

      不过话说回来,崔氏此行定有所谋,所以不妨派个可靠的人到崔氏身边做眼线,自此皇后坐中宫而知千里外,无论崔氏有什么心思,都可提早应对。

      如此内外兼顾双管齐下,后宫之主位稳矣。

      王氏觉此计甚妙,转而思索起派谁比较合适。

      鲁嬷嬷提了个醒,这人可不适合选王氏的人,否则意图太明显,就算说服新帝接受,崔氏也会防备,打探不了什么。

      崔氏出宫,皇帝必然派人保护,她们不妨试着买通。

      王氏眸光微动,她还真想到了一人。

      ……

      允了霓缨此行,魏璠的心情可谓跌落谷底,《十道图经》固然是好物,但他对霓缨的渴盼也有几床湿褥子为证。

      刚刚重逢便又分离,魏璠处理公务时都是蹙眉凝眸,看的一众新旧臣子心中惴惴戚戚。

      直至下朝,中书令王梵来见,却不是说政事,而是带了关怀与几味洛阳地道的小食。

      原来,其孙女王氏进京途中,曾与沿途护送的武官问及陛下情况,得知陛下昔日定居洛阳,对故地感情深厚,途中特地前往洛阳购得地道耐存的风味带来长安。

      奈何她与陛下尚未行礼,所以不便相见,这才请祖父代为转交。

      魏璠扫过王梵奉上的食盒,淡淡一笑:“有心了。”

      王梵:“不过是孙儿对陛下颇有好奇,又知陛下专程安排的都是身边的近卫去护送这才多问了几句,陛下仁正亲和,御下大方豁达,这才左□□心而向,忠心亦用心。”

      王梵的话令魏璠心头微动,让内侍监收下东西,又对未婚妻王氏致以几句关怀,请中书令代为转达,便匆匆回到乾明宫,召见同州安亭折冲府校尉耿驰觐见。

      此次奉册封皇后圣旨前往沂州迎接王氏的正是耿驰,魏璠以关怀皇后为由,问了耿驰一些路上的事情。

      果然,王氏早闻崔氏之名,一路上没少打听她与陛下的事,可都被耿驰一一绕过去,且让王氏意识到——众人忌惮崔氏,是因她与新帝相识多年感情深厚,可即便如此,她不照样没能当上皇后吗?

      与其纠结既成的事实,不如想想自己该如何做好皇后,而当务之急,是要与陛下培养出感情。

      这也是为什么,王氏在明知魏璠给了崔氏许多特殊待遇后,非但不作声,反而温柔小意的让祖父献上关怀。

      耿驰这些心眼子,可谓长得恰到好处!

      相较之下,同样是去接人,褚游就做的一塌糊涂。该听该看一点没少,可该做的也一点没做!

      但凡他能在路上对霓缨多说说帝王的艰辛,霓缨也不至于一路心怀芥蒂的进京。

      霓缨心中始终有疙瘩,所以才执意要走。若有个机灵会来事的人从旁周旋,他与霓缨柳暗花明,自然指日可待。

      思及此,魏璠用托孤般的眼神看向耿驰:“朕有一重任要交与你。”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线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