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三餐 ...

  •   孙氏第一个反对了:“吃那么多做啥,费钱。”除了年轻时在官宦人家做工时她曾吃过三顿饭,回到家乡她都是吃两顿的,她吃了大半辈子了,很难改变。

      许大木看了一眼儿子,问:“你是不是最近书看得太多,吃两顿饭吃不饱?”

      许故看着许大木的眼睛,承认了:“对,儿子觉得两顿饭太少了,吃不饱。”

      许大木道:“那没事,跟从前一样,让你娘给你加一顿好吃的。读书费脑子,是该吃些好的补补,要不没精神。”

      许故微微皱了皱眉,道:“爹,早上您跟兄嫂要去上工,第一顿饭得巳时才吃,中间要干两个时辰的活儿。不吃饭饿着肚子哪里有力气?再说,三个孩子还在长个子,饿太久也不好。”

      敏儿听到自家二哥称她是孩子,心里一暖。她已经十三了,马上就及笄了,早就不是孩子。可二哥却说她是孩子,当成孩子一样照顾她。想到昨日二哥还专门去县城给她找绣花的铺子,她开心极了。

      “没事儿,我跟你兄嫂都带着干粮呢,饿不着。”许大木道。

      许故道:“天气凉了,干粮都是隔夜的,吃了也不暖和。倒不如每日卯时吃一顿热乎的去上工,这样也不怕闹肚子或者感染了风寒。等晚上回来时,虽然申时就吃过饭了,难免也要饿,倒不如天黑之后咱们再吃一顿。卯时一顿,午时一顿,晚上一顿饭。”

      若是旁人提这个意见,许大木夫妇肯定不会同意,但提这个意见的是家里最有出息的儿子,他们难免有些犹豫。

      许故继续道:“费不了多少钱的。如今儿子不用去应酬,还能抄写书。虽然粮食收成不好,但咱们花的也少,进项还多,攒下来的钱会比之前还要多的,够儿子去科考了。”

      许故之所以今日提出来这个要求,也是因为昨日他赚了不少钱,而且昨日爹拒绝了他的提议。他知晓这会儿是个好的时机,这时说最容易让人接受。

      孙氏最听儿子的,听儿子说了这一会儿,她就想同意了。再者,她也心疼老伴儿,一大早饿着肚子去上工。她看向了许大木:“孩儿他爹,要不就同意故哥儿的话吧,你早上饿着肚子干活儿也不好。”

      许大木看了眼大儿子和大儿媳,瞧着他二人希冀的目光,道:“就按老二的意思来吧。”

      他这些日子也回过味儿来了,二儿子跟从前不一样了。他们有什么好东西都是紧着二儿子,从前儿子还接受,现在却要顾忌着全家。他估摸着是前些时候老大两口子提的意见被他听到心里去了。要不然孩儿他娘给他送鸡蛋水他不会拒绝。

      如今最重要的还是二儿子读书的事儿,不能饿着他了。既然他不想一个人吃,那就全家一起,这样也能让老大两口子心里舒服些。

      最主要的,还是许故如今赚钱了,还不出门应酬了,家里开销小了,来钱的渠道多了,所以许大木才能答应下来。要是还像从前一样,他也很难答应。毕竟,家里的确没钱,想吃三顿饭也吃不起。

      只是,有些话他不能不说。

      “咱家也不是啥富贵人家,今年地里收成也不好,吃两顿饭也很勉强。吃三顿饭完全是因为老二。一则,老二如今能给人写牌匾,还能抄书赚钱,家里多了不少进项。二来,他要读书,不能饿着肚子。既然他不想一人吃,想照顾着大家,那便一起。你们须得记住这些才是。”

      众人看向了许故,眼神中充满了感激。

      这倒是让许故觉得非常不好意思。

      吃过饭,许故又去读书了。

      今日天冷了许多,许故加了一件薄袄。他依旧没有关窗户,这样能让他脑子更清醒一些,光线也更好。

      许故前世虽然是文科生,但毕业多年,初高中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而且,即便是文科生,也只有语文书上学文言文,其他科目是不学的。这些知识对他而言都像是崭新的。

      本来觉得会特别困难,可渐渐地,通过一次次背诵《大学》《中庸》这些文章,又理解了意思,他有了些成就感。

      虽然科考这座大山对他而言依旧难,可他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困难虽多,但分成一部分,一点一点攻克,总有一天会攻克。

      第二日一早起来,许故发现孙氏和许敏儿去厨屋做饭了。

      洗漱过后,他又站在院子里背书了。随着天气渐冷,早上天亮的越来越晚了,这会儿光线有些昏暗。再过些日子,怕是早上起来也要点灯。

      背了有一刻钟左右,开始吃饭了。

      早饭是馒头咸菜和鸡蛋汤。虽然依旧简单,但至少是热乎的,能填饱肚子,许故觉得这就是好的改变。

      吃过饭,许大木三人去镇上干活儿,许故去读书,许敏儿和大丫绣花,孙氏抱着虎子去村里唠嗑儿了。这便是农闲时许家众人的活动轨迹了。

      午时大家吃了第二顿。

      天黑后吃第三顿饭。

      三顿饭下肚,许故终于没有那种心里发慌的感觉了。不管吃的好不好,至少能吃饱了。

      吃晚饭时,孙氏提起来一个今日刚从村子里听到的八卦。

      “我道牡丹娘为啥说话时老是刺我,你们猜怎么着?听说她把牡丹送到张地主家去了,当了张地主的五姨娘。那张地主给了她十两银子。她今日在村里那叫一个得意啊!真是气死我了,她这不是顶替的敏儿的位置吗?”孙氏越说越气,眼睛时不时看向自家不争气的女儿。

      见女儿低着头不说话,孙氏骂道:“你个死丫头,好好的福气不要!”

      许故微微皱眉,道:“娘,给人当小妾也不是什么好事。上面有嫡妻和几房姨娘,下有非己出的儿女,且有的闹腾。”

      宝贝儿子一说,孙氏气焰就弱了许多,但还是忍不住道:“那可是十两银子啊!咱家攒十年才能攒这么多。”

      许大木道:“行了,这事儿既然已经过去了,就别再提了,往后在外头你也别说咱家跟张地主家曾有过的约定。若以后老二考中了秀才,没得影响他。”

      许大木之前虽然赞成把女儿嫁过去,但现在事情已经改变了,他就不会再提。在大事上,他还是拎得清的。

      孙氏恹恹地道:“知道了,我这不是心里不舒服么。明明之前她家牡丹给人做丫鬟旁人都不要的。真是便宜他们了。”

      今日牡丹娘可是说了她不少坏话,她心里还是很不舒服。

      同为女人,赵香菊最能体会孙氏的心里,她怕孙氏还惦记着要把家里的女儿卖到有钱人家去了,赶紧道:“娘,他们也就能得意这一时。等明年二弟考中了秀才,咱们不就能压住他们了么。”

      一提儿子的前程,孙氏立马就有了精神,她看了一眼大儿媳,又看向了小儿子:“老大媳妇儿说得对。老二,你好好考,明年一定要考中,给娘争一口气。”

      许故也不能保证自己能不能考中,但他相信即便是明年不行,后年也肯定可以的。

      “娘放心,儿子一定会尽力的。”

      孙氏果然满意了。

      吃过饭,许故回屋看书去了。亥时左右,把一日所学回顾完,他靠着后面的椅背闭了闭眼。这一刻,他眼前浮现了很多人。那一张张面孔,在一月前还是陌生至极,如今想来,又觉得非常的鲜活。

      思索了一会儿,许故去睡觉了。今日吃了三顿饭,睡前终于没了那种饿得发慌的感觉。

      第二日上午,看了半个时辰的书,许故在院子里活动了一下。瞧着虎子在撵院子里的鸡,许故突然童心大发,跟他一起玩了起来。

      一开始虎子还有些不习惯,不敢靠近许故,后来见许故竟然跟他一起撵鸡,慢慢就熟了起来,两个人玩的很开心。孙氏听到外面动静太大,本想出来训斥孙子,一出来瞧着儿子也在玩,心里的火就消下去了。

      许故本来有些冷,这么玩儿了一会儿,身上倒是热了起来。为了防止感染风寒,他赶紧停了下来,跟虎子一处休息。

      许敏儿看了看手中的帕子,又看了看坐在外面屋檐下跟侄子聊得开心的兄长,犹豫了一下,拿着帕子出去了。

      许故见虎子头上有些汗,拿起来一旁的帕子给他擦了擦,一转头,他看到了站在他面前的许敏儿。

      “敏儿,你找我有事?”瞧着许敏儿的眼神,许故问。

      许敏儿抿了抿唇,垂眸,把帕子递给了许故。

      “二哥,你看我绣成这样……这样行不行?”

      许故看向了眼前的帕子,接了过来。

      他连针线活都不会做,更不用说绣花了,顶多能看出来整不整齐,线头多不多。但,不得不说,许敏儿应该是有绣花的天赋,兰花绣得非常好看。

      “绣得不错。”许故赞道。

      许敏儿松了一口气。她之前还有些担心跟兄长给的帕子上的兰花不太一样,会不会不太好。

      “不过,怎么没用我给你买的线和帕子?”许故问。要说这花样还有什么不好的地方,那就是看起来有些劣质,没有质感。他记得他那天买回来的东西不是这样的。

      许敏儿垂眸捏了捏衣角,小声道:“我怕绣不好,浪费了丝线,先拿这些破布和线头练一下手。”

      听出来许敏儿的不自信,许故鼓励道:“绣得不错,可以拿帕子绣了。”

      许故是读书人,见多识广,现在又能给人写大字,他的话自然是有分量的。

      得到了许故的肯定,许敏儿比刚刚自信了许多,整个人也轻松多了,她笑着点了点头。

      休息了一会儿,许故又去看书了。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许故已经把该背的东西背诵了一遍。回头看看自己看过的书,做过的笔记,许故有些难以置信。从前他觉得高中背书苦,高考难,可跟现在比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也从中看得出来,人的潜力真的是无穷大的。为了生存下去,他真的比从前用功多了。

      接下来他要开始研究别的了,这时候的科举可不是只考你记忆的东西。

      这日,许故拿着自己抄好的书还有许敏儿绣好的帕子出门了。

      如今已经十一月份,冬天冷得很。即便现在是巳时,太阳已经出来了,还是很冷,风刮在身上是刺骨的。出了门,许故裹了裹身上的衣裳,

      因着天冷,出了门他在外头也没遇到几个人,就连日日坐在外头晒暖的那位二爷爷也不在。

      到了县城,许故把抄好的书给了掌柜的,掌柜的给了他一钱半银子。

      许故又在书肆拿了十本书,去隔壁买了些墨。

      接着,他去了云彩成衣铺子。

      做完这些,他准备回家去了,还没走到城门口,就听到背后有人叫他。

      “许故。”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章 三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