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7、衡复 ...

  •   “衡复背负着陛下的极大期望,领着新成军,斗志高昂、声势浩大的镇北军到了北疆,所有人都在等着看他的成果,可让人跌破下巴的是,衡复与捭阖人的第一战,不是胜,也不是简单地败,而是惨败!他在京师对着陛下高谈阔论,孰料真上了战场,第一仗就溃不成军、一败涂地,之后更可笑,他竟然吓得龟缩在了临川城中,任凭对方怎么叫骂都不敢出兵,丢尽了我们大郁的脸。”

      “这听上去不是很可疑吗?如果当年是衡复一力主战,就算他能力不足,也不至于斗志全无,当起了缩头乌龟吧?”

      张志轻蔑一笑:“大小姐有所不知,未上前线时,唾沫横飞、自吹自擂,一旦亲临战场,面对敌方千军万马,吓得屁滚尿流、狼狈窜逃的人,我可见得太多了!”是勇者还是懦夫,只有经历了实战的检验才知道,所以像他们这样身经百战的武将,对于从未上过战场却夸夸其谈的人,骨子里就看不起。

      “衡复如此狼狈作为,从八月领兵至北疆,到十一月,兵部多次发文敦促,但他推三阻四,就是龟缩着不发兵,十一月末的时候,时任兵部侍郎的平南郡王,洋洋洒洒参了他一本,痛诉他贪生怕死、畏首畏尾、空谈误国,辜负圣恩,其实这期间上本参衡复的人不在少数,陛下都压下未表,郡王这次的奏折也不算言辞多激烈,但当时适逢宫中出了大事,俪贵妃和四皇子死于一场突发大火,陛下心情极差,长久以来对衡复的忍耐也到了头,龙颜震怒,下令让都察院的人带着圣旨到了北疆,直接砍了衡复的脑袋。”

      “原来是这样。”难怪她看了吏部的记载后,觉得未审先判,直接对前线的将军下杀令,不是当今陛下的作风。

      那衡复也是倒霉了。不过当初陛下力排众议举他上位,陛下与他就是不可分割了,他拖延不战就不仅是他本人的事,在世人眼中,他的所作所为,无疑就是重重地在打陛下的脸。陛下识人不清、用人不明,不顾朝臣劝阻,反去听信一个毫无真才实学的骗子,一意孤行。就算衡复没遇上陛下心情不郁,一直这样行事,刑部以延误军机的罪名,将他下狱砍头也是迟早的事吧?

      但张副将既说她爹对不起一个人,这事情就不是这么简单。

      “宁章起函,是听了我爹的指示?”

      “当年衡复被砍头后,朝中确有很多人这样议论,因为国公爷一向和郡王交好,所以都觉得郡王是借兵部侍郎的职位,趁着陛下心情最糟糕的时候起本,最根本的目的是为国公爷铲除异己。不过,在其位谋其政,当时上书弹劾过衡复的人,不在少数,若说郡王是怀抱着什么想法,那其他人又怎么说?当然,那段时间,国公爷人在京师,是会时常与郡王见面畅饮的,对于这样的军政大事,也是一定会有交谈的,要说他一点都不知道郡王上奏的事情,那肯定是假话。”

      “但这样看来,还是说不通为何我爹说对不起衡复?”宁章上奏,你可以说他有小九九,可他也是在尽兵部侍郎的职责,从明面上说,他没什么过错。

      “两年之后,有人将当年的兵部密报拿给陛下看,陛下这才知道,原来当年衡复到了北疆之后,第一仗战败之后,曾经上书兵部,讲明过自己的计划。他当时信上写的很清楚,第一仗是伪败,就是要让捭阖人放松警惕,以为新到的统帅不过是个纸上谈兵的草包,新成立的镇北军也是四分五裂,不堪一击,他之后一直龟缩不出,确实也是写在最初的那个计划里的,他的想法是,一直示弱到来年开春,突然袭击,打捭阖人个措手不及。这麻痹敌人是其一,其二,是他统领全军后,发现这支新的军队在各方面远不如预期,他认为还需要半年的时间,去暗地里操练和磨合,才可成王战之师,第三,利用这半年的时间,熟悉地形,并派大量探子混入燕林、北临二城中,收集情报。”

      谢妍听到这里,感觉脊背生凉,不寒而栗,那兵部明明一早知晓衡复的计划,却一直对外宣称他是龟缩一城,三番四次推脱出兵!而且这些事情陛下全不知晓。若非两年后有人告知陛下,很可能要变成秘闻了。

      “兵部颠倒黑白,隐瞒真相,就是为了扳倒衡复?那这件事,我爹是合谋,还是他根本就是主使?!”

      张志浓眉拧起,似是不满谢妍会这样想自己的亲爹:“大小姐,你怎么能这样说?是,朝堂很多人这样想,甚至陛下也是这样想,但你是国公爷最疼爱的女儿,你应该了解国公爷,相信国公爷!我跟随他多年,他绝不会为了区区一个统帅之位,就去歪曲事实,下手陷害。”

      谢妍扪心自问,她跟谢淮真不算很熟,一年只见几面的人,谈什么了解和相信,不可笑么。

      何况,她不这么想,她还能怎么想?

      “张副将不会想说,衡复给兵部的密报,我爹从头到尾不知情吧?”她就不相信,以宁章和谢淮的关系,会滴水不漏地瞒下来。宁章图什么?

      “国公爷知情,但这件事绝非外面所传的那样。衡复一事,从头到尾,都不是兵部故意瞒报,他密报所言的事情,兵部应该知晓的人,全都是知晓的。只是,当时大家坐在一起商量过,并不认可这个计划。大郁举全国之力组建的镇北军,随他一鼓作气出征,他在未先行请示兵部的情况下,就擅自做主,先输一仗,之后还准备龟缩半年。陛下下令,临时组建的大军,军籍上一下子多出了三十万号人口,适逢秋季入冬,各地都无法产粮,这么多人汇集在北疆之地,每多耽搁一天,都是极大的粮草负担。

      衡复这个人,唯一从军的经历,就是在骁武营当过几年京兵,他根本没有北疆作战的经验,也完全没有当过领军,甚至连基本的训练他都没接受过。就这么个人,竟然还大放厥词,说从各地军队调过去的精兵,都远远达不到他的期许,实在是夜郎自大,可笑至极。大小姐,如果你是兵部的人,是国公爷,你觉得我们大郁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去跟着一个不可靠的人,推行一个结果不明的计划吗!”

      他这样说,谢妍倒真不知道如何回应了,确实举国之战绝非易事,衡复的计划有多大几率成功,无人知晓。更明显的是,除了陛下,显然其他人对他这个程咬金,都毫无信任。

      “兵部不同意这个计划,发文催促他尽快出兵,但衡复根本不遵守,视兵部的指令如无物。他仗着有陛下的支持,根本就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从九月到十一月,兵部多番敦促,结果呢,都是石沉大海。”

      谢妍心想,如此下去,兵部的人必然是十分恼怒,所以随着时间的推进,朝堂上不满、弹劾衡复的人越来越多。

      张志总结道:“兵部多次反文,衡复推三阻四不肯发兵,确实是实情,他虽有计划,但兵部并不认可,也明确告知过他不行,他仍坚持闭门不战,那只能认为他是畏缩怕事、尸位素餐了。”

      谢妍推测道:“那未将这计划告知陛下,和多次弹劾衡复的想法是一致的了,若不将他从位置上拉下来,就会一直跟着他的计划走,要熬到来年开春。”事情僵持到了十一月的时候,别说这计划可行不可行了,就算是可行,衡复先斩后奏,不领指令,强行逼迫兵部配合,兵部的人想必也咽不下这口气。

      兵部的想法其实很简单,衡复虽是皇帝提拨的人,但他归兵部管,这种往来战场的信报,除非是重大军情,不然都不需要特地通知皇帝。衡复提了一个计划而已,兵部不认可,自然不可能主动去告知陛下,否则岂不是为衡复的计划找了一个最有力的支持者?谁知道,衡复并不听兵部停止的指令,到最后就和兵部形成了两相对峙的局面。

      那她爹在这当中所处的立场,想必一直是和兵部在一边的,他向来和宁章交好,两人又都是当初最坚定的反对北征党。当初衡复提出来的计划,张副将既然知道兵部是坐下来讨论过的,那应该是敬国公也参与,给过了意见的。

      这当中涉及到很复杂的军事主张,譬如衡复到底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他蛰伏突击的计划到底可不可行?后勤补给又该如何合理调配?

      衡复这个人固然处事不够圆滑,兵部也有自己的盘算和立场,而她爹既然说有愧,那想必问题就在于,站在兵部和敬国公的立场上,衡复一定要下来,但他不至于死。

      也许张志说的是对的,他跟随谢淮多年,是他的心腹,算是最了解他的人。不管谢淮在私事上如何,于公,他并不是个诡谲算计、心狠手辣的人。

      “我爹和兵部的人一样,都想要衡复下台,”为了权力也好,为了拨乱反正也好,“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宁章一纸奏疏上去,陛下长期的忍耐终于到了极限,土崩瓦解,可一向仁慈的陛下,因为俪贵妃娘娘和皇四子的惨死,性情大变,不光要衡复下台,还想要他的命。”

      “是……”

      “人命关天,可这个时候,任何人就算想救,也万万不敢开口去救,一旦这时候说出衡复的计划,下一个让陛下勃然大怒,甚至有掉脑袋危机的人,就是自己。张副将,这就是我爹提到衡复,心中有愧的原因,对吗?”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有个电视剧男二也叫裴恒...(lll¬ω¬)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