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大哥(冷峻公子篇) ...

  •   时代变了、观念变了、律法变了…一切变得极为迅速,即使按照另一套规则存活的他们,也必须按着这套新的法则,因为他们依赖于这个社会,但是这套新的法则却极大的冲击着他们。
      夏丽是冷峻公子默认必须生儿育女的女人,如果按照他们家族的传统来说,夏丽只是用来延续可能拥有侧嗅能力的女人之一,不是妻子、不是妾,只是他孩子的生母,甚至如果这个孩子没有侧嗅能力,那么夏丽仍旧得不到应有的地位,终有一天,会成为一具为争夺资源战斗而牺牲的尸体。这是她们诱饵的尊荣,不生活在她们的群体里,谁也没有权利去评论什么。至少,夏丽对此是笃定的,她的梦想是能够诞下像冷峻公子般侧嗅能力超群的男性侧嗅师,亦或者一个女孩,像她一般能够成为一名诱饵,延续荣光。
      干旱、黄沙、酷暑,这是冷峻公子出生和长大的地方。他有二十六个兄弟姐妹,同样他有二十七个不同的“阿母”,其中有二十个是诱饵、五个是普通人、两个侧嗅师,包括他的生母。他的家族,崇尚男性力量,笃定只有男性才能继承和延续最伟大的侧嗅能力,用近乎爆炸式发展的科技来解释,就是只有男性才能继承侧嗅的基因。冷峻公子,打从心底,从未认可过这个理论,因为他的母亲就是一名侧嗅师。但是,散发诱导素的能力,的确只有女性才拥有。
      冷峻公子的二十六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中,只有六个诱饵、三个侧嗅师(包括冷峻公子),其余的就是普通人。冷峻公子的父亲对此非常的失望,他时常叹息自己辜负了整个家族的厚望。冷峻公子的父亲有三十八个兄弟姐妹,十个诱饵、九个侧嗅师。冷峻公子的父亲因为侧嗅能力在其余八个人之中最为出众,因此拥有无可厚非的掌家权利,其中一项就是:拥有和十个诱饵诞生后代的权利,这在以秘传侧嗅能力的侧嗅师家族中极其的常见,因为这是他们的传统: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的保留住最有潜力的基因。然而,这十个诱饵诞生的六个男孩中,全部是普通再普通不过的人。五岁定终生!五岁对于侧嗅师来说是个决定性的年纪,但凡超过了五岁还没有侧嗅迹象的,那就完全没有成为侧嗅师的可能了。看着那一个个,毫无迹象的男孩超过了五岁之后,冷峻公子的父亲在不断的期望与失望中徘徊,直到他在五十多岁的时候,与与冷峻公子的母亲诞下了冷峻公子后,才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因为这是他最后一个孩子,冷峻公子自出生以来就与母亲同吃同住,但是,冷峻公子从未听母亲说过她与父亲之间的事情。
      冷峻公子的父亲长了一张不苟言笑却足够帅气的脸,带着多种混血的迹象,深邃的眼眸和高耸的鼻梁。
      本来,去上海初步接触Lina的行动,也许根本就不属于冷峻公子,因为他曾经还有两个哥哥。大哥是父亲与另外一个侧嗅师生的,二哥是父亲与一个普通人家女儿生的,但是就侧嗅能力上来看,大哥绝对是佼佼者。从曼谷回来的路上,冷峻公子总是在回想着他的这位大哥:大哥哥完美的继承了父亲最有魅力的长相,又结合了母亲家族的混血基因,生的又高又瘦、黑褐色的软发半披在脑后、墨绿色的眼眸、白皙的皮肤,在冷峻公子还很小的时候,附近城镇里的女孩,无论民族还是年龄的不同,都会害羞的、或脸蛋通红的追随着他的这位大哥,但是,即便是长相再貌美的女孩,都打动不了他们这些以嗅觉识人的种族。每当看到因为大哥冷漠经过,毫无波澜的表情之时,这些或因为外表优势或因为家庭优势而骄傲的女孩们,都散发出了窘迫、尴尬、失望还有淡淡的恨意。
      冷峻公子的父亲在冷峻公子五岁确认了他有侧嗅能力之后,就独自离开,足足走了三个月,也许这次短暂的离开,是冷峻公子父亲此生最后悔的决定。
      一队以协助经济开发的知识人,驻扎到了附近的一个县城,每次去勘查都会穿过冷峻公子家族住的小村子,然后再步行不到十几分钟,就到了铁轨地带,便可以搭乘火车去往目的地。这些新来的人们,带着忐忑却兴奋的心情,来到了这个远离青山绿水却充满了异族风情和黄沙荆棘的地域、居民民风淳朴、好客善谈。而他们的到来,也推动了新的观念和新的时代。
      要说成为侧嗅师是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那么其余出身在这个只为侧嗅而生的家庭的普通孩子,就是悲剧:他们从小不断的被生母,特别是诱饵生母,灌输着要么成为侧嗅师高人一等、要么就是如牲如畜般的苟延残喘。他们备受着压力、又强迫着自己充满着期待,在日复一日中煎熬着,最终,这种成长的信念终于在威严如日的父亲的冷漠且失望的眼神中破碎,扭头一看,自己的生母,也早已将自己丢弃一边,无依无靠、活的就如同一个皱巴巴的核桃仁、又苦又涩。他们接下来的生活只能是看着眼色、帮忙打下手、去忙弄一些农活、贩卖一些小商品,换取一口吃食。从云端坠落,亲兄弟之间也毫无怜悯之情,若是换在饥荒年代,女儿若是成不了诱饵,必定被贩卖。再说到被选中的诱饵,她们的地位要高于这些普通的兄弟们,毕竟,她们是未来诞育侧嗅师的人,再者,在侧嗅师的世界里,她们是非常值钱的,一个抵千金,很多走到没落的侧嗅师家族,都会为了钱财将她们一并卖了去。这些女孩子们,从出生到被选中成为诱饵,都一直被灌输着“诱饵的荣光”,和那些备受折磨的男孩子一样,她们要么是有尊荣的诱饵、要么就是任人踩踏的泥垢。在择偶这块,更是确定,一定要和侧嗅师一起,要么就是糟蹋了自己可能延续的优良基因;如果嫁与了外男,就是天理不容,必要遭割鼻之礼,以求宽恕。
      大哥年长冷峻公子20岁,是冷峻公子父亲的第六个孩子。他的卧房有整整两面墙的书籍,都规规整整的摆放在定制的木制书架上:历史、传记、文学、双语读物、食谱、游记、诗集…冷峻公子的印象里,他的这位备受瞩目、承担家族荣光的这位大哥,最爱一个人呆在自己的卧房里,特别是夜晚,每当满天的繁星点点,就是他呆呆望着天空,享受可以忘我梦想和了解自我的时间。
      大哥曾经说:“文学大师季先生曾经说过,有些人读了一辈子的书,将自己困死于茧里,而有些人,则可以化茧成蝶。而我也是如此看待我的人生,我绝对不会通过别人的眼睛去看世界,而是通过和自己的对话去加工信息和思考人生。”
      大哥的性格实在是稳重的出奇,二十五岁的成年礼之后,就是他要“娶”第一位诱饵的日子,待父亲归来,就会大办,毕竟像他们能够延续到现在的侧嗅师家族,他们住的这个区域实在是找不到第二个了。有些家族因为诞育不下侧嗅继承人而走向灭绝、有些家族因为触碰了不该触碰的底线而被另外一个家族灭族、有些家族的继承人因能力欠缺而被诱捕、有些家族的后代出逃…
      二哥小大哥十岁,还是个在学校里插科打诨的年纪,却已经表现出了对家族荣光不在乎的状态,他期望自己能够通过考学,走出这个封闭的小城镇,去外面看看世界。
      冷峻公子只有五岁,却对美食情有独钟,经常去大哥的房间看食谱。夏丽长冷峻公子两岁,对冷峻公子言听计从,只是,夏丽没有任何嗅觉和味觉,她有的是最为纯净的忠心。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思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冷峻公子在大哥的卧室门口听到了大哥大声的读者这些诗句,并时不时的发出叹息。
      “进来,”大哥突然发出了命令。
      冷峻公子推门进了大哥的房间,然后将门关上,不等大哥质问,率先开口说:“大哥,您为什么读李白的这首诗?”
      “你知道李白的这首诗?”大哥突然露出了笑容问。
      “是的,我知道,是名诗《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冷峻公子大方的回答。
      “你还没有去学校,怎么会知道这个。”大哥接着好奇的问。
      “我三岁开始,二十七阿母就让我面墙背唐诗三百首,这首诗我虽无法全部背下来,但是也听二十七阿母…”还没等冷峻公子说完,大哥就皱着眉头粗暴的打断了他的话。
      “什么二十七阿母,叫妈妈或者母亲…”大哥散发出了戾气,非常的浓烈,但是随即,他压抑住了这些气息,说:“你接着说。”
      “是,”冷峻公子丝毫没有被吓住,因为在被父亲认可侧嗅能力的两年前,他就活在了这些让普通人退避三舍的环境里,每一个呼吸,都在感受着这一切:兄弟姐妹的不满、恐惧、憎恨…当然还有快乐、幸福、爱。“母亲经常在读这首诗,所以我耳熟能详,曾经我翻看过释义,是诗人对于仕途不顺的一种发泄。母亲曾经说过,天堂有天堂的规矩、地狱有地狱的法则,我们都要遵循各自的天道而活,所以我们必定不能像过普通人一般的去过他们的人生,自然与仕途无缘,那您为什么还要读这诗,充满了无奈与叹息呢?”
      大哥的表情变得古怪而又羸弱,他久久的盯着冷峻公子,仿佛在看一个陌生人般,想要一探究竟。但是末了,大哥终于说话了:“她,依旧是一个人跟在队伍的最后面,口中喃喃自语,重复着这首诗。瞧着那队伍,欢欢乐乐的,朝着特定的方向前进,其实她根本不快乐,却无法离队,只能咬着牙跟着走。”
      冷峻公子没有说话,他不知道大哥在说什么。
      “读书多了,心也野了,却还是要不得已而为之。读这么多,有什么用?”大哥突然撂出了这句话,手中的诗集瘫在了一边。
      “母亲说,读书可以识字,识字可以识人识己。”冷峻公子肯定的说。
      “识人识己…”大哥默默的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然后接着问:“识人识己,然后呢?”
      “识人识己,纵风云变化,亦可坚守此心。”冷峻公子只是重复着母亲的话,却并未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但是大哥的眼睛突然重新出现的了光泽,他笑着,似乎在和自己做着和解。然后,他就匆匆忙忙的出了门。
      侧嗅师起源,众说风云。有人说是狼与人的后代,退化了嗜血的天性,但是极强的嗅觉能力被保留了下来,蜗聚于北方地带,干旱、风沙、酷暑是他们的保护伞,后遂与不同民族的通婚,演变出了具有千变万化能力的侧嗅师,又因为带有狼族的基因,因此群居、家族式繁衍,内部通婚不在话下;有人说侧嗅师本就属于嗅族的后代,此族因带有侧嗅控人能力,被逐渐强壮起来的其他族人忌惮,后寡不敌众,残留的后代隐身于南方水乡地带,仅以户繁衍,多与普通人通婚,待将这种能力稀释殆尽,以求安稳度日,但是,新鲜血液的融入,并没有按照这些残留后代人的期许发展,反而产生了更多新鲜能力的侧嗅师,既保留了祖先的侧嗅能力又有新的发展;有人说,侧嗅能力本就是人类天生拥有的保护力,只是随着部落群居生活的发展,人类将这种能力逐渐的退化,以求相互带有保护伞,“不聋不哑,不做家翁”,也就是这个道理了。为了能够相互协作,活的更加融洽,选择融入集体的个体们开始厌弃并潜意识阻隔了侧嗅的能力,久而久之,本身侧嗅能力弱小的绝大部分人类(无法繁衍自身基因)最先撇除掉了侧嗅能力,最终他们的基因终得繁衍。而那些本身侧嗅能力就超群的人类,也为了融入群体生活,不可避免的掩埋了这部分能力,但是唤醒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虽然对于侧嗅师的起源众说风云,但是侧嗅师自古以隐身君王之侧、嗅天下忠奸、风云朝局是不争的事实。在整个侧嗅师发展历史上来看,最受打击的不是改朝换代前的被当局者屠杀,而是封建王朝被推翻之后,本身史册上就是毫无记载的透明人:只有各朝各代秘密的朝臣在管理从而被秘密管理,但随着封建王朝的覆灭,侧嗅师也成了只是民间争斗的团体组织了。多少的北方家族覆灭,也许也有毫无盼头、万念俱灰之态吧!
      在与大哥简短论诗的一个月之后,这个只有几百人聚集而住的、绝大部分人家还是用泥土糊墙,放牧过活的小村落,发生了一件说大也可大,说小也小的事情:凌晨时分,有人发现了铁轨上有一条卡在铁轨上的残腿和附近不远处的半截尸身。县城过来的验尸官说,离案发时间至少有7-8个小时,也就是说,是昨夜发生的事情,也许是有人为图方便,翻越铁轨的时候不小心卡住了脚,被飞驰而来的火车撞击而失去了生命。
      这种事情,在这个村落,屡见不鲜。冷峻公子的一个姐姐,她既不是诱饵也不是侧嗅师,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女,十七岁远在冷峻公子出生前,在与他人私奔之后的第二天,双双献身于铁轨之上,草草的火化,只换得了一声叹息。母亲也只是给冷峻公子强调,铁轨周围不安全,不是玩耍的地方,而他的这个姐姐,是贪玩所致。
      所以,铁轨上的女尸,一开始村民们并未当作一件大事去看待,但是当悠哉悠哉寻遍失踪人口直到发现附近村落和乡镇唯一失踪的人是下乡支援的大学教师的独女之后,村民们面面相觑,特别是县城老爷也只能亲自拜访了专门给那群知识人住宿的三层水泥楼房(县城最优质的居民楼),教授夫妇本来就胆战心惊的到处寻找女儿的下落,听到了这个噩耗之后,女教授瞬间就晕了过去。教授夫妇专攻农学,他们的女儿也毕业于高等院校的农林专业,这次是主动跟随父母支援经济建设。
      细究起来,这个事件的起因,却有待商榷。就在这个消息如同原子弹爆发似的波及远近之时,大哥一连几天,都坐在女孩丧命的铁轨旁,不断的捡起铁轨旁边的富有棱角的石块,然后再放下,再捡起,再放下。平静的表情,毫无波澜。
      女孩的父母坚决拒绝了因情自杀的说法,强烈要求彻底查案。夫妇俩明确表示,出发来新疆之前,自己的女儿的确是与出国深造的男友分手,但是女儿并未表现出伤心痛苦之态,虽然女儿丧生的那天刚好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夫妇二人坚信,女儿是被人谋害的,如果说死因是因为脚卡在了铁轨上来不及躲避火车,那就是有人将她的脚绑在了铁轨上。
      “我的女儿,不可能,大晚上还出门,还去那个荒郊野岭跨越铁轨,你们必须,给我们一个说法!”
      “是的,我们可以作证,柳叶是个非常自律且自爱的女孩,天黑后从不出门,小镇都不去!”
      “没错,你们如果不给个圆满的说法,我们就一纸告到上面去,到时候看你们怎么收场!”
      “没错没错!”
      这些读书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这种事情上,除了高声叫嚷和威胁告状之外,束手无策。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最纯净和简单的就是书本围城世界,那里至多不过是学术上纠纷。真正摆到了远离文字的地带,“百事皆唉”便是满腹诗书的书生了。
      见过女孩本人的人都唏嘘不已:原本最是让少女们艳羡和被小伙子们渴望的高材生,一身清冷、可望而不可及的冰美人,就在火车驶过的一瞬间,只剩下一条残破不堪的卡在铁轨上的腿和另外半截血肉模糊的肉身。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大哥(冷峻公子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