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窥探军营 ...


  •   独孤茂在两日后收到了王照的回复,信中还夹杂着小妹独孤容的信。王照否决了征兵的提议,他的理由十分正义凛然,是民不堪重负,不能再征调民夫。但是,王照同意了从各地抽调守兵的请求,并授予他敕令,各地守将悉听他调遣。

      独孤容则在信里问他一切可好,跟着把王照的说辞再说了一遍,末了就是恳求兄长,莫要征调民夫,万一真的引起民乱,可如何是好。

      石础看到这份手令,气得骂娘:“现在还说这么大义凛然的话,等到大周军打进来了,看他还可不可怜老百姓!”

      独孤茂似乎早有预料,他不置一词,开始写信。他无法离开潼关,就只能派麾下将领持秦王敕令和自己的手书,去各地借兵,以充实边境。实则,秦国内几个城池,也没有多少守兵。就算有,大多数也没有经过系统规模的训练,不堪一击。但是,现在没有选择。

      第二日,谢时收到了独孤茂对于议和的回信,说书信往来,先谈条件,若是合适,再行面见。

      窦筑邦哈哈大笑,声如洪钟一般,蒲扇般的大手拍在李渡的肩膀上:“先生,神机妙算!神机妙算啊!”

      李渡忍着疼,保持着云淡风轻的微笑:“且等着,好戏还在后头呢。”

      谢时给独孤茂的回信也十分简洁,契丹已经在山海关开战对大周军开战,周王不愿两线对战,因此议和。

      独孤茂依然没有答应议和,出于将领的直觉,他嗅到了危机的气息,但是却不知道会是怎样的危机。

      只要维持目前的状态,再多几天,就够了。独孤茂想,他并不需要议和,完全没有必要。他本来就不会主动出击大周军,他的目标是守住潼关。而只要大周军不进攻,他就赢得了时间。

      长安城中,世家不知为何知道了独孤茂上书给秦王的征调民夫的奏章。他们在朝堂之上,联名上书,要求秦王按照独孤茂的建议,征调民夫,拱卫边境。

      “若是玉门关破,回鹘将长驱直入。征调民夫,未必会有民乱,只要分散地区,抽取的人数不多,也就不会形成合力造反了。反而是边境缺少兵力,只怕会被胡人灭国啊!”

      “陛下,请下旨征调新兵入伍,备战边境!”

      世家大臣们声泪俱下,历数从前胡人入侵关内的种种恶行,仿佛明天玉门关就会被击破一般。

      王照被哭得头疼,心中窝火,揣测一定是独孤茂那老匹夫看见自己的诏令,心有不满,指使长安城的世家大臣闹事。皇帝做到这个份上,处处掣肘,真是受够了。

      他回了太极宫,偌大的宫殿,宫人们跪着迎接他的归来。内侍丘德生笑得谄媚,眼角的笑纹都能夹死蚊子了。他弯腰在王照身边低声道:“汴京的探子来信了,他有机会光明正大去大周军营去探听消息,无人设防。”

      王照眼睛一下亮了起来,叮嘱道:“再有消息,第一时间呈报给我!看看他独孤茂是不是真的有司马昭不臣之心!”

      “是,陛下。”丘德生阴柔一笑,道。

      大周军中,一群和尚和道士正在为亡故将士做一场法事,距离第一次攻城战已经七天。本来是没有这样的计划,但是,恰逢九月九,是历来吊唁亲人的节日。谢时为示对战亡士兵的敬重,也就跟随习俗,办这么一场法事。

      和尚是附近山里大悲寺的主持,带着十余个小沙弥。道士则是天正道长,他此前因坑骗崔母被抓进大牢里,如今算是将功补过,做免费劳动力。哪天等谢时满意了,他就可以走了。

      法事就在大营之中的开阔空地之上。设有三牲祭品,有祭拜台。谢昭、谢时、李渡、窦建德、桓廷等将领谋士悉数到场,亲自焚香跪拜,三叩九跪,酒撒山河。

      和尚和道士则在祭台之下,搭了帐篷,从早到晚在念经。不少大周军将士聚在周围,回想亡故战士的音容笑貌、同袍之谊。

      天正道长一心两用,一边念经,一边听众人对话。然而,听了半天,也没听到什么有用的内容。到中午,他借口去解手,又假装迷路,在大营里转悠,实则慢慢像中军帐靠近。高级将领的帐篷也都在中军帐的周围,他在那里或许听到有用的信息。

      突然,一柄匕首按在他的肩膀上,天正道长本就心虚,砰地一声跪在地上:“好汉饶命!”

      噗嗤一声,身后传来女郎爽朗的笑声,“我就说他是个怂货,一吓就破胆。”

      天正道长松了一口气,忙转回头,就看见大周军元帅谢时,和当日在崔宅剖腹取子的医女。

      谢时拿着匕首,冷冷地觑他,“你在干什么?窥视军营?给你将功赎罪的机会,你就这么用的?还不赶紧去多念几遍经!”

      天正道长干笑着,爬起身来,弓背弯腰道:“我,我迷路了,这就滚回去,这就滚回去。”那日在崔宅作乱后,他被谢时麾下那些凶神恶煞的卫兵锁进的大佬,一旁恰是用刑的地方,连着几夜,他都没睡好。钢鞭、火炭、烙铁,还有被审讯的人的哀嚎声,早就被吓得肝胆俱裂。

      好在谢时查了一遍道观,没发现什么杀人放火、欺男霸女的坏事,将他放了出来。要不是逼不得已,他是真的一分钟都不想踏进有谢时的地方。

      看着是个鲜衣怒马的公子哥,实际上是个嗜血好杀的杀星。他垂头丧气地回了做法事的地方,仍旧一板一眼地念经,再也不敢再出去刺探。

      然而,天下的事情就这般的巧。到了晚上吃饭时,其他和尚道士都出去吃饭了,只留天正道长还在里头。这是谢时的命令,因他念经不认真,今晚就不必吃饭。天正道长饿得前胸贴后背,想着现在无人盯着,就也没有念经,躺到在一旁的地上。暮色浓重了,帐篷投向阴影,不仔细看,也不知道这里有人。

      有两个将领这时候一边说话一边走了过来,他二人取了香,点燃,跪地,嘴里祝祷着:

      “蒋兄弟,很快,我们就能为你报仇雪恨了!”

      “潼关必破,王照必死。”

      “王照必死!独孤茂已经与我们议和,待他控制秦国全境,潼关就会为我们打开。到时候,我们杀进长安,杀进太极宫!”

      “呵,天下谁人不知,周王才是英主,天明所在。他关中一年蝗灾,一年荒灾。我汴京则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安居乐业。王照必死,以慰英灵!”

      两人说完,对视一眼,起身而去。

      天正道长无意间听得秘事,只觉得胸中惊涛骇浪,原来,独孤茂真的有反心!

      第二日,天正道长做完法事,迅速离开了大营。

      慕音看着他匆忙离去的背影,疑惑地问谢时:“他这么轻易就相信了吗?王照又会这么轻易就相信?”

      独孤茂是他王家上位的最大助力,也是如今秦国最善战的将领,若是限制独孤茂,与自断臂膀有何区别。

      谢时微哂,语气颇为不屑:“这道人贪财好利,愚钝不明,最是容易轻信。而王照疑心甚重,又刚愎自用,全靠的是当年他父亲给的庇护才上位的。他早已对独孤茂心怀不满,就等着一个契机发作。他想要,我们就给他。”

      长安太极宫,王照收到密报,天正道长仔细地写了自己在大周军大营听到的关于议和的秘闻。

      王照惊出一身冷汗。他虽然时常觉得独孤茂很有可能取而代之,但是,却也并没有实际证据。独孤茂从来语气恭敬、行事低调,并没有明显逾矩的行为。因此,他也常常自我安慰,或许只是自己多心了。

      然而,独孤茂可能是在麻痹自己。他都已经在跟大周军议和了,议和,议的不一定是秦国和汴京停战,可能是他独孤茂投向汴京,周王给什么样的政治回报!

      王照心脏急跳,在地上走来走去,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他问肃立在殿内的内侍长丘德生:“你的这个线人,靠得住吗?哪来的?”

      丘德生躬身回答:“这是我家乡的兄弟,做了十几年的道士了,探听内宅的消息是一把好手。”

      王照又问:“那该怎样把独孤茂从潼关召回?”他不确定独孤茂是不是已经将他卖了,但是,他也不敢再让独孤茂守在潼关了。换帅,就是最好的办法。

      丘德生双眼一转,悄声道:“奴听说,独孤茂有一美妾,有孕在身,若是产后虚弱,命不久矣,不知道能不能将他召回?”

      王照慢慢停了下来,负手沉吟,缓缓摇头:“他那般为家国大义,恐怕不会回来。”

      丘德生转念一想,又说:“独孤茂的母亲,也年迈了,若是重病,总要回吧?他少年丧父,乃是寡母拉扯长大,后有遇到先王栽培礼遇,才有今日风光,都说他是大孝子。”

      王照沉吟不语。

      丘德生继续道:“让皇后娘娘写信,独孤茂必定相信。”

      王照眉头似乎展开了一些,但还有别的问题:“但潼关主将不在,岂不是万分危险?”

      “上次独孤茂的奏章不是说了,大周军在北边面临契丹的攻击,不愿两线作战,所以潼关议和。我们再派一个督军过去就是了。独孤茂的副将不是一样身经百战么?”丘德生很有把握地说。

      王照的眉头终于松开了。他再三斟酌着,应该没有漏洞了吧?

      潼关天险,本就易守难攻。潼关布防,又早已完成。再派督军过去,表示皇帝重视。待到独孤茂回京后,他先解了他的职务,让他养伤为名,待在家中。督军到时候再给潼关副将一个新的任命,担任元帅,如此就可以完美衔接了。

      长安守将王谦,乃是王照的叔父,从前就和独孤茂意见不一致。只要独孤茂进了京城,他就翻不出天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窥探军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