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相见欢 ...

  •   苏如歌激动地上前了两步,一手扶着屏风,透过间隙探身去看跪在屏风前的人。

      苏岐凤跪在垫子上,背脊却挺得笔直,风姿挺秀。苏岐凤虽不似妹妹苏如歌有那倾城之貌,亦是一位美男子,怪不得皇帝要钦点他为探花。

      十年前,苏如歌离家时,尚是稚嫩的少女,苏岐凤却将成年。十年过去了,当年离家的少女已是样貌大变,而兄长苏歧凤只不过褪去了几分青涩,多了些稳重,容貌并无太多变化。

      苏家乃是小富之家,家中一座二进小院,勉强分了前院和后院,并不似大户人家那般一重楼过一重楼。父子兄妹朝夕相见,对彼此的熟稔是外人无法想象的。

      透过小小的隙缝看了苏岐凤半张脸,苏如歌便确定了:“二哥?真的是我二哥!”

      小阿哥不知道自己的阿娘在激动什么,天真懵懂地仰望着母亲,一溜口水掉了下来。

      苏如歌回身,满怀感激道:“多谢皇上体恤,令我兄妹再得重聚!”

      但见苏如歌粉面含泪,端得我见犹怜。

      皇帝一手揽着三阿哥,一手牵着爱妃的手道:“既是一家子骨肉,倒是不必见外。”

      皇帝令探花郎起身叙话,又让人撤了屏风。

      探花郎是便宜小舅子,对于皇帝来说是一桩意外之喜。今科状元郎亦是浙江人,与探花郎乃是结伴进京,据说两人交情颇深。

      今日这场颇具戏剧性的兄妹重逢不仅取悦了爱妃,让爱妃更加崇拜爱慕自己,亦可借着施恩探花郎,在江南学子中博得贤名。想到自己的英明,皇帝心中也不免生出几分傲然和得意。

      苏如歌自离家后几无音讯,苏家人只隐约被人告之是在京中伺候了某位宗亲贵人。

      如今再见妹妹安然出现眼前,苏岐凤亦是激动不已,语带哽咽道:“一别经年,娘娘可是安好?”

      “小妹离家后,便到了皇上身边伺候。圣上和皇后娘娘待下宽佑,除了挂念家里,小妹万事皆安。”苏如歌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亦不免语带凝噎,“不知家中爹娘和大哥、三哥可是安好?”

      十年分离,亲人再见,谁又能无动于衷。可到底是在御前,不管是苏如歌还是苏岐凤都不敢失态。

      “回皇上,回娘娘,爹娘在家中一切安好,只是一直挂念娘娘,若知道娘娘和三阿哥的消息,必然欣喜。臣与大哥、三弟谨记着娘娘离家时的叮嘱,不敢有片刻松懈。眼下大哥大嫂在家操持家业侍奉爹娘,三弟与他的师父一道研习种痘之术,已有小成。”

      “我的话,哥哥们都记得?”苏如歌欣喜道。

      苏岐凤激动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注1】。娘娘说,他日臣兄弟三人若能学有所成,或有骨肉团聚之日。臣等一直铭记在心,臣得皇上恩典,钦点为探花,果真得了兄妹团聚。”

      苏如歌掩唇忍笑:“傻哥哥,我那不过是激励你罢了,那会儿哪敢想今日。”

      离家时,苏如歌猜过自己未来可能要走的路。可这世界上的事充满了变数,谁又能确定未来不会变?或许她可以比历史上的苏氏做的更好,但也许她即便掌握了更多的先机却弄巧成拙做的还不如原来的苏氏呢?

      当年,那位官员到苏家,张口就说要送苏家一段富贵,带苏如歌入京。苏家虽无官无职,但也是小康之家,不至于卖儿鬻女。对方连详情都不能细说,去处亦无法言明,苏家人如何会同意。

      那时的苏如歌对于对方许诺的富贵,并不相信。然正所谓破家县令灭门知府,一位不愿表明身份,却连县令都要对方卑躬屈膝的人,苏家的不肯不愿不过是以卵击石。

      苏如歌是个理智的人,她清楚地意识到反抗只能伤己后。即便心中不情愿,还反过来劝说家人同意她进京。苏如歌主动表示自己愿意进京,但要求在家中多留半月,以侍双亲,略作话别。

      对方也晓得强掳不如当事人心甘情愿,何况苏家一大家子也不可能逃到哪里去,留下一百两银子给苏父,言十日后来苏家接人,同意了让她与家人话别。

      那是苏家三位兄长尚是年轻气盛,苏如歌与父母、兄长陈述利弊,又留言激励。交代他们日后若能成就一番事业,功成名就,或有骨肉团聚之时。为了让三位兄长相信她并非虚言,苏如歌还为他们量身定制了发展计划,安排好诸事,与家人话别,才离家。

      苏如歌那会儿激励他们一是为了稳住他们,不让他们因为一时义气以卵击石;其二是希望他们可以自己立起来,而不是如历史上的苏家一样,全靠着苏氏走上更高的位置。靠着裙带关系的富贵只能是一时富贵,这样的家族注定走不了多远。

      只苏如歌也知道,从父亲到三位兄长,都不是什么有野心的人。苏如歌借着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优势为他们指名了前路,可她也想过会不会他们只是面临离别一时热血,这份努力并不能持久。

      如今见到二哥苏岐凤,苏如歌便知道,她的哥哥们都坚持下来了。

      “娘娘当年或许只是宽慰臣等,但如今却成真了!”

      苏家兄妹四人皆是同父同母,苏如歌家中唯一的女儿也是最小的孩子,长得漂亮又十分聪明,可不就特别被宠爱嘛!

      最让苏父惊喜的是苏如歌见识过人,读书比三个兄长都有悟性,为人处世也十分通透。只可惜,这个时代,女孩子多聪慧会读书通晓经济之学也不可能如男人一样去考科举,走仕途。

      苏如歌幼时,哥哥们宠着她,凡事多顺着她。随着妹妹渐渐长大,哥哥们就意识到妹妹不仅聪明,还比他们有上进心。有这个妹妹在家里,三个哥哥根本没有什么摸鱼的机会。

      在这紫禁城里,上至皇帝,下至宫女太监,他们眼中的苏嫔娘娘是性格温恭,德重幽闲的女子,唯有她的父母兄弟才知道,她并不是什么与世无争的性子,而是一个喜欢掌握主动权的人。

      然苏如歌知道,在家里父母兄长惯着她,许多事由着她做主,离了家就不一样了。放在前世,苏如歌的性格只算是比较独立自强。可在这大清,女人只是男人的附件而不是独立的个体。

      苏如歌想要独立自主根本不可能,即便只是要一点自主权,也必须先成为掌握权利的人。想要掌握更多的权利,就需要去谋划去斗争。

      后宫的女子博取帝王宠爱,有的人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保护自己的子女和家族,比如皇后;有的人是因为爱,因为背后的家族,如高贵妃;也有人只是为了荣华富贵或家族荣耀。

      苏如歌从被动入宫到主动经营,既没有皇后一般有地位需要巩固,也没有如高贵妃一样爱皇上不可自拔,至于荣华富贵和提拔家族她也从未当做主要目标。在她看来,家族的荣耀应该是兄长们从前朝博取,她顶多辅助一二。

      苏如歌努力经营一切,想往更高处走,是因为她不愿意再如当年一样,随便一个人不需要亮明身份就能左右她的人生。

      温恭,那是皇帝想在苏如歌身上看到的一面。

      长着一张亲和力点满,清纯无暇的美人面,为苏如歌扮演德重幽闲人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要能十年如一日,向所有人隐藏自己的真性情绝非一件易事。

      有时候,苏如歌都很羡慕高贵妃,或许现在的高贵妃与她一样也戴着假面,但至少还能保留一部分“真性情”。

      “这般高兴的日子,倒是说些没用的话。”苏如歌捏着帕子擦了擦泪,笑着从皇帝怀里接过了三阿哥,“二哥哥,你瞧,你妹妹如今也做了阿娘了!”

      “三阿哥生得真好,像皇上,也像娘娘。”苏岐凤向皇上祈求道,“皇上,臣可以抱抱三阿哥吗?”

      “哈哈,你是小阿哥的舅舅,有何不可?”

      或者说因为苏岐凤与苏如歌容貌气质相仿,亦或是不认生,小阿哥非常痛快地扑进了苏岐凤怀里。苏岐凤小心地抱着小阿哥,心情越发激动。没想到有生之年真能再见到妹妹,还能看到自己的小外甥。

      苏如歌离家多时,不仅当年定亲的长兄苏鸣凤已成亲,其余两位兄长都已娶妻。大哥苏鸣凤有一女念念一子苏松龄,二哥苏岐凤有一子苏元龙,三哥苏嘉凤则因在外研习医术,尚未娶妻。

      苏岐凤抱过侄子侄女,也抱过儿子,今日抱着小外甥,动作并不生疏,却是分外郑重。小阿哥固然是亲外甥,但隔着紫禁城,今日之后,再相见就不知何时了。

      因皇帝在,兄妹两人并没有机会说太多话,但不管是苏如歌还是苏岐凤都十分满足。

      在苏岐凤出宫前,皇帝又亲赐了宅邸于苏家,命苏岐凤接父母入京奉养,允苏家女眷日后可以进宫见苏嫔母子。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相见欢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