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第 31 章 ...
-
31.青山防线
“日本人现在到哪里了?”伤势慢慢好转起来后,方晓开始关注起了日本人的动向。
“攻占南京之后,日军在江南基本上采取了守势,他们的重心转向了北方。”黄行文对方晓的军事素养还是很信任的,当即给他介绍起了当前的战况,“南京会战后,关内的中国战场上的日军被分割为华北和华中两个部分,为了将两个战区连接起来,打通津浦线。1月26日(1938年),日军第13师团北渡长江,进至安徽池河东岸的藕塘、明光一线;华北的日军则开始相机南下。”
方晓皱一皱眉头:“这是要南北对进,夺取徐州了。”
黄行文点头:“不错。占领了徐州,日军就可以沿陇海铁路(兰州─连云港)西取郑州,再沿平汉铁路南夺武汉。徐州是日军必占之地,现在国军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
方晓想了想问:“你打算怎么办?”
“我的判断,我们现在暂时还是安全的,至少徐州没有拿下来之前,日本人没工夫理会我们这些小角色。所以我打算部队再整训一段时间后,相机西撤。”黄行文说着叹口气:“现在新兵太多了。”
方晓一愣,问道:“你不打算留下来?”
“留下来干什么?打游击?我是堂堂国军,不是游击队。”黄行文理直气壮。
“好吧,你是军事主官,你说了算。”方晓摇摇头,他现在只有二十几号人枪,人家手上有上千人,二人实力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他根本没话语权。
“你可以给我当参谋长,我是说真的,方晓。”黄行文正式向方晓提出邀请。
“参谋长?”方晓笑了起来,“到时候是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
“我这个人很民主的,谁有道理,谁说了算。”黄行文想了想,说。
方晓闻言略沉思一会儿,想到自己回老家还是要往西去,与其几个人上路,不如跟着大部队,这样安全,当即点点头:“我没意见。”他说完立刻又笑道:“既然你请我当这个参谋长,我就要开始履行职责了。”
“你说。”黄行文知道方晓并不是个多话的人,一旦认真起来,肯定是有原因的,当即严肃起来。
“我这些天在周围转了转,虽然这里的防守也很不错,但是我觉得,还很不够。”方晓很认真的说。
“哪里不够?”黄行文问道。
“大官圩水系众多,地形复杂,所以日本人不敢深入,但这个是优点也是弱点,水路众多,易于我们出入,同样也利于日本人进入,这个地方,港汊太多了,防都防不过来。日本人的汽艇可比我们的渔船先进多了。不瞒黄团长你,按照一般的情况来说,现在日本人重点关注的是江北,是徐州。可是这是一般情况,你想想,我们前些日子在长江上干掉了多少日军?单炮艇都有四五艘,再加上一个中队的日军步兵。黄团长,我们把日军打痛了,当涂是什么地方?进出南京的咽喉,据说当年朱元璋还有心把大官圩立为都城。所以他们是绝不会放任我们这么一大股势力在他的腹心之地不顾的。而且我判断,他们不来则已,一来就是大兵合围。”方晓手指在地图上不断移动着,一一分析。
“那么你的意思呢?”黄行文说。
大官圩塘很大,有300多平方公里,四面环水,有水阳江、青弋江、姑溪河等河流环绕,连接南京、宣州、徽州以及两浙,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不但水路四通八达,还有古官道相连。沿途有黄池、乌溪、青山街和护驾敦等码头古集镇,还有马家桥、藏皇阁、华亭街等街市。黄行文只有1000多人,不可能分兵四守,只能重点驻防,但这么多的地方,兵力也捉襟见肘。
“我们缺少电台,只能用最原始的手段。就是在重要的河道、码头和港口,还有古官道等交通要道,利用观察哨、旗帜、马匹、快船以及烽火等等,建立严密的警戒,提前预警。黄团长,这里大部分是平原,海拔多在10——20米以下,地形坦荡,春夏还好些,因为到处是水稻田,但现在是冬天,利于日军发挥火力和装配优势,一旦被他们冲入平原地带,很多村镇都会遭殃,我们防守起来也会很吃力。所以要预先布置。”方晓神色凝重说道。
“怎么布置?”黄行文摇头说,“这种地形,很不好防守。”
“所以最关键是西北面的大青山,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进入大青山,青山是南京至宣城的必经之地,自汉唐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对日军威胁太大,我们一旦有在大青山站稳脚跟的意向,他们必然全力进攻大青山。而我们,既可以打他的伏击,如果伏击不成,也可以利用既设工事掩护老百姓撤退,为他们的疏散争取时间。因此这里要重点修建防御工事,黄团长,虽然我们是打算走的,可是现在既然我们还走不了,就要做好日军随时大规模围剿的准备。”
方晓很慎重的说。
“这样。”黄行文死死的看着地图上的西北角,他沉思了一会,抬头上下打量方晓,笑了起来:“看来你身体也恢复得差不多了,不如这个青山防御工事,你来负责。”
“好。”方晓点头说:“不过我要借个人。”
“谁?”黄行文问。
“高一山高先生。”方晓说。
“他?”黄行文一愣:“他就是个医生,你找他干什么?”
方晓心里不觉对黄行文大为鄙视,人家是专业的土木工程师,你问修防御工事找他干什么?真是的,他也不解释,只说:“你就说到底借不借吧?”
“没问题。”黄行文心想现在伤兵营基本已经没有伤员了,当然可以借。
“你这个太潦草了,要加固,这里,这里,全部挖空。”
“什么?下面有石头,挖不动,挖不动用炸药炸。炸药哪里来?这个我不管,你去找小方。”
高一山自从投入所谓的青山防御工事之后,方晓可是见识了他的脾气,那就是个炮仗,一点就炸。
这是他这个月来第二十三次骂人了,他不管是谁,张口就骂,完全不给人面子。
可是大家都不敢有半点怠慢,因为人家有本事。不仅各种你听都听不懂的专业术语层出不穷,而且各种奇思妙想真的让人叹为观止。
在参考了方晓军事上的建议,以及防御上的目的之后,高一山关起门来一天一夜就拿出了图纸。他利用青山的地势,在山丘和丛林中巧妙布置了各种工事,碉堡式据点和鼠穴式散兵壕,再又挖掘无数螃洞式掩蔽部,形成一个互为支援的整体。据点与据点,山头与山头之间还有许多的秘密通道。然后二线防炮阵地,一线反坦克壕,深壕、反斜面坑道等等。要不是施工材料有限,他几乎要将这里所有的山体挖空,然后把隐蔽工事全部埋到地底下,形成一个完全可以媲美要塞群的工事群。
反正现在是冬天农闲的时候,大官圩逃难的民众又多,劳动力足够。只是缺少水泥、钢材和炸药。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限的,各种土办法纷纷上马,一时间干得热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