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晋惠公忘恩负义(下) ...

  •   晋惠公即位,连年麦禾不熟,到第五年,又大旱,仓库空虚,民间绝食。惠公打算向邻邦求助,想着只有秦离得最近,但前面答应的还未兑现,不好意思开口。郤芮说:“不是我们辜负秦约,当时说的就是缓缓期限,如果向秦借粮不给,是秦先有负于我们,我们不给城池就名正言顺了。”惠公说:“卿说的很对!”于是派大夫庆郑带着宝玉去秦借粮。

      穆公说:“负我者,晋君也,饥者,晋国老百姓。我不忍心因为国君缘故,迁祸给老百姓。”于是,运粟数万斛于渭水之上,粮船首尾相接,称为:泛舟之役。晋饥遂解,晋人无不感激。

      第二年,秦国年荒,晋国大熟,穆公也派人带着宝玉,去向晋国告粮。惠公让人准备发粮,郤芮问:“君给秦粮食,也要给秦城池吗?”惠公说:“光给粮食,怎么会给城池呢?”郤芮又问:“为什么给粮食呢?”惠公说:“为了报泛舟之役啊。”郤芮说:“如果因为秦给我们粮食而感激,当年他们送君归国,其德更大,君舍弃大德不报报小德,什么缘故呢?”庆郑说:“去年臣奉命去秦借粮,秦君一口答应下来,对我们非常够意思,今年我们不给他们,秦一定怨我们!”吕饴甥说:“秦给我们粮食,不是对我们好,是为求城池。不给粮食结怨,给粮食不给城池,秦还是怨,都是怨,干嘛给他们呢?”

      庆郑说:“别人受灾幸灾乐祸,不仁,受人恩惠不报,不义,不仁不义,凭什么守住国家呢?”大夫韩简说:“庆郑说的对,如果去年秦不给我们粮食,君是什么感受呢?”虢射说:“去年晋受饥,对秦来说是个伐取的好机会,秦不伐取,反而给我们粮食,真是太愚蠢了!今年秦受饥,对晋同样是个天赐的良机,晋为什么违背天命,放过秦不伐呢?以臣意思,不如约会梁国,趁机讨伐秦,一块儿把秦地分了,是个上策!”

      晋惠公后世被千夫所指,和宠信的三位少廉寡耻背恩负义的谋士有很大关系,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惠公骨子里是个诚实守信感恩戴德的君子,对那三个净出馊主意的谋士,也不会言听计从。惠公采纳虢射的话,对秦使说:“弊邑连年饥馑,百姓流离,今年冬天收成刚好一点,流亡者渐渐回归故里,仅仅能够自给,还不足以相帮。”使者回来报告穆公,最后说:“晋不给粮食,还要纠合梁来打我们。”穆公大怒,说:“人没有道义,怎么能够到这种程度?!”也不等晋国来伐,率车四百乘,杀奔晋国而来。

      边鄙向惠公告急,惠公问群臣:“秦无故来打我们,怎么抵御呢?”庆郑说:“秦兵来伐是因为主上背信弃义的缘故,怎么叫无故呢?依臣愚见,赶紧称罪讲和,割却五城履行承诺,才能免去刀兵之灾。”惠公大怒:“以堂堂千乘之国,割地求和,寡人还有何面目为君?!”喝令:“先斩庆郑,发兵迎敌!”虢射说:“还未出兵,先斩大将,于军不利,可暂且赦免从征,将功折罪。”惠公准奏,发兵迎敌。

      秦兵三战三捷,守将都奔窜不迭。惠公听说后,皱起眉头说:“敌兵深入,怎么办呢?”庆郑说:“君自己召来的,又问谁呢?”惠公说:“庆郑无礼,赶紧下去吧!”晋军离秦兵十里下寨,惠公派韩简去打探秦兵虚实,韩简回来说:“秦兵虽然比我们少,士气比我们高十倍。”惠公问:“什么原因呢?”韩简说:“君当初因为梁距离秦近而投奔梁,然后又因为得到秦援而得到国家,又因为秦借给粮食才免除饥荒,三次承受秦的恩惠而没有还报一次,君臣积累了巨大的愤慨来打我们,岂止只有十倍的士气?”惠公生气地说:“这时庆郑的口气,卿怎么也来这一套?”随即派韩简给秦君下战书。

      第二天,两军在龙门山下一场混战。晋军大败,屠岸夷被斩,惠公被俘。穆公本来要杀掉惠公,被臣下劝止住,答应用原先晋许诺的五城和晋太子为人质作为交换条件,放惠公回国。惠公让吕饴甥带着五城地图以及钱谷户数来秦交割,秦派大将孟明视率兵接收五城,分兵把守。秦放惠公回国。惠公在秦一共被囚两个月,虢射期间病死,庆郑返国后被杀。

      后人有诗讥讽晋惠公:泛舟远道赈饥穷,
      偏遇秦饥意不同。
      自古负恩人不少,
      无如晋惠负秦公。

      还有一首写龙门山大战:龙门山下叹舆尸,
      只为昏君不报施。
      善恶两家分胜败,
      明明天道岂无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晋惠公忘恩负义(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