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十章 哭祭亡友 ...
次日,秋雨微凉,远山如黛。
钟雅的埋骨之处在城郊山峦处,雨后山路湿滑,两人骑马出城,没有带随从,只携两壶薄酒便上山去了。
山雾轻薄,雨水湿重,两人披上蓑衣斗笠,将马匹寄宿在山下农户家中,只步行前往。
两人一路闲聊话玄学诗书,说起了当年往事。
“不娶也好,娶妻之后难免日夜相对,届时身份难免暴露。
只是你打算隐瞒到何时?”
“不知道。”
桓权苦笑着,仰天看雨雾遮盖的山腰,继续说道:
“既已入局,一切便由不得我了。如今纵使我想归隐,只恐大将军也不会如我所愿吧。”
桓梁两家是世交,若无当年苏钧之乱,桓氏绝不会沦落至今日需要在皇氏和大将军之中投机寻营的地步,桓权也不会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
“你有想过,若有一日你身份暴露,届时该当如何?”
“唯死而已。辅嗣,你还记得我给你讲个女驸马的故事吗?”
“记得。”
“其实这个故事有两个结局,我只给你讲个归隐的结局,现在我告诉你另一个结局,那个女扮男装的女儿郎最终一头撞死在金銮殿上。
辅嗣,若真有那样一日,必然是我已陷入死地之时,归隐,于我而言不过奢望罢了。”
“归隐,于你而言便这般难吗?”
桓权苦笑着摇摇头,也只有在这山雨朦胧时,也只有在谢弼面前,她才能如此袒露心声。
“归隐?”桓权讥笑一声,哈哈大笑起来,对谢弼道:
“谢辅嗣,你不是第一天认识我了,当年你我凌云志,如今可还剩得几分?
建功立业、封侯拜将、青史留名。谢辅嗣,你扪心自问,难道你不想吗?
我想!无论如何,我都要试一次,哪怕粉身碎骨,也甘心。
为人一世,若生不能食五鼎,死即为五鼎烹耳。”
“可主父偃下场并不好。”
“乱世之中,难道嵇康的下场就好了吗?”
谢弼目光灼灼,瞧着桓权笑而不语。
苏钧之乱后不久,谢弼就辞官了,一场动乱,让他彻底熄了做官的心思。
他的亲人、挚友皆丧身于朝堂之争中,势力争夺,权力倾轧,战争离乱,他目睹了太多的杀戮,也害怕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其中的祭品,从而连累了整个家族。
寄情山水,归隐山林,是他唯一能做的。
“至少嵇叔夜一生至真至朴,得人性之至。”
桓权低头自嘲一笑,道:
“或许吧。”
谢弼侧眼看向桓权,神色凄婉无奈,与当年初识时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相去甚远。
当年的桓权绝不是今日这般诡谲算计的模样,他才高志大,行为磊落,是江左知名的才子。
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了?
谢弼自己也说不清,连他自己也再是当年那个神采张扬、壮志凌云的谢家二郎了。
“你上次送来的《道德经》,我很喜欢,我瞧你的书法如今精进不少,已是颇有风骨,假以时日,必为一代名家。”
谢弼转而笑道,说起桓权最擅长的书法来。
“辅嗣谬赞了,我已是许久不曾静心练过书法了,倒是辅嗣作的几张《道德经注》,我瞧着似是神仙笔法,落笔不凡,见解颇深,我观过不少名家《道德经注》,皆不如辅嗣。”
说起对玄学的见解,谢弼素来是颇为自得的,他自以为当今之世,没有比自己对道德之言见解更深、更明的了。
这也是他的傲气所在,七岁识读《道德经》,此后诸子百家皆通,尤其擅长《易》,对于天地变化之数,宇宙推演之理,他未满十五便已颇有心得。
十五岁那年,他与当时的文坛领袖、清谈名士、阳平驸马都尉赵峻的丘山之辩,辩的是大衍之数、有无之理,一连辩了三天三夜,不落下风,这一辩天下知名。
谢弼十八岁那年,便已然是江左第一名士,他尚清谈、玄学、文学,唯独不通于俗物,性高和寡,以至于一入仕途,便遭人妒,被群小构陷,人言毁谤。
仕途不顺,又遭罹乱,不仅自己深陷囹圄,便连亲友都丧身屠刀之下。
苏钧之乱中,昔日和谢弼有往年之交的赵峻,与苏钧勾结谋逆叛乱,最后叛乱被平,自杀身亡。
而他也因为昔日和赵峻的交情,接连被构陷诽谤,谢弼不愿受辱,索性弃了官印。
谢弼弃官之时,桓权正被朝廷征辟为郎官。
“前些日子,与法正和尚论道佛法,很有些感悟,正要与你说说。”
桓权静静听着谢弼絮絮叨叨讲述着两人论道佛经的内容经过,偶有颔首答语。
桓权昔日也是江左有名的清谈家,虽不及谢弼、赵峻,年轻一辈也是小有名气,入仕之后,便甚少谈玄论道了。
信步闲谈便到了钟雅埋骨地,四面萧瑟,秋色黄草,钟雅坟冢前放着新鲜的糕点水果,旁有未燃尽的香烛,坟四周的杂草都被新锄过一回,露出一茬茬草梗。
无疑不久前有人来祭奠过,两人取下腰间系着酒葫芦,以酒浇地,祭奠亡人。
又烧了纸,燃了香,拜了三拜。
谢弼将自己写的祭文,连同纸钱一起焚了,道:“犹记当年北地英雄气,却是今日冢中枯骨,叔彦兄,当年你以死救帝,一片忠君护国之心,如何能料到,当日苏钧,今日梁冀,势力相争,无穷无尽。”
谢弼的语气有着穿破时空交织的无奈,他看透了名利之争的虚无、可笑,却也恨自己的渺小,常常觉得有一种绝望的无力感萦绕心头。
“叔彦兄,北地义气,权终身难忘,当年长亭一别,原望再聚之时,能试剑饮酒,再论《春秋》,不想竟是死别。”
桓权长叹一声,落下泪来,当年桓权远离京都,并不知详情,只是耳闻钟雅死状惨烈,不曾目睹,只是感叹物是人非,生死难料。
两人俱哭祭了一回,方才沿着山路返回,不想半路却下起雨来。
好在山腰处有一茶棚,两人就在茶棚避雨,穿着的衣裳都叫雨水淋湿了,经风一吹,还有几分寒气
两人到时,茶棚中已有了一年轻夫人并两个丫鬟四个脚夫都在此处避雨,年轻的夫人坐在茶棚内侧,旁又有丫鬟侍奉着,瞧不清楚模样,四个脚夫都蹲在茶棚外侧,聊着闲天。
两人略擦了擦脸上的雨水,就向茶翁要了两碗热茶暖身子,正要往里坐,瞧见有一妇人,就止步坐在外侧了。
喝着热茶,身子略暖和些,谢弼瞧着桓权的眼睛,道:
“你伤刚好,又淋雨,只怕又得要好些时间了。”
“既如此,辅嗣索性就多留些日子,待我伤好了,再离开也不迟。”
桓权无所谓笑着,目光灼灼直面谢弼的注视,她不在乎自己的伤,却真心希望谢弼能留在她身边。
她的知心人太少,自从母亲离世后,更是常觉孤寂,这世间知道她女儿身的人,屈指可数,能知她志向的,更是无几。
在这波诡云谲的斗兽场中,她太孤寂了!
“好!”
谢弼很干脆答应下来了,坦然任桓权打量自己,目光温润犹如朗月照轩,水纹荡漾。
桓权心中一暖,嘴里微微上翘,将目光落在了里侧的妇人身上,只觉那妇人有些面熟,似乎在哪里见过。
谢弼顺着桓权的目光看去,随即低声在桓权身侧耳语了一番,两人便站起身,向那妇人走去。
“嫂夫人。”
桓权与谢弼俱向妇人施礼,那妇人正是钟雅寡妻庾玟,而今不过才二十岁,正是青春年华,虽着素服,难掩好姿色。
庾玟起身瞧桓权二人打量了一番,满眼疑惑,直觉得面熟,仍福身还礼,道:
“不知两位公子是哪里人氏?因何认我为‘嫂夫人’?”
“弟乃是颍川桓权,这位是陈郡谢辅嗣,与已故的钟侍中是故交,因今日是钟侍中亡身三载祭日,特来祭奠故人。”
经桓权这番介绍,庾玟想起来眼前两人,的确都是钟雅的旧友,当年也是常来拜访过的,特别是谢弼,是为她亡夫收尸之人。
只是这三年来,她深居简出,确实久未见过外人,难免记忆模糊,特别是桓权,当年她嫁与钟雅时,桓权正值生母重病,后生母病亡后,更是离京守丧去了,两人仅有数面之缘。
庾玟再次福身道谢,眼中尚噙着眼泪,抿着嘴唇,道:
“两位公子还记得亡夫,是亡夫之福。”
“夫人请节哀,钟侍中泉下有知,也不愿夫人如此哀伤零落。”
庾玟颔首拭泪,道:
“妾与亡夫缘薄,成婚未及一载,苏钧之乱起,夫君为国殒身。”
桓权上前劝解道:
“逝者已逝,生者还需勉力前行,钟侍中是为国捐躯,乃是忠义之举,青史之上留其名,后世之人咏颂之。
又太史公言:‘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钟侍中为社稷而死,夫人又何必久久哀伤不能忘怀,以至于身体受损呢?想必钟侍中,若是泉下有之,必不望夫人如此。”
桓权一番劝解下来,庾玟止了泪,微微颔首,长叹一声:
“有桓公子此言,令我心中宽慰不少。”
宽慰一番后,桓权施礼道:
“我常听闻庾家有一小妹,尤其擅长书法,曾写《橘帖》一副,字迹清秀,颇有灵骨,只是一直不曾拜访,不知嫂夫人可知?”
“不瞒桓公子,《橘帖》正是拙妇昔日之作,区区之作,怎敢担桓公子胜赞。”
虽是谦虚之语,但言语之中颇为自得,当世胜传才女,世家之中,多以诗书教女。
‘通晓礼乐,精于诗书。’是世家贵女的典范。
能在闺中扬名,是一件极为自傲的事情,家族也能得“善教”的美名。
参考书籍:
《汉书.卷六十四》
主父偃,汉武帝时人,因逼迫齐王自杀而被族诛。
嵇康,字叔夜,竹林七贤之一,因反对司马氏而被杀。
《报任安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十章 哭祭亡友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下一本接档文,《帝女书》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