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第26章 ...
-
第二天,蛮川带着姜云就到部落的各个火塘去物色人选,大家本来就对这种神奇的陶器技术很好奇,加上是为了给族人们制作陶锅陶碗,一个个都很积极,不一会儿就招了十几个个人来当帮手。
这十几个人大部分是妇女、小孩和老人,大家按捺着好奇的心情,坐在火坑旁,眼巴巴着瞅着姜云和舞雩。
姜云显示简单的给大家讲解一下制造陶器的技巧,然后让舞雩现场用捏制法再做一个陶器,给族人们现场看一遍捏制的过程。
姜云本以为面对十来个族人,一向孤僻害羞的舞雩会非常的紧张,结果舞雩很快的沉浸在制作陶器的世界,娴熟的捏制着一个陶碗,根本不在乎周边族人们好奇的目光,这不禁让他啧啧称奇。
等到舞雩捏制出一个陶碗的泥坯,族人们也都看的差不多了,姜云就组织“制陶小组”行动起来,有的人去岩壁旁找平整的石板做,有的人去河道挖制淘的泥巴,有的人跟着他学习怎么挖达科塔火坑,各司其职的忙活了起来。
到底是人多力量大,之前姜云和舞雩忙活了大半天,才收集好石板和河泥。
这次在姜云的指挥下,才过去不到2个小时,“制陶小组”就收集了十多块平整的石板、几十斤的河泥,还在洞穴外挖好了几个达科塔火坑等待后面烧制时使用。
万事俱备后,姜云就带着大家开始捏制陶器,捏制陶器本来就不是很难,加上之前舞雩也做了示范,族人们捏制起来速度也不慢,一个个陶器泥坯在他们手上逐渐的成型。
看着大家热火朝天的埋头捏泥巴,姜云不由得有点恍惚,仿佛回到了当年在陶艺课的时光。
等到傍晚天黑的时候,“陶器小组”已经制造了二三十个陶锅、陶碗的泥坯,摆在一起晾干的时候也很是壮观。
部落族人们回到洞穴,看到角落摆满的泥坯,也是感到很正常,旁边“陶器小组”的人早就安耐不住得意之情,颇为自豪的跟各自的家人介绍哪个泥坯是自己捏制的。
在大家围观晾晒的泥坯时,姜云却一个人坐在火塘旁,开始考虑下一步该如何制作陶缸和陶罐。
现在用的捏制法做一些小的陶器还可以,如果是稍微大一些的陶器,用捏制法捏起来话,不美观不说,主要牢固性不强,会塌陷,想做大陶器必须得换个法子。
现在的技术水平造个转台肯定是不现实的,那剩下的也只能用【泥条编织法】了。
所谓的泥条编织法,就是先制作出一块扁平的泥盘,然后将泥块捏成一根根的像面条一样的东西,把捏好的泥条一圈圈的贴在泥盘底部,逐渐垒高,一层层的泥条圈叠加成为泥坯的外壁,最后形成一个完成的陶器泥坯。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种方法好像很复杂,也没有比捏制法好到哪儿去的样子,实则不然。
运用泥条编织法,看似程序复杂,编织泥条叠加起来麻烦,但是好处在于这种方法可以在一个小的底座基础上,通过扩大一圈圈的泥条的直径,从而增大整个容器的体积,最终捏成一个大型的陶器。
在之后的时间里,姜云一边安排“制陶小组”的人照看晾干泥坯,一边让他们继续制做陶碗陶锅的泥坯,而他自己则是带着舞雩开始用泥条编织法制造大型陶器。
舞雩经过了这些天的捏制陶器锻炼,对捏制陶器有了不少的心得,听了姜云讲解的泥条编织法,动手试了俩下也就掌握了技巧,很快的搓出一条条的泥条,开始了编织法制陶。
凡事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动手做的时候,总是没那么的容易。
这不,舞雩刚开始着手制作,就碰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在用泥条一圈一圈叠加垒形的过程中,泥条之间的连接部分异常的薄弱,需要加强它们的连接处,只能在捏完一圈就对结合地方再捏实一边,使泥条之间粘合的更紧密。
这个问题看似解决了,然后又遇到了在编制的过程中,下面的泥条圈支撑不住上面泥圈重量,歪扭着垮塌下来的问题。姜云和舞雩只好再次尝试不同角度和不同比例尺寸,控制体积和承重力的比例,避免出现垮塌情况。
经过了一整天的努力,姜云和舞雩才好不容易造出来一个大号的陶缸,因为是第一次用泥条编织法制作的原因,整个陶缸坯子薄厚不一、造型歪歪扭扭,没有任何美观可言,姜云也只能安慰舞雩、也当是在自我安慰的说:
“舞雩啊,没事的,美不美观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实用、耐用就好。”
结果还没过多久,残酷的现实又狠狠的打了姜云的脸——泥条编织法发制造出来的泥坯在晾晒的时候裂开了,它毫无征兆、一点面子不给、丝毫不尊重俩个人劳动成果的,就这么的裂开了。
没办法,姜云和舞雩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开始寻找失败的原因。
经过检查,姜云发现,泥坯裂开的地方正是泥条结合的地方,这说明泥条之间的粘合度还是不够。
该怎么办呢,姜云陷入沉思,他开始回忆当时陶艺课上,专业人士是怎么用泥条编织法制造陶器的,然后和自己制造的过程进行比对。
通过比对,自己和舞雩各个步骤基本都一样啊,除了...当时那个人用牙签在泥条上划一道道痕迹。
等等,用牙签划痕?!
姜云好像抓到了什么关键点,是不是正是因为这一道道不起眼的划痕,所以增强了粘合度呢?
姜云越想越觉得思路是对的,就好像轮胎上一道道凹痕一样,这样做可以加大摩擦力!
泥条在互相盘叠粘合的时候,正是靠着这样的一道道划痕,增强了之间的摩擦和粘合力。
说做就做,姜云马上打起精神,带着舞雩开始了第二次尝试。
这次在编制泥条的时候,姜云都先用细小的树枝在每根泥条上划出一道道的凹痕,将增加泥条之间的黏着性。
同时还在泥条捏制粘合的时候,不时用一些水加湿泥条,让泥条不那么干燥,增加泥条的粘稠度。
一回生、二回熟,在用了新技巧后,舞雩很快的又制作出一个新的陶器坯子。
成型的泥坯是一个高约50公分,直径有30来公分的圆柱形陶罐,看样子容量不小,应该能容纳不少水。
陶器的坯子是制造很成功了,剩下就要检测它的强度了,能不能经过晾晒这一关,如果这关都过不了,更别提后面的烧制了。
好在功夫顾不负有心人,经过了三四天的晾干过程,整个陶罐完好无损,基本硬化成型了。
有了这次的成功的经验,姜云带着舞雩陆续制造了三四个大型的陶器坯子,有陶罐、有陶缸,其中最大的一个陶缸,足足有一米多高,直径达惊人的半米多。
而其他族人在这几天也制造的上百件陶锅陶碗,绝大多数也经过了晾晒了的考验,可以进入下一步烧制过程了。
要说烧制,那些小型的陶锅陶碗还好说,多挖几个达科塔火坑开烧就是了。
但姜云和舞雩造的这几件陶器,可是高达几十公分的大家伙,用达科塔火坑无疑是不合适了。
姜云知道,这种大型的陶器必须要用窑来烧,才能保证整个陶器受热的温度均衡,不然很容易出现破裂,导致烧制失败。
好在烧制陶器的窑的原理不难,姜云虽然没做过陶窑,但也知道陶窑的作用就是在火燃烧的时候,让温度在一个密闭空间内升高,保证整个空间内都是一个高温状态。
如果密闭性再好一些,燃烧物更好,燃烧的更充分,温度再高一些,就可以烧制出瓷器来。
当然,烧制瓷器姜云是不敢想了,他能做的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和一些模糊的印象,制造出来一个简易的陶窑。
陶窑无疑是个大工程,这次姜云喊来部落几个成年男子帮忙一起制陶窑。
第一步就是挖烧陶窑的窑坑,他们用骨铲在平地上挖出一个长70公分、宽50公分、深30公分的一个长形大坑,然后姜云在坑的一边测量大小,最后决定砌一个长宽50公分的窑室,到时候陶器就将放在这个窑室内烧制。
但是在砌墙之前,还有个物件必须要制作好,那就是【炉栅】。
姜云制作的炉栅一共有两种,一种是五根长条形的炉栅,这种炉栅将在窑坑底部距离地面10公分的高度一次排开横放,形成一个平台。
这样做的目的可以让柴火在条形炉栅上燃烧,与地面隔离,保证有足够的氧气助燃。
另外一种炉栅就稍微复杂一些了。
首先是制作一个长宽50公分、厚度在3公分左右的方形泥坯,然后在泥坯上依次挖出左右拇指大小的空洞,密密麻麻遍布整个泥坯。
等泥坯晾晒干后再进行烧制,最后做成一个陶制的大炉栅。
这种带孔的方形炉栅是放在条形炉栅正上方,卡在窑坑与地面的平行处,作用就是作为窑室的底座。
当把要烧制的陶器放在这种方形炉栅上,柴火在条形炉栅和方形炉栅之间的空间内燃烧,火焰透过方形炉栅上的孔洞烤烧陶器。
这样的双重炉栅设计可以保证柴火得到最大程度的燃烧,使得窑室内的温度达到最高。
等做好了俩个炉栅,第三步要做的就是砌窑室了。
因为没有砖块,姜云打算采取砌泥墙的办法制造窑室,泥墙当不需要制造陶器那么精细的土壤,对土质要求就低了很多,但姜云为了防止意外,还是在泥浆里掺杂一些草木纤维提高泥墙的坚韧度,最终围着方形炉栅砌起来四面泥墙,这些泥墙厚度足有5、6公分,高度达1.5米,形成了一个方形的密闭窑室。
随后,姜云又用少量的木柴在窑室炉栅上燃烧,采用小火烘干的方式,耗时花了一天的时间将整个陶窑烘干。
保证泥墙完全干燥,避免在高温烧制陶器时,泥墙内水分快速蒸发而导致墙体变形裂缝。
从挖坑、烧制炉栅、砌窑室墙壁,到最后干燥成型,这次造陶窑足足花去了5天的时间。
看着最终成型的纯土质陶窑,姜云百感交集,在石器时代,做出这样的陶窑真是不容易,下面就要看这个陶窑能不能起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