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3、第一百二十三章 张家村(四十三) ...
-
王老汉这才露出淡淡的微笑,是啊,地里的庄稼丰收,虽说是旱了些,但是好歹一家老小不饿肚子,这就是最大的满足,王家铺子的河流是从张家村,顾家村中间的湖水而来,
那个地方有有块巨石,当初之所以这么设置,就是防止山中下来山洪,顺着一个地方流淌,容易引起淹没良田的灾难,谁知道竟然造就了王家铺子的诞生,繁荣昌盛。
“嗯,这一年你们也辛苦了,明年估计会更艰难一些,不过好在咱们村里靠着这条小河,只要大山里水源不枯竭,我们都饿不死,不过,也防止最坏的可能发生,
红薯干,土豆干不是都晾晒了不少嘛,保存好,时不时翻看一下,不要生了虫子浪费了,现在的年景不比以前那么好,这日子嘛,就要精打细算着来,要不然接济不上,都要饿肚子。”
王顺作为长子很自然的跟王老汉聊起来,成家以后才侍弄庄稼,以前的时候,只有收获的季节才回来帮忙,不过到底是乡下孩子,对于田间地头的活计并不陌生,很容易上手的,分家以来,从生疏到精通,过程也不算很艰难。
那边女人们开始说着孩子的趣事,桃花拿出两套亲手制作的衣衫给王婆子,王老汉,再加上一份糕点,一块腊肉,他们是长房奉上的年礼必然要比弟弟们丰盛些。
老三家也是亲手制作的两双鞋子,针脚细腻瞅着都结实,老四家一对儿绢花,一瓶酒,毕竟他们在县城讨生活,比起在家务农的哥哥来,手里宽裕不少。
“爹,我想着把家里的良田卖了,在城里买一个铺子,做一些杂货的营生,种地我又没有哥哥们在行,白白瞎了那些好耕田。”
王老汉看了四儿子一眼,这件事老两口私底下也商量了,老四吃不了种田的苦,指望他们在王家铺子劳作不现实,老四媳妇儿娘家也是经商的行家里手,能帮衬一二。
王顺并不答话,他手里的耕田刚刚好,如果以后孩子多了可以考虑一二,现在他一个人很辛苦,并不打算接下来老四的良田,静静的看着自家爹的回答,不发表意见。
“嗯,这个我跟你娘商量过,不能都卖了,如果遇到这样的年景,城里什么都贵,很伤神,你们兄弟都分家单过,谁也不富裕,救济谁都有困难,不要闹的隔阂了兄弟情分。”
“我听爹的,不全卖了,二老的年纪大了,家中还有耕田,大哥他们手里也有耕田,忙碌不过来,剩下两亩地赁出去,卖掉八亩地,正好如今城里店铺的价格偏低,再向岳父周借一下尽够了。”
王顺发现自家爹看了他一眼,心里明白是要他这个做大哥的尽一份力,心里盘算了一下,因为要带胖墩,还要收拾家务,今年只做了一幅大件刺绣,其他都是零零碎碎的小东西,
刚刚好顾上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开销,谁也不知道明年什么情况,购买种苗,雇佣短期的帮工,不能总是指望亲戚劳作,太不现实,他能拿出的银两也不过五两。
要不是官府出面收购了一些土豆红薯,他还不能这么大方呢,谁让他如今是一家之主,眼光不长远,妻儿就要跟着他忍饥挨饿了,老四做生意也是头一次,谨慎点没有什么坏处。
“今年土豆红薯收成不错,官府收购了一些,做哥哥的没有多少本事,既然老四想要在城里闯一闯,大哥出五两给你添一块砖瓦。”
王老汉满意的点点头,老两口商议的结果也是这个数目,他们并不知道桃花带着孩子之余,还能抽空做一幅大件,要不然王顺才不敢这么大大方方的出五两银子,土豆红薯所得那是明面上的,大家基本上都差不多,谁也不敢全部贩卖啊。
“谢谢大哥。”
老四对于这个大哥心里还是很有感情的,毕竟小时候跟在他身后长大,那段时光很难忘记,而且他又过早的承担起来家中的重担,十几岁就开始去镇上拉货挣钱补贴家用。
老三斟酌了一下,出了三两银子,他不想不像自家大哥大嫂,有强有力的娘家支持,加上刚刚有了孩子,或多或少都要留一些应付突如其来的变故,要不是心里不踏实。
中午时分老二一个人回来,看着他的脸色,老四压根没有提起,贩卖耕田在城里开店的事儿,更加不会求助二哥出银两,并不是说感情不好,而是明白他的难处。
秀玲家人多良田也多,一家人的收成不错,贩卖掉大部分收成,得了不少的银两,剩余的足够一家人吃一年,看到小儿媳妇族姑奶奶送过来的年礼,心里十分的感动。
“秀玲啊,过年走亲戚的时候,一定要当面谢谢人家,这么些好东西都舍得送过来,这是多大的情分啊,咱们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只有这草席图个新鲜。”
“呵呵,娘,姑奶奶不争这些,只要咱们一家人和和美美的过日子,比什么都强,她总是叮嘱我,要跟嫂嫂们恭顺,对爹娘孝敬呢,对于她来说,那些都是身外之物,草席那是我们一家人的心意,挺好的,您就不要觉得不好意思。”
“果然是举人老爷的妹妹,这见识就是高,居家过日子嘛,就是要和和美美的,家和万事兴嘛,那行,就拿上草席,一根根的材料都是精心挑选的,满满的诚意。”
“嗯,哎呦,娘,中午我们熬鱼汤吧,好久没有见荤腥了呢。”
“呵呵,行,大妹,大妹,去村口老尹家割上二斤豆腐。”
秀玲的婆婆喊着大孙女去购买豆腐,指挥着儿媳妇儿们拿出一条个头不大的海鱼,二三十条的咸鱼,都用红绳系着,每一条都用油纸包裹的很严实,反正这个东西可以久放,不会过一个新年就吃光光的,过日子可能这么没有成算。
张家村家家户户开始制作过年的吃食,白姝鸢更是一盆盆的炸,一盆盆的做,然后放到地窖里存储起来,大龙虾,大海虾,带鱼,三文鱼,石斑鱼等等应有尽有。
饺子增加了鲅鱼馅,茴香大肉,鲜虾白菜,跟以前的老几样混合在一起,谁让人多口味也多呢,白姝鸢搬出一些砂锅,这些都是在海岛上制作的陶器,砂锅菜也是大家喜欢的味道,新年熬着了肉骨头汤,正好可以做汤底,麻辣烫更是老少皆宜的菜品。
“徒儿啊,我想吃脆皮花生,炸鸡腿,奶皮冻。”
陈久明仿佛觉得白姝鸢不够忙,挤到厨房里扒着门框,伸出一个大脑袋,惹得厨房里兰香,方氏偷着笑,这位老爷子很有意思,一刻钟之前已经来过,要求做几只扒鸡的。
白姝鸢特别想把这个家伙扔到荒无人烟的大沙漠去,让他品尝一下苦难的经历,一会儿要求这个,一会儿又要求那个,家里就这么几个人,都忙的不可开交了,还要添乱,刚想发火,朱红衣,万俟逸迅速走过来,一左一右架着他离开。
张凌然,兰花在制作馕饼,还有烤列巴,面包,面包羊腿等等,还有一个凑热闹的万俟源,万俟皋被族里叫上去给村民写对联,赵信,小元跟随而去打下手。
舒雅照背着七斤,清洗一些配料,全家人齐动员,没有一个闲人,除了陈久明,柳乘风,木氏在自己家中清扫卫生,他们并不准备吃食,因为说好了一起过大年,热热闹闹的。
那些工匠们早就离开张家村,修缮好的大宅子焕然一新,在村民的忙碌中,一队车人马悄悄的来到大门口,管家模样的人指挥着仆妇们往下搬运东西,首先从马车里下来的衣着华丽的中年男人,接着一个富贵的孩童,最后是满头珠翠的妇人。
中年男人并不理会干活的下人,站在大门口望了望张家村,赫然是跟着嫡亲父亲离开的蒋家宝,不知道他经历什么,周身再也没有以往的良善,整个人透着阴冷的味道。
朱红衣,万俟逸是家中的临时工,那边需要就去那边救援,馕饼成熟之后,熟练的装进布袋子里,陈久明手里拿着一个,毫无形象的坐在一片啃咬着,只要他不捣乱,两人不会限制他的自由。
赵四给马匹喂完草料,开始给它们清理全身,这些战马很温顺,等会儿还要带着它们出门溜溜弯,都是见惯了血腥的家伙,憋屈久了会浑身难受,他也乐意照应着。
“赵叔,灶房没有柴了,牵上一匹马去咱家地里拉一些回来。”
舒雅背着七斤走过来对着赵四说,红薯秧子,土豆杆子都被放在田地里晾晒干,堆积起来使用,马棚里那边不远,他答应下来,找了一个没有清洗的马匹牵上走出家门。
今年仿佛是个暖冬,只下了一场小雪之后在没有踪迹,往年这个时候,积雪早就厚厚的堆积在耕田里白茫茫的一片了,每隔一段就会有堆积如山的红薯秧子,土豆杆子。
赵四随便找了一个,走过去准备从中间淘一些出来,最上面的夜晚有露水,虽然不是很潮湿吧,但是大部人都会避开,他也不例外,哎呦,这是…
来不及想什么,赵四急忙脱下来身上的棉袄,包裹起小小的身躯,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看着皮包骨的模样,拿不准多大年纪,恐怕受了不少的罪吧,奄奄一息的令人潸然。
动作麻利的捆好干柴,赵四抱着孩子,牵着马回到家中,舒雅一眼看到他怀里的孩子,做了母亲之后,心了那块柔软十分的脆弱,尤其见不到幼崽吃苦受累,再也没有当年绝杀楼时的决然冷硬。
“赵叔,厨房里有鸡汤,盛一碗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