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千秋岁(二) ...

  •   她一向是撒娇的好手,没皮没脸往皇后怀里蹭,皇后一指戳开她额头,笑骂:“这小泼皮,都多大了还要坐本宫怀里!”

      身边的嬷嬷宫女都是几十年的老人儿了,听了皇后这话都哧哧笑出声。李慕才不管她们,嘴上撅得要挂油瓶,端着碗要喂母后一口。

      皇后心里熨贴不已,顺着她尝了一口,笑说:“好吃。”

      于是李慕便像得了夸奖似的眉开眼笑。

      皇后接过她手里的碗交给嬷嬷,问道:“今儿的琴学的如何?孟和可是宫里最好的琴师了。”

      “母后快别提了。”李慕忙截断她的话,一副不愿多言的样子。

      皇后见她不快,以为是孟和冲撞了她,语气不善道:“他惹恼你了?叫太监拖下去打就是了。”

      “不是!”李慕撇一撇嘴说:“孟和说话太寸,憋着儿臣了。”

      皇后挑眉:“哦?”

      李慕委屈巴巴:“儿臣琴技不善,以前的老师都说是他们教的不好,只有孟和说儿臣天赋不够。”

      她的女儿,学琴的确不行,自己看了都觉得没救,那孟和也没说假话。皇后抚了下她的发,无奈道:“假话你不乐意听,真话又听不顺,你个小难缠精到底要怎样?”

      李慕哼气:“反正不许他说儿臣,他自己知道就好,不准说出来!”

      “好好好,母后叫人去敲打敲打他好不好?阿慕不生气了。”皇后搂着她一顿安抚,抬手就要招人去寻孟和,李慕忙将她拦下,期期艾艾地说:“怪不好意思的。”

      有种……自己打不过就回头跟母后哭诉的羞耻感。

      “谅你也不会!”

      皇后笑着抱住她往后仰,满心满眼都是愉悦。她这辈子最大的成就不是当上皇后,而是生养了这么好的乖女儿。李慕没有其他公主的蛮横习性,娇虽然娇了些,但能让人打心眼里欢喜她的小脾气。

      皇后把她揣在心窝子里也怕凉着她,简直不知道该疼爱怎样才好。

      她和皇帝是少年夫妻,再浓烈的感情也都淡了,说不上恩爱,相敬如宾已经是一种很好的局面了。儿子是皇太子,女儿是嫡公主,只要他们安好,她这辈子便别无所求了。

      从宫门正中通到市集,孟和抱着琴慢慢走过。他步子拖沓,不很利落,但又平添了几分落魄放旷,使他整个人看起来都似游离世俗一般。

      一道四圈的墙,将天王贵胄和平民走贩相隔开来。

      孟和站在宫门回头看,青地砖被照得发白,一路金光刺得他眯起眼,突生些茫然。刚刚走过的路像变了道似的,在不知不觉中将人嵌进去。

      他转过头往外走,侍卫用刀挡住他的道,“站住!什么人!”其实侍卫是认识他的,只不过从前是尊卑有别,现在是尊卑颠倒而已。

      孟和从怀里掏出一块令牌,“御琴坊,孟和。”

      侍卫看了眼牌子,斥问:“出去做什么!”按理说给过牌子就放行了,可他像是不多问一句,就难以显示出身份似的。

      孟和淡淡看着他说:“修琴。”说完就推开侍卫握刀的手,擦着刀尖离开。

      刀刃勾住他下袍,轻轻松松划开一个口子,惊得侍卫手颤一颤慌忙收了回来。

      孟和像是毫无感觉一样,连低头都不曾有。等那侍卫反应过来后脖子烧得火辣辣,自觉脸面尽失,往他离开的方向狠狠唾了一口。

      孟和走进京城最有名的一家琴馆,掌柜的迎过来将他请进了二楼。

      门一关,掌柜的轻车熟路敲开一扇暗门,从里头窜出两个黑衣人。三人一齐朝孟和下跪道:“见过殿下。”声音低哑恭敬,欣喜之情不胜言表。

      孟和对他们点点头,将手里的琴放在一旁,慢条斯理道:“起。”

      “殿下,殷将军来报。”

      殷将军。这个殷,是南越皇室的殷。

      如今天下三分,南越,后梁,东梧三足鼎立。南越和后梁国力相当,常年战乱,东梧屈居一角,国虽小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南越和后梁两国明争暗斗不断,互相安插暗线,而孟和便是南越插/进后梁最狠最利的一把刀。

      信上说殷将军已成功将一枚钉子楔进后梁的将领中,他们只需等着时间催化这枚钉子,通过他得到后梁更多的军内信息即可。

      不止是前线,后梁的朝廷,边疆,甚至是后宫都有南越的人。可南越又何尝不是如此?

      孟和负责对接朝廷和战争中的信息,指派调度,统筹全局。这场博弈究竟鹿死谁手,他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孟和久久沉默不语,手指弯曲一下下磕在桌上,在这极静的环境下竟有些惊心动魄的效果。

      他平日积威甚重,属下即使好奇密信内容也不敢多问。

      新一轮的密探才安插进后梁军队不久,整个信息流通还不够完整。孟和微微叹气,将手里的信对折两次递给手下,那人接过后燃起火折子烧了。

      火舌撩上整张纸,在孟和面前化为灰烬,散落了满地的灰。他盯着地上对属下说:“尽快安插暗线进宫,有什么消息传给我。”

      “是。”

      黑衣人端上纸笔,孟和提笔写了回信,满纸密密麻麻的符号,让人压根不明白写的是什么。

      那人接过信封俯身告退,两人如来时一样迅速,眨眼消失在暗门后。掌柜的拧开机关,门缓缓合上,像什么都未发生过一般,风过无痕。

      孟和招招手,掌柜的上前抱起琴俯身退下了。

      他坐在榻上,手臂支在小几上撑住头,缓缓闭上了眼。

      以工部右侍郎之子的身份进入后梁是他到目前为止做过最错的事。孟赐舟一家都是南越的探子,孟和原以为能借此身份在宫外行走,却不想他被牵连进了一桩案子,连带整个家族都赔得血本无归。

      孟和阴差阳错进了宫,南越和后梁间的信息传递顿时大受阻碍。他现在急需一个能穿梭于梁宫内外的契机。

      一炷香后,掌柜的将修好的琴抱了回来,孟和接过,慢慢踱回梁宫。

      阳光落在他身上留下长长一道影子,随着他走动而变换形状。

      孟和来到后梁已经近十年了,不知是否还能有一个十年供他运筹帷幄。他等得起,南越的百姓怕是等不起了。

      长年战乱严重影响了南越的安稳。边关告急,国库亏空,朝廷想要继续开战就只能增加徭役,无数百姓辛苦一年得来的粮食竟要上交大半。谁都不愿看到如此局面,但又不得不这样做。

      孟和抬头看着前方,轻轻吐出一口气。希望这个开始,也是结束的开始,南越和后梁,已经是不死不休了。

      宫门外的人熙熙攘攘,宫门里人影稀疏,他只抱着一把琴走进去,衣带清风,几孤风月。不似锋锐的刃,而是二十岁的少年郎。

      未来半年中,南越往梁宫内安插的几批探子都被庆安帝拔出暗杀,能与孟和接触的人不过寥寥,他叫停了这项任务,企图另寻出路。

      边境战局也越发紧张了。

      皇宫,明禧宫内。到处都烧起地龙,暖呼呼地让人发困。

      孟和捧着毯子刚进主殿就见之前答应过会好好练琴的李慕睡死在桌子上。

      他垂下眼,低低睨着她。怪不得旁边一堆宫女,她偏偏要支使自己去别殿拿东西,天天就想着贪玩躲懒,烂泥扶不上墙!

      站在角落的敛秋上前接过他手里的毯子,轻声说:“请孟琴师见谅,公主昨晚未睡好,今日只是太乏了。”

      孟和嗯一声,却没有要走的意思,找了个离她稍远的地方坐下了。

      敛秋看着孟和有些傻眼,本以为他听完这话会识趣点自己离开,怎的还坐下了?

      赶是不能赶的,敛秋进退两难,到最后只是抖开毯子给李慕盖好,轻手轻脚退回原地。

      宫殿宽阔明亮,孟和半阖上眼养神,静的仿佛只有她一个人。

      李慕,她会是一个好借口。

      孟和睁开眼,霜雪凝成的眉眼像是遇见热,瞬间化成一抹温水。

      李慕的手指猛然一动,缓缓醒了过来。

      堪堪半年,她就像抽条似的长开了,脸蛋儿瘦削,隐隐有了突出的明丽线条,眉更黑,眼更长,不是半年前一团朦胧的景象,而是拨云见山的明朗。

      不过这傻娇的脾气没变。

      她眼睛都没睁全就咕哝喊:“敛秋。”声音里困意浓浓,软娇气十足。

      敛秋忙上前应道:“公主。”

      李慕软塌塌伏在案上,掀开一侧眼皮看着她问:“孟和呢?走了吧,扶本宫回去。”

      说着把手递给敛秋,想让人将自己拖回去。

      敛秋握住伸过来的纤纤素手摇了摇,“公主醒醒!孟琴师还在!”

      这几个字像水珠掉进衣领,一下子把她冰了个激灵。

      李慕急急坐起身睁大眼睛,和不远处的孟和四目相对,他坐姿端庄,丝毫不见弯腰塌背。

      “咳咳,那什么……孟琴师安好。”

      孟和微微勾起笑意,突出的话却截然相反:“一个时辰了,公主安好便好。”

      李慕有些不自在地摸摸鼻子,尴笑说:“该练琴了,请孟琴师不吝赐教。”又侧头假意训斥敛秋道:“孟琴师来了怎么也不叫本宫一声!”

      敛秋:“……是奴婢的不是。”又转身朝着孟和深深一礼,言辞恳切道:“都怪奴婢没提醒公主,请孟琴师原谅。”

      然后李慕眼巴巴儿地看着孟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千秋岁(二)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