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主帅 ...

  •   一个月后,从蔚州快马传来了皇无极的圣旨,他先是对戚帅的离世表达了哀伤悼念,又对叛党进行了痛斥,对戚家军表示了安抚,嘉赏了庆阳之战的胜利,最后下旨,封戚惊华为平乱车骑将军,由戚惊华任庆阳战场之统帅,统领戚家军剿灭叛党。
      接完圣旨没几天,戚惊华又得到了渝城的消息,穆王皇彧足智多谋,成功从叛贼寇卓手里救回了太子。
      皇彧写信的时候恐怕还不知道庆阳发生的事,信上只有寥寥几句话,简单说了情况,让她不要挂心云云,戚惊华知道皇彧比自己还要靠谱,便暂且放下了心,着手忙庆阳的事,军中诸事也都要她来接手,一时当真是无暇分心。
      她并不知道,皇彧那边的状况并不像他说的那样简单。
      寇卓是个凶狠残/暴的变/态,这句话一点也没错。
      他把太子扣在手里,因要作为筹码,不能杀死,但羞辱折磨是一样也没有少的,太子短短半个月便被折磨的几乎没了人形,皇彧赶到的时候,已经占据了渝城的寇卓把太子绑在了城门上方,让他在太子和渝城全城百姓之间做出一个选择。
      没错,选择,之前他以太子来换城池的交易突然不作数了。
      寇卓喊话给皇彧三天的时间考虑,是要太子活还是渝城百姓存,三天之后如果皇彧没有答案,便要杀了太子,屠了满城的百姓,这三天时间里,他每隔半个时辰便杀十个人,以此来证明他说的是真话而不是在开玩笑,然后当场便抓了十个百姓提到城墙上,直接推下去摔死以给皇彧警示。
      渝城战场的将军们焦头烂额,因为既不能弃了太子也不能弃了百姓,弃太子,天威不存,天子若怒,他们性命也很可能不保,弃百姓,那更是要留下千古骂名,天威照样不保,而最被动的是,太子和百姓都在对方手里,主动权在敌人那边……最后他们都把决定权交给了穆王,希望他能在两难之中做出决定。
      皇彧扛着所有人的压力,仅用半天的时间就做出了决定,他在城门外,看着形销骨立的太子皇兄,又看向又一轮要被杀死的十个人,冷静而又沉着的扬声道:“没有万民,便没有君王,寇卓,本王选一城百姓。”
      寇卓在城墙上哈哈大笑。
      虚弱的太子看向他,目光凄惨。
      这当然只是皇彧的缓兵之计,因为他赌廖昀平不会允许寇卓这么草率的杀掉太子,所谓的选择与杀戮也不过是寇卓这种疯子对他和大齐将士另一种方式的戏弄。
      他赌对了。
      但他不敢赌寇卓不会对满城的百姓动手。
      此后半月,皇彧没日没夜的与手下制定计划,并亲自带人潜入城中,不顾凶险,成功营救了太子。
      回到大齐的营帐里,太子清洗了一身污垢,躺在床上任数名军医为他诊治,皇彧便守在他床前,待所有人都忙完退下之后,俯首行了一礼:“皇兄受累了。”
      太子皇懿看着他,沉默了一会儿,道:“本宫知道你做的选择不过是权宜之计,不会放在心上,而且一城百姓的确比一个无能的太子更重要。”
      皇彧跪在他床边:“皇兄!”
      皇懿虚弱的笑了笑,看着他肩上的伤,道:“我真的不会怪你,阿彧,渝城还需要你去夺回来,伤口敷了药,便好生歇着吧。”
      皇懿恢复了一些精力之后便由人护送着去了蔚州,皇彧目送着他的车驾走远,转身回了营帐,他还有自己应该做的事。

      “我的法子行不行?”盛玄追着戚惊华追到了屋里,“你说句话呀!”
      戚惊华揉着太阳穴,在虎皮榻上坐下来,盛玄便挤到她身边坐下,急道:“那可是我一整夜没睡觉想出来的,师父和师兄都没教过我,到底行不行,你说嘛。”
      戚惊华揽着她的肩膀,道:“你的主意是好的,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与理论会有许多出入,尤其是涉及到民生问题的,城中军民这段时间本来就惶恐不安,粮草这种大问题一定要妥善解决,你说的方法虽好,但是有隐患。”
      盛玄丧了气:“真的吗?”
      戚惊华轻轻按着她的脖子,安慰道:“不过也不是完全不可用,将军们和城中郡守从你的办法里得到了灵感,已经在制定新的粮草实行方案了。”
      盛玄的眼睛倏的亮了:“真的吗?”
      戚惊华:“骗你做什么。”
      盛玄趴在她身上,有点小兴奋:“我也知道有时候我的想法有些不切实际,你肯听我就很高兴了,如果有用那就更好了。”
      戚惊华:“我倒是担心你鬼主意多,没事就到我耳边叨叨,容易影响我的判断呢。”
      盛玄顿时又不高兴了:“我可是静明渊出来的,又天资聪颖,至少要比你聪明的多吧,怎么可能都是鬼主意?”
      说着说着没了底气,小声道:“那我以后多听多看,结合实际,不乱说话好了。”
      她抬眼看着戚惊华的侧脸,眉骨上的伤只剩下一道痕迹,双眼下的阴影却越来越重,越看越是心疼,盛玄忍不住道:“将军,你是不是很辛苦呀?”
      她隐隐觉得戚惊华有些变了,变得习惯沉默,也不再笑了,她自小没有亲人,无法理解失去亲人的痛苦,但转念想到师父和师兄们,又觉得自己能够理解了,但只是想想,还不能感同身受,毕竟戚惊华的压力和痛苦也没有谁能分担。
      戚惊华“嗯”了一声,却又摇头:“没什么辛苦的,都是我应该做的。”
      顿了顿,她道:“我小时候梦想着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既然是这样的目标,就算辛苦也是应该的。”
      盛玄轻轻的挠着她胸前的软甲,安静的听着她说话。

      戚惊鸿也感觉到了长姐的变化,姐姐从前虽然喜欢教训他,但也就是嘴上说说,更多的是包容和爱护,如今看他的目光却总是带着些严厉,她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能耍下一套刀法了,你这个样子,让我以后如何把戚家交给你!”
      戚惊鸿惭愧的低下了头。
      戚惊华又道:“你跟着二叔学只会偷懒,以后我来教你,每日一式,学不成不许吃饭!”
      盛玄在旁边蹲着看热闹,手里把玩着那把精致的匕首,看到戚惊鸿可怜兮兮的眼泪都快出来了,她才有些不忍心,向戚惊华道:“将军,欲速则不达,小惊鸿明明已经进步很快了。”
      戚惊鸿连忙点头。
      戚惊华叹了口气,跟他说:“我不可能永远站到你前面护着你,戚家到了咱们这一代,人丁稀薄,你不立起来,难道指望姐姐永远扛着吗?”
      戚惊鸿摇头,默默的拿起了练习用的木刀。
      戚惊华给他指点了动作,在旁边盯着他练习。
      盛玄悄悄挪到她身边,低声道:“他还太小,你跟他说这些,会不会太沉重了?”
      戚惊华道:“他早晚得明白道理,我也不可能把他当成花儿一样供在屋子里,戚家的人,无论多大,都得明白自己的责任。”
      盛玄道:“你这样,就好像是急于把责任推给一个小孩子一样,你不是要做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吗?要让别人依靠吗?大英雄难道不是先保护身边的人?”
      戚惊华:“这不一样,逼着他变强大就是在保护他,玄儿你知道吗,没有永远屹立不倒的英雄,如果我有一天死了,他还什么都不会那才真的糟糕。”
      “不会的!”盛玄锤了她一下,“你瞎说什么晦气的话!”
      戚惊华按住了她暴躁的手,不想跟她争论这个问题。
      “惊鸿,手抬高一点。”
      事务繁忙之余,戚惊华又抽空找人给戚惊鸿定制了一把弓。
      戚惊鸿收到的时候,甚至拿不起来,十分无辜的看着自家姐姐,希望她能对自己仁慈一点。
      戚惊华道:“你自小力气就大,这把烈焰弓,我希望有一天你能拉开它。”
      那弓通体漆黑,长愈四尺,在弓干一角刻了火焰纹,非常漂亮,通体形如秋月,其势优美,却又隐含着力量……看着就没有那么简单。
      戚惊鸿只好点点头,不敢辜负长姐的期望。

      又过了几天,庆阳城外来了一个客人。
      “给戚将军的镖,俞某亲自护送过来了。”
      亲卫把人接到了戚惊华惯常用的议事厅,她正伏在案上看一份奏报,盛玄坐在旁边,歪着头看着她,俞令七进门第一句便是:“戚将军,节哀顺变。”
      戚惊华道:“这句话我听的耳朵都长茧了,不必再说。”
      俞令七叹了口气,从袖中取出一个信封:“将军托付的事情,结果都在这里了。”
      戚惊华给他倒了杯茶,接过信封,与盛玄一起把里面的东西看了。
      俞令七慢吞吞的喝完一杯茶,道:“江湖名门皆看不惯廖昀平谋逆之举,许多侠义之士听说了戚帅身死的消息都义愤填膺,大家都想为国为民出一份力,想必这些日子已有不少朋友来投戚将军麾下了。”
      戚惊华点了点头:“江湖义士肯出手相助,戚惊华感激不尽,眼下也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
      “客气了,大家行走江湖,道义是原则,家国是底线,家国有难,能够出力抗敌是再荣幸不过的事情,”俞令七道,“跟我就更不必客气,我不会打仗,唯有一些家底和情报网能给你用。”
      戚惊华起身向他行了一礼,不再说感谢的话。
      盛玄晃着信封,道:“将军,大侠,对手操控言论的手段炉火纯青,是不是也该重视一下。”
      “廖昀平最好玩弄这些手段,江北的百姓若长此以往受他蛊惑,必定与大齐离心,他分/裂国/家的阴谋昭然若揭,我等当然不能坐以待毙。”戚惊华每每提到江中王廖昀平,总是难以控制情绪,她始终后悔庆阳之战未能把廖昀平杀死。
      俞令七沉吟片刻,道:“将军若是信的过我,这件事便交给我来做吧。”
      戚惊华道:“我自是信的过你,但俞氏镖局在江北的分局……”
      “将军不必担心,”俞令七爽朗一笑,“我既亲自来到庆阳,便是表明决心,江北分局早在廖昀平起兵之时就关闭了,我无所畏惧,也不会有给他利用的机会。”
      戚惊华被他感染,也笑道:“如此甚好,此事,想必玄儿亦有许多见解,你们可以交流交流。”
      “哦?”俞令七好奇的看向盛玄。
      盛玄跟他对视,高贵冷艳的“嗯”了一声。
      当晚,戚惊华在城中摆上宴席,与郡守一同宴请来到庆阳参与抗敌的江湖人士。
      宴罢,戚惊华来不及休息,便到议事厅分析奏报。
      她不仅要把庆阳筑成铁桶,还要一寸一寸的把被叛贼践踏的土地夺回来,并且手刃廖昀平。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2章 主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