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1、朱甄 ...

  •   日子流水般过去,从春到秋,转眼已是八月,今年正好碰上三年一次的乡试。

      贾宝玉拿着一块据说是宫里御膳房新研制出的点心,正细细品尝。他今天来御膳房汇报红薯的种植进度,这会儿正中途休息,垫个肚子再继续商讨正事。
      皇帝也在吃点心,显然这个新制的点心不符合他的胃口,他吃了半块就停下,端起茶杯和贾宝玉聊天:“今年科举里有几个能办事的好苗子,不过官员之子居多,寒门还是少。”

      贾宝玉也不爱这个点心,甜腻腻的让人吃不下,他把点心放回碟中:“比前几届好多了,臣听姑父说,他那届可是没一个寒门,臣参加童子试那一年,寒门才零星几个。如今这届虽没到半,却将近三分之一,十年不到就多了这么多寒门之子,说明皇上教化得好。”

      皇帝知道贾宝玉不爱拍马屁,因而这肯定是真话,这真话好听就算了,偏偏讲到他的心坎里去了,他越想越高兴:“朕想起来了,你三年前因为林爱卿的丧事未能参加会试,赶巧明年二月会试四月殿试,朕最近不准备派你出京办事,你正好好好备考,试它一试,考个名头出来。”

      贾宝玉本有些无所谓,只是想起人生四大喜——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他对科举不甚热衷,若是错过这次,将来肯定不会再考,不免有些错过可惜,因而笑着谢恩。

      从御书房出去,出了皇宫大门,返回贾府的路上,会经过官中藏书的文渊阁。文渊阁中藏书众多,又因为靠近宫门,不只当官的,中举的,那些王孙子弟也能入内一观,一饱眼福。
      贾宝玉骑着马一路慢行,在门口下马,他前两日和林妹妹读书时,对文中提到的一本志怪杂谈起了兴趣,可惜找了好几家书肆都找不到,因而想来文渊阁碰碰运气。

      文渊阁不愧是京都最大的藏书点,浩如烟海的书密密麻麻的,看得人眼睛发直。贾宝玉在入口处翻阅书目,余光瞧见他的大哥贾珠,挺直着身子背对着他。
      文渊阁除了书还有笔墨纸砚,方便文人记录下迸发的灵感。贾珠背对着他不知在写些什么。文渊阁里不少人在看书习字,安静得很,因而贾宝玉没有出声,而是上前碰碰贾珠的肩以示提醒。

      贾珠下笔的手一顿,转头见贾宝玉,笑着示意他坐下说话。
      贾宝玉坐在贾珠身旁,看到贾珠写的字时一滞,他原以为贾珠是在练习书法,可纸上写着‘见字如面’,这是给谁写信呢?

      贾珠笑了笑,极小声道:“我在这遇见一笔友,他化名‘朱甄’,我们时常互相留信,畅聊文字义理,珠算数学,乃至圣人名家之言。他渊博好学,假以时日,必能成为一个好官。”
      贾宝玉点头表示明白,他的目光停留在那个‘朱甄’留给贾珠的便条上,那种字体,他隐约在哪见过,他想了半天才记起,这个字迹和太上皇给他的圣旨上的字迹是一样的。

      记得皇帝说过,太上皇好习字,退位后没什么事可干,若要宣旨,常常自己写圣旨。
      可太上皇常居宫内,怎么可能常常出宫到访文渊阁,那又是谁?

      贾珠伸出手在他面前摇了摇,奇怪道:“怎么走神了。”
      贾宝玉回神,抛去心中杂念,能出入文渊阁的人多着,说不定是哪个人见字心喜,偷偷练习太上皇的字,反正贾珠不入朝又聪明着,出不了什么事。
      他极小声回道:“只是觉得这字体板正,不免有些好奇,不知是谁写的。”贾珠这几年在家里教导贾兰和贾环,虽不至于无所事事,可他一腔抱负不能实现,难免有些郁郁。难得这几月脸上笑容变多,原来是交了一知心好友。

      贾珠亦小声道:“你怎么会猜得出来,朱甄兄同我一样并未入仕,你怎么会见过他的字。”他又欣赏了一番‘朱甄’留下的便条,“不过朱甄兄的字的确板正,我看着都想跟着练上一练。”

      贾宝玉笑着用气音道:“那珠大哥继续练吧,我去找书看,不打搅你了。”
      贾珠放下便条,摆手告别。

      贾宝玉找得昏天黑地,总算在一堆旧书里找到想要的书,带到坐在大书桌后的小吏那准备登记带出。
      贾珠已经回去,贾宝玉看着小吏登记,隐约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声响,声音不大,但在静得只能听见书页的翻阅声的文渊阁里,却很引人注意。

      他透过重重叠叠的书架,隐约看见一个衣着珠光宝气的女子被簇拥着走进来。
      一旁的另一个小吏有些好奇,嘟囔了一句:“那是谁?”
      正在登记的那个小吏见同伴好奇,小声道:“这是宝珠郡主,甄太妃的外孙女,这阵子不知道为何,常常来文渊阁看书写字。”

      贾宝玉不甚在意,听过就忘。他拿着书走出门,出门前回头看了一眼,一群人像屏风一样把宝珠郡主围住,一丝缝隙也没,剩下的人正坐在珠大哥先前坐的位置附近,倒是有点巧。他回过头,看了看西下的日头,一下子把这些‘巧事’抛之脑后,打马赶回贾府,说了下午回,这么晚才回,林妹妹该担心了。

      ——————————————————————————————————————
      秋日还未过半,省亲的园子就已建造完成。

      贾宝玉拎着一盒子点心回了心远居,林黛玉正在书房里看书,疑惑问他:“不是去书房了?”怎么拎着一大盒一看就是外头买的点心回来了。

      贾宝玉把点心放下,让小红去摆好盘再端上来:“遇见一个有趣的大人。”
      他坐下细说:“还记得我先前向皇上推举了岳兄吗?皇上赏识岳兄,派他去巡盐,听说岳兄在巡盐一事上干得尤为出色。这个大人是个好官,就是性子直了点,当年去各处巡盐差点没被气出病来,这回听说岳兄好好整治了一番盐贩子和盐官,高兴得给我这个推举人送了一盒点心。”
      林黛玉忍俊不禁:“的确有趣,只是想来这种性子去巡盐可得吃苦头。”

      贾宝玉点头:“可不是。”又想起一事,“咱们前几日逛园子时,给各处园子取的名字已经用上了。”
      前两日贾政带着众清客和贾珍贾琏逛了园子,给各处景致取了名字。
      贾母和王夫人进宫看贾贵人时提了一嘴,谁知贾贵人说了一句‘宝玉从前就有些才情,不知这些日子进益否’。这么一说贾母和王夫人就知晓了,这是想让贾宝玉提匾额对联,两人想到贾宝玉现在的名头,的确比贾政更适合,回来就和贾宝玉说了。

      贾宝玉一口答应,他从前还会担心提个匾额会不会同贾府牵扯更紧密,这一两年倒不在意这些了,又不是他建的园子,提个匾额罢了,能加深多少牵扯。皇帝总不至于因为他取的名字就把他下大狱。
      又见林黛玉对园子有几分好奇,便找了个晴朗的好日子,两人领着丫鬟进去逛了半天。

      这会儿又说到此事,贾宝玉便问:“前儿忘记问了,咱们逛了那么大半天,你觉得哪处景致最妙?”
      林黛玉道:“我心里想着有凤来仪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
      贾宝玉抚手:“我也最爱那处。月夜窗下读书,伴着竹影,何等悠游自在。”

      说话间小红已经把点心端上,两人净手毕,贾宝玉捏起一块点心:“姨妈现在是不是搬到东北角的那处院子去住了?”
      林黛玉点头:“梨香苑给那些采买来的女孩儿们练习用,姨妈同宝姐姐都搬到东北角院子去了。”

      贾宝玉吃完手上的点心,示意林黛玉:“你试试这块点心,香又不腻,很合你的口味。”见林黛玉捏起品尝,倏尔想起什么,‘诶’了一声道,“妹妹要不要也搬个院子,这隔壁的院子还空着呢,老太太那儿每日人来人往,你如今大了也不方便。”
      林黛玉也有此意,只是现在倒不好开口:“也好,只是现在倒不好提,大家都忙得不得闲,等贵人省亲过后再说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