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八仙过海(上) ...

  •   昔日小蚌壳,今日蔡阁老那张帖子,可谓石破天惊。

      帝京城降了霜,瓦片上寒晶晶,小院内暖意不消。苏韧夫妇虽忐忑不安,也没忘记洗涮蔡府送来的螃蟹,让苏甜苏密大快朵颐。谭香蹲在炕桌旁,靠着苏韧肩。

      苏韧替孩子们分开蟹,看他们吃得津津有味,心里百味杂陈。他方才整蟹的时候分了心,被蟹划出两道小伤口。苏甜眼亮脸红,苏密吮吸手指。苏韧清嗓子道:“慢慢来,还有呢。”

      他把自己那份挑出蟹黄,送到苏密嘴边。苏密边吃边提议:“爹,天天吃这个吧。”

      苏甜看苏韧把蟹肉全拨到自己碗里,倒是不急吃:“爹,你和娘怎不吃?”

      苏韧以淡馒头蘸着糖醋姜汁,搪塞说:“我胃寒,不能多吃海味河鲜。你娘……今天犯恶心,胃口不好。”他用肘子轻撞发愣的谭香。

      谭香冲女儿勉强笑笑。女儿一笑,当娘的人却眼圈忽红,下炕冲出屋子。

      苏密“咦”声,筷子顺势夹到姐姐碗里。苏甜并不与他争,对苏韧耳语:“爹,娘是不是又要生小弟弟啦?”

      苏韧脸热,摇头。苏甜失望,没好气拿筷子抽了下苏密手指。

      苏韧不放心,抓着馒头溜出屋子。只见谭香扒拉着未开花的腊梅枝,自言自语数落她自己。
      苏韧把馒头掰开,递给她,宽慰数句。谭香擦了擦眼泪:“苏甜和你长得好像。你明天就要去见那人……”

      “我去,一定没事。你把这馒头吃了。”

      谭香乖乖吞咽馒头,苏韧含笑:“苏甜刚才问我,是不是要添弟弟……?”

      谭香掐了他下,他没如往常那样喊疼。只替谭香拢了拢鬓发,认真说:“我不会有事。大孩子还在江南等我们去接他呢。我们已有了甜甜蜜蜜,再生一个,叫什么好呢?”

      他以小指勾去她眼角水珠:“再有儿子,就叫苏宪。自从来了帝京,一路都是香榧子的眼泪泡出来的。我在外头,骨头疼。回了家……心疼。”

      谭香盯着他愣半晌,咀嚼完了,煞有介事地保证:“阿墨,我不再哭了。你有事我也不哭。我能把孩子们拉扯大。”

      苏韧端详她,涌起不少昔日未吐的肺腑之言。但孩子们的吵闹,打断了他思绪。

      谭香抽了下鼻子,先跑回屋里去调停。苏韧抚过她方才倚的梅枝,吸了口清新秋气。

      他瞧着左右手,回忆在书阁的相会,嘴角不禁翘起。

      蔡述这家伙,明摆着还不放过南京飞书来源,要试验自己的书法。可他苏嘉墨哪里能轻易露出破绽?他在南京拜圆然和尚为师,便有心钻研官场诀窍。其中之一,便是他练习用左手写另一种书体。他们都知道苏嘉墨一手标准馆阁体,今天他又故意手忙脚乱,让蔡阁老辨认他熟谙的柳体字。

      可是,那封牵连多人的匿名信,是他左手写出来的。

      他左手的字体,连圆然都未必能辨别出来。即便对圆然,因为他有前朝背景,苏韧也留有后手,不是没有堤防的。其实,一个人对他人完全信任,对那个人也是种重负,并非好事。所以,他一向对人期待不多,准备不少。

      他断定当年蔡述掉下树后神志不清,又有阿白顶缸,他不会想到阿香头上。不然,“珍珠叔叔”,也就是已故的首辅蔡扬掘地三尺,都会找出他们一家报仇。那时候,苏韧一家从钱塘帮的灭亡,阿白的消失,推测出小蚌壳性命不保。可是现在宝翔和蔡述正“狼狈为奸”,都活得风光。大概小蚌壳的伤,早就好了吧……

      第二天,苏韧依然天不亮就醒,谭香居然比他还先起床,把粥煮好了等他。

      他穿上新买夹衣,套上那件最珍惜的松江棉布长衫,谭香拿出两根白布条,一言不发把他手指上伤口包扎好了。本来倒是不显眼,也不流血,可被她一缠,和手上长出两根白萝卜似的。

      苏韧只一笑:“挺好。这样手上干净。”

      “贵人最嫌人脏,不晓得他们自己才是真脏。”谭香说。

      秋日之晨,皇城垛儿边芦花成霜。谭香不避嫌牵着苏韧的手走。他们远望到东华门边角楼。

      若站在角楼向大内眺望,传说中的清华重地文华殿,大概就能一目了然?苏韧心跳加剧,止步劝谭香:“回去吧……”

      天骤冷,谭香披着件谭老爹遗物改的胖大夹袄,混不像京城的女人。她应了声,还跟他往前走。

      这时,有个跟班样儿的人小跑上来:“苏韧苏嘉墨大人?”

      “不敢,鄙人苏韧。”苏韧依然谦恭弯腰。

      那人说:“我家大人等候您多时了。请跟我来,有令牌才能进东华门。”

      苏韧只好离开谭香,匆匆与那人一起走。东华门之内,便是紫禁城。苏韧只觉大门上那些巨大的铜钉,有点狐假虎威味道。汉白玉基座又冷又硬,像是那些“清派”官员的嘴脸。

      跟班道:“大人,苏韧来了。”

      苏韧脚下忽一停,脊背稍沉了沉。他虽不懂怎么是眼前这人,还是笑笑:“小的请大人安。”

      门洞里站着一个三十来岁风仪整洁的官儿,正是和苏韧有过段尴尬经历的吏部文选郎林康。

      ---------------------------------
      林康捻下八字胡,神情漠然,只挥袖示意苏韧跟着他走。

      苏韧初入禁城,步子比平日更小。跟在林康背后,他悄悄挺直脊梁。

      他觉得自己是度过天河的朝圣者,而林康则是佛祖派来驼他过河的乌龟。

      东华门内树木繁茂,金水溪渠蜿蜒而过。苏韧隔着林稍,窥见黄琉璃瓦,猜那里就是文华殿。

      林康干咳一声:“苏韧,你倒是深藏不露。”

      苏韧抱着袖子轻笑:“大人何出此言?”他打定主意,就要让林康吃不透他和蔡述的渊源。

      林康嗓门高了些:“昨儿内阁中书初试,我是监考。今日复试,我也是监考。在吏部你材料怎么报上来,我昨天想明白了。今天你被点名来此,乃是阁老金口。小苏,你放心。你要往上爬,我不会堵你路,但你别对往事耿耿于怀。”

      苏韧直视林康:“大人这番话,是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小的惭愧不敢当。官场论资排辈,苏某成不了大人威胁。即便大人挡住苏某路……”他压低嗓门:“只要不再让小的脱裤子,小的一定礼让。”

      林康一愣,冷笑着从袖中取出份卷子递给苏韧。苏韧一瞧,酷似自己笔迹。填写人一栏,还是自己名字。他扫了两遍,像是内阁初试卷。笔迹模仿得逼真,做这种事,只有爱好书画的林康有能力有条件。

      林康抢了卷子:“今天的复试,外人主考。昨日试卷,必须在内以备复核。阁老临时吩咐,我只能仓促而就。你知道为何你每日写馆阁体,而我熟谙你日常书体?前些日子,我倒是发现了一个巧合。如今想起来,不是巧合……”他眼珠不断的微动。

      苏韧想到莫名其妙失踪的江苏籍吏员。林康多次研究了他的字迹?他知道了左手的秘密?

      不,他绝对不会知道的,他只是试探。

      苏韧旋即笑问:“大人,复试试场在何处?”

      林康向背后一指:“就是后面文渊阁。我要说的巧合是,你的字像阁老的字,阁老的字像他……”

      苏韧眉毛一抬。林康丢下一句:“若是你运气好,许能遇到……。你来太早了,半个时辰后鼓声响,考场再见吧。”

      苏韧这才明白,林康是为了给他打招呼,特意侯着他。大概揣摩他和蔡阁老,让这位朝廷红人慌了神,不得不丢架子“提点”他一番。他苏韧不是文功,没有铁头去碰壁。官场最忌树敌。化敌为友是上策,麻痹政敌是中策,与敌互损是下策。即便他记仇,现在,离报复还早。

      他想起了童年圆月夜树林。小蚌壳跌死,是谣传。宝翔替死,是假的。看北海帮那轰轰烈烈妖精气势,恐怕钱塘帮并未真的消亡。这一场误会,只有谭老爹遗憾早死,阿香背负重担……
      他们倒是欠着自己一家的。当黑夜散去,现在他沐浴着禁城的日光……

      他思索着,好久还没看到文渊阁牌匾。这时,他忽然听到蛐蛐的叫声。

      “蛐蛐,蛐蛐孙儿快下来……”原来是个小老头儿,在树下翘首,顿足叹息。

      小老头着粗布短袍,紫棠色脸,满头白发。看样子也七老八十了。正望着树枝跃跃欲试,好像打算上树去把他孙儿抱下来。苏韧怕迷路迟到,但小老头的怪样子,让他缓了步子。

      这地方出现的,绝非等闲之辈。小老头太老,若是官早该退休。他满腮白胡子,不会是太监。

      小老头向上蹦了几次,离树杈还远得很,他急得要哭出来的样子,简直是返老还童。

      苏韧看他认真,有意认真问:“嗯,蛐蛐到这季节还能活?”

      小老头背着手,说话天真:“哼!你不信啊?我非要让我的蛐蛐孙儿下来给你看。”

      苏韧莞尔:“怎么不信?晚辈只是好奇。天气凉无处安身,蛐蛐即便逃离,会想回笼子。”

      小老头缩缩鼻涕:“是吗?”

      “当然。我帮爷爷把笼子放到树上,它一定会回来的。”
      -------------------------------------
      本章节完毕。

      本文从今天开始,隔日更新。连载完毕后,保留锁掉部分章节的权利。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8章 八仙过海(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